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生存條件那麼艱苦,以色列為什麼非要在那裡復國?

沒事兒溜個彎兒

19世紀末20上半頁,東北就一直是列強瓜分的對象,先有沙俄為爭奪自己的遠東勢力對中國的擴張,再有日本佔領東北,後來美國還擔憂蘇聯在遠東勢力過於強大而介入到其中。這些列強對東北虎視眈眈,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不過,竟然還有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一群人,竟然也敢打中國東北的主意,那就是猶太人,他們竟有在東北建立以色列國家的心思。

猶太人為何有這樣的打算呢?

這還得從19世紀末的猶太復國主義思潮說起。既然要復國,就必須得有一塊合適的地緣板塊,來重建國家。而復國主義的中堅分子奔赴多地,想選擇一塊合適之地,中國東北也在其考察範圍之列。

先來看看,猶太人都有哪些備選的復國之地。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猶太復國主義興盛,同時這也是帝國主義的鼎盛時期,列強們早已將爪牙伸到全世界除南極洲以外的陸地。在這種情況下,猶太人怎敢直接對抗歐美列強,去挖他們的牆角。

像地廣人稀的加拿大、澳大利亞之類,雖適合猶太這種小眾民族,不過這些地方也多是歐洲白人後裔之地,猶太人也不好在這些地方下手。

而像英屬印度之列,卻有列強牽連甚廣的利益鏈,怎能容猶太人打主意。

像列強不能完全控制,或利益關聯不大的亞非拉地區,也不是省油的燈。

譬如南美,適宜的自然環境,也有很多優質的地緣板塊,且該地區政治相對獨立,像以前西班牙、葡萄牙這樣的宗主國早已日落西山,主要是印第安和西、葡裔白人混血人種,看上去,這裡再適合猶太人建國不過了。

不過,猶太人又不能忽視像巴西、阿根廷這樣的本土勢力,就算猶太人再有錢,可是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猶太人真動起手來,也未必會達成所願。這還是其次,最關鍵的是,作為猶太人復國的支持者美國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地理位置角度來說,南北美洲的地緣密切度太高。雖然,因資本型帝國的特質決定,美國並無興趣在政治上直接統治南美,不過,在經濟上,南美地區卻早已淪為美國的後花園。這樣的地方,美國豈能允許猶太人染指?

就算猶太人實現了在這裡建國的宏圖,可是,猶太人的規模註定了其不可能對美國構成威脅,相反,在這樣的一個大的區域環境下,以色列還需依靠美國來維持自身的獨立性。

如果以色列是在南美地區復國,便會引起地緣政治格局變動,而以色列得以復國本身得益於美國的大力支持,到了這步田地,南美各國必會強烈反感美國,使得雙方關係惡化。而且南美是美國的原材料來源和工業品輸出地,真由著猶太人把那裡攪的遍地狼煙,美國也將深受其累。

多方利益考量之下,猶太人因美國而打消了在南美建國的念頭。

再說說黑非洲,雖然早被歐洲列強瓜分完畢,但因這裡的開發難度大,貧窮落後。富有的猶太人可以通過交易從列強手中得到一小塊復國之地,也可以有壓制極端落後的非洲土著勢力的實力。

不過,如果單是為了建國而建國的話,黑非洲興許還可以。可是猶太人是一個有著幾千年的商業基因的民族,那從經濟角度來說,黑非洲的經濟效益顯然是非常低的。即便在這裡復國,要想開拓商業貿易,也會被因整個板塊普遍落後,沒有像歐洲一樣的先進經濟圈,再加上距離當時的世界中心太過遙遠,這些都不利於猶太民族的長久發展,最後陷入困境而無其它勢力可以依靠。

再看中國東北,雖然緯度稍有些偏高,但這裡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適合發展農工業。不過,既然是一塊肥肉,打它主意的也不會少,先別說俄羅斯、日本這樣的老牌帝國,就算是當時衰落不堪的中國有能力對付猶太人這樣的小眾民族也不在話下。東北本就是是非之地,猶太人要攪這攤渾水,又怎能獨善其身,中日俄三方夾擊之下,猶太人還能經得起這般摧殘?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猶太人刪選了一次又一次,最後還是將復國之地鎖定在猶太人兩千多年前生活的故地故土:迦南地區。

如果說從情感層面來說,漂泊流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最終想落葉歸根,似乎是在情理之中。不過,這畢竟不是兒女情長之事,而是關於國家國運的大事。從理性層面來說,迦南地區看上去並不適合建國。

從地緣層面來說,迦南地區的氣候條件並不佳,乾旱缺水,土地荒漠化嚴重,地緣潛力有限。另外,迦南地區本就是一塊狹窄之地,嚴重缺乏戰略縱深空間。

從民族層面來說,迦南地區是中東伊斯蘭世界的中心地帶,伊斯蘭國家將這裡包得水洩不通。而南迦南地區,原先就是阿拉伯人的聚聚地之一。

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會有疑惑。作為全世界最排外的伊斯蘭文明,猶太人居然能從天而降到伊斯蘭核心區,奪取地盤,建立以色列國家。這看上去有些天方夜譚。

而迦南地區對伊斯蘭世界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地處新月沃地中央,連接著北非——西亞兩大伊斯蘭板塊,同時又是西亞通向東地中海的戰略要道。這麼重要的地方,伊斯蘭世界怎會輕易讓以色列好過。就算後來以色列在迦南地區建了國,可是也有不斷的來自伊斯蘭世界發動的五次中東戰爭的圍剿。至今,伊斯蘭世界也容不下以色列,兩個不同的種族勢不兩立。

相信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不想處在不斷的戰爭和不斷的外部矛盾中,而猶太人在伊斯蘭世界的中心地帶建立起的以色列國家,無疑是將自己置身於火海之中。那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猶太人這又是上演的哪出呢?

其實,這是猶太人迫不得已之下的選擇。先不論故土情結能激起全球猶太人的復國意識的多大程度,只迦南地區毗鄰東地中海這一點的誘惑力就極大。新以色列國歐洲文明圈,可以有效的接收歐洲文明的輻射,融入歐洲經濟圈,確保國家和文明的成色。

不過,如果就這兩點遠遠不夠解釋以色列國在四面受敵之下守著那塊地緣條件並不是十分突出的迦南地區。

最重要的是,迦南地區是以色列建國的唯一生機。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還與美國脫不了干係。兩千年來漂泊的猶太人被歐洲人歧視排斥,雖有不菲的家當傍身,可是在政治上卻沒有什麼權力,直到在美國,猶太人的地位才有了非同一般的地位。而美國作為猶太復國運動的最大支持者也不是冤大頭,怎會白白支持猶太人,而條件就是讓猶太人將復國選址定在迦南地區。那麼,美國又是出於什麼目的呢?


雲石君

猶太人執著與迴歸以色列和在耶路撒冷建都,源於猶太人的信仰猶太教。否則,以全球猶太人的實力,無論在南美、非洲或者亞洲的英殖民地搞塊水草豐腴之地,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猶太教主張一種本質上世俗的彌賽亞觀,也就是救世主的概念。猶太人相信在世界末日到來時,彌賽亞會降臨,履行其神聖的使命,即把猶太人從流亡和苦難中解救出來,使他們返回以色列本土,重建自己的王國,並開創新的彌賽亞時代——在全世界建立理想的社會。這一觀念成為猶太人在長期的逆境中支撐自己的精神支柱。


彌賽亞概念是猶太曆史上第二聖殿時期的產物。

統一的大衛王朝在所羅門王以後,分裂為以色列和猶太兩個王國。後來,它們先後為亞述人和巴比倫人所滅,象徵其民族獨立存在的聖殿也被毀壞,成就了一段哭牆。

亡國的猶太人被掠到巴比倫,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巴比倫之囚”。後來,波斯帝國滅了巴比倫,猶太人得以返回家園,並在耶路撒冷重建了猶太教聖殿,即第二聖殿。

再後來,希臘人和羅馬人先後統治巴勒斯坦地區,直到公元70年羅馬人又一次將聖殿付之一炬,以猶太人的又一次大流散結束了第二聖殿時期。

第二聖殿時期,經歷了巴比倫之囚的猶太人深知亡國之痛,也深感政治上無權、身受異族統治和壓迫的苦難,於是,在《聖經》的先知書以及以後的猶太文獻,尤其是《米德拉什》中表現出一種和民族復興與理想社會相聯繫的救世主概念。

舊約中寫到,眼前的世界終將結束,“世界末日”總有一天會到來。但是“世界末日”不是人類社會的完結,而是新時代的開始。在“世界末日”到來之即,彌賽亞降臨耶路撒冷,他作為建立上帝之國的工具,將結束猶太人的散居狀態,在“應許之地’重建以色列國家。

這位彌賽亞也就是就是主將是被盼望已久的大衛的後代。彌賽亞開創的時代即彌賽亞時代,那時,人類共同崇拜唯一的上帝,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平、正義得以實現。

看到這,讀者就明白了,信仰可以戰勝任何苦難,以色列人苦苦盼望彌賽亞的誕生,所以選擇了耶路撒冷。


鷹的家園

耶路撒冷是一座距今已有5000年的歷史名城,從歷史角度看,最早由猶太人建設。但後來經歷過多次戰爭,先後被信奉基督教為主的羅馬帝國佔領以及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帝國佔領,並因風水好,被佔領國設為聖地,所以長久以來被視為各自的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聖地。二戰後,聯合國充當了和事佬,宣佈耶路撒冷既不屬於猶太教為主的以色列,又不屬於伊斯蘭教的巴勒斯坦,雖然期間爆發了巴以爭奪戰,但維持現狀到現在。


雖然猶太人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內沒有自己固定的國家領土,但一直是猶太教最虔誠的信徒,對自己的宗教聖地-耶路撒冷一直魂牽夢縈,期盼早日收回自己心中的歸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