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前幾年來,在遂川農村,村村都是清一色的混凝土結構的房子,記憶中的那些土坯房已經極為鮮見,偶有留存的不是人去屋空就是房倒屋塌,只有一叢叢的荒草還在守著老去的歲月和殘存的記憶。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土坯房曾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前最典型的民居,幾間坐北朝南的土坯房、三面或長或短的土院牆、兩扇或厚或薄的木角門,便是一個樸拙而完整的院落,一代又一代的鄉親們生於斯、長於斯、居於斯、逝於斯,經歷著自然的風雨,經歷著世間的滄桑,經歷著人間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土坯房土院落是鄉親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力量與技術的融合,更是樸素鄉情與淳樸民風的見證。

誰家要蓋房了,須得早早做好準備,頭一件便是脫坯。一般都是秋後時分,地裡已無農活,鄉親們都掛鋤歇著了,打算蓋房的要脫坯了。此時正是脫坯的好時節,人手充足、陽光充裕、秋風正勁,既便於問人(請人),又易於晾曬,且不用擔雨淋。是時,或請左鄰右舍,或邀三五相好,或招呼幾個親戚,甚或家裡人多不須外援自己動手,帶著脫坯的傢什便干將起來。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或是自家的場院、或是自家的田地,先取土堆起中間敞口的大土堆,裡面再倒入水、放入麥秸,然後像和麵一樣用鍁將泥和好。這時,一人負責鋤泥,兩人負責拉馱包,一人負責坯模子,就構成了一條完整的作業鏈,若是人手多,自然就能分成若干條作業鏈。脫坯是個力氣活,這邊鋤泥的左腿蹬右腿蹦,粗糙有力的大手緊握鍁把,一鋤一翻便將泥放入馱包,待到量好,拉馱包的倆人一人一手拽一邊,將馱包拉離地面,邁著有力的雙腿“蹬蹬蹬”往坯模子奔去,到了地方,倆人配合默契,無須言語,不約而同地雙手一抖,便將馱包裡的泥準確無誤而又幹淨利落地倒入了坯模子裡,這時,負責坯模子的趕緊用手中的抹子將泥抹平,再將坯模子輕輕提起,離開剛脫的坯少許距離放好,等待下一包泥,如是往復,一塊、兩塊.....一行、兩行.....一天、兩天,經過人們齊心協力的勞作,一排排的土坯整齊地排列在大地上。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幾日過後,那些土磚坯裡的水分已蒸發殆盡、相對結實,能戳住個了,鄉親們便將坯一塊塊地立起來,繼續晾曬,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脫坯只是第一步,蓋房用的檁條、大梁、門窗,這些都要置辦。家中樹多的人家便早早地將成才的槐木、榆木、柳木伐了,放到一邊風乾待用,家裡樹少的只好出去買所需的木料,家庭條件好些的會買些從東北運過來的紅松木,算是上講的木料,引得好多鄉親羨慕。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一切準備妥當,要蓋房的主家便陷入到興奮而又難捱的期待中去。畢竟,修房蓋屋是與結婚生子等量齊觀的人生大事,尤其當時的鄉親們,哪裡想過會有後來這些日新月異的變化,又哪裡會想再蓋更時尚的房子?都是當作終其一生的工程去對待的。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好不容易過了年,總算盼來了暖融融的春天。地裡的莊稼已經伺弄過,鄉親們可以落落腳了,早已按捺不住的要蓋房的主家便開始東家走西家串地四處問人幫忙了。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那時的民風特別淳樸,凡是登門去請的無不爽快答應,有些鄉親甚至不請自來搭把手,鄉親們不稀罕自己的力氣,他們看重的是彼此之間那份樸素的感情與鄉誼,都是一塊地上生,一塊地上長,喝著一口井的水,有些還是同祖同宗、同根同源, 焉有袖手旁觀的道理?再說了,今天你幫了他,明天他就會幫你,人生漫漫,誰敢保證自己沒有求人用人的時候?!當然,也有個別萬事不求人、關起門來朝天過的“二流子”(精於算計、吝嗇、不合群而且又懶又喜歡佔便宜的)主兒,別人家有事的時候從不幫忙,等到自家有事的時候自己死扛,引得鄉親們私下裡議論與不屑。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請先生看好了良辰吉日,開始破土動工。先鋪地線,那個時候沒有先進的測量儀,鋪地線只能憑兩個人的肉眼觀測,雖說不能做到百分百的精確,可也絕對橫平豎直,砌起來的鹼腳、蓋出來的房子不會讓人看出任何毛病,真要出了毛病就瞎了,用鄉親們迷信的說法這樣的房子犯病。因此,人人都加著小心,慎之又慎,有毛病的房子少之又少,我從小到大還沒聽說過誰家的房子不正的。鋪好地線,開始砸地腳(地基),那時候砸地腳多數都是晚上進行,此時蓋房的地方簡直成了村裡的活動中心,村裡的那些男勞力們陸陸續續趕過來了,一些好事兒的娘們兒孩子也跑來看光景,高處掛著提燈或汽燈,將四周照得亮堂堂的,"東套"家備著熱騰騰的茶水和散開的菸捲,儼然過年一般。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咱開始啊!”一聲招呼,七八個壯勞力湊上前去。砸地腳的夯有好幾種,有抬著的夯,這樣的夯最大最重,中間一塊圓圓的碌碡,兩邊摽著木槓,需要幾個人去抬;有拋起來的石夯,一塊一尺見方的碌碡石,上面綁著木把,石頭上栓著繩子,需要一人握把往高處提、兩人拽繩往高處拋;還有一種是單人操作的小夯,下方一塊直徑二三十公分的方塊石,上面嵌著木柱,木柱上面是橫樑,兩手即可提起。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砸地腳都是大夯作前鋒,中夯在中間,小夯殿後。有負責喊號子的老手或站在一旁或加入其中,扯著粗獷渾厚的嗓門喊起了悠長的號子:“爺們兒們加把勁喲——”眾人便跟著喊“哎嗨吆啊——”一邊喊著號子一邊一起用力,沉重的石夯便被或抬或拋或提起來,而後讓石夯自由下落,重重地砸向地面,大夯砸得深,但是不平整,中夯在後面砸個大概齊,小夯再慢慢地將地腳砸平。春天的夜晚還是有些涼意,可砸夯的鄉親們很快就砸得渾身冒汗,不得不脫了上衣光著膀子砸,黑黝黝的脊背、粗壯有力的胳膊、燈光照射下亮晶晶的汗水,都讓人感受到一股強勁的力量。一撥砸累了,到邊上喝茶抽菸,另一撥接著上,如是輪換,到把地腳砸好,多半已近半夜時分。"東套"家倒杯茶、敬根菸,道一聲:“大夥兒受累了!”前來幫忙的鄉親們都憨厚地一笑:“這有啥嘛!”,便拎起各自的衣服散去。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地腳砸結實後,開始砌鹼腳。砌鹼腳的意義既是為了防雨水沖泡,也是為了防鹽鹼腐蝕牆體,因為這裡屬於黃河衝擊平原,土壤鹽鹼成分高,很容易順著牆往上走,這也是“鹼腳”的由來。砸地腳是力氣活,砌鹼腳卻是一門技術活,不是人人都能幹得了的,但在多年與自然的鬥爭中,練就了鄉親們五行八作的技能,村裡總不缺能工巧匠,其中一項便是瓦匠。我記事的時候,砌鹼腳已經開始用紅土燒製的紅磚,而早年間使用的還是青磚。砌鹼腳的時候,有和泥的,有推磚的,瓦匠則拿著瓦刀抹泥砌磚,砌磚頗有講究,上層磚不能跟下層磚衝齊,而要上層磚一磚騎下層兩磚各一半,壓茬往前砌,這就少不了要用半頭磚,只見瓦匠一手握磚,一手拿瓦刀,手起刀落,磚便斷為兩截,手法之嫻熟令人歎為觀止。時至今日,建築市場上還是瓦匠吃香,只有蠻力的只能當壯工,幹些推沙子、水泥、磚塊的力氣活,幹得比瓦匠累,工資卻比瓦匠要低一半。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看幹活的人多人少,人多的,一天就能砌完鹼腳,人少的兩天工夫也就夠了。鹼腳砌好以後,上面再鋪一層用鍘刀截得齊整的麥秸或者蘆葦,這是鹼草,能對鹽鹼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天長日久,鹽鹼也順著磚爬,但有了鹼草,就止步不前了。接下來就要運坯起牆,起牆的原理與砌鹼腳一個原理,只不過是坯比磚重了許多,而且越往高處壘難度越大。我現在還依稀記得,當年鄉親們肩膀上墊塊破布或者舊衣裳,將坯扛在肩上遞到瓦匠跟前,由瓦匠擺放整齊,坯與坯之間都用泥粘連著。牆體起來後,要上大梁、鋪檁條。大梁多數是粗壯的榆木樑,橫亙在南牆與北牆之間,大梁下面兩頭用木柱支撐,木柱中間用立著的坯砌好,這叫山牆,對整間房屋起到最重要的承重作用,因故鄉棗樹居多,不少人家用棗木當立柱,故而有“高高的鹼腳、矮矮的牆、棗木柱子、榆木樑”的說法。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檁條的材質相比大梁就不那麼講究了,適用的木材很多,柳木、紅松都可以,有的人家的檁條長短不一,就請木匠將一些檁條接起來用。這些活幹完,要鋪葦箔,葦箔上面再鋪上一層略厚的葦箔(當地叫棉箔),這些都是鄉親們年前冬天裡編好或者從外面買來的。鋪好葦箔,最後上大泥、稀泥,將屋頂抹平。外牆內牆也是如此,先上大泥,再抹稀泥。那些瓦匠的技術水準堪稱一流,一把抹子將牆面抹得特別平整,猶如一張完整的平面圖,很少留下破綻。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主體幹完,還要安窗戶。那時的窗戶都是木頭做的,框架內一根根的窗欞子,上面再糊上白紙或者報紙。房子蓋好後,還要打院牆。打院牆相比蓋房而言要簡單許多,主要靠得是力氣,將兩扇門板用木棍撐著,再用繩子勒緊,然後往裡面填充黃土,再用石夯砸結實。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那時修建一個院落,沒有十天半月的工夫完不了活。一俟竣工,主家要竭盡所能地盛情招待一番,這叫“完工酒”,與之相對的,開工之前要先喝一頓“開工酒”,中間的飯菜就簡單許多,也很少有酒,只要能填飽肚子即可,彼此之間的日子都差不多,誰比誰也強不到那裡去,誰對飯食也沒有過高的奢望與念想。“起工酒”和“圓工酒”說是盛情招待,其實也豐盛不到哪裡去,不過是多幾樣素菜、炒個雞蛋,再打上壺散酒罷了。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土坯房堪稱原始建築的經典,凝聚著鄉親們的汗水與智慧,彰顯著鄉親們的樸實與勤儉,凝結著鄉親們之間樸素的情感,它還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冬暖夏涼,因為是厚厚的土坯,保溫隔熱,可也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年年雨季之前屋頂都要用泥抹上一遍,否則很容易漏雨,平時上屋頂晾個糧食、紅棗什麼的,人也要儘量站在四周,不敢踩到中間去,因為一不小心,踩到兩根檁條中間,就可能將屋頂踩塌了,修補起來會很麻煩。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分田到戶的鄉親們日子一天天好起來。追求時尚、愛美是人類的天性,鄉親們也不例外,村裡開始有了第一座磚瓦起脊房,一家起了頭,別家都紛紛效仿,宅基地多的新建,就那一塊宅基地的翻蓋。

不過,吃飯穿衣量家當,莊戶人家還是量入為出、精打細算,多數人家建房時,牆體並不全部用紅磚,而是裡面一層坯,外面一層磚,鄉親們管這叫“磚包皮”,從頭到腳一層紅磚,起脊的屋頂上又掛著紅瓦,窗戶也鑲上了玻璃,從外面看上去時尚很多。當時,誰家要是從裡到外都是紅磚,那在村裡絕對是叫一號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磚包皮”又漸漸被“混磚房”替代,再後來,第一代“混磚房”又落伍了,鄉親們又開始更新換代,建屋頂上方探出去一塊的“前出廈”,還要建起高高的門樓,院門是大鐵門,正屋的門窗都換成了鋁合金的。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推動房屋升級換代的,除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鄉親們求新求美的願望,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便是男婚女嫁的推波助瀾。誰家孩子要娶媳婦,女方頭一條就是要求男方按最時興的標準建新房,哪家男方的父母敢怠慢?無不拼了老命、傾盡所有、借遍親朋去滿足女方的要求。有些人家為了給孩子好找媳婦,甚至不等孩子成人就提前把房建好,算是招牌。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現如今,政府將土坯房改造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作為最主要、最緊迫的民生工程,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創新制度,聚力攻堅,助力人民群眾實現安居夢。隨著一些地方興起合村並居建新型社區,那些曾經紅極一時的磚瓦房也消失了,鄉親們終於住進了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樓房,而土坯房則像身患痼疾的老人慢慢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幾近於無。


遂川農村即將消失的“土坯房”!是不是意味著貧窮落後的終結?

土坯房的消失意味著一個貧窮落後時代的終結,但與它一道遠去的還有當時的那股樸拙之氣、自然之風以及人與人之間那份互幫互助的淳樸親情,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