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戰爭死了多少人?

太平天國戰爭死了多少人?

太平天國戰爭主要在江蘇等五省內進行,1851年江西、湖北、安徽、江蘇、浙江五省估算人口數按照葛劍雄的說法是一億七千萬,1911年五省總數僅有一億餘人,數量減少起碼6500萬人。

周武指出,人口大量死亡由於清軍和太平軍的戰亂,“許多史料顯示太平軍在一定程度上同情窮人,有時甚至寬容富人,而曾國藩和他的同僚們則堅持主張將太平軍斬盡殺絕,即使對投降者和俘虜也不例外。”

以下為人口銳減的主要人為原因:

太平天國戰爭,太清雙方展開拉鋸戰,在浙江等地人民被迫蓄髮,但清軍收復以後對蓄髮者依然保持留髮不留頭的態度,並且由於湘軍等部隊破城即屠殺,造成大量人口死亡。曾國藩、向榮、李鴻章等人發動的蘇州大屠殺、常州大屠殺、江陰大屠殺、嘉興大屠殺、杭州屠殺、南京大屠城、安慶大屠城、九江大屠城等,每次都殺死數萬至數十萬人,並且造成大量人口死於接下來的饑荒和瘟疫。

1860年李鴻章為堵截捻軍騎兵,而挖掘黃河,製造黃泛區。

雲南、陝甘回民起義以及北方五省大饑荒。

霍亂、各省人民起義,遭受清軍嚴酷鎮壓,進行大屠殺,劫掠財產、食物,燒燬他們的房屋,導致大量人民被迫凍餓而死或者成為流民,死於瘟疫和疾病。

葛劍雄在人口史中提到,死亡人口只有百分之30是由於戰爭本身,其餘百分之70是由於烈性傳染病即霍亂。軍隊掠奪平民食物,造成大饑荒,屍體得不到掩埋,又汙染空氣、水源。

湘軍屠殺九江時,將城內男女老幼全部斬盡,湖廣總督上奏報功稱“該逆(城內軍民)無路可奔,嚎叫之聲慘不可聞,自卯至午,殲除殆盡,屍骸堆積,流水猩紅。”

向榮認為屠城是很合理的,因為“設有脅從之民”的話,也應該“設計逸出”,沒逃出來的肯定都是“賊”。

咸豐十一年八月,曾國藩攻破安慶,進行屠城,車輪高以上的男人全部殺光,“婦女萬餘人具為掠出”,“滌盪未有如此之酷者矣”(趙烈文日記)。

曾國藩攻破安慶以後,“城中凡可取之物,掃地而盡,不可取者皆毀之,至剖棺木以求財物”,搶光了人民的食物和財產,導致的人口大量死亡是無可避免的。

攻破天京時,湘軍強迫成年男子為兵勇抬扛搶劫來的財物,然後殺害,隨後殺光城中數十萬人,女人則全部掠出,曾國藩心腹愛將李臣典瘋狂強姦數十個婦女,導致暴斃而死,喪心病狂令人髮指。

《曾國藩全集》家書一第749頁記載,曾國藩寫信給曾國荃稱,要“屠城以洩憤”,並稱李續賓在“九江亦是如此辦法”,讓曾國荃不要有心理負擔。

清軍重複了在明末的大規模、徹底的種族滅絕式屠殺政策,造成大量人口損失。有人稱這也不能怪清軍,而是怪太平軍起義。然而1840年代中國經濟崩潰,百姓民不聊生,清廷腐敗混亂,黃淮地區年年發大水,不止太平軍起義,全國人民蜂擁而起,反抗暴政。

人民不反就死,還鸚鵡學舌一般指責人民是完全喪心病狂、愚昧的。

清朝遺老們只提太平天國戰爭造成人口損失,卻絕口不提是清軍屠殺佔據大頭,這就導致對此時期歷史不太瞭解的人們認為是太平軍所殺,這是一個很可恥的隱惡揚善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