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現在還有民辦教師嗎?

開心快樂生活428

甘肅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近年來GDP一直位列全國倒數第一,甘肅省的省情決定了甘肅省的民辦教師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民辦教師,是我國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中小學教師隊伍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據《教育大辭典》載,民辦教師是指"中國中小學中不列入國家教員編制的教學人員。為農村普及小學教育補充師資不足的主要形式。除極少數在農村初中任教外,絕大部分集中在農村小學。許多地方政府積極採取措施,解決民辦教師問題,做了大量工作,摸索出了一些好的經驗。但民辦教師在工作和生活方面仍有許多困難亟待解決。

民辦教師普遍學歷低,待遇差,每個月收入不到正式教師的三分之一,但是始終幹著和正式教師同樣的工作。



甘肅由於經濟有限,一直都在嘗試逐步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甘肅省委省政府積極採取措施,為了解決民辦教師問題,做了大量工作,摸索出了一些好的經驗。從2009年開始,甘肅省每年舉行一次一萬名考試,通過10000名考試,逐步解決了部分民辦教師的轉正問題,但是由於甘肅民辦教師基數大,文化程度低,大部分民辦教師短時間內還是無法解決。


老王的教育情緣

我自己瞭解和接觸,是有的。


受制於自己省份的經濟發展,有限的教育經費,甘肅省的教育在全國處於下游狀態,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教師的待遇福利和一些遺留問題的解決。


民辦教師(嚴格說應該叫原民辦教師,現代課教師)的問題的解決,雖然國家給了統一的政策指導方針,但是不管是辭退補貼,還是轉為轉正落實待遇,都需要教育經費真金白銀的投入。當時的民辦教師,同工不同酬也是經濟越落後的地方,矛盾越突出。


同樣,在要求不使用民辦教師後,東部南方一些發達地方確實能貫徹的好一些,農村經費跟上了,教師待遇編制也有保障,但在一些欠發達區域,只好換個名字,繼續使用代課教師,“花小錢辦大事”的無奈之舉,其實是拉著教師承擔了很大一部分的負擔。


甘肅省就屬於典型的後者區域。原民辦教師的遺留問題可能較大,新增的代課教師也有相同的訴求,現實教育經費短缺壓力也大。可能河南、青海等地都屬此類。現在國家強調農村教育振興,中央財政開始分區域按比例承擔教育經費,經費支出向欠發達區域傾斜加大,應該有所改觀,一方面應給予原教師一定扶持補助,一方面應增加編制,讓同工不同酬真正能退出舞臺。


微微光

至上紀末,民辦教師已退出了教育的舞臺,成為歷史的一種稱謂,當下稱它為原民辦教師。


眼下,不僅甘肅省有,而且全國各地農村中小學還有臨時的教學人員,即代課教師。他們仍然待遇很低,還沒有達到當地人均最低工資標準,無正式編制,翹首以盼有轉正的機會。

甘肅省省政辦【2017】144號《關於解決全省中小學代課人員問題的方案》已出臺,所轄的平涼市六縣一區已對2003年9月25日以前縣聘至今在崗的873名代課教師落實了轉正政策,已進入公示階段。至此平涼市已不存在代課教師了,不遠的日子,甘肅省其他市也會不存在代課教師的。也許全國至今在崗的代課教師也會盼到這一天的。


提神只為自己

各位原民辦老師們,但願我們的呼聲和吶喊能喚醒領導們的良知,良知!!!丶


寶木鴻F

甘肅的所謂民辦教師是指本世紀初,甘肅省下屬各市縣統一聘用的教師,也就是代課教師。不應該再稱作民辦教師了。


甘肅省今年給2003年9月25日以前參加工作至今的縣聘代課教師通過考試,轉為國家編制教師,開創了我國縣聘代課教師轉正的先河。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

如果這個辦法在全國推廣,那要有很多有合格學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的代課教師轉為國家編制呀!


那也是有多年教齡的代課教師的期盼呀 !

(個人觀點,異議留言探討)


老頑童有話說

《教育大辭典》是這樣解釋的:民辦教師是指“中國中小學中不列入國家教員編制的教學人員”。



在改革開放之前,廣大群眾的文化教育基本上是以民辦教師為主。這期間,民辦教師對國民素質的廣泛提高貢獻十分巨大;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恢復高考以來的10年之間,農村的教育基本上還是民辦教師的舞臺。與此同時,這期間民辦教師還承擔起了在公辦教師來之前的空缺。



90年代以後,國家開始逐漸清退民辦教師。但是,在甘肅的廣大農村,因仍然缺少足夠的教育資源,所以有相當數量的民辦教師仍舊從事教育工作,其名稱目前改稱為“代課教師”。



甘肅目前在崗的民辦教師仍然有7000多人,主要分佈在隴東、隴南一帶,其中中專、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佔51%,無教師資格的佔34%,平均代課年限已有20餘年,平均年齡則為47歲。



民辦教師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奉獻了青春。

我一直非常感激他們。正是因為有他們,今天的我才能夠讀書識字,也才能在這寫上以上這些文字。





湖南李逸

民辦教師已成為歷史了,是九十年代以前,國家為了緩解師資力量不足,招了一些人當老師,這些人沒有教師編制,不屬於正式教師,統稱為民辦教師,但是他們可以通過考試、考核轉為正式教師,九十年代後國家逐漸解決了這些民辦教師的編制問題。

現在的教師都是通過考試或考核進入教師隊伍,如果學校的教師不足,可以招聘具有教師資格證的人員來教學,籤合同,不佔教師編制,屬於聘用制教師。


滄海孤崖

肯定是有的。

現在談民辦教師,應該分兩類來講:民辦學校任教教師和原民辦教師。


1、對於很多沒有專門關注過建國後教師隊伍政策變遷的人來說,民辦教師更多是與公辦教師對應出現的一個詞彙,會立刻聯想到民辦學校任教教師。


現在不管是幼兒園、中小學還是大學,隨著教育需求的不斷擴大,都有很大一批數量的民辦學校存在。在這些學校裡任教的教師,絕大多數沒有編制,以合同制形式和學校簽約,學校繳納社會保險,跟企業用人形式一樣。 當然,有些民辦校工資待遇差,也未繳納五險一金,這明顯是違法的。接下來,隨著《民促法》實施細則公佈,民辦學校加強登記管理,必然會開始改善。


這一類,甘肅省有一定數量民辦學校,自然也有民辦教師。


2、原民辦教師(現代課教師)。90年代以前,我國教師隊伍中還有很大一部分群體,主要集中在農村公辦學校任教。因為缺老師,教育經費不足,他們沒有編制,工作內容和性質與編制內教師相同,但是待遇福利差距大,而且沒有繳納社會保險。80年代末起,國家在針對這一批教師轉正分流安置後,要求不再聘用民辦教師。但是,農村缺教現象依然存在,這時在使用同類性質教師,就稱之為代課教師。


同樣,甘肅省因為經濟水平原因,農村學校教育經費不足也比較突出,現在農村依然是有代課教師的。


卉卉734

不知道甘肅有沒有民辦教師,我們黑龍江除(邊遠山區)已經很少見了,實行義務教育以後就沒有民辦教師了,關鍵是工資沒辦法解決,當時所有的民辦教師都集中安排了,一部分發給補償自謀生路了,一部分師資水平高的轉崗正式教師,邊遠山區還存在民辦教師,2017年國家出臺政策,工作5年以上的,每月提高生活補助標準。


承上啟下8

有啊,這個在我們甘肅張掖地區就有的,我知道的民樂縣民辦教師還有七八十個,每年有兩次考試轉正機會,七月份省考三十個名額,十二月份縣上組織考試轉正三十個,預計近兩年基本轉正。我老婆就在民樂縣鄉村任民辦教師,工資低,還沒社保,醫保,待遇沒法和正式老師比,工作已有十五個年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