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前萬科副總裁毛大慶兩步策略,10%股權就可以融1.8億!

學習前萬科副總裁毛大慶兩步策略,10%股權就可以融1.8億!

希達資本合夥人,分享股權資本頂層設計,歡迎大家關注!

今天我們來看個以前的故事,前萬科高級副總裁毛大慶2015年辭去職務準備創辦優客工場,找到真格基金徐小平!

徐小平問毛總:“你需要多少錢?”

毛總說:“我需要6000萬。”

徐小平說:“那你給我多少股權呢?”

毛總想了想說:“最多60%吧。”

徐小平說:“天使輪就要6000萬,需求太高,這樣是很難融資的,另外天使輪就出讓60%股權是很危險的。這樣,你先出讓10%股權,拿我的600萬去開公司,等到一定起色後再去融資,到時10%左右就可以融6000萬!”

毛總同意了,半年後,優客工場辦得非常好,10%股權就融資1.8億,超過了當時的期待!

學習前萬科副總裁毛大慶兩步策略,10%股權就可以融1.8億!

這裡面我們可以總結什麼?

  • 1、企業家往往融資時不懂設計股權結構,導致融資難!

  • 2、不會分步融資策略,容易失去控制權!

科學合理的股權結構將為中小企業分憂,同時吸引投資人。那麼,中小企業的股權結構如何設計更易獲得投資人的青睞呢?

要想設計出容易獲得投資人青睞的股權結構,我們要從兩個方面著手:

  • 一是投資人最看中企業股權結構的哪些要素?

  • 二是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股權結構設計原則:防止大權旁落。

學習前萬科副總裁毛大慶兩步策略,10%股權就可以融1.8億!

投資人最看中企業股權結構的哪些要素?

要設計出投資人青睞的股權結構,首先我們要知道投資人最看中企業股權結構的哪些要素。總結起來,投資人要投資一家企業,對於股權結構的考察,主要有以下三要素:

  • 1、是否有靠譜、格局大、有凝聚力的創始人

  • 2、保證合夥人的背景及經驗與融資項目契合

  • 3、預估未來成長瓶頸,設立股權激勵期權池

是否有靠譜、格局大、有凝聚力的創始人

很多中小企業為了吸引投資人,在網上查找各種商業計劃書的模板,然後挑燈夜戰,寫出自認為可以吸引投資人的“商業計劃書”。可事實上,投資人拿到商業計劃書後,往往不會看你激動人心的項目介紹和市場分析,而是直接跳到股權結構這一塊仔細查看。 為何投資人要直接查看企業的“股權結構”呢?因為通過股權結構可以看到企業創始人的胸懷與格局。

對此,我們的建議是:創始人作為創業團隊的核心,應持有企業的絕對控股權和相對控股權。

保證合夥人的背景及經驗與融資項目契合

如今是一個“合夥闖天下”的時代,所以企業在設計股權結構時,要突出“合夥人”式的股權結構設計,合夥人的持股比例直接反映出一個創業團隊是否對企業的發展有清晰的認識。比如,手遊項目的核心股東是銷售合夥人合適還是技術合夥人合適?

對此,我們的建議是:在設計股權結構時,要根據項目的特點,科學合理地評估每個合夥人的優勢和價值。要保證合夥人的背景及經驗與融資項目契合。

預估未來成長瓶頸,設立股權激勵期權池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預留期權池並不是一個新鮮話題。所謂期權池,就是企業創業初期預留出來的一部分股權。對於投資人來說,看到你的股權結構裡有預留期權池,那就說明你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預判是合理的。

如果企業的股權已經全部分完,就會導致如果以後入職的高級人才要求股份卻沒有可分配的股權,而不得不稀釋原始創業團隊的股份的情況,這對企業的發展非常不利。投資人肯定不願意投資這樣沒有未來的企業。

對此,我們的建議是:在股權結構裡預留10%—20%作為期權池。董事會按照企業的發展現狀,決定把期權發給誰和發多少。企業在發放期權時,最好把期權的較大份額分給那些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貢獻比較突出的員工。

學習前萬科副總裁毛大慶兩步策略,10%股權就可以融1.8億!

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股權結構設計原則:防止大權旁落

對於投資人來說,我們認為最不理想的股權結構,就是企業創始人團隊對企業失去控股權,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很多中小企業至今對這一點沒有深刻的認識。在很多中小企業創始人看來,只要能拿到融資,控股權可要可不要,以至於為企業以後的經營埋下了隱患。所以,中小企業在融資時,除了考慮上述投資人注重的股權結構因素,還要遵循的一大原則就是保持控股權。

中小企業創始人之所以要保持企業的控股權,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要知道,很多中小企業創始人在創業時除了想掙錢外,還投入了自己的理想,希望能做出一番事業。而對於投資人來說,他們願意為你的企業投資,純粹是為了賺錢。

正因為如此,投資人在向企業投資時,通常會提出以下四項特殊權利:

  • 1、派董事

  • 2、回購股份

  • 3、優先購股權

  • 4、優先清算權

在這幾個問題上,中小企業創始人應該堅持的原則就是:保持對企業的控股權。就拿回購股份來說,如果最後企業的盈利沒有達到和投資人的“對賭條件”,企業就要連本帶息回購股份。這對於歷經艱難將企業做大做強的中小企業創始人來說,如同簽訂了“賣身契”。一旦這樣的情況發生,企業的控制權就會花落別人家,而創始人多年辛苦的打拼可能就會前功盡棄。

當然, 不可否認的是,並不是所有的中小企業老闆都有理想。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很多老闆創立企業可能僅僅是為了賺錢,所以在融資時就會將眼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忽視控股權。比如作為國內第一家C2C模式的二手電商平臺人人車, 於2017年7月出讓控股權換取2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為滴滴出行。也就是說,滴滴出行獲得了人人車的控股權。

或許,人人車獲得滴出行的投資和控股後,會一改之前的衰敗局面,但原來的創始團隊將何去何從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易到和樂視的案例讓我不得不對人人車的創始人李健和他的創始團隊擔憂。被投資方掌控的創業企業,很難保持創業初心,最後的結果恐怕也只是淪為棋子,追求短期收益。

運用股權資本的力量,幫助成長型企業構建“1+N的產業整合發展模式 ” !

學習前萬科副總裁毛大慶兩步策略,10%股權就可以融1.8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