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國力如何?

黃燈亮了看心情

伊朗的國力在中東算是可以,估計現在可以排第三或是並列第二,第一肯定是以色列,第二和第三是土耳其和伊朗。以色列在某種程度上不屬於中東,它屬於西方,但在地理上位於中東的邊陲地區,勉強把以色列拉進來算是中東的武力第一。按照冷戰後的幾十年發展,賬面上以色列已經在西方世界算是軍力第二,在世界上算是前五位的大國,除了美國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把握拿捏以色列。當然因為以色列國家太小,資源確實不足,長時間的戰爭而沒有美國的外援,它肯定會吃虧,但是短時間的戰爭則是除了美國之外沒有國家能不付出極其慘重代價而擊敗以色列,而這種代價會讓所有國家望而卻步。

話扯遠了,伊朗在古代波斯帝國時期對外戰爭就比較多,那時候勝利是常態,但波斯帝國衰落後,打勝仗的機會就很少了,之後到伊斯蘭教傳人波斯,波斯成立薩珊帝國後,波斯對外戰爭才戰績不錯,跟奧斯曼帝國長時間戰爭,也是互有勝負。

之後就是現代的伊朗建立,其實也沒打過什麼勝仗,他們進行的基本是滲透式戰爭,不斷騷擾等,稱不上什麼勝利。


帝國曆史觀察者

伊朗,古稱波斯。金庸的《倚天屠龍記》裡的明教的創始人摩尼就是波斯人。

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國家,而波斯人則從薩珊王朝開始稱呼自己的國家為“伊朗”,意為“雅利安人的家園”。1935年,波斯國王禮薩·汗宣佈國際上該國應被稱作“伊朗”。

在中文裡,“波斯”被用於描述1935年之前的事,或該民族從古就有的事物,如波斯語和波斯地毯,現代政治、經濟等事物則用“伊朗”一詞。伊朗是國族概念,波斯是民族概念,類似於中國的中華民族與漢族的關係。



(波斯美女)

波斯是一個文明古國,擁有璀璨的古代文明。與中華第一帝國、第二帝國對應,波斯也有波斯第一帝國、第二帝國,因此,波斯地區的人民擁有輝煌的歷史,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很強。這一點,對伊朗國力的影響至為重要。

以色列號稱“中東小霸”,“袖珍版超級大國”,當年也曾千里空襲,打擊伊朗的核設施。然而,與伊朗相比,以色列雖然在戰術層面很厲害,但是由於缺少國土防禦縱深,所以其戰爭潛力一直不高,也逼的以色列不得不時刻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阿拉伯和伊朗可以輸十次,阿拉伯和伊朗還是那個伊朗,以色列只要輸一次,以色列就不存在了。

土耳其更是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主兒,自身處在是非漩渦中,還做著“泛大突厥主義”的迷夢。伊朗有廣闊的戰略縱身和穩定的國內政治,而土耳其連自身的庫爾德武裝都沒有辦法平定,前些年,土耳其還發生了美國支持的政變,被俄羅斯總統提前告知埃爾多安,才躲過一劫。土耳其被盟友這樣出賣,也算是少見。

除了以色列和土耳其,能與伊朗一比高下的中東國家只有沙特和埃及了。

埃及也是個文明古國,近代以來,埃及勢力不弱,隱然是阿拉伯世界霸主。沙特雖然地方不小,但是人口不多,而且掌握著遜尼派的話語權,在阿拉伯國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然而埃及的“顏色革命”,讓埃及的中央政府變得弱勢,給美國發動的“顏色革命”取代現政府提供了便利。如今混亂了7年了,這個中東地區人口大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很大影響。

至於沙特就更離譜了,作為伊斯蘭教遜尼派的當家人,有數量眾多的武器,但是沙特人的戰鬥意志出了很大的問題。武裝到牙齒的沙特軍隊被也門的手持AK47的民兵擊敗了,打的落荒而逃,而且沙特的5000多位王子們,整日無所事事,飛鷹走馬,讓咱們國人似曾相識,當年的八旗子弟不也是這樣嗎?

伊朗擁有16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排名世界第18位。人口有8000多萬,在中東地區排名前三。 在如今的中東地區,橫向比較來看,伊朗的綜合國力是數一數二的,不管是國土面積、人口數量、科研實力、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都算是世界上最有潛力發展成為地區性大國的國家。在伊朗爆發革命前的1970年代,伊朗即以自身強大的實力已經成為了中東地區的“警察”。當時的伊朗曾經在經濟總值上,排名世界前十。



(伊朗地理位置及周邊鄰國)

1979年,由於對國王推行的白色革命不滿,伊朗爆發了伊斯蘭革命,廢除了君主制,實行了政教合一的制度,但並沒有廢除世俗的政治體制。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宗教領袖領袖,同時又保留了總統與議會,且都需要通過選舉。制定了憲法,且憲法的修訂依然需要經過全民投票通過才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現代國家的政治體制,與君主制“君權神授”那一套有著本質區別。

在內政外交上,伊朗早年叫喊過:“不要西方,不要東方,只要伊斯蘭”的口號,一度要進行革命輸出。自兩伊戰爭之後,伊朗開始奉行獨立、不結盟的對外政策,雖叫喊著,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單極世界,但從不拒絕與西方交流,更認為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得到尊重,各國有權根據自己的歷史、文化和宗教傳統選擇社會發展道路。完全沒有宗教主義或者原教旨主義的成分,更談不上宗教極端主義。

由於伊朗的伊斯蘭革命(白色革命即是巴列維以美國為模版,徹底改造伊朗的努力被伊朗人認為數典忘祖而爆發了伊斯蘭革命),以及堅持使用核能,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進行經濟制裁多年,這樣反而讓伊朗人自力更生。對於一個有潛力的民族封鎖,是在幫助其成長。對於沒潛力的民族進行封鎖才是扼殺。能夠夾在東西方文明之間2000多年,至今屹立不倒,波斯人當然有潛力。因此,伊朗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在西亞伊斯蘭國家中,工業實力首屈一指。伊朗的軍工體系,也比較完整,裝備基本實現了國產化,其戰爭潛力很強。

伊朗所處的地緣也構成了伊朗國力的一部分。在伊朗東北部,是帕提亞地區,臨近阿富汗斯坦,自古是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靠著這條商路聚集的財富,伊朗人建立了安息帝國,驅逐了希臘化的塞流古王朝,與當時的羅馬、貴霜、中國並列為古典世界四大帝國。如今這條通道依然成為歐亞大陸橋的南部主線,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不必多說。

在伊朗國土南部,伊朗擁有3000多公里的海岸線,在波斯灣最狹窄的地方是霍爾木茲海峽,這裡有著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石油通道。伊朗曾聲稱封鎖海峽,製造了石油期貨市場的震盪。後來美國對伊朗封鎖海峽的事特別敏感,實際上伊朗也沒有封鎖過這個海峽,但是伊朗具備封鎖的能力。



(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半島形狀如同男根一樣,在阿拉伯勢力崛起後,強暴了伊朗高原,使波斯原生文明被異化為伊斯蘭文明)

伊朗以其完整的工業體系、極具凝聚力的民族、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其天然具備成為一個大國的條件。在歷史上,波斯地區也多次崛起成為世界級的大國。有著大國傳統和心理基礎的伊朗,在海權國家勢力鼎盛的當下,不得不蟄伏一時,隨著陸權的興起,伊朗發展的黃金期也就快到來了。


而知而行

伊朗和土耳其是中東地區最具備躋身世界級列強之林潛力的2個國家,而其他國家——以色列軍力強高技術發達,但自然稟賦太差撐不起強國架子(國土縱深太小導致以色列時刻處於被對手滅國的高度憂慮中,也正因為如此以色列空軍總是三天兩頭跑去空襲周邊“可能存在威脅的目標”);沙特等一干海灣石油富國體制太落後(原教旨+部落酋長)、文明太落後(幾十年前老國王那一輩人還在放駱駝呢)、軍力全靠錢堆(沙特聯軍在也門的糟糕表現說明一切)、國民素質也比較差(女性地位太低、國民教育水平不高);

敘利亞、伊拉克、埃及等世俗國家要麼陷入內戰深淵,要麼經濟不振,而且無法解決週期性的內亂問題(基本上三四十年就要大亂一回);黎巴嫩、也門等小國不說也罷,天生受欺負的命。

那麼為啥講伊朗擁有成長為世界強國的潛質呢?先來看一組數字——國土面積164.5萬平方公里,人口8000萬,其中66%是波斯人、91%為什葉派,石油(儲量世界第四)、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一)、煤炭、銅礦(儲量世界第三)、鋅礦(創量世界第一且品位極佳)、鉻礦、金礦、錳礦、鉛礦、大理石等資源十分豐富,農耕面積近2000萬公頃(可耕地面積達5200萬公頃),糧食已實現基本自給自足,且每年能大量出口水果、乾果、魚子醬等農副產品。

6歲以上受教育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2.5%,在校大學生超過400萬(等於每20個人裡就有1名正在就讀的大學生),全國有各種報刊1700餘種。擁有近3000公里海岸線,多山地地形。

上面這些數字說明什麼——版圖遼闊則迴旋空間大、戰略縱深寬廣,人口眾多則有足夠人力資源,波斯人為主體民族就能有效壓制分裂勢力,什葉派居多則教派矛盾小利於團結,自然資源豐富則可出口創匯並具備了發展工業的基礎,農業較發達就能確保糧食安全避免受制於人,國民受教育程度高則科研能力強、工人素質也不會差,媒體發達則不容易堵塞言路矇蔽民眾,海岸線長利於發展對外貿易和漁業,多山地形易守難攻。

而且相比多數中東國家,伊朗婦女的社會地位也較高——伊朗在校大學生半數為女生、從業醫生半數為女性,教育部、衛生部、司法部女性工作人員比例過半。在家庭中女性更是“特權階層”,比如伊朗法律就明文規定和保障女性在公共交通工具、工作單位、喪偶後、離婚後的合法權益(比如房子必須給女方)。就憑這一點,伊朗就比很多中東國家強得多,而且極大地開發了人力資源、解放了生產力(沙特等國女性基本上被剝奪了接受高等教育、參加工作、婚姻自由甚至開車等權利)。

很多人對伊朗體制不理解,認為是古代神權統治的翻版,實則不然。伊朗奉行的是相當徹底的共和體制,總統大選的激烈和民主程度(候選人電視辯論那可真是唇槍舌劍毫不客氣)讓西方都吃驚不已,而且伊朗是在探索原教旨和世俗化之外的第3條道路——努力實現教派信仰與西方共和制的融合,說白了就是在朝著伊斯蘭現代化的路子上走

這個過程顯然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中間產生的反覆波折乃至倒退都不足為奇,但起碼伊朗還有這個覺悟。而且放眼整個中東,能保持本國40年無大亂(從1979年伊斯蘭革命算起)的國家有幾個?可見伊朗體制的韌性

另外,不同於根基淺薄、文明落後的海灣石油富國,伊朗可是正牌的5000年文明古國。像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伊朗(波斯帝國)這樣有豐厚“帝國遺產”的國家,在自身發展、對外戰略方面都高出周邊對手何止一個量級!看一下伊朗對付沙特的高超手腕就可窺一斑。實際上,連阿拉伯帝國也是從文化、體制、技術上全面“抄襲”波斯民族才迎來了自己的鼎盛時期

再有,與主戰兵器還靠買、買、買的中東國家不同,由於外部長期封鎖制裁,伊朗已基本建立起較完備的工業體系,從各式輕武器到主戰坦克、火炮、無人機、各型導彈(反艦/防空/反坦克/彈道導彈)、輕型艦艇、二代戰鬥機(F-5仿製版)都能自行生產,其擁有核武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至於說伊朗在歷史上的戰爭是否輸過——勝敗乃兵家常事,可以說伊朗被打敗乃至被揍得很慘的例子也不少,比如1941年8月伊朗遭到蘇聯、英國聯合進攻,禮薩國王(巴列維他爹)被迫遜位,外國佔領軍直到上世紀50年代初才撤離。之後持續8年多的兩伊戰爭也讓伊朗元氣大傷,使其傷亡200萬人、損失1萬億美元、65%的油氣生產能力喪失,國民經濟倒退20多年。

但靠著家底雄厚,伊朗經過戰後30年休養生息,截至2017年已經實現人均GDP超過5250美元,超過革命前2倍多,比自己的老對手伊拉克也要高。可以說,現在的伊朗最需要的就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周邊環境,以便繼續積蓄力量。畢竟,再好的自然稟賦也需要和平穩定才能發揮正能量。從這個角度來講,時間對於伊朗才是最寶貴的。


網言軍事

看過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古代中國經常有武功高強的波斯人來到中原切磋武功,好像什麼“乾坤大挪移”招式就是波斯人首創的。可見古代波斯帝國與中國是相鄰的而且還是很強大的一個國家。

近代英俄爭奪波斯帝國,讓阿富汗脫離伊朗而獨立出去,波斯帝國自此元氣大傷,1921年伊朗獨立後一直到現在紛爭不斷,主要還是因其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才引得列強垂涎。

從愷加王朝到巴列維王朝,再到1979年巴列維王朝被推翻,西方國家一直在染指伊朗,兩伊戰後,伊拉克被滅,之後伊朗與美英等西方國家徹底交惡,總之伊朗從近代以來也一直沒有太平過。


但是,伊朗沒有在西方制裁下倒下,反而讓其工業化和軍事力量得到加強,再加上其16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富含各種資源,仍然在中東是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目前中東只有老對手土耳其與之不相上下,至於以色列,如沒美國支持,那個彈丸小國是無法與伊朗抗衡的,沙特雖然面積也大,但如沒石油資源,那塊沙漠之地根本不值一提。

喜歡古珍郵票下最直觀最形象的近代歷史的朋友,請關注本館。


湘平古珍郵館

伊朗憑藉“伊斯蘭革命”,建立起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能把宗教作為治國安邦之手段,結合西方民主政治搞三權分立。國內政治基本穩定,對敵能同仇敵愾,寧折不彎。伊朗過得不容易!

1979年,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通過革命,推翻伊朗國王巴列維的統治,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二年後就開始了兩伊戰爭,一打就是八年。結果就是沒輸沒贏,一切都是回到了原點。只是伊朗人死傷二百多萬,花費代價太大,有萬億美元的錢打沒了。

四十年後今天的伊朗,憑藉自己的努力,已經成為一個工業化國家。如果按國力劃分的話,伊朗基本可以算得上一個中等偏上的國家。在中東地區能和土耳其並列為中東地區的強國。也是一個敢於和美國公開叫板的國家。所以,美國將伊朗早早的列為邪惡國家。

敢於和美國叫板,敢於扣押美國大兵,並把美國大兵弄得抱頭跪倒,還把美國大兵抱頭鼠像上傳給媒體,真的讓美國軍方高層顏面掃地。一怒之下,把那些被伊朗俘虜過的大兵,全部開除軍籍。

美國傑出的政治家基辛格博士說過,軍事力量的強大與否,還取決於戰爭方的心理素質。伊朗人敢於直面美國的霸權,敢於嘗試和美國一決高低,明知山有虎,偏去拔虎牙。美國沒有把使用武力,作為解決伊朗核武問題的選項之一,那是伊朗憑實力做出來的。

伊朗被美國製裁了四十年,伊朗沒有在連續不斷的制裁倒下,反而在制裁中崛起。反而有了底氣,想去和美國掰手腕,雖然伊朗人知道自己和美國的差距好大,但是,美國卻沒有把伊朗人嚇死!精神可嘉也!

既然美國都沒敢對伊朗發動侵略戰爭。可見伊朗的國力,不容小覷啊!美國沒少威脅要打伊朗。伊朗能讓美國三思而後“停”,或者說,伊朗能讓美國感到自己是“雞肋”,難下侵略決心,真的也不容易。


阿佩呀

現在的伊朗,在中東可以稱得上是強國。其面積大,人口多,經濟殷實,軍力強悍。在武器方面,有比較先進的導彈。其核技術也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當前中東而言,除以色列和土耳其,罕有其匹。

歡迎點評。


WM曉奇

伊朗國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基本有著完整的工業體系。相對完整的軍工體系!雖然看起來不怎麼美好,但是比較切合實際的意識形態與政治體制。有一定的國民凝聚力!

傳統上,伊朗是一個大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就是波斯人建立的。

伊朗有8000萬人口,人口結構很年輕!難得的是,他們農業基本能夠自給自足。

嗯,能源不缺,礦產不差!

這個國家相對短板比較少。

當然要看與誰比,至少在中東,他是很牛的。沒有他這麼全面的地區大國!

至於伊朗參加的戰爭?我不知道問的是什麼時間段的伊朗。在漫長的歷史上,他們打了勝仗不少吃的敗仗也多!有幾次還亡了國!不過這個民族比較頑強。幾次都復國了!

至於現在的伊朗建國之後,與沙達母打了八年,互有勝負!不過那個時候伊朗處於革命伍的混亂之中,戰鬥力不怎麼樣!

嗯,伊拉克戰爭之後,伊朗參與的國際爭端問題。伊朗的代理人參加的戰爭,就這幾次的戰爭水平,看起來。還是可圈可點的!水平很不錯!

不過還是那句話,要看與誰比?


莊楚狂

1丶伊朗是中近東地區大國、強國。為該地域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國土面積164.5萬平方公里,人口8000萬。人均GDP5000美元以上,石油丶天然氣丶銅丶鋅等礦產蘊藏量居世界前列。伊朗族占人口總數近70%,人口中什葉派穆斯林佔91%。

2丶1979年1月,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前國王巴列維被推翻。4月1日,宣佈成立伊朗共和國。如今伊朗為“政教合一”政體的國家。伊斯蘭教最高領袖亦是國家最高領袖。民選總統為國家元首,擁有行政權。立法權由議會行使。最高法院行使司法權。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伊朗長期實行經濟封鎖及經濟制裁,伊朗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丶較完整工業體系和軍工體系。

3丶伊朗為中近東地區4大軍事強國之一(其餘3國分別土耳其丶以色列丶沙特)。伊朗武裝部隊由軍隊與革命衛隊兩支正規部隊組成,總兵力60.5萬人。預備役部隊40萬人。革命衛隊戰鬥力較強。伊朗導彈部隊具有優勢。坦克丶裝甲運兵車、導彈丶無人機丶火炮丶軍艦丶雷達等均可以自主研發製造。

4丶伊朗近代淪為西方殖民地。近現代與外國發生過2次戰爭。(1)丶1941年8月,前蘇聯丶英國兩國聯合進攻伊朗,雙方發生戰爭,伊朗以失敗告終,前國王禮薩(巴列維國王的父親)被迫退位。上世紀50年代初,外國軍隊撤出伊朗。(2)丶上世紀1980一1988年代,與伊拉克薩達姆發生戰爭,戰爭持續8年,雙方打成平手。




被伊朗俘虜的美軍士兵


趙凡丁201

伊朗國力可以,經濟實力位居亞洲第七位,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伊朗盛產石油,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歐佩克第二大石油輸出國,石油收入佔伊朗外匯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伊朗工業體系健全,但缺乏研發,缺乏知識產權,但在美國的制裁下,伊朗正加速成為工業化國家。

伊朗的武裝力量由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組成,伊朗宗教領袖是武裝力量的總司令,伊朗實行二年義務兵制,現役兵力51.3萬人,陸軍約35萬人,編有4個軍,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突擊師,2個特種部隊師,1個空降旅,5個炮兵群,若干個獨立裝甲、步兵、突擊旅。



伊朗海軍約1.8萬人,包括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有5艘潛艇,大小水面艦艇100多艘,海軍航空兵裝備各種飛機近100架,2000多人。海軍陸戰隊是2個旅,2600人。


伊朗空軍約4.5萬人。編有16個攻擊/戰鬥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5個地空導彈中隊,16個地空導彈營。

革命衛隊約12.5萬人,地面衛隊約10萬人,海上衛隊約2萬人,航空衛隊人數不詳,海上陸戰衛隊1個旅約5000人,準軍事部隊約20萬人。


歷史上伊朗參與的戰爭輸多贏少,所以伊朗屢亡屢復,但民族獨立意志堅定,雖然被國際上的列強制裁圍堵,仍然為了國家尊嚴和利益在有關場合上拼命抗爭。


詩人的眼睛833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