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是什麼?

手機用戶65631192520


帶狀皰疹在民間又被稱為纏腰火丹、蛇丹、蜘蛛瘡、火帶瘡、生蛇等。它有很高的發病率,可發生於20%的健康人和50%的免疫低下人群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四季皆可發病,但以春秋兩季多見。本病多見於成年人,並且年齡越大,越容易患病。

發病特徵

帶狀皰疹一般單側發生,最常見於胸部、顱腦、腰部和骶部,典型表現為病損區域的疼痛,為明顯的神經痛。之後出現紅斑丘疹,再之後出現成群分佈的水皰。也有表現不典型的,比如疼痛和皮疹同時出現或在皮疹出現後出現;年輕患者疼痛多不明顯;還有的只有疼痛而不出現皮疹。

臨床表現

帶狀皰疹發病前可有輕度乏力、低熱、食慾低下、進食差等全身症狀,患處皮膚自覺灼熱感或者神經痛,觸之可有明顯的痛感,持續1-3天,也可無前驅症狀即發疹。患處常出現潮紅斑,很快出現粟粒狀至黃豆大小的丘疹,成簇分佈不均勻,繼而迅速變為水痘,皰壁緊張發亮,皰液澄清,外周皮膚紅暈,皮損多沿某一神經成帶狀排列,多發生在身體的一側。神經痛躲在發病前或伴隨皮疹出現,老年人較為劇烈,病程為2-3周,水皰乾涸、結痂脫落後留有暫時性淡紅色斑或色素沉著。

傳染性

理論上講,帶狀皰疹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如果對水皰-帶狀病毒沒有免疫力的兒童接觸了皰液,可能會被感染而發生水痘。正常成年人大多已經具有免疫力,被傳染的可能性較小,所以帶狀皰疹的病人儘量避免與兒童接觸。

注意事項

得了帶狀皰疹,在飲食上,要注意清淡飲食,忌辛辣寒涼等刺激性食物,忌油膩食物,多喝水,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等。多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及勞累。



良醫濟世

帶狀皰疹是什麼

帶狀皰疹和我們小時候得的水痘都是由同一種病毒引起的。

在人體初次被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之後,會爆發水痘或隱匿性感染,隨後這些病毒會悄悄地隱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中,等待第二次時機。
一旦某段時間你處在勞累、感染等各種因素的作用下,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這些藏起來的病毒就會再次被激活,沿著周圍神經纖維移動到皮膚,在皮膚上產生特有的“節段性丘皰疹”。
(網絡圖,僅供參考)

帶狀皰疹最常見於肋間神經,也就是民間常說的“纏腰龍”,其次,常見於頸神經、三叉神經和腰骶神經支配區域,一般以身體正中線為界,單側發病。

症狀

一般感染病毒之後,身體剛開始可能會出現發熱、渾身無力食慾不振的症狀。
2天左右會出現“潮紅斑”,隨後會變成星星點點黃豆大小的丘疹,最後變成澄清透亮的水皰。
在湖南航天醫院皮膚科門診的高主任提到,有好多老年病人得了帶狀皰疹渾然不知,認為水皰痛是燙傷,導致誤診,延誤治療。
當然,如果是不典型帶狀皰疹的話,病人僅僅出現紅斑、丘疹,但不會發生水皰。
大部分人不瞭解的是,這種疾病最折磨人的地方在於不斷交織的“神經痛”。
雖說馬上到醫院求藥,積極使用抗病毒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不適症狀。
但是仍有很多人免不了出現“頭皮疼、臉發癢”的情況,而且年齡越大的患者,得了帶狀皰疹之後的神經痛也更嚴重。
不僅如此,有時候得了帶狀皰疹還會引發“後遺神經痛”,病人的身體表面已經恢復了正常,但疼痛仍舊會持續一段時間。
(網絡圖,僅供參考)
帶狀皰疹好發於成人,多數患者在2~3周之後,水皰就會結痂脫落,但也不排除會出現其他併發症的情況。
對於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來說,得了帶狀皰疹很可能會引發角膜炎、角膜潰瘍等疾病,嚴重時還會導致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的發生。
所以還是要在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求醫,不要隨便使用各種偏方導致其他感染的發生。
塗抹各種草藥藥膏、護膚品,可能會併發細菌感染。
用各種銀針戳破水皰,用手擠破水皰,都可能會引起更大面積的感染。
(網絡圖,僅供參考)

如果小時候已經打過水痘疫苗,長大了還會得帶狀皰疹嗎?

其實,接種水痘減活疫苗,能夠在絕大程度上預防水痘的發生,其次它也會降低帶狀皰疹的發生率,但並不代表說完全可以預防此病的發生。
(編輯CC)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航天醫院 皮膚肛腸科 範淑婷

湖南醫聊

帶狀皰疹是潛伏於體內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發時引起的一種急性感染性皮膚病,中醫稱為“腰纏火龍”或“腰纏火丹”,俗稱“蜘蛛瘡”。本病主要症狀為簇集水皰,沿一側周圍神經呈群集帶狀分佈,伴有明顯神經痛。

為什麼會得帶狀皰疹?

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或因理化因素刺激,潛伏於神經節內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病毒被激活,使受侵犯的神經節發炎或壞死,產生神經痛。同時,再活動的病毒可沿神經軸突至支配的皮膚細胞增殖,受此神經節支配的皮區因此出現一串帶狀的皰疹。

由於帶狀皰疹是病毒引起的周圍神經根急性炎症,神經痛是其臨床的主要症狀之一。疼痛可出現在發疹前或伴隨皮疹存在,年齡越大,疼痛越劇烈。針對這一症狀,應給與鎮痛藥,減輕患者疼痛,減少對神經的損害。而針對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PHN,皮疹消退後遺留的頑固神經痛,是帶狀皰疹主要後遺症之一,病因與發病機制未明,)需要鎮痛藥和鎮靜藥合用。常見的鎮痛藥有:塞來昔布、阿米替林、卡馬西平、奧卡西平、神經妥樂平、普瑞巴林、加巴噴丁等。

三、其他

營養神經藥物:如維生素B1、維生素B6、甲鈷胺等。如甲鈷胺是一種神經營養藥物內源性輔酶B12,參與腦細胞和脊髓神經元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促進葉酸的利用和代謝,促進卵磷脂合成和神經元髓鞘形成,加速突觸傳遞恢復從而達到鎮痛和促進受損神經恢復的作用。

免疫調節劑:因為帶狀皰疹都是發生在人體免疫力低下的時候,因此胸腺肽、匹多莫德、脾氨肽凍乾粉等增強免疫功能的藥物可酌情選用,以減輕症狀,縮短病程。

四、外用藥

局部療法,以乾燥、消炎為主,如皰疹未破時可外塗阿昔洛韋軟膏;或爐甘石洗劑。若皰疹已破潰,可視情況以3%硼酸溶液溼敷,或新黴素軟膏等外塗。


逸仙藥師

帶狀皰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感染引起。根據流行病學數據,帶狀皰疹的年發病率約為3-5‰,且發生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帶狀皰疹臨床表現為聚集成簇的水皰,一般發生在軀體單側的1-2個相鄰皮區,不越過軀體中線,呈帶狀分佈,好發於肋間神經分佈區域,常常伴隨劇烈的神經痛及局部淋巴結腫痛,易發生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典型的帶狀皰疹有前驅症狀,通常在發生皮損前1-3天,有皮膚感覺異常和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狀,可能伴隨頭痛、畏光等不適,一般不發熱。通常於12-24小時內出現簇狀水皰,皰液清,內含高濃度的VZV;2-4天后,水皰融合、變渾濁;7-12天后水皰乾涸、結痂。帶狀皰疹呈自限性,極少危及生命,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皮損出現至結痂消失的時間通常為2-3周。但部位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容易併發後遺神經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帶狀皰疹易感人群包括: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嬰兒、孕婦、老年人、惡性腫瘤等免疫抑制或免疫低下人群。

參考文獻

1、WHO關於水痘和帶狀皰疹疫苗的意見書,國際生物製品學雜誌,2015年2月第38卷第1期


藥事健康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是一種皮膚科常見的疾病,由於經常發作在腰部皮膚,我國民間也稱之為轉腰龍。其是由感染了一種叫做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但是並非感染這種病毒都會立即發病,這種病毒進入人體後會順著外周神經轉移到脊髓神經根的地方,在哪裡它們會潛伏下來,在之後某個時間免疫防禦系統薄弱的時候復燃,再次轉移到神經末梢,引起帶狀皰疹的臨床症狀。

談到帶狀皰疹的臨床症狀,在不同的時期各有不同,從整體上可以將其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階段叫做出疹前期,此時多數表現為皮膚感覺異常、疼痛、瘙癢,全身各處皮膚都可以出現,以軀幹最為常見,這個時期約持續1~10天左右,平均為2天;第二階段為出疹期,其在原先皮膚感覺異常的部位逐漸出現皮膚髮紅,之後又呈雲樣的皮膚隆起,在此基礎上會逐漸出現水泡樣的皮疹,再後會水泡逐漸發乾並結痂,最後消失,這個時期約10~15天左右,皮膚完全康復需要近1個月的時間;第三階段是出疹後期,此階段主要表現為局部皮膚的疼痛,也叫出疹後神經痛(PHN),持續時間在數週到數年不等。

臨床上對帶狀皰疹的診斷多是基於臨床表現的經驗性診斷,當然也有通過實驗室找到水泡帶狀皰疹病毒的病原和抗體的方式進行診斷的。

至於為何“帶狀皰疹發病時看起來很恐怖”則是因人而異的,至少多數人看到後會不舒服,對於醫生可能看上去並不會有什麼感覺,對於有所謂密集恐怖症的人看上去一定是非常的難受。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帶狀皰疹雖然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其確是人體免疫系統是否健康的一個檢測信號,帶狀皰疹發病意味著免疫系統的薄弱,因此一定要及時注意休息和生活的調整,不可過於勞累和心理壓力過重。這些調整會讓免疫系統重新康健,帶狀皰疹也會好的更快一些。


精靈醫生


康愛在線

帶狀皰疹是最常見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皮膚病,實際上這種病毒叫做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他本身就潛伏在我們的神經節裡面,在我們各種原因導致免疫力下降的時候,這種病毒被重新激活,然後順著神經到達我們的皮膚表面。在到達的過程中因為神經的炎症反應,就會出現神經疼痛,有的人像過電一樣,有的人鈍痛,持續幾天以後才在皮膚表面出現沿著神經分佈走行的紅斑基礎上的群集水皰,所以說疼痛加單側發生的紅斑水皰就是帶狀皰疹最典型的特點。


得過帶狀皰疹的人可能在他小時候就被這個病毒感染過,有的人表現為水痘,有的人可能免疫力比較強並不會出現水痘,但是感染過的這個病毒並不能夠離開人體,就此潛伏在我們身體的神經節裡。經過漫長等待以後,在某種的刺激之下就會重新激活,出現帶狀皰疹。並不是人人都會出現帶狀皰疹的,出現帶狀皰疹也只是部分人。

大多數的帶狀皰疹患者是中老年人,因為他們的身體素質比年輕人差了很多。當然,因為現在年輕人的工作和家庭壓力比較大,而且跟生活方式,作息規律等有關係的壓力下,門診上也經常會碰到年輕人出現帶狀皰疹。

謝謝。


皮膚科徐宏俊醫生

帶狀皰疹,簡單說就是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是指人體感染了水痘_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以肋間神經和局部皮膚受損為特徵的疾病。

我在急診科,就遇到過幾個患帶狀皰疹的患者來就診,他們帶狀皰疹的突出特點是肋間神經痛及皮膚出現皰疹。

皰疹常成簇,可有透明水泡、結痂等不同批次的皮損,可以與肋間神經痛同時出現;也有的先出現肋間神經痛,再出現皰疹;還有的僅出現肋間神經痛,而不出現皰疹。肋間神經痛常常劇烈,有時患者不能入睡。

幾個發生的在特殊部位的帶狀皰疹 也要格外注意:

 (一)三叉神經眼支支配區域的帶狀皰疹 單側面的額部、頭皮紅斑水皰,眼周可明顯腫脹,結膜潮紅充血,在結膜乃至角膜上出現水皰,可發生潰瘍性角膜炎,嚴重時可致失明。疼痛劇烈。

(二)耳帶狀皰疹 由於病毒侵犯面神經及聽神經所致表現為患側面癱,耳鳴、耳聾聽覺症狀,在外耳道及鼓膜上有皰疹。


殷殷期盼話健康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

當自身免疫性低下時,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的帶狀皰疹病毒就會大量地生長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經節發生炎症和壞死從而引起神經痛。同時侵犯周圍神經纖維的病毒播散到相應的皮膚引起節段性水泡。


倩Sur

帶狀皰疹是一種因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而發生的皮膚病。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唯一宿主是人類,病毒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引起感染直接發病或者潛伏於人體內,當人體由於各種原因而抵抗力下降時再發病。

帶狀皰疹的主要臨床表現就是患處呈條帶狀分佈的特殊皮損。在皰疹出現之前,由於病毒感染,患者可能有發熱(多數是低熱)、乏力等表現,患處有燒灼感和明顯疼痛,持續數天(一般不超過三天)後患處開始出現皮損改變,多見於肋間神經、腰骶神經分佈處,頸神經和三叉神經處也有可能發生。皮損初期為片狀紅斑,隨後迅速出現小如米粒、大如黃豆的丘疹,成簇分佈,然後很快又發展成為水皰,外觀光亮,用注射器針頭穿刺抽吸可見清澈的液體,水皰之間的皮膚正常,患處的水皰沿著神經走行路徑排列成條帶狀,這種皮膚損害一般僅發生在身體的單側,皮損所在部位疼痛劇烈,難以忍受,有時本病痊癒後也會遺留神經痛,這是本病的典型特徵。

本期答主:王新,醫學碩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