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的症狀主要都有什麼?

親親健康

尋麻疹的病理特徵

根據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前者經數天或數週可治癒,後者則反覆發作持續數月。

急性蕁麻疹(acute urticaria) 在所有蕁麻疹中約佔1/3

(1)起病較急,皮損常突然發生,為限局性紅色大小不等的風團,境界清楚,形態不一,可為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形。開始孤立散在,逐漸可隨搔抓而增多增大,互相融合成不整形、地圖形或環狀。如微血管內血清滲出急劇,壓迫管壁,風團可呈蒼白色,周圍有紅暈,皮膚凹凸不平,呈橘皮樣。

(2)皮損大多持續半小時至數小時自然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但新的風團陸續發生,此起彼伏,不斷髮生,1天內可反覆多次發作。

(3)自覺劇烈瘙癢、灼熱感。

(4)部位不定,可泛發全身或侷限於某部。有時黏膜亦可受累,如累及胃腸,引起黏膜水腫,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喉頭黏膜受侵時則有胸悶、氣喘、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引起喉頭水腫發生窒息而危及生命。如伴有高熱、寒戰、脈速等全身症狀,應特別警惕有無嚴重感染如敗血症的可能。

(5)皮膚劃痕症可呈陽性。

(6)血常規檢查有嗜酸性粒細胞增高,若有嚴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增高或細胞計數正常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多,或同時有中性顆粒。

慢性蕁麻疹(chronic urticaria) 發病約佔蕁麻疹的2/3

風團反覆發生,時多時少,常經年累月不愈,可達2個月以上。在經過中時輕時重,如晨起或臨睡前加重,有的無一定規律,全身症狀一般較輕,大多數患者找不到病因。

寶寶蕁麻疹的誘因

一、遺傳內因

寶寶家族裡若有蕁麻疹病史,寶寶的血清裡面就會存在著一種高含量的特殊蛋白質——IgE免疫球蛋白,其含量高出正常人幾倍到幾十倍,這些都是遺傳基因所決定的,此類免疫球蛋白的存在,是寶寶發生急性蕁麻疹的內在致病因子。

二、食物誘發

不同年齡層的寶寶,誘發其蕁麻疹發生的食物種類也有所不同:

低齡兒童作為主食飲用的牛奶、奶製品;年齡稍大兒童可能接觸到的各類零食,如糖果、軟飲料、熏製的臘腸等中的食品添加劑,如發酵粉、檸檬酸、合成的食用色素等;孩子日常飲食中食用的容易引發過敏的蔬菜、水果、高蛋白海鮮、肉類,如草莓、蘋果、李子、柑橘、花生、果仁、魚類、蟹、蝦、蛋等等,都可能誘發小兒蕁麻疹的發生。

三、寄生蟲誘發

當家長帶寶寶到在室外散步時,野外、樹叢及傍晚的路燈下的環境,容易讓寶寶被蚊蟲、蜜蜂或火蟻叮咬,或讓寶寶與蟲蟎或寵物如貓、狗等的皮毛接觸,都可能誘發小兒過敏,引起蕁麻疹症狀。

四、疾病感染

當寶寶身體素質較差,抵抗力偏低時,感冒或各種疾病感染,如化膿性扁桃腺炎、咽炎、腸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也會成為小兒蕁麻疹的誘發因素。

五、藥物誘發

當寶寶感冒、發燒或腹瀉,家長擅自為寶寶使用一些消炎藥、退燒藥、解熱鎮痛藥等藥物時,寶寶可能會對藥物中的青黴素、磺胺類、頭孢類、抗生素藥物過敏,從而引發小兒蕁麻疹。

六、環境誘發

在寶寶的日常居家生活環境中,空氣中漂浮的花粉,裝修材料如油漆、塗料和甲醛等,都可能引起寶寶過敏,誘發小兒蕁麻疹的發生。

寶寶蕁麻疹的防治

1.找出病因,避免接觸致敏物,儘量避免各種誘發因素。

2.急性發作時應注意飲食,忌食辛辣食物及酒類。 3.累及胃腸應給予流質或半流質的易消化食物。 4.保護局部衛生避免搔抓以防感染。

注意:兒童蕁麻疹防治禁忌

1.不要去抓

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2.不要熱敷

有些家長會給寶貝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的癢覺暫時不那麼敏感,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擴張,釋出更多的過敏原,例如浸泡在過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包在厚重的棉被裡保暖過度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寶寶蕁麻疹不能吃什麼

1、蔬菜類

主要有竹筍、芥菜、南瓜、菠菜等,這類食物易誘發皮膚瘡瘍腫毒。

2

果品類

主要有桃子、杏等,前人曾指出,多食桃易生熱,發癰、瘡、疽、癤、蟲疳諸患,多食杏生癰癤,傷筋骨。

3、食用菌類

主要有蘑菇、香菇等,過食這類食物易致動風生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4、海腥類

主要有帶魚、黃魚、鯧魚、蚌肉、蝦、螃蟹等水產品,這類食品大多鹹寒而腥,對於體質過敏者,易誘發過敏性疾病發作如哮喘、蕁麻疹症,同時,也易催發瘡瘍腫毒等皮膚疾病。

5禽畜類

主要有公雞、雞頭、豬頭肉、鵝肉、雞翅、雞爪等,這類食物主動而性升浮,食之易動風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腦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雞蛋雖不屬發物,但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過2個,尤其是肝炎、過敏、高血脂、高熱、腎臟病、腹瀉病人,更不宜多吃。原因是雞蛋內含大量蛋白,但它們屬於異性蛋白,有相當一部分人吃了異性蛋白質後出現病態反應。

6其他


如何來判斷皮膚症狀是否是蕁麻疹,要看最主要的表現是什麼。蕁麻疹最主要的表現是風團,這種風團的特徵是來得快去得快,持續時間一般幾分鐘、半小時或幾個小時,很少有超過24小時的。假如皮膚症狀在24小時內很快就能消退的,那就是蕁麻疹。所以根據這樣的特點,可以判斷是否是蕁麻疹。

有些患者說,皮膚症狀可要一天以上才能退,是不是就一定不是蕁麻疹呢?這也不一定,絕大部分蕁麻疹的皮膚症狀能在24小時內消退,但可能有些不典型的蕁麻疹消退時間會超過24小時。

蕁麻疹消退以後,在皮膚上面是不留痕跡的。如果風團消退以後,皮膚上面出現一些紅色的不退或者出現色素,這就有可能不是蕁麻疹了,因為除了在蕁麻疹可以出現風團損害以外,有些其他的皮膚病也可以出現,其他皮膚疾病導致的風團表現往往是超過24小時,一般需要兩、三天才能褪,而且褪不乾淨,還會有一些紅斑甚至色素殘留。如果皮膚症狀不是塊狀,還是其他的表現,如一粒粒的小疹子,而且不會消退的,則可能是溼疹或者其它的皮膚疾病。

如果我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請關注頭條號“海上名醫”哦~海上名醫是上海報業集團旗下醫患互動服務平臺,持續提供健康科普原創內容。能解答您的疑惑,是我們共同的追求。

海上名醫

蕁麻疹的主要症狀包括皮膚瘙癢和風團塊皮疹兩方面。一般先有皮膚明顯的瘙癢,撓癢後皮膚溫度升高,但癢感並不能緩解,甚者會加重。然後瘙癢的地方會出現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風團塊。風團塊出現的位置都是不定的,可能在頭面部、四肢或者軀幹部和背部。風團塊隨著發作時間逐漸蔓延擴大,融合成一大片狀。風團塊的顏色可能會發紅或者變白。有些急性發作的情況下的風團塊是高出皮膚的紅腫塊,摸起來非常明顯。一般持續發幾分鐘或是幾小時後風團塊就會褪去,沒有遺留什麼痕跡。但多數往往還會再次成批的復發,再次復發的時間也是隨機不定的。

有些嚴重情況下,風團塊幾天都持續不褪,甚至皮膚表面會形成大水泡。有些蕁麻疹的病人還會伴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等嚴重的身體過敏反應,甚至會有呼吸困難、臉色發白、心跳加速等危及生命的反應。這種情況不能耽誤,一定要及時就醫。


KK健康

中國醫科大學 張振中教授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變幻莫測的世紀,是一個催人奮進的時代,希望、困惑、挑戰,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在每一個社會成員的面前。因此在關注幼兒智力發展的同時,對幼兒的健康也表現出了極大的重視。培養一個健康向上的孩子已成為每一位家長所夢寐以求的。

而在春季,皮膚病高發的時節,我們更需要來關注寶寶的皮膚健康。今天,我們所要提到的就是關於小兒蕁麻疹的一些日常注意,父母們要注意了。

1. 阻斷過敏原

因為孩子比較貪玩,所以這就需要更加細心的照顧了。為了避免孩子患有此症,家長們應該找出兒童發病的原因,並且立即將之除去。如慎防吸入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灰塵、蓖麻粉,避免接觸致敏物,禁用或禁食某些對機體過敏的藥物或食物品等。

2. 進行徹底的排毒

這一點需要引起家長們的注意,引起小孩子癢痛一般是由於血毒。血毒就是血熱、血瘀以及血燥等等。那麼這樣就會導致皮膚表皮細胞分化失控,速度是正常皮膚的7倍,分化不全的皮膚功能出現障礙,血毒很容易滲出血管,顯於肌膚,形成出血點,伴隨癢痛。

小兒蕁麻疹的護理

1. 遠離過敏原:寶寶出現蕁麻疹之後,爸媽要注意觀察引起小兒蕁麻疹的過敏原,避免再次接觸可疑過敏原,停服、停用引起過敏的藥品和食物。

2. 塗抹止癢藥水:孩子癢得厲害可以外塗爐甘石洗劑等藥水,以減緩瘙癢症狀。

3. 剪短指甲:把寶寶的指甲剪短,防止寶寶抓破皮膚引起感染;還可以用其他方法分散患兒的注意力,不要讓他總注意皮膚瘙癢。

4. 保持皮膚清潔:要保持寶寶的皮膚清潔、乾燥,預防繼發感染。

5. 注意室內通風、乾淨:寶寶活動的室內要保持通風、整潔、乾燥,不要放置可能引起過敏的花卉,也不要噴灑殺蟲劑、清香劑等化學藥物,以免致敏。

6. 加強身體鍛鍊:寶寶要加強鍛鍊,參加各項有利於健康的運動。如夏季可以從用冷毛巾擦身逐漸過渡到用冷水沖澡,以便增強皮膚的抗病能力。

7. 飲食清淡:忌食魚、蝦、蟹、羊肉等發物,以及辣椒、咖喱、蒜等辛辣刺激類調料。

推薦小兒蕁麻疹食療方法

【蘆筍豆腐粥】

原料:蘆筍120克,豆腐100克,大米100克。

製法:

①將蘆筍洗淨,切片,放入沸水鍋內焯2分鐘,撈出,投入冷水中浸泡15分鐘,撈出,瀝乾水分,備用;豆腐切成小塊;大米淘洗幹

淨,備用。

②鍋內加水適量,放入大米煮粥,五成熟時加入豆腐塊、蘆筍片,再煮至粥熟即成。

每日2次,連服7~10天。

用途:蕁麻疹,症見灼熱劇癢,伴有發熱、惡寒、咽喉腫痛,或嘔吐腹痛,遇熱症狀加重等。

【兔肉芋頭粥】

原料:兔肉100克,芋頭120克,大米100克。

製法:

①將兔肉洗淨,切絲;芋頭去皮,洗淨,切成小塊;大米淘洗乾淨,備用。

②鍋內加水適量,放入大米煮粥,五成熟時加入兔肉絲、芋頭塊,再煮至粥熟即成。

每日1次,連服10—15天。

用途:蕁麻疹。

他有一個方劑【忠玉溼膚寧】,是他50多年的優秀方劑之一。現在被全國很多患者使用,現在我們科室的很多醫生也在給患者使用,都有著很好的效果。此方對小孩皮膚沒什麼刺激,對大人用著更是好。幾年來,國家也是為中醫的發展,提供了很多的支持。所以這些方劑現在在網上也是可以找到的。

小兒蕁麻疹飲食注意

小兒蕁麻疹多吃一些鹼性食物,可以保持寶寶體內偏鹼性環境,有軟化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可以減輕蕁麻疹發病的情況,如,葡萄、綠茶、海帶、西紅柿、芝麻、黃瓜、胡蘿蔔、香蕉、蘋果、橘子、綠豆、薏仁等提示:要注意的是,有一些食物因吃起來酸,人們就錯誤地把它們當成了酸性食物,如山楂、西紅柿、醋、梅子等,其實這些東西正是典型的鹼性食物。


醉一場繁華

北京協和醫學院 陳喬樸教授

進入春天以後,大地回暖,萬物復甦,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樣子。而這個季節的你卻被過敏苦苦折磨?春季是花香馥郁的季節、也是蟎蟲肆意的季節。


春季皮膚過敏症狀

一般皮膚過敏症狀:發乾、瘙癢、脫屑、皮膚出現紅斑、紅腫,毛孔粗大、粉刺痘痘,色斑,老化皺紋。日光性皮炎時,在光直射部位的皮膚出現大片紅斑,水皰,搔癢,疼痛,嚴重的有頭痛、發燒。、化妝品皮炎時出現口唇紅腫、疼痛,水皰. 春季皮膚過敏發病多為青、中年人,次為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

皮膚過敏哪些禁忌是不可取的

首先是皮膚的護理方面,許多患者認為皮膚出現問題首先必須一洗了之,於是買了大量的洗面奶,香皂等進行過度清洗,這樣造成了皮膚屏障功能的破壞,而導致皮膚感染,皮膚損傷,使病情加重這也是不可取的。

其次是食物方面的禁忌,大多患者在出現皮膚過敏時會盲目地進行忌口,影響了正常營養的攝取,導致免疫下降,最終加重了過敏症狀,這是不可取的。正確的方法要根據自身的體質對敏感的食物忌口,比如,對海產品過敏的患者禁食魚,蝦,蟹等,對光敏感的患者就應禁食綠葉類蔬菜。

春季過敏溼疹飲食注意事項

2. 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食物應以清淡為主,少加鹽和糖,以免造成體內水和鈉過多的積存,加重皮疹的滲出及痛和癢感,導致皮膚髮生糜爛。

3. 飲食多選用清熱利溼的食物。如綠豆、赤小豆、莧菜、薺菜、馬齒莧、冬瓜、黃瓜、萵筍等,少食魚、蝦、牛羊肉和刺激性食物。

4. 患病後,應忌辣椒、毛筍、蝦、蟹、糯米、茄子、肉、蔥、蒜、胡椒、蘑菇、蠶豆、咖喱、咖啡、煙、酒、可可、海腥等。少吃葷菜。

5. 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紹葉菜汁、胡蘿蔔水、鮮果汁、西紅柿汁、菜泥、果泥等,以調節生理功能,減輕皮膚過敏反應。

春季過敏溼疹的食療方法

1. 錢草苡米粥

將金錢草30克,放人沙鍋加水煎煮半小時濾渣留汁,放入意米100克煮成粥,加適量糖即成。

[功效]利尿,排石,通淋。

[主治]腎結石,尿路結石。

2. 百合薏米粥

3. 山藥苡米粥

[原料]懷山藥、薏米各30克,蓮子肉15克,大棗10枚,小米50克,白糖少許。[製作]將山藥切細,蓮子去芯,紅棗去核。淘洗乾淨後與小米共煮成粥,粥煮熟後加白糖調勻即成。

[用法]空腹食用,每日2次。

[療效]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納差,腹脹便塘,肢體無力,老年浮腫,婦女帶下症。

[注意事項]大便秘結者忌食

患者可以選擇國家認可、最具權威的方劑【中玉溼夫寧】,此方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八卦中醫外科傳人,李中玉教授50餘年優秀方劑之一。在河南省藥監局評為一等獎,榮膺“2017年河南省品牌百強”。

李老中醫以患者為本,使用中草藥熬製,此方從原料萃取到工廠加工,都很安全。這個是中國古代文明所特有存在,也是非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因為此藥膏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傳統中醫對象,所以在網上也是可以找到的。但是對於一些國外患者來說,郵寄是有點困難的。

春季如何防過敏

1. 防蟲害還是機械的好,首選蟑螂餌或者蟑螂夾子。要用除蟲噴霧時避免其他人在場,然後保持房間通風數小時後再進屋。

2. 防黴、除溼讓空調來幫忙,當然也要經常通風。可以使用除溼機以保持溼度在25%至50%之間。洗熱水澡後記得用排風扇排盡水蒸氣,也不要在浴室鋪地毯,定期使用防黴、除黴菌產品清潔浴室。

3. 花粉無處不在,實在沒有辦法做到完全隔離。減少接觸才是正道。花粉季節緊閉窗戶,避免在乾燥、暖和日子的清晨進行戶外活動。

4. 遠離化學煙霧。家裡儘量不要使用香水、帶香味的乳液或出去的時候要擇無煙區,儘量不要去允許抽菸的餐館和公共場所。

5. 遠離寵物。愛寵的爸媽們為了寶寶只能忍痛割愛了,寵物毛屑會積累和堆積在織物纖維裡,即時寵物離開了,毛屑還留在那裡。不但家裡不要養,帶寶寶出去玩的時候也要避免去家裡有寵物的朋友或家庭拜訪。

如果不得不去,最好事先用抗過敏的藥物。待在那裡的時候要儘可能減少停留在寵物旁邊的時間。實在無法割愛,只能儘量做好維護工作了,首先要限制寵物的活動空間。


養生科普分享


我不說那麼多的理論,把我的親生經歷說出來,給你提個醒。

我是在生完二胎做月子期間得的尋麻疹。當時身上總是會有些癢;因為我們這邊做月子不提倡洗澡,但每天會擦身換衣服)。最初以為是沒洗澡,後來擦身勤了,還是很癢,就懷疑什麼被子長跳騷了(因為前期的尋麻疹是一顆一顆的包,很像蚊子,跳蚤咬的)。就叫我媽趕緊洗被子,勤曬被子,不過就算這樣身上還時不時的長出包,我沒在意,就這樣出了月子。

漸漸的就不癢了,直到小姑子新房落成辦宴席,我去參加,在酒席上吃了一些海鮮,回家後就開始又起包,在晚上形成風團,一抓癢就形成一大片,很癢,整晚睡不著,但是白天又不見了,要不是前晚癢的睡不著,我真的以為在做夢。

之後每個晚上都會有,白天又消失了。後來我根據症狀,查詢到這個可能是蕁麻疹。因為還在餵奶,不想吃藥,就根據網上提議買了爐甘石洗劑,外用,剛開始挺好用,後來實在壓不住了,就去了專門看皮膚病的私人診所。

聽完後,我真是後悔,應該在一發現不對勁就要來看病,現在轉成慢性,自己難受不說,而且也不好治癒。

後來我就積極的吃中藥,癢了就抹醫生自制的藥水,再吃了差不多將近二十貼中藥,我突然發現不癢了,當我害怕復發,有吃了幾天藥。

就這樣好了,我想是因為藥的作用在加上我本身抵抗力的增加,所以我的尋蕁麻疹好了。

從那好以後,我再也沒復發(我兒子快三週歲了),吃海鮮也沒有問題,人生也變得美好。

像不像被蚊子或跳蚤咬


辣媽聊生活



一根菸一個人生

典型症狀:

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

其他症狀:

部分患者可伴有噁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嚴重患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等全身症狀。

診斷依據:

1.詳細採取病史,如食物過敏、感染、昆蟲叮咬等; 2.臨床表現:皮膚瘙癢,出現風團; 3.詳細體格檢查以及有關的實驗室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