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的格爾木市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地理答啦

格爾木市位於青海湖以西,隸屬於青海省下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北與敦煌相毗鄰,南與拉薩相隔,是進藏的門戶之地,主要有柴達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兩片區域所組成,格爾木在蒙古語中的意思為河流密集的地方,秀麗的風景也讓格爾木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稱號。

格爾木市是長江的發源地,同時高山雪原、萬丈鹽湖、沙漠森林等自然景觀也能在格爾木輕易見到,格爾木的景點著名的有崑崙山。崑崙山在我國道教的文化中一直是萬山之祖,被譽為“萬神之鄉”崑崙山的聲影從古代著作山海經到現代武俠玄幻小說中從未缺席,納赤臺景區、西大灘景區、瑤池景區是崑崙山地質公園的三大景區,崑崙山地質公園全園佔地達一千四百多平方公里,並且崑崙山地質公園的交通環境相當優良,也利於遊客前去欣賞美景。

中國最大的鹽湖不是位於海南、也不是位於沿海城市,而是位於格爾木的察爾汗鹽湖,同時察爾汗鹽湖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內陸鹽湖,湖中的鹽產量極高,可供世界上所有人口吃上千年,湖中還盛產光鹵石,石質晶瑩剔透,顯得極為可愛。鹽湖中的鹽花更形態各異,被盛讚為藍色的花。整個鹽湖的湖面波光粼粼,如一面寶鏡般射放出銀色的光芒,顯得極為神聖。

柴達木盆地一直被譽為“聚寶盆”抑或“財富盆地”盆地是地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盆地中的礦產資源相當的豐富,柴達木盆地一片沙漠的景象也讓遊客不禁升起植樹環保的意識。

格爾木在地圖中的位置正好是亞歐大陸十字架的中心地帶,這裡起著連接的紐帶作用,不僅連接我國與中東、歐洲的交流,同時也連接我國中東部與西部的聯繫,美景更是讓文人墨客都留下詩詞來讚美這個地方,是知名的旅遊城市。


旅食家

對於這個問題,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專家——地理答啦簡單介紹一下。

格爾木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轄縣級市(副地級)。位於州境南部,西接新疆自治區,南與西藏自治區毗鄰。總面積123460平方千米,總人口12萬人。轄東城區、西城區、察爾汗3個副縣級行政委員會,以及崑崙路街道、黃河路街道、金峰路街道、河西街道、西藏路街道、郭勒木德鎮、唐古拉山鎮、大格勒鄉、烏圖美仁鄉。市政府駐崑崙路街道崑崙中路43號,距州府駐地338千米,距省會西寧市710千米。

格爾木市地處青藏高原腹部,青南高原的西部和崑崙山以北的沖積平原。境內有沱沱河、當曲河、格爾木河等10多條河流,其中格爾木河發源於崑崙山,自南向北流經市區。市區海拔2806.7米,屬高原大陸性氣候,乾燥、寒冷、多風。年均氣溫-1.8℃-4.2℃。年降水量176-484.4毫米。

格爾木是蒙古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格爾木”原寫作“噶爾穆”。1953年,中央政府組建了西藏運輸總隊,向西藏趕運糧食,慕生忠兼任運輸總隊政治委員。為了避免陷入黃河源沼澤地,慕生忠帶戰士去找一個被當地人叫“噶爾穆”的地方,據說在那裡沿那河往南,就能沿雪山邊緣,越過崑崙山和唐古拉山,經那曲到拉薩。一天傍晚,他們走到一個地方,突然看見一片蘆葦,許多黃羊和野馬在追逐著,但不能肯定這就是“噶爾穆”。慕生忠說了句:“帳篷駐在哪兒,哪兒就是噶爾穆”。於是大家將一塊牌子插在帳篷旁邊,上面寫了三個大字——“噶爾穆”。這個由6頂帳篷劃定的“噶爾穆”,就成了的進藏大本營——格爾木市的雛形。1953年10月,西藏運輸總隊噶爾穆站正式成立。1960年9月26日國務院批准將“噶爾穆”簡化為“格爾木”。同年格爾木市設立,隸屬海西州;2000年9月升格為副地級市。

格爾木地處素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已探明儲量的礦藏有50餘種,有30多種位居全國前10位,其中鉀、鈉、鎂、鋰總儲量佔全國第一位。格爾木地處荒漠半荒漠地區,森林資源十分貧乏,樹種以楊樹為主,還有柳樹、沙棗、榆樹、枸杞、檉柳、白刺、沙棘等。

世界屋脊和身居內陸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格爾木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格爾木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崑崙文化”為軸心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長江源頭、萬丈鹽橋、雪山冰川、崑崙雪景、瀚海日出、沙漠胡楊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是觀賞青藏高原風光、野生動物活動和進行科學考察、登山探險的理想之地。格爾木崑崙旅遊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察爾汗國家礦山公園、崑崙山國家地質公園魅力獨特。長江源頭、雅丹地貌、茫茫戈壁、海市蜃樓、千年冰川、萬丈鹽橋、崑崙山道教聖地、西王母瑤池、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等聞名遐邇。


地理答啦

格爾木


“格爾木”為蒙古語音譯,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處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轄區由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區兩塊互不相連的區域組成,市區位於柴達木盆地中南部格爾木河沖積平原上,平均海拔2780米,屬高原大陸性氣候。


格爾木市下轄3個行委,包括5個街道、2個鎮、2個鄉和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格爾木以東是西寧,以北是敦煌,以南是拉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通往新疆、西藏等地的中轉站。

截至2011年,格爾木市總面積逾12萬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30萬,城市人口占86.6%,有漢、蒙古、藏、回等34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69.8%。格爾木市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長江源頭、萬丈鹽橋、雪山冰川、崑崙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榮譽稱號。

格爾木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

格爾木市座標:94.89°,緯度36.42°。府距州府駐地338千米,距省會西寧市710千米,格爾木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市區位於柴達木盆地中南部,海拔2780米。截至2010年,轄區總面積11.9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轄區面積最大的城市,市區建成面積27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格爾木市地處歐亞大陸中部,地貌複雜,地形南高北低,由西向東傾斜。崑崙山、唐古拉山橫貫全境,山勢高峻,氣勢磅礴。該市居世界屋脊,境內雪峰連綿,冰川廣佈,冰塔林立,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佈,為世界之最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東雪峰海拔6549米,高峻挺拔,雄偉壯麗,是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盆地地勢平坦,沙丘起伏,綠洲陷顯,鹽湖、鹼灘、沼澤眾多,其中察爾汗鹽湖是世界是最大的鹽湖,號稱“鹽湖之王”。



格爾木胡楊林

氣候

格爾木市轄區屬大陸高原氣候,少雨、多風、乾旱,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降雨量年平均僅41.5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以上。日照時間長,年平均高達3358小時,光熱資源充足。唐古拉山鎮轄區,屬典型高山地貌,氣候寒冷,僅有冬夏兩季,年平均氣溫-4.2℃,極端高溫35℃,極端低溫-33.6℃。無絕對無霜期。年平均降水量284.4毫米,年蒸發量1667毫米。



自然資源、礦產資源

格爾木市盆地轄區鹽湖資源儲量大。察爾汗鹽湖、東西臺吉乃爾礦區,其面積相當美國西爾斯鹽湖的50倍,是中國最大的鎂鋰鹽礦床。其中集約了600億噸的氯化物為主的近代鹽沉礦物質。鉀、鎂、鋰、硼、溴、碘、銣等的儲量和品位,均居全國之首。唐古拉山地區水晶、鉛鋅、煤等礦藏,儲量豐富,有待開發。


生物資源

唐古拉山地區是青海省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高原特有的野犛牛、白唇鹿、野驢、雪豹、雪雞、黑頸鶴、雪蓮等,是極為珍貴的稀有品種。



格爾木經濟

農牧業主產小麥、青稞、馬鈴薯、甜菜和綿羊。

經濟、概述

2012年,格爾木市生產總值290億元,比上年增長20.0%。人均生產總值130265元,增長16.5%。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53億元,比上年增長12.0 %;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26.76億元,增長21.2%;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60.71億元,增長15.8%。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由上年的0.89:77.89:21.22轉變0.87:78.20:20.93,第二產業上升0.3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下降0.29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分別為0.6%、82.3%和17.1%,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1、16.5和3.4個百分點。

交通

格爾木市位於青藏高原腹地,青(海)(西)藏、青(海)新(疆)、敦(煌)格(爾木)三條公路幹線在此交匯,青藏鐵路於2006年7月1日全線通車,格爾木機場已開通西寧、西安、成都等地的航班,已初步形成包括公路、鐵路、民航和管道運輸等多種形式的十字立體交通網絡。


旅遊、概述

格爾木市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崑崙文化”為軸心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長江源頭、萬丈鹽橋、雪山冰川、崑崙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格爾木崑崙旅遊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相繼開闢了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汽車探險、崑崙山道教尋祖、察爾汗鹽湖觀光、胡楊林自然風景、蒙古族草原風情、玉珠峰登山探險等十餘條具有旅遊線路,相繼建成了崑崙山口、玉虛峰、西王母瑤池、崑崙神泉、萬丈鹽橋、胡楊林、崑崙文化碑林等景點,獲得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榮譽稱號。


崑崙山

崑崙山位於柴達木盆地南部,崑崙山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地位,是華夏兒女的尋祖地,也是神話傳說的會聚中心和仙山聖地。

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分佈在柴達木盆地西部的南八仙和牛鼻子梁一帶,是歷經千百年風蝕而形成的地貌。它由各種奇形怪狀的泥岩組成。人們稱此為“魔鬼城”。夏季時常有可以見到“瀚海蜃樓”景觀。

長江源

冰川融水成為萬里長江第一河——沱沱河的原流,位於東經90.7′,北緯33.28′。屬格爾木市轄區——唐古拉山區。長江源頭還蘊藏著豐富的水晶石、硫鐵礦、鉛鋅礦、高原裸鯉、雪雞等資源。山坡和山腳下是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有豐富的耐寒植物及野生動物。長江源和黃河源、瀾滄江源2000年被國家確定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西王母瑤池

西王母瑤池是一座天然高原平湖,是道教信徒崇拜的神湖,距格爾木市區250公里,海拔4300多米,東西長約12000米,南北寬約5000米,面積60多平方公里,最深處達107米,湖面呈如意形,是道教信徒不遠萬里來此朝拜的目的地。


崑崙神泉

崑崙神泉位於崑崙河北岸,是一眼四季不凍的冷泉,被譽為“人間聖水”。

胡楊秋色

格爾木胡楊林海拔高度277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胡楊林。

納赤臺清泉

納赤臺清泉位於青海省格爾木市西南約94公里的青藏公路邊,在崑崙山系的沙松烏拉山和博卡雷克塔格爾山之間,崑崙河北岸,亦稱崑崙泉。此清泉雖處在海拔3540米高寒地區,常年冰天雪地,水溫較低,但一年四季從不會封凍,為崑崙山中第一個不凍泉。納赤臺泉水量大而穩定,並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氣體,被人們謄為“冰山甘露”。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位於青海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察爾汗鹽湖中有好幾個奇特的湖中套湖,一環套一環,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湖中湖”。察爾汗鹽湖的奇觀萬丈鹽橋是一條修築在鹽湖上的平整寬闊的公路,這座橋造型獨特,與眾不同,它既無橋墩,又無欄杆。全是用鹽修成的,素稱“萬丈鹽橋”。鹽公路光滑平坦,與柏油馬路並無兩樣。路面出現坑凹,用滷水一澆即可填平。


唐古拉山口

唐古拉山口為青海、西藏兩省(區)分界線,海拔約5231米,是青藏公路的最高點。距青海省格爾木市604公里。山口立有為修建青藏公路而獻身的人民解放軍雕像紀念碑,海拔高度碑以及“軍民共建蘭西拉光纜工程竣工紀念碑”。

玉虛峰

玉虛峰海拔5980米,距格爾木市區200公里,地處崑崙中段主脈的北麓,是道教尊神原始天尊的道場、姜子牙曾在此師從原始天尊修煉五行大道四十載。玉虛峰相傳為玉皇大帝的妹妹玉虛神女居住的地方,被譽為 “道教的洞天福地” “神山之最”,也是道教朝覲中心之一,道教崑崙派的主道場。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省南部,西南部與西藏自治區接壤,東部與四川省毗鄰,北部與青海省格爾木市、都蘭縣相接。距青海省格爾木市200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溼地生態景觀和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三江生態系統最敏感的地區。

三岔河鐵路特大橋

青藏鐵路第一高橋——三岔河鐵路特大橋,海拔3800多米,全長690.19米,橋面距谷底54.1米,是青藏鐵路全線第一高橋,它共有20個橋墩,其中有17個是圓形薄壁空心墩,墩身頂部壁最薄處僅有30釐米。


青松5698

我來回答吧!其他人都網上抄,我自己寫寫親身感受!

呆過一年多時間,高原戈壁城市,海拔2800多,少數人有高反,青藏鐵路中間最大的一箇中轉站,主要戰略位置比較重要,所以市區很多部隊,也經常看到部隊拉練!


號稱青海第二大城市,其實對於內地來說,也小得可憐,市中心2.5㎞半徑畫一個○,基本都畫進去了,五六年前基本沒高層,多數四層以下,現在也大搞樓盤建設,20層的都有好多了!

是一縣級市,屬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呆過這麼久,回民藏民比較多,沒怎麼看到蒙古族的,要不就是蒙古族沒什麼特點!

吃的跟內地差不多,稍微貴點點,川菜多,牛羊肉也還可以!物價略比內地多數城市貴,但也不離譜!可以理解,有大棚溫室,但不少東西都運來的,屬於不包郵範圍!

黑枸杞算特產,近兩年由於種植,價格已一路下滑了,100多一斤的都不錯!四五年前至少四倍以上!炕鍋羊排也可以!

旅遊景點,其實都很小,基本屬於青藏線停留站,路過而已!像萬丈鹽橋,鹽湖,崑崙山口,無極龍鳳宮,西王母瑤池等等,距離都很遠!美景的時候也有,也很壯觀,但是你很難看到,比如萬丈鹽橋,我只能哈哈哈!有問題私信我!


甜豆漿david

青海省格爾木市,地處青海省的西部地區,青藏高原的腹地。主要由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區兩塊互不相連的區域組成,市區位於柴達木盆地中南部格爾木河沖積平原上,平均海拔2780米,屬高原大陸性氣候。格爾木市下轄3個行委,包括5個街道、2個鎮、2個鄉和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開放後的新興工業城市。格爾木市總面積約12萬平方公里,全市人口30萬,城市人口占86.6%,主要有漢、回、藏、蒙古等34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69.8%。格爾木市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長江源頭、萬丈鹽橋、雪山冰川、崑崙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曾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榮譽稱號。


Saeed-Ma

“格爾木”位於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轄區由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區兩塊互不相連的區域組成,以東是西寧,以北是敦煌,以南是拉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通往新疆、西藏等地的中轉站。

格爾木市地處歐亞大陸中部,地貌複雜,地形南高北低,由西向東傾斜。崑崙山、唐古拉山橫貫全境,山勢高峻,氣勢磅礴。該市居世界屋脊,境內雪峰連綿,冰川廣佈,冰塔林立,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佈,為世界之最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東雪峰海拔6549米,高峻挺拔,雄偉壯麗,是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盆地地勢平坦,沙丘起伏,綠洲陷顯,鹽湖、鹼灘、沼澤眾多,其中察爾汗鹽湖是世界是最大的鹽湖,號稱“鹽湖之王”。

格爾木市轄區屬大陸高原氣候,少雨、多風、乾旱,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降雨量年平均僅41.5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以上。日照時間長,年平均高達3358小時,光熱資源充足。唐古拉山鎮轄區,屬典型高山地貌,氣候寒冷,僅有冬夏兩季,年平均氣溫-4.2℃,極端高溫35℃,極端低溫-33.6℃。無絕對無霜期。年平均降水量284.4毫米,年蒸發量1667毫米。

格爾木市盆地轄區鹽湖資源儲量大。察爾汗鹽湖、東西臺吉乃爾礦區,其面積相當美國西爾斯鹽湖的50倍,是中國最大的鎂鋰鹽礦床。其中集約了600億噸的氯化物為主的近代鹽沉礦物質。鉀、鎂、鋰、硼、溴、碘、銣等的儲量和品位,均居全國之首。唐古拉山地區水晶、鉛鋅、煤等礦藏,儲量豐富,有待開發。

唐古拉山地區是青海省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高原特有的野犛牛、白唇鹿、野驢、雪豹、雪雞、黑頸鶴、雪蓮等,是極為珍貴的稀有品種。農牧業主產小麥、青稞、馬鈴薯、甜菜和綿羊。

格爾木市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崑崙文化”為軸心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長江源頭、萬丈鹽橋、雪山冰川、崑崙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格爾木崑崙旅遊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相繼開闢了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汽車探險、崑崙山道教尋祖、察爾汗鹽湖觀光、胡楊林自然風景、蒙古族草原風情、玉珠峰登山探險等十餘條具有旅遊線路,相繼建成了崑崙山口、玉虛峰、西王母瑤池、崑崙神泉、萬丈鹽橋、胡楊林、崑崙文化碑林等景點,獲得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榮譽稱號。


北國小野草

首先先讓大家瞭解一下關係。一說起福建省,大家首先想到的並不是省會福州,而是福建的廈門。



那麼,這就很好理解了,西寧和格爾木的關係,就是福州和廈門的關係。一個是政治中心,另一個是經濟中心。



整個西寧人口大約在500萬左右,而且人口都是往外流出,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窮!整個西北,已經被太多的人遺忘。

好歹東北也曾經輝煌過,西北連一絲一毫的機會都沒有!



格爾木,青海省西部。海拔高,氣候惡劣,但是有很多人在格爾木打工,不怎麼樣,真不怎麼樣。


一語讀書


快樂人生166747061


格爾木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地方?這個問題很簡單也很複雜。對於大多數網友來說,動動手就可以回答。粘貼複製百科也能回答,因為對於大多數網友來說,他只是青海的一個市,祖國龐大省市中默默無聞的其中一個而已,回答他的時候,不存在任何感情因素。只是考察他地理知識的一個點而已。這樣回答起來,很簡單。

但是,對於像我這樣在格爾木長大,畢業,卻再也回不去的人來說。他是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

我自2000年到的格爾木,聽大人們講,那時候相對建設年代,已好了太多。可我看到的依然是一個昏黃破落的城市。在此之前,我從沒經歷過那麼冷的冬天,也從未見過漫天滾滾黃沙淹沒天空,冬天裡,寂靜的城市,枯萎樹枝,靜謐中有炊煙升起,煙氣中瀰漫著煤,羶,寒幹,冷,窒息。這是格爾木給我的第一印象。

入學了,繼續讀的初二,接觸了藏,回,土各族同學。那是一段難忘的求學生涯,真摯的情感貫穿了我的前半生,熱情的朋友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誠實豪爽的風氣瀰漫著校園,嚴肅認真的老師引領著我們。週末了一起野炊,尋個河邊,一起熱鬧的玩上一整天。假期了一起去金龍湖草原,一起包蒙古包,一起騎馬縱情馳騁,烤全羊,青稞酒。唱歌跳舞,遊目騁懷。

河東市場,河西市場,崑崙廣場將軍樓等等地方,留下了我們的青春。那是我們的回憶。這座熟悉的城市,我已經離開十年了。

故鄉,對於人們來說,不只是地圖上簡單的地理而已,也是夢開始的地方,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雖然我是他的一個過客,可能回不去,但還是不能忘。我想,人們大抵都是如此吧。


吟悠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