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過敏源檢測準確率如何?治療真的有用嗎?

正義999888

育學園提醒廣大家長:這樣檢測過敏原沒有明確科學依據!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相關通報,這種檢測“結果不準確”,且“註冊證已過期”。

大家遇到類似宣傳一定要慎重。

現在過敏的寶寶特別多,真叫人著急!

  • 我們身邊的過敏原都有哪些?

  • 8種最常見的易過敏的食物是什麼?

  • 寶寶有哪些症狀時,可能是過敏?

  • 怎樣做“過敏原檢測”?

趕緊來看育學園診所檢驗科穆煜主任的講解吧。



我們身邊有幾千種過敏原!


根據目前的研究,能導致人體過敏的過敏原已經有幾千種之多,絕大部分是天然物質。

它們對多數人來說是正常物質,對易感個體來說,卻可能是誘發過敏反應的過敏原。

這些都是常見的過敏原類型


這8種食物最容易讓寶寶過敏!

兒童發生食物過敏的高峰一般出現在1歲左右,陽性率可達6%-8%。

讓寶寶過敏的最常見的8種食物類型是:

  • 牛奶,和含有牛奶的食物(乳製品),如冰淇淋、黃油

  • 雞蛋

  • 小麥

  • 大豆

  • 花生

  • 堅果,如杏仁或腰果

  • 貝類,如蝦或牡蠣

90%的兒童食物過敏都與這8種食物有關

這些最容易導致寶寶過敏的食物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成分中含有一種或多種比較穩定的蛋白質。

寶寶的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還沒有充分發育成熟,不建議過早添加這些食物。

不過家長也不用過分擔心,懷疑寶寶過敏,及時就醫,採用正確的方法干預。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兒童食物過敏問題都可以解決。



過敏是這樣發生的

瞭解過敏,必須要提到免疫系統。過敏反應需要過敏原和免疫系統同時參與才可能發生。

免疫系統是保衛我們身體不受外界有害物質侵害的最重要屏障。外來物質進入人體後,首先會經過免疫系統的甄別。

  • 如果被識別為有用或無害物質,則與人體和諧相處,被吸收、利用或自然排出。

  • 如果被識別為有害物質,則機體立即拉響警報,招呼免疫系統中的各路成員將其驅除或消滅。

這就是免疫系統的保護作用。

但是,如果免疫系統的保護超出了正常範圍,誤將有用或無害物質當成敵人,認為是有害物質,展開攻擊,就會損害正常的身體組織,這種情況我們稱為過敏反應。



咳嗽、腹瀉,都可能是過敏

大家都知道溼疹常常與過敏有關,卻很少了解鼻塞、咳嗽、嘔吐、腹瀉等等,其實都可能是過敏反應。

醫學上將過敏反應分為4種主要類型:I型-速髮型、Ⅱ型-細胞毒型;Ⅲ型-免疫複合物型、Ⅳ型-遲髮型。

嬰幼兒及兒童常見的溼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胃腸炎等,大多是由IgE抗體導致的I型過敏反應。

典型的I型過敏反應一般需要經歷兩個階段(致敏-過敏),才會出現症狀。

  • 致敏

    首次接觸某一物質,人體將其中某些特異性成份(大部分是蛋白質類)標記為“有害”,即過敏原。免疫系統發出“通緝令”,產出針對這種過敏原的特異性IgE抗體,查找可疑成份,並隨時待命。

    至此,機體就完成了過敏反應的第一階段——致敏。

    致敏階段中,一般不會有過敏症狀,只是處於“一觸即發”的狀態。

  • 過敏

    在“一觸即發”的狀態下,一旦身體再次接觸同樣的過敏原成份,待命的IgE抗體就會立即與過敏原結合,試圖消滅它。

    過程中,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會放出組胺等細胞介質,造成身體出現一系列的過敏症狀(如溼疹等),這就是第二階段——過敏。

    過敏階段的發生速度很快,一般在接觸過敏原幾分鐘至1小時之內即可出現。

I型過敏反應示意圖

過敏反應表現複雜多樣。可以是局部,也可以是全身表現;可以發生於明顯可見的皮膚(如溼疹),也可以發生於很難觀察到的消化道、呼吸道(如腹瀉、咳嗽)。

從列表可以看出,過敏反應導致的症狀大部分都不是過敏特有的,常常與其它疾病的表現類似。比如咳嗽、鼻塞,普通感冒時也可能出現。

而且即使同一個人,對同樣的過敏原多次發生過敏反應時,也可能有不同的症狀。

表現多樣、不具備典型性、症狀多變,這些都給家長髮覺寶寶過敏造成了困難,也給醫生診斷過敏疾病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過敏原檢測主要分3類

根據原理,過敏的檢測方法主要分為以下3類:食物激發迴避試驗、皮膚試驗,和血清特異IgE(sIgE)檢測。

  • 食物激發迴避試驗

    對於兒童來說,“激發+迴避+激發”是食物過敏診斷的金標準。

    當寶寶進食某種食物後,身體出現我們剛才提到的皮膚、消化道或呼吸道等不適時(激發),停止進食該食物(迴避)。

    待不適症狀明顯好轉或消失,再次進食該食物後(再次激發),如果不適症狀又出現,我們就可以判斷,寶寶對該食物過敏。

  • 皮膚試驗

    這是家長常說的“皮試”檢測過敏原的方法。

    將少量高度純化的致敏原液體滴於皮膚表面,再用點刺針輕輕刺入皮膚表層。

    如果寶寶對該過敏原過敏,則皮膚點刺部位會在15分鐘內出現類似蚊蟲叮咬的紅腫塊、癢感,或皮膚顏色改變。

    任何年齡的成人和兒童都可以進行皮膚試驗,但必須在經過培訓的醫生監督下操作,並配備專門的急救設備,以防止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

  • 血清特異IgE(sIgE)檢測

    這是家長常說的“抽血”檢測過敏原的方法。

    血清特異sIgE免疫學檢測技術是目前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過敏原體外檢測方法,多采用常見的吸入類及食物類過敏原聯合檢測的方式進行測定。

    一次抽血可同時測定多項過敏原物質(如下圖)。

這是血清sIgE檢測項目模板



哪種過敏原檢測方法比較好?

我們將前面講到的3種方法做一個簡單的比較:

有家長說,是不是應該先抽個血或者做個皮試,查一下過敏原,看寶寶對哪些過敏,然後乾脆不給寶寶吃,就能避免過敏了?其實不是這樣的。

首先,過敏原檢測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建議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自行去檢測。

其次,即使檢測出寶寶對某種食物有抗體,比如豬肉、蝦等,也不能說明寶寶就一定對這種食物過敏。



過敏能預防嗎?能根治嗎?

前面提到,過敏原大部分是天然物質,對多數人來說是正常物質,對於易感個體來說,卻誘發過敏。

為什麼別人接觸沒事,寶寶就過敏呢?

遺傳、環境、年齡、飲食、生活方式、免疫狀態等等,都無法單獨解釋其原因。

目前醫學上普遍認為,過敏是一種受多因素影響、具有個體化差異的疾病。這就使預防變得十分困難。當我們發現寶寶有溼疹或鼻炎等症狀時,往往已經過了致敏階段,進入過敏階段了。

我們預防和控制過敏,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 儘量母乳餵養

    一些研究發現,寶寶出生後堅持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可以降低發生過敏的幾率。

    因為寶寶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容易把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當成異種蛋白,而母乳中的蛋白質對寶寶來說是同種蛋白,致敏性相對低。

  2. 少用抗生素和消毒劑

    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和環境過度清潔,保護寶寶的健康腸道菌群,降低過敏的風險。

  3. 不過早添加輔食

    建議寶寶滿6月齡添加輔食,不要過早添加。添加時一種一種地嘗試,每種新食物嘗試3天左右。

  4. 迴避過敏原,小心誤食

    已經明確診斷出對某些食物過敏的寶寶,應注意規避過敏原。家長選購食品時,一定要查看成分說明。比如寶寶對牛奶過敏,那麼除了常見的奶製品外,含牛奶成分的餅乾、糕點、飲料等都應該避免食用。

如果寶寶有吸入性過敏原過敏,家長應勤換洗被褥、地毯、毛絨玩具;儘量不接觸導致過敏的寵物;在花粉播散的季節減少外出、佩戴口罩等等。

希望孩子們遠離過敏的困擾,健康成長。


相關推薦:

寶寶睡眠的N件事,再不開始就晚了!


崔玉濤育學園

怎麼篩查呢?

點刺檢查過敏源。這是目前國際特別是歐美國家推崇的過敏原體內檢測方,比起傳統的皮內試驗,這種篩查法,皮膚的點刺液僅為皮內試驗的萬分之一,安全性及靈敏度高、準確度高。相應的皮損也小,檢查的時候也沒啥痛苦,感覺就像被蚊子咬了一口。

斑貼試驗,這就是老大哥了,有百年曆史,在接觸性皮炎及某些過敏性皮膚病診斷方面很擅長很可靠。

總IgE檢測,這是判定機體過敏體質的一種檢測手段,是過敏的一個重要標誌。當它增高,又沒有寄生蟲感染,表明患者正處於過敏狀態。

UniCAP全自動體外診斷,這個安全性高、檢測結果準確可靠,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確認。 原理: 過敏原共價結合於CAP的纖維素固相載體上,與患者血清樣品中的特異性IgE抗體反應。基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的IGE參考品繪製標準曲線,由熒光強度可推算出樣品中的IgE濃度。檢測種類: 可檢測包括吸入、食物等600多種過敏原。通過簡單的血樣採集,就可快速而準確的得到檢測結果,同時還可檢測出過敏的程度。


兒科醫生魚小南

過敏源檢測是商業運作!原因:1什麼是過敏?有公認的專業定義嗎?基礎醫學的"過敏"和臨床醫學的"過敏"是一個意思嗎? 2過敏源檢測有國際標準?國家標準? 3做試驗用的過敏源真的和使你致敏的致敏源一樣嗎? 4檢查結果與臨床表現正相關嗎?5發病中或者用藥過程中做過敏源檢測合理嗎?同一個人發病中做檢測與健康時做檢測結果會一致嗎?⋯⋯扔塊磚頭,請專業人士指教!


皮膚醫生馮

父母們,狠下心,抽時間折磨孩子吧。不然就是孩子折磨你。


平頭林大仙

一、已經發出皮炎,溼疹、蕁麻疹等皮膚問題,在正確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每天一到兩次,不要擦多,因為對皮膚有害,在控制住炎症後每日減少到一次,進而減少到兩天一次,以此類推,堅持2個月左右的時間即可。

二、單單只是塗藥膏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溼疹問題,溼疹是體質過敏引起的,所以要及時服用淑敏諾益生菌來改善過敏體質,讓身體產品抗敏源,從根本上解決過敏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