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色彩誘人,湯汁又多,味極鮮美

具有七千多年悠久歷史的高郵乃禮儀之鄉,高郵人異常好客。重陽前後,“秋風響,蟹爪癢”,青紫色的高郵湖大閘蟹大量上市了。上海、南京等外地的親友相繼邀約:到高郵去,吃螃蟹!七八摯友,一盆螃蟹,一盤薑絲,一碟香醋,一杯陳釀,邊飲、邊食、邊敘,別有情致。倘若桌邊再放上幾盆姿色各異的菊花,那更充溢著濃烈的詩意,使人覺得螃蟹的味道更加鮮美。文人雅士聚會的時候不免吟誦起古代詩詞中歌詠螃蟹的詩句,或說起《紅樓夢》等小說中吃螃蟹的情節,或講起魯迅《今春的兩種感想》中讚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的事兒,於是有人張開大口,手持蟹爪“張牙舞爪”起來,前俯後仰地笑個不停:“哈哈,我們成了勇士了!”

大閘蟹色彩誘人,湯汁又多,味極鮮美

高郵湖大閘蟹早在北宋年代就很有名氣了。高郵鄉賢、婉約派詞宗秦觀請專人將《黃樓賦》送給時在徐州的師友蘇軾的同時,捎贈高郵土特產風魚、醉蟹、高郵雙黃鴨蛋,並賦詩一首《寄蓴姜法魚糟蟹·寄子瞻》,詩中寫道:“團臍紫蟹脂填腹,後春蓴茁事瓶罌。先社姜芽肥勝肉。”秦少游特地遴選蟹殼為紫色的雌蟹,黃多脂厚,糟醉而成,還有嫩滑的蓴菜、肥勝肉的姜芽等裝在瓶罌中。千年之前高郵人就善製作味美的風魚、醉蟹並作為嘉禮饋贈親友了。陽澄湖、嘉興湖、固城湖、高郵湖、邵伯湖產的蟹均為一等蟹。

大閘蟹色彩誘人,湯汁又多,味極鮮美

高郵湖是全國第六、江蘇第三大淡水湖,也是典型的過境洩水湖,淮河水經洪澤湖、高郵湖一路向南流入長江,使得高郵湖“歲歲飲江吞淮,年年吐故納新”。高郵湖水獨立循環養蟹,基地位於高郵湖溼地,周圍沒有化工產業,更沒有生活區,大閘蟹完全生活在原生態的高郵湖溼地環境裡,高郵湖螃蟹肉肥而且味道鮮美,還是紅膏的、更加有味道。

大閘蟹色彩誘人,湯汁又多,味極鮮美

高郵湖溼地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已知植物153種,最為突出的要數高郵湖大閘蟹,純天然,堪稱天下一絕。陽澄湖大閘蟹因京劇《沙家浜》而更聞名,而《沙家浜》的編劇乃高郵湖畔的汪曾祺也。

大閘蟹色彩誘人,湯汁又多,味極鮮美

特點:高郵湖大閘蟹個大、肉嫩,味鮮美,營養豐富。

高郵湖大閘蟹五大特徵:背青,肚亮,爪金,膏紅,腥氣大。據捕蟹人說:腥氣越大,肉越鮮美。高郵人稱高郵湖產的蟹叫“毛蟹”,因爪上長有金黃色的毛。也有人俗稱蟹為“爬爬子”,意為螃蟹會爬。有人試驗過,螃蟹一夜能爬行幾十公里。

大閘蟹色彩誘人,湯汁又多,味極鮮美

螃蟹除了蒸煮的吃法而外,還有將蟹肉做成包子的。重陽以後,幾乎各個點心店的門口都戧著一塊大牌:定做蟹黃大包。一隻大包子,中心放上幾小塊蟹黃,那色彩著實誘人,湯汁又多,味極鮮。用高郵人的話說:打個嘴巴子也不丟手。蟹黃汪豆腐便應時而生。將豆腐瀝上幾次水,沒有一點黃泔味,用鋒刀削成雪花般大小的片片,加蟹黃一汪,這就是有名的蟹黃雪花豆腐了。高郵的醉蟹起碼在北宋時就聞名於世了。醉蟹的製作頗有講究,蟹的個頭不大,每隻80克左右。先要讓螃蟹在水中爬上兩天,使體內汙物排淨,再用刷子清除體外的泥垢,放入特製的小壇中,加上適量的燒酒、黃酒、米甜酒、鹽、糖、姜等,再將罈子埋入地下。個把月後,罈子一打開,香氣撲鼻,蟹殼烏黑髮亮,蟹肉如醬泥,清涼、鮮美,沁人心脾。汪曾祺先生在世時,家鄉親友每年春秋前後總要送上幾小壇醉蟹,他自己捨不得吃,有重要的外賓來時才開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