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搭夥養老是不是一種很好的養老方式?

一知半



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子女對父母的養老壓力

在農村,很多人以種地為生,尤其老一輩人,沒有特殊技能,年歲已高,到城市務工也不會找到合適的工作。而年輕人,一般會有兩種生活方式,一種是讀完大學,留在了城市工作,並定居於城市,另一種是沒讀大學,但是常年在城市打工掙錢,不願意回老家。這兩種因素結合在一起,就導致老年人和子女分離,無人照應,但如果老人生病,無人看護照應,還得城市農村兩頭跑,很幸苦,所以老人搭夥養老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子女的壓力。



能緩解老人的孤獨,精神狀態好,身體健康

年齡大了,最期待的就是有人陪著多說說話,對他們而言,錢多少錢影響就比較小了,能夠承擔一日三餐費用即可,所以老年人一般都想的開,人一輩子就那麼回事。有的農村老人,子女在外地定居,一年到頭見不到幾面,有的子女雖然也在家務工,但是兒媳婦跟嚴厲,老人不願意看人臉色,寧願自己照應。有老伴還好,但若老伴離世,隻身一人很淒涼。幾人搭夥過日子,每個人分配好任務,相互照應,即能鍛鍊身體,還能一塊拉拉家常,延年益壽。



相比於進養老院成本低,老人思想上更容易接受

其實在農村,很多老人的思想是非常保守的。對於進養老院,仍然比較排斥,他們怕被別人說閒話,寧願自己湊活著過也不願去養老院;另外,進養老院其實費用不低,規格一般的養老院一個月也得開支幾千元,而“搭夥養老”吃住都在家裡,費用相對較低。

我國現在已是“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所面臨的養老壓力巨大,社會保障體系和養老制度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完善。“農村搭夥養老”正是對目前養老體制的一種補充,即能緩解子女的壓力,還能滿足老年人在晚年的精神需求,是值得提倡和推廣的。


養老那些事

1.社會提倡,是一種必然趨勢。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已然成為一種社會趨勢,而“農村搭夥養老”即為互助式養老模式的一種。在農村 ,濃濃的鄉村情把老一輩聯繫在了一起,老人們通過相互幫助,讓晚年生活真正精彩起來。

2.社會實踐,是一種接地氣的養老方式。


據相關學者解釋,“搭夥養老”通俗理解就是抱團養老,一群老朋友一起租個大院子,搭夥過日子,或者鄰里之間互相幫忙養老。在部分農村,已用“

幸福院”的模式進行了實地操作,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3.社會效果,解放生產力,真正實現老有所養。


在目前農村,很多年輕人外出務工,部分在家的年輕人,也因養老的負重而被束手束腳,而通過搭夥養老,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農村年輕勞動力,也讓老人們實現了相互照顧,實現老有所養,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可行性之路。

綜上,無論是從外部條件還是內部認可,農村搭夥養老是一種可行的養老模式,未來必將承擔起更多的農村養老任務。

歡迎評論探討!


鄉村小豬豬

農村搭夥養老是不是一種很好的養老方式?對於這樣的問題,我還真沒有想過,按我在農村生活五六十年的經驗和看到的情況,農村搭夥養老是行不通的。


在農村首先沒有公共場所,首先就治約著搭夥養老這個概念,農村街道的高低不平,在一次治約著搭夥養老這個空間,農村晚上街道伸手不見五指,我農村用電的不正常,說明農村根本不可能搭夥養老。

特別農村,對老人是特別愛待,親戚朋友你來我往,今天來的是看姑姑的,明天來著姨媽的,後天來看她舅媽裡,今天來看她姑奶奶的,象這樣人來人往,對別的老人來說也是極大的不方便。



特別農村的家庭,小孫子,小孫女,都愛以靠他爺爺奶奶,成天熱熱鬧鬧,吵吵鬧鬧,有的老人喜歡鬧,有的老人喜歡安靜。按我的看法,你的想法不錯,實施起來卻很困難。特別農村老人,一會都離不開自己的孫男弟女,這也養成習慣了,我想對這樣的事,基本不可能實現。


農村農民話三農

這個提議很好,開創了農村養老新模式,值得探討總結推廣。現在農村人外出打工多,空巢老人生活困難,如果一個村幾戶空巢老人合夥,選一個戶長,組織協調,結成臨時家庭,互相照顧,費用分攤,這樣不是很好嗎?還有一些單身老太太,老大爺,也可以結成夫妻,結伴照顧,這也很好,當然,老人或兒女守舊的,不一定採用。



無奈125387125

搭夥養老?想法不錯,現實實施有困難。

什麼樣的人需要養老?當然是6、7十歲以上,體弱多病,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這樣的人才需要有人贍養,問題是哪個子女願意爹媽找這樣個人搭夥?

什麼樣的人需要搭夥呢?怎樣搭夥?

一:男女搭夥

老頭或老太身體健康,年齡不是太大,經濟條件比較好,子女開通,這樣的可協商搭夥。但大多都是生老病死還是兒女負擔,只是有自理能力時搭夥而已。

二:男男搭夥

這樣的搭夥形式更像僱傭關係,只是沒有工資。一方經濟條件比較好,需要有人照顧,而另一方經濟條件不好或沒有親人,這樣有吃有住的兩個人搭夥比較好。

不管是怎樣的養老方式,目前最後的養老還是要靠兒女,希望以後會有更多的養老模式出現。


我愛挖野菜

搭合養老很好我是農村的,身邊有好多七十多到八十多的人,他們生活能自理,他們在一起玩,他們很高興,有共同的話語,有養好的回憶,說話有自然,想說什麼說什麼,年輕人沒有這麼大的時間培著他們,他們有足夠的時間


琴瑟合鳴273李小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