為什麼在網上都推薦買法系車,但現實中銷量卻墊底?

CarshowG

不論是合資品牌還是國產品牌,大家都在一個市場內競爭,必然也就有好有壞。而法系車自從神龍富康之後,就再也沒有那麼輝煌過了。

但其實,法系車在中國人眼裡還是一輛好車的。因為一個汽車廠商在賽道上的成績好壞,決定著它的技術水平。而法系車一直都活躍在各大賽事當中,現在也是如此。而且,曾經標緻也一度稱霸WRC的冠軍位置。在產品層面呢,法系車在底盤上的出色調校都是眾所周知的,如今能把扭力梁懸掛調校出獨立懸掛的感覺,也就只有法系車能做到了吧。這些事實都證明了一件事兒,法系車的確是一款好車。

不過,雖然網上都推薦買法系車,但現實中它的銷量卻一直是“跌跌不休”的。首先就是法系車的定位太過於另類了,認為自身高傲清高,且法式浪漫天下通吃。但事實卻並非如此,能夠貼近於大眾的車,才是能夠走量的車型,像法系車這種另闢蹊徑著實有些不受歡迎。

其次就是它這個扭力梁,這真的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雖然底盤調教優秀,扭力梁懸架的操控也不錯,但國人就是不買賬,而且這個扭力梁的“板懸”也成為了消費者的吐槽點之一。

最後,就是性價比方面了。由於自身有一些高傲的感覺,所以法系車的定價都是比較高的,不論是標緻5008,還是雪鐵龍SUV天逸都是如此。講真的,如果法系車的價格拉一下來一點,那麼銷量絕對不是這麼點。


高氏觀市

有人說法系車口碑好,但銷量不高是因為國人不懂車嗎?還是審美觀不符合,更甚者有人說法系車每款車都有奇葩的反人類的設計,而法國人的思維就是不幹點離經叛道的事就不算是真正的法國人。

很多人對於法系車的認識主要在於PSA(標緻雪鐵龍集團)以及雷諾三家,但雖然品牌可謂是打響了,但銷量卻是平平淡淡,2015年,PSA在中國,“僅”賣出了704,818輛車,其中標緻的銷量為406,738輛車,排名第19名,雪鐵龍為298,080輛,排名第22名,這些數據比一些自主品牌還要差。


而雷諾,基本在汽車排行榜上早已經找不到他的蹤影了,平時在路上能看到雷諾的車嗎?不存在的,反正我個人是沒看到,偶爾還能看到一輛兩輛從路上開過,那估計也是幾個月前和幾個月後的事情了。

如果說法系車在國內銷量慘淡,原因真的是因為法系車本身不行嗎?質量問題?安全性能方面的問題,或者是動力的問題?其實都不是。

值得一提的還有勒芒,標緻把奧迪車隊本可以壟斷10年的LPM1組別冠軍寶座從中間硬生生地給扯開了;所以說,只要法國人想要的,任何汽車賽事都能給你拿下冠軍。由此可見法國車不是不行,相反,還是很厲害的。


尤其是其聞名世界的底盤調校功夫,把扭力梁懸掛調出獨立懸掛的感覺出來,也就雪鐵龍了,另外在發動機方面也是非常有造詣,PSA的THP發動機(高效增壓發動機)多次獲得年度最佳發動機獎項。

但如果從銷量看產品力的話,法國車在歐洲是非常受歡迎的,在歐洲市場的銷售份額僅次於大眾,PSA和雷諾分列二三位,由此可見,法國車在中國不受待見,銷量慘淡,不是因為法國車不行,而是不適合我們國內的消費市場。

而到底是因為什麼才導致法系車不適合國內的消費人群呢?其實很簡單,首先就是太具有個性了,審美方面的問題確實是見仁見智,比如早期引進了單廂車畢加索,甚至還有兩廂半型車塞納,但是國人對這樣造型浪漫的車並不買賬。

早期國人認為轎車應該是三廂的,有人說當時的消費者認為人坐在中間開車,前後低,才有前後有人抬的“轎子樣”這種說法無從考究,但是以前我們對三廂車的狂熱確實是真實的,而到前幾年的標緻雪鐵龍,圓頭圓腦,確實不討中國人喜歡,不是很懂他們法式浪漫。


在一個那就是反人類的設計,儘管C5上面中心不跟著轉的方向盤跟畢加索把儀表盤放在中控臺中央會更利於行車安全,但是,這讓人真的很不習慣啊,還有富康喇叭按鍵是放在轉向燈控制桿上面,還有現在一鍵啟動的按鍵是放在方向盤左邊一樣,法系車總有一些令人目瞪狗帶的設計刷新我們對於汽車操作的理解,還是那一句,不是很懂他們法式浪漫。

最後再說說他們的變速箱問題,不說出來,大家可能還不信,直到前年,標緻雪鐵龍還在用4AT。你覺得能忍嗎?別人都出到8/9AT了,所以法系車之前都有一個共病就是油耗高。

所以法系車並不是本身不行,而是我們欣賞不來它的美。


孫行者救援在線

首先法系車技術水平不錯,在歐洲造車強國就是德法意,法國車在歐洲表現也非常不錯。除了大家知道的PSA,即標緻雪鐵龍,雷諾在歐洲也賣得不錯,雷諾日產聯盟,其實就是雷諾整合日產,所以很多人才認為,日產並不算嚴格意義的日系車。

並且在中國,法系車總能引進最先進的車型和技術,而且在配置上也更厚道,並不像德日系那樣瘋狂減配。比如最早的廣州標緻505要比桑塔納先進,後來的富康也比捷達先進,現在DS7也是代表法國最先進的造車水平,連德系百萬豪車級的魔毯懸掛都加上了,價格還要便宜很多,所以網上一些大咖推薦法系車是有道理的。

但在中國市場,法系車並不佔優勢,而且越混越差,主要原因就是法國人對市場的脈把得不準,比如中國喜歡三廂車的時候,他推兩廂車,大家都喜歡看數據的時候,他推小排量發動機,大家喜歡獨立懸掛的時候,他非堅持非獨立懸掛,很不討巧。還有就是定位上法系車是與大眾同級的,所以價格不會太低,但消費者慣性的認為法系車應該便宜,所以不買帳。另外,法系車品控確實一般,這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很介意。

但並不能就說消費者不懂車。主要原因是,第一法系車的品牌沒做起來,大眾號稱“神車”,豐田號稱“開不壞”,本田號稱“買發動機送車”,就連現代都有“最實惠的合資車”的說法,法系車有什麼呢?浪漫的外觀設計嗎?顯然沒有一個可以圈粉的核心賣點。另外就是法系車錯過了機會,保有量一直上不來,售後成本、渠道規模、二手車殘值等方面都不佔優勢,形成了惡性循環,現在情況不但沒好轉,反而變壞了。


三個司機

我就納悶兒了,我只知道某乎神車飛度,某家好車VV7,有哪個網站推薦買法系車的,麻煩留個名兒我好去看看。

法系車墊底是不爭的事實,但推薦這個事兒恐怕有貓膩

PSA(標緻雪鐵龍集團)的規模在歐洲是僅次於德國大眾的大車企,早年在國內也非常成功,富康作為“新三大件”深入人心。

然而今非昔比。標緻(248992)和雪鐵龍(132487)在去年全年一共貢獻了381479臺銷量,不到大眾朗逸一款車的全年銷量,這估計連曾經掰手腕的對手都覺得難以相信。

這樣的局面,原因大概也吃瓜群眾也略知一二:

1.板車懸掛

2.另類的設計理念

3.三大件相對落後

雖然汽車結實可靠是非常重要的,但PSA卻忽視了國人買車面子第一,實用性才排到第二。營銷又不給力,怎麼能賣得出去車子呢?

尤其是身為豪華品牌的DS,三大件有什麼東西是豪華的?一成不變的1.6T發動機,改來改去的扭力梁,老邁的6AT變速箱,有什麼競爭力可言。明明只是個網紅非要說自己是一線明星怎麼紅的起來

白白浪費了C4L、308S這樣的好車,新車越改越讓人看不懂。

如今又縮衣節食又是搬總部又是裁員,銷量不墊底誰墊底呢?


汽車小噴


小強說說車

你如果隨機選一個車型,然後到一些著名的汽車論壇裡去觀察,就會發現一個現象:

沒有哪款車是不好的!

汽車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這裡面衍生出了無數你不知道也無法想像的“周邊”職業人群。

比較典型的就是所謂的“公關”了,他們的任務就是消滅那些“偶發”的不穩定因素,也就是一些所謂的“負面新聞”了!

因此網上說的什麼車好什麼車不好,你都是需要持有一種審慎的態度來看待!

比如說網上常說的“日系車皮薄不安全,不能買”,而現實裡日系兩田熱門車型不光沒有優惠,甚至需要被4S店加價潛規則。

比如網上常說“大眾簡配不厚道,斷軸燒機油不能買”,而現實卻是大眾車長期霸佔銷量榜單前十名。

至於那些誇讚之詞的車型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以免引起“某些人”的反感!

對於法系車,我的評價是產品還是可以的,但卻因為“經營不善”而失去了競爭力,這就導致了一個後果:售後服務體系面臨崩塌,以至於大量車主得不到滿意服務而在網上投訴。

總之關於汽車你千萬不要僅憑某些一面之詞就信以為真,銷量榜才是最真實可靠的參照!


你需要更多的高能瓦斯

法系車為什麼不好賣?個人覺得有幾個方面,所述不喜勿噴。1.車小价高;以2008 、c3xr 、308s為例,車身尺寸較小,起步價都在10萬,當然一分價錢一分貨,法系用料實在這是事實,成本太高,價格降不下了。但是車最終是要銷量的,既然成本太高,價格降不下來,無論你把外觀搞得再炫酷,內飾再科幻,根本不實用。沒銷量不如停產搞好大車。雪鐵龍C3xR本來銷量不好,居然還在引進另外一款小型suvC3,這會讓C3xr死得更快。不如引進C4仙人掌。仙人掌作為C5cross的入門級搭配,這樣是不是更好一些。其實2008不應該改款了,應該直接停產,全力從3008開始做好大車。適用配置搭配再親民一些。2.再來說大車,大車又有大車的問題,以5008和Ds7為例,這兩款車無論外觀顏值已及內飾可以說無可挑剔,可是,5008只有7坐,都沒有四驅車型可選。試想一下,5座、7座,四驅多連桿同時開賣,銷量肯定會翻翻。3.法系缺乏大格局思維,固執的認為四驅車買的人不多,就不用生產,恰恰是這個認知上的錯誤影響到整個車系,沒有四驅,消費者就會認為你缺乏高端技術,只能生產低端的東西。中國現在有錢人多了去,民間的小越野賽很多很多,包括車界的各種車測評,法系基本沒有出鏡的機會。出鏡越少,品牌影響力越小,越來越"小眾‘’。如果擺脫不了"小眾‘’這頂帽子,法系很可能再一次打道回府。


草長鶯飛桃花源

法國車用料紮實厚道,技術也算先進,多次在世界各種汽車拉力賽中奪冠,為何法系車國內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應是設計思路有問題,法國車普遍採用高轉速發動機,在路況通行情況良好的情況下,駕駛標誌或者雪鐵龍可以跑出很好的駕駛感受和低油耗,前提是速度要能夠跑的起來。反觀國內道路擁堵情況嚴重,走走停停對於用料紮實的法國車來說(車重較大),油耗升高,起步動力偏弱(高轉速發動機的通病),造成駕駛者體驗不好。另外法系車設計者的審美觀和國人不相符,車內人機工程的設計讓國人感覺彆扭,綜合上述,法系車在國內叫好不叫座就不足為奇了。德國的大眾捷達和桑塔納進入國內為何一炮打響?就是使用了低轉速高扭矩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搭配,手動4擋,加速迅速有力,油門響應快速,給人的感覺是這車有勁,加速快,符合國人口味。以前國內道路狀況並不好,很難把車輛極速跑高,所以捷達,桑塔納的極速不高的缺點反而暴露不明顯。


砼行知音

因為網絡上需要的是話題性,標新立異。這些法國車都有。外形設計,內飾設計,底盤動力都可圈可點。在網絡世界裡,法國車是真正的王者。 但是,到了現實生活中,法國車相當不保值。新車大幾萬的優惠,二手車也比同級別其他車價格低。車主本人不覺得這是好事,即使這個車開起來沒什麼問題。 誰都希望自己認可的東西,是被大家認可和誇讚的。 另外,法國車在定價方面也有問題。低配和高配就像兩款不同的車,乞丐車型價格低,但是內飾配置都無法直視。高配卻各種酷炫的設計。可是高配價格都快逼近bba了。


百車全說

曾經一部名叫《的士速遞》的電影讓很多中國人見識到了法系車的魅力。早年當法系車進入中國市場之後,也曾經引領了一波法系車熱潮。但是這股熱潮並沒有持續多久,法系車還沒等站穩腳跟,就被接踵而至的德系、日系、美系所超越,直至今天,法系車的銷量嚴重縮水。2017年,標緻累計銷量248992輛,雪鐵龍累計銷量132487輛,雷諾累計銷量72221輛,DS累計銷量5847輛,法系車合計銷量459547輛,這個成績甚至比大眾朗逸這單一車型的全年銷量461064輛還要少上一些。

與法系車銷量的低迷情況相反的是,在網絡上,法系車的口碑卻一路上漲,甚至蓋過了銷量遙遙領先的德系與日系。這就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況,是怎麼形成的呢?

首先說說法系車銷量低迷的成因。法系車是進入中國市場最早的合資品牌之一,這個先天條件讓法系車佔據了很不錯的市場份額。但是法系車卻沒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在多年的“吃老本”行為過後,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處於落後位置了。在此情況下,法國人並沒有知恥而後勇,而是仍然擺出一副高傲的姿態,繼續以舊車型舊技術應對瞬息萬變的中國市場,尤其是2017年年末的“減配不減價”行為,更是讓消費者寒心。在其他品牌紛紛與時俱進的時候,法系車不思進取的行為自然就會造成銷量大降情況的出現。

再說說網上口碑“爆表”的事情。法系車質量不是最好的,配置不是最高的,但是價格卻在同級別中處於領先地位的,這讓很多看重車子品牌影響力的人十分受用。尤其是法系車的車主,更是絲毫見不得有人抹黑自己的愛車,為了證明自己“懂車”,就會各種引領話題,帶起節奏,最終形成了目前的局面。

汽車廠商的最終目的就是賣出更多的車,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有質量過硬、價格公道的好車型來支撐。以目前法系車的品質來看,要支撐起現有的品牌形象,還是有一些難度的,即使在市場上投入財力物力來維護自身品牌形象,沒有優質車型的支持,這種空中樓閣式的營銷是經不起消費者的檢驗的。

希望法系車能為消費者帶來真正優質的車型,來回饋廣大中國消費者的厚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