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的米飯能不能吃?

威寶愛讀書

可以十分肯定的告訴您:能吃!但前提是保存方式得當,而且次日食用前最好徹底加熱後再吃。針對米飯的保存,我個人建議是先徹底將米飯打散晾涼,然後放進保鮮盒中蓋上蓋子入冰箱冷藏,第二天吃的時候上蒸鍋或微波爐徹底熱透後食用,避免因為寒涼造成的腸胃不適。

分享一道用米飯做的料理,米飯三明治,特別適合您這種早上不願早起又想吃上早餐的人,用微波爐熱一下就可以食用了。

主料:

米飯1人份(大概可以做2個米飯三明治),火腿4片,黃瓜1根,雞蛋2個,奶酪2片,海苔4片,沙拉醬適量,壽司醋1小勺,黑芝麻適量,花生油,鹽。

做法:

1.黃瓜洗淨後擦乾表面水分,斜切成薄片。

2.平底鍋內刷一點點花生油,磕入雞蛋,撒一點點鹽,小火慢慢煎至定型備用。

3.大米按照自家大米的吸水率煮成米飯,煮好的米飯加一小勺壽司醋和適量的黑芝麻翻拌均勻。

4.案板上鋪一片保鮮膜,依次鋪上海苔、拍成餅的米飯、火腿片、黃瓜片,最後擠上適量的沙拉醬。

5.碼上奶酪片和煎好的雞蛋,可以用水果刀適量的修正一下煎蛋的形狀,讓海苔片和米飯有儘量多的接觸面。

6.再依序鋪上黃瓜片(沙拉醬酌情放)和火腿片。

7.最後再鋪上拍成餅的米飯,將海苔的四個角往中間對摺,儘量包的緊一些,不要露出米飯粒。

8.最後用保鮮膜將包好的飯糰包裹,包的越緊越好。如果是用作第二天食用,做好的米飯三明治記得一定要放冰箱冷藏保存,食用前用微波爐熱一下。


暖暖尚

隔夜的米飯也是可以吃的,像題主這樣第二天早上起不來,頭天晚上先煮好飯的方式完全沒有問題。

如果保存妥善的話,隔夜米飯也不存在什麼問題。最好是讓煮好的米飯儘快冷卻到室溫,然後冷藏到冰箱,在4~7℃微生物的生長能力十分弱,這樣能有力抑制雜菌的滋生,即使是隔了夜,雜菌數量也是人體完全可以接受的範圍。

不過米飯最好也不要放太長時間,畢竟微生物在冷藏的溫度雖然生長慢,但也是可以生長的,所以長期下去米飯也會變質,最好是現做現吃,不要囤積太多剩菜剩飯。

隔夜放涼的米飯中有部分澱粉會轉化為抗性澱粉,抗性澱粉消化起來比普通澱粉要困難,所以如果第二天米飯沒有熱的話可能會不利於消化,而且也不利於出掉其中的雜菌,所以適當熱一下為宜。不過對於一些想減肥的朋友們來說,抗性澱粉無疑是一個小幫手,吃進肚子還不會引起血糖上升過快,而且胃裡停留時間長,飽腹效果好。

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隔夜米飯要不要加熱。

另外,剩菜隔夜了也是可以吃的,很多地方說剩菜會生成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是致癌物質,其實根據實驗得出,即使是隔夜的剩菜,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也遠遠低於國家禁止標準,所以,不比那麼擔心,不過剩菜剩飯都應該妥善保存,不要過久暴露在空氣中,也應該儘快放入冰箱冷藏,剩菜最好是加熱後再吃,這樣起到滅菌作用,吃起來也更美味。


只有營養師知道

隔夜菜能不能吃可以討論,但隔夜飯不需要,必須能吃。

而且還有一些潛在的好處,請聽我慢慢道來~

米飯最主要的成分就是澱粉嘛,澱粉粒遇到水,在加熱到53℃以上時,會逐漸的溶脹、崩潰,最終形成粘稠均勻的糊狀,這個過程叫“澱粉糊化”。糊化後的澱粉,在粘度、韌勁、強度等方面更加適口,也更容易被口腔分泌的澱粉酶水解,從而以葡萄糖的形式被人體吸收。但糊化後的澱粉冷卻後,會發生“老化”現象,就是涼米飯變硬了。這是因為米飯放涼以後,很大一部分會變為“抗性澱粉“,也叫抗酶解澱粉、難消化澱粉,在小腸中不能被酶解。而老化後的澱粉,即使重新加熱,溫度很高也不會恢復到糊化時的分子結構的。聽起來似乎很糟糕哈,其實不然。由於其在體內消化困難,所以吸收和進入血液都比較緩慢,這具備了類似溶解性纖維的功效,既克服了主食本具有的升血糖快的缺點,可以平穩血糖,同時由於不易吸收,還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據說,還有研究表明“抗性澱粉有利於預防腸癌”,貌似也是有點道理~

不過,話分兩頭,也正是由於不易消化,所以腸胃功能不太好的人,或者消化功能比較弱的老人和孩子,就最好不吃或少吃隔夜後重新加熱的米飯了~

隔夜飯的保存與再加工

當然,出於衛生考慮,隔夜飯的處理上還是要細心一些。

首先,剩飯要鬆散開,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等溫度自然降到室溫的時候再覆上保鮮膜放冰箱冷藏。降到室溫後再放冰箱的好處是,避免熱飯混亂冰箱內部溫度,造成其它食物保質期縮短;覆蓋保鮮膜則既可以防止米飯表面發乾,又能防止竄味兒。

其次,保存時間的話,以不隔餐是最理想的。比如像PO主說的那樣,頭一天晚上多煮點米飯早上趕緊炒了;而超過48小時的話,就最好別吃了;如果米飯表面已經發粘,那堅決不能吃!

最後,隔夜飯再吃一定要熱透。可以上鍋蒸,比如新煮了米飯,收湯的時候把隔夜飯倒進去,不需要攪拌,盛出來跟新飯一樣的;可以微波爐中高火加熱,時間至少要三分鐘,以保證熱透,為了加熱充分和防止剩飯發乾,可以零星撒點純淨水,這樣加熱的更均勻,口感也更鬆軟;當然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蛋炒飯啦,可以說沒有隔夜米,就沒有”炒冷飯“啊~


不入流的大劉

如果儲藏得當,隔夜的米飯是可以吃的。題主說的早上不願意早起,頭天晚上多做點米飯,其實問題不大。前一晚把米飯做好後,就可以把要留到第二天的米飯先裝出來,一般可以裝在保鮮盒裡(保鮮盒用之前可以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放進冰箱裡冷藏。記得不要偷懶直接放在室溫下或者乾脆敞開著,敞開著容易被微生物汙染。不過,米飯放在冰箱裡不代表就一直安全,所以儘量不要吃太久,最好第二天就能吃完。
冷的米飯吃之前一定要徹底加熱,以殺滅儲存時增殖的微生物,而且因為致病菌在熟食品中比在生食品中更加容易繁殖,因此還要避免反覆加熱。隔夜米飯除了重新蒸熟了吃,還可以做成炒飯(如胡蘿蔔豌豆玉米雞蛋炒飯)、煮成粥(如雞肉菠菜燕麥粥)等。

其實,除了隔夜米飯之外,一些隔夜葷菜如果儲藏得當,同樣可以吃。隔夜素菜(特別是葉菜類)就最好不要吃了,生的涼拌菜就更加不用考慮了。這是因為,相比肉類,蔬菜本身就可能含有比較多的硝酸鹽,因而產生的亞硝酸鹽也會相應較多。而生的涼拌菜因為在加工過程中沒有經過加熱殺菌,放置過夜很容易因為細菌的大量繁殖而增加亞硝酸鹽的含量。當然,不鼓勵經常吃隔夜飯菜,飯菜還是儘量吃新鮮的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劉萍萍,華大基因營養師,營養科普作者,私人營養顧問;中國營養學會會員;新浪微博簽約自媒體;自媒體名稱:劉萍萍生活營養;分享生活中有趣靠譜的營養知識。

劉萍萍生活營養

好奇心食堂,滿足你的好奇心

隔夜的米飯當然是可以吃的喲,而且蛋炒飯一定要用隔夜的米飯做出來才好吃。

剛蒸出來的米飯水分太多,炒出來黏糊糊的不是很好炒,而隔夜米飯表面水分蒸發,粒粒分明不抱團吃起來又很有嚼勁,還能讓米粒更好的吸收其他調料和配料的味道。

堂妹小提示:隔夜飯雖好吃,但不能多吃哦。米飯或者菜品放入冰箱一定要用保鮮膜or飯盒喲,可以有效隔絕細菌的滋生。

接下來堂妹給小夥伴們介紹自己超級喜歡的一種隔夜米飯的吃法

黑椒牛肉什錦炒飯

配料:醬牛肉丁,胡蘿蔔,黃瓜,玉米,蔥,黑胡椒粉。

● 胡蘿蔔去皮切丁;黃瓜切丁;玉米青豆粒;蔥切末;

● 鍋中加2小勺油,下入玉米粒,青豆,胡蘿蔔丁,翻炒3分鐘左右,翻炒1-2分鐘,最後放入黃瓜丁稍微翻炒幾下即可

● 倒入米飯,火關到最小。豎著鍋鏟把米飯鏟散,呈一粒粒狀,不要平著去按壓米飯。加入蔥花和適量鹽,開火,翻炒1-2分鐘;

● 加入醬牛肉丁,翻炒均勻,繼續炒三五分鐘,至所有原料和米飯混合均勻,加入黑胡椒粉調味就可以出鍋啦。


好奇心食堂

的確,飯菜烹飪後隔夜放置,第二天可能會產生亞硝酸鹽,但做好預防措施,就不用擔心會中毒或致癌。


首先,雖然熟食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在冷藏保存過程中會有所增加,但在 24 小時內,產生的亞硝酸鹽的量只有非常少,並沒有超過相關國家標準,根本不可能達到中毒甚至致癌的程度。

隔夜米飯,吃之前聞一聞,看一看,沒有異味或是發黴現象都是可以放心吃的。

但如果還是很擔心,就要做到兩點,儘可能縮短保存時間,或者儘可能降低保存溫度。因為熟食存放時間越長,溫度越高,則滋生細菌越多,產生的致癌物越多。

另外,帶飯時可以對飯盒進行簡單的消毒,也可以降低微生物和亞硝酸鹽的量:

燙:先把洗淨的飯盒裡外用沸水燙一遍,儘量殺死細菌;

裝:再把剛出鍋的大米飯裝進去;

封:然後馬上把飯盒封嚴;

藏:溫度降到不燙手的程度,再立刻放到冰箱裡。

大家在意的其實是怎麼拯救隔夜飯的口感,畢竟,放涼的米飯,即便再次加熱,吃起來也會又乾又硬。

這個時候,就要考慮使出我們的殺手鐧們——

  • 花式炒飯,蔬菜蛋炒飯、番茄雞蛋炒飯等;

  • 嫌花樣太少的話,你可以用剩飯煮成粥啊,加蔬菜、雜糧、水果等;

  • 還不喜歡的話,可以加點橄欖菜做成米餅啊,打成米糊啊,鍛鍊生存能力妥妥的啊。


內容參考丁香醫生科普文章:
隔夜飯還要不要吃?吃飯時最常思考的 6 大問題 - 丁香醫生
作者:蘭曉芳 | 中國農業大學 食品加工與安全碩士
丁香媽媽是丁香園旗下的母嬰健康服務平臺,500 萬媽媽正在這裡享受專業醫生、營養師、教育工作者提供的內容、課程、諮詢服務,一站式解決懷孕生孩子養娃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關注丁香媽媽(DingXiangMaMi),一起做更好的媽媽。


丁香媽媽

之前回答過隔夜的涼白開能不能喝的問題,那隔夜的米飯又能不能吃了?

答案:

1️⃣冬天放在比較冷的廚房沒問題,夏天不行。

夏天因為超熱,細菌繁殖會太快,有風險。當然腸胃好的人沒問題,就像山西或內蒙一些地方,很多人偏偏不喜歡喝新鮮的稀粥,必須放在廚房裡面變酸了才喝,美其名曰“酸稀粥”,人家不也喝了上百年?穀類食物變酸是澱粉酵解的結果,但是如果米飯上面長出“毛毛”來就算了吧,一大堆雜菌怎麼吃啊?!

2️⃣只要放進冰箱冷藏就可以吃

米飯上又沒爬耗子,冰箱裡面也不太可能有蟑螂,冷藏保鮮雖然不能讓細菌都死掉,但畢竟可以抑制細菌,放一天都問題不大。問題是不管是放在廚房灶臺上,還是放進冰箱裡面的米飯都會發生一種奇怪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米飯澱粉老化,也叫回生。主要是直鏈澱粉在經過2~18℃區間的時候,澱粉發生的變化,這種變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回生後的米飯不可能再次加熱時如同新米飯。這種澱粉老化的問題主要在饅頭、米飯、麵條、玉米麵的主食和雜糧主食中常見,而在支鏈澱粉含量較高的粽子、湯圓、年糕裡不容易發生。

3️⃣澱粉老化後的隔夜飯怎麼吃?

①菜肉粥

剩米飯熬粥也並不是很好吃,基本沒有香味了。那怎麼辦?熬菜粥!比如裡面放入鹽水鴨的肉塊、薑絲、鮮香菇片,熬好了再放點枸杞或青菜葉;還可以做生滾豬肝粥,熬好的白粥中放入焯過水的豬肝片、薑絲、青蒜粒。


②菜肉飯

菜肉飯的做法也很簡單,將排骨或雞塊等肉類進行紅燒或咖喱,湯汁稍微多一點點,燒開後放入剩米飯,連肉帶飯全有了,出鍋時放點香蔥就好。

提示一下:

剩米飯因為澱粉老化的問題,不然新米飯好消化,對於一些腸胃不太好的人需要謹慎。但也因為澱粉老化的問題,其升糖速度不如新米飯高,對於糖尿病和減肥人群有一定的好處。


本文所用圖片皆來自於網絡,在此向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於仁文註冊營養師



隔夜米飯當然是可以吃的了!

只要頭天晚上將剩下的米飯裝入密封的保鮮盒裡,放入冰箱的冷藏室裡保存,防止細菌的增長,防止食物的腐敗變性,第二天吃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可以將隔夜的米飯再加入一些小米,或者是地瓜,或者一些菜,做成雜糧雜薯粥。



也可以將隔夜米飯放入雞蛋,黃瓜,胡蘿蔔,肉丁等做成炒飯。

特別是用一些食物來炒飯,既有營養健康,又豐富多樣,一餐吃到了十多種的食物。真正的滿足了食物多樣化的原則。

炒飯做法如下,

將隔日的米飯取出放置旁邊,切些蔥花,準備一個到兩個雞蛋,適量的黃瓜切成丁。如果家裡有豌豆,也可以準備幾個豌豆粒,或者是青椒切成丁,胡蘿蔔切成丁。放入盤中備用。取小塊瘦肉也是一樣切成丁。

熱鍋冷油,放入少許的油就可以。但這裡一定要需要一口好鍋。將雞蛋打散,倒入油中炒至微熟後可以盛出。

再將鍋中加入一勺的水,加入少許的花椒粉,將肉丁放入裡面翻炒,同時加入蔥花,豌豆和胡蘿蔔一起翻炒。

等肉丁變色後再倒入剩飯,剩飯一定要打散,轉成中小火,不停的翻炒。

這時可以適量的加一些生抽醬油,翻炒差不多後,再加入黃瓜和青椒丁。最後加入炒好的雞蛋。

再翻炒一分鐘左右即可裝盤盛出。

這樣一碗飯,一頓早餐,富含了所有的食材。既簡單又營養。快來試試吧。


實在愛營養


剛剛看了您的問題,第二天不想早起,前天晚上做好米飯第二天吃,這樣完全可以。

我們國家以節儉為美德,剩飯剩菜的問題比較普遍。很多時候剩飯剩菜分兩種,一種是被動的,就是做了沒吃完;另一種是主動剩,就是不想每天做飯,可以一次多做一點,分次吃(老家冬天就有習慣一次燉好多肉,分裝幾份,每次吃的時候拿出一份和菜一起燉肉菜),這似乎是很多農村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個人感覺沒有問題。

關於隔夜米飯,其實只要不是變質,完全可以吃(當然建議不要擱置太久)。而且晾涼的米飯(隔夜)中很大一部分澱粉會轉化成抗性澱粉,不容易被小腸吸收(即使再次加熱抗性澱粉也不會消失),有類似膳食纖維的作用,這對想要減肥的人應該是個好消息。但隔夜米飯還是會有微生物的問題,建議充分加熱,才可以再次食用。

關於剩菜,綠葉菜最好就別剩了,即使放到第二天營養價值幾乎全無,還會有亞硝酸鹽的問題,得不償失。蛋白質類(魚肉)建議不要多次加熱,如果剩的多了可以分裝,下次吃多少熱多少。

勤儉節約是我國傳統美德,杜絕浪費是我們新興的飲食風尚。建議大家按需準備食材,儘量不要剩,每頓都吃新鮮的食物。


王秋霞營養師

食物界的百搭之王,絕對就是米飯莫屬了。

它不僅能毫無違和感地和糖拌在一起,還能征服令人上火的老乾媽,煮熟更是分分鐘鐘的事。

尤其還能在深夜裡,慰藉無數個躁動並飢餓的靈魂!以為米飯好吃又便利,就能安全無爭議,更不會讓人糾結了?那你就想錯了……


隔夜米飯能不能吃呢?

沒有異味或是發黴現象都是可以放心吃的。更安全點的做法就是,在吃之前把預留的分量用另外一個保鮮盒裝起來,懶得分裝的話,就要記得密封並冷藏。

畢竟翻動次數越多,細菌會累積得更多,就更容易變質,營養上也會有損失。




怎麼拯救隔夜飯的口感?

畢竟,放涼的米飯,即便再次加熱,吃起來也會又乾又硬。

這個時候,就要考慮使出我們的殺手鐧們——花式炒飯,蔬菜蛋炒飯、番茄雞蛋炒飯……而且,你還可以用剩飯煮成粥啊,加蔬菜、雜糧、水果……還不喜歡的話,可以加點橄欖菜做成米餅啊、打成米糊啊、鍛鍊生存能力妥妥的。



關於隔夜米飯,其實只要不是變質,完全可以吃(當然建議不要擱置太久)。

而且晾涼的米飯(隔夜)中很大一部分澱粉會轉化成抗性澱粉,不容易被小腸吸收(即使再次加熱抗性澱粉也不會消失),有類似膳食纖維的作用,這對想要減肥的人應該是個好消息。

但隔夜米飯還是會有微生物的問題,建議充分加熱,才可以再次食用。




吃剩菜有“原則”

吃剩菜原則就是“剩葷不剩素,涼菜都別留”。



為什麼蔬菜不能剩?

蔬菜裡面本來就含有硝酸鹽,剩下後放到冰箱裡儲存時,儲存時間稍微長一點,硝酸鹽就會轉化成亞硝酸鹽,少量的亞硝酸鹽也不是特別可怕,但是如果長期吃剩菜的話,亞硝酸鹽就會轉化亞硝胺,亞硝胺就有致癌的作用了。所以剩下的蔬菜,尤其是剩的時間比較長,一定就不要再吃了。



為什麼涼菜不能剩

涼菜則是因為沒有經過高溫處理,所以會有一些細菌存留,如果剩下之後再吃,細菌會進一步增多,所以會有一定的風險。



剩下的肉和豆製品吃前要熱透

 肉類和豆製品只有微生物繁殖的問題,亞硝酸鹽的問題無需考慮。肉類和豆製品相比,豆製品更容易腐敗。它們的共同麻煩是可能繁殖危險致病菌,比如恐怖的肉毒梭菌。這種菌能產生世上第一毒“肉毒素”,毒性是氰化鉀的一萬倍。毒素在100℃以上加熱幾分鐘能夠破壞,但如果沒有熱透,是非常危險的。



保存剩菜要注意以下幾點

提前分裝

明知道這一餐吃不完,就應當在出鍋時分裝到不同的盤子裡,其中一份稍微涼下來之後就放入冰箱,這樣菜中細菌的“基數”很低,第二天甚至第三天,熱透了再吃,都沒有問題。



放在冰箱下層最裡面

如果菜餚已經在外面放了兩三個小時,大家又用筷子踴躍翻動過了,保質期就會縮短。這時候要注意,把它鋪平一點,放在冰箱下層的最裡面,讓它儘快地冷卻到冷藏室的溫度。放到第二餐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徹底加熱到100℃,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



豆製品耐熱,蔬菜怕熱

相比於肉類來說,豆製品更容易腐敗,因此加熱時也要更加註意。豆腐中的維生素含量低,而它所富含的蛋白質和鈣、鎂等是不怕熱的,加熱時間長點不會明顯降低營養價值。蔬菜則不適合長時間的加熱,可以考慮用蒸鍋來蒸,營養素損失較少。

不要反覆多次加熱

剩下的肉類第二餐還吃不完,最好只加熱一半,剩下部分仍然放回冰箱深處。

剩菜新做

可以把剩菜改造成湯,比如剩排骨加蔬菜和掛麵,做成蔬菜排骨湯麵;剩番茄炒蛋加番茄、木耳和麵疙瘩,改造成番茄味疙瘩湯。



提醒

無論是哪一類食品,在室溫下放的時間越長,放入冰箱中的時間越晚,微生物的“基數”就越大,存放之後就越不安全。進入冰箱之中,降溫的速度也很重要。如果冰箱裡東西太滿,製冷效果不足,或者菜餚的塊太大,冷氣傳入速度慢,放入的菜很久都難以把溫度降下來,那麼也會帶來安全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