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金朝命運的“三峰山戰役”

公元1232年農曆正月,拖雷率領蒙古三萬騎兵與金朝統帥完顏合達率領的十五萬軍隊在鈞州(今河南禹州)三峰山相遇。


决定金朝命运的“三峰山战役”​鈞州距離汴京僅有一百幾十公里,完顏合達慶幸在此截住蒙古軍,馬上在三峰山排兵佈陣、掘壕據守,準備與遠道而來的拖雷軍隊決戰。三峰山高約350米,佔地一百多平方公里。在這面積不大的地方,卻集中了金朝最後一支十五萬人的精銳部隊,也是金朝最後的看家老本。拖雷率領的蒙古軍有三萬人,在人數上處於劣勢。窩闊臺率領的中軍正在路上,一時半會兒到不了,如果這時展開決戰,對蒙古軍不利。拖雷不敢貿然以少打多,只等援軍的到來。但是金軍統帥完顏合達懾於蒙古軍的戰鬥力強大,也不敢輕舉妄動,擺出了防守態勢。兩軍在三峰山對峙。似乎是天意滅金,此時正是嚴冬季節,而這一年的天氣格外的寒冷。蒙古軍身穿毛皮長袍,外套牛皮盔甲,既防身又保暖,加上又來自寒冷的蒙古高原,這樣的天氣對他們沒有太大的影響。這時的金軍,已經不是早先生活在白水黑山的女真人,他們久居中原、養尊處優,不耐寒,而身上的鐵甲更是加重了寒氣。拖雷的軍事經驗豐富,他想到了利用寒冷的天氣打敗金軍。

决定金朝命运的“三峰山战役”​果然天降大雪,寒風呼嘯,此時的金兵凍得連刀槍都快舉不起來。拖雷見時機到來,也不等窩闊臺的中軍到來,立即對金軍展開決戰。他把部隊分成幾隊,輪番對金軍進行騷擾性進攻。遇到金軍反擊,蒙古軍就撤退;金軍退兵,蒙古軍又來進攻。就連金軍紮營做飯時也來攻打,反正就是不讓你有休息時間。蒙古軍人隨身帶著乾肉和奶酪,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不用下馬埋鍋造飯,騎著馬來去自由,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來打你,完全掌握主動。遭到不分晝夜的騷擾,金軍是又冷又餓又困,已經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他們對蒙古軍的進攻反應是越來越遲緩,反擊的力度是越來越小。拖雷見狀,下令總攻。蒙古騎軍潮水般湧來,用弓箭、長矛、馬刀肆意屠殺那些疲憊不堪的金兵,戰況慘烈。

决定金朝命运的“三峰山战役”​《金史》中寫道“流血被道,資仗委積,金之精銳盡於此。”金兵已經毫無抵抗能力,立即大敗,統帥完顏合達在部下的捨命保護下逃入鈞州城。拖雷率軍緊追金朝敗軍來到鈞州城下,在窩闊臺率軍趕到時,兄弟倆合力攻破城池,完顏合死在亂軍之中,剩下的金兵被屠殺殆盡。三峰山戰役是決定金朝存亡的一場決戰,這一戰,金朝最後的一點本錢輸光了,亡國的日子不遠了。蒙古軍大獲全勝,拖雷的名望也因此如日中天,但這也是他最後的一場勝仗,他的日子也快到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