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50低輸出=奔馳GLC高功率,但省油不是它本份

QX50低輸出=奔馳GLC高功率,但省油不是它本份

英菲尼迪QX50在北京車展亮相了國產型號,其實這款車的前身是EX車型,在是市場中屬於入門豪華級SUV,與寶馬X3、Q5、GLC同臺競技,而同是日系的就是NX,老實說,它的對手都賣得挺好的,唯獨想不起它。時至今日,它終於換代,這次換裝來得徹底且有底氣,甚至擁有唯一真正意義的可變壓縮比的發動機,從技術角度QX50閃亮亮的,畢竟低功率版已經跟GLC高功率齊平,但從外觀、內飾、駕駛感受看,你又會給它多少分呢?

(注:駕駛和操控的感受部分翻譯自美國Car and Drive)

QX50低輸出=奔馳GLC高功率,但省油不是它本份

QX50低輸出=奔馳GLC高功率,但省油不是它本份

除了車頭Logo之外,QX50從頭到腳都是全新的,從外觀來看,老款確實過時了,說實話,現款英菲尼迪的設計頗奔馳的風格,除了車頭大嘴顯得兇惡之外,其餘線條都是偏柔美,整體效果令人刮目相看,至於內飾,它也是高品質的,在豪華品牌中屬於上乘之作,可惜品牌力度在國內始終難以與雷克薩斯相提並論,更別說BBA了。

QX50低輸出=奔馳GLC高功率,但省油不是它本份

QX50低輸出=奔馳GLC高功率,但省油不是它本份

中控臺上分為上下兩屏,上面主要負責導航信息,下屏負責娛樂、空調等車內功能性控制,並沒有像主流般地將功能整合起來,或者使用液晶主儀表板,更沒有特斯拉版的超大豎屏,或許一眼過去它不夠炫酷,但用起來卻更加安全和方便操作;值得一說的是用料,無論擋杆的材質還是操作手枕的面料都是用心之作,在同級車中已經很難找到這類細節,所以,從整體角度來說,英菲尼迪QX50詮釋的豪華還是蠻傳統的,表面上扎眼球的電子豪華沒有,卻依然崇尚用料、顏色搭配的考究,只是懂得欣賞它的人又有多少呢?

QX50低輸出=奔馳GLC高功率,但省油不是它本份

QX50低輸出=奔馳GLC高功率,但省油不是它本份

當然,這款車最值錢的東西不是肉眼可見的外觀和內飾,而是全球首款真正意義的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嗯嗯,必須加上真正意義,雖然在馬自達、豐田的發動機上都可以看到可變壓縮比的技術,但他們是通過控制進排氣門的開合時間實現超高壓縮比,相反,英菲尼迪這款2.0T發動機沒有取巧,經過11年的研究,終於實現機械式的可變壓縮比,通過一條連桿改變長度從而控制活塞高度(1.2mm),實現最低8.0-14.0:1的壓縮比變化。

QX50低輸出=奔馳GLC高功率,但省油不是它本份

需要動力時,壓縮比為8:1,處於經濟模式時,壓縮比為14:1,當然,這一切都交由發動機系統自行判斷和切換,而與這牛掰發動機匹配的是一款模擬8前速的CVT自動變速器,那麼CVT是否會抵消掉強大的輸出,將低功率版245ps、高功率版272ps的動力抵消掉?看完海外媒體的試駕感受後,答案是否定的。

(注:海外版本發動機參數與國內不同)

海外版最大馬力268ps 峰值扭矩380N·m

國內版低功率最大馬力 245ps 峰值扭矩380N·m

國內版高功率最大馬力272ps 峰值扭矩380N·m

QX50低輸出=奔馳GLC高功率,但省油不是它本份

雖然搭配的是CVT變速器,卻並不意味著QX50變得了無生趣,從靜止到急加速,能感覺到踩下油門到動力湧現的遲滯,這可能是渦輪也可能是因為變速器而產生,但一點也不肉,1600rpm傾斜出所有扭矩,拔高到5600rpm湧現全部動力,他們認為這是一輛衝勁十足的SUV,表現甚至出乎意料,海外版的官方數據中,0-60英里/小時的加速時間為6.2(四驅)、6.7(兩驅),哇,這成績遠遠拋離奔馳GLC,與美版X3相比,只差毫釐,對於使用CVT變速器的SUV來說已令人刮目相看。

QX50低輸出=奔馳GLC高功率,但省油不是它本份

在日產的風格里面,CVT必須要調得舒服、省油,在本田的理念中,CVT要運動,而在英菲尼迪的概念裡,CVT的調校更偏向於本田的做法,甚至掛上運動模式後能模擬出8個擋位,這些擋位不單是擺設,除了轉速錶真的會起伏跳擋外,駕駛感覺也一樣,但奉勸在市區堵車時不要使用,起步和收油時候都有突兀的感覺,一點都不舒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將轉速拉昇到6000rpm接近紅區,發動機聲線很優美,甚至有意大利式發動機的感覺。

QX50低輸出=奔馳GLC高功率,但省油不是它本份

操控方面,車身動態非常緊湊,指向準確,即使出現推頭的狀態也是漸進而行,在頻臨失去抓地力的時候,輪胎會發出尖叫,從尖叫到推頭有較長的反應時間,這說明輪胎的配置還算挺高的,至於轉向系統,QX50延續Q50、Q60的線控,雖然有時傳遞上來的感覺比較人工化,但勝在轉向反應很快,倒車時候助力很大,一根手指都能掰動,這算是線控轉向的優點與缺點吧。

QX50低輸出=奔馳GLC高功率,但省油不是它本份

至於油耗方面,美國英菲尼迪估計高速路況下7.8-7.9L/100km,而工信部則是7.4-7.9L/100km,所以按照過往經驗推算,實際的綜合工況大概是9升左右,對於一臺豪華SUV來說中規中矩,說到底,它的吸引力並不在省油上,而是在這個級別中,定價比BBA低,在技術和用料上帶給車主的豪華感,可惜,QX50還是缺少了一眼定情的觸動,這裡面有品牌的原因也有他們對豪華的理解,在我看來,選擇QX50的並非BBA的轉頭客,而是考慮凱迪拉克XT5或者雷克薩斯NX的消費者,當然,指導價還未正式公佈,但估計與XT5的35萬起步價差不多,瞄準二線入門豪華SUV的蛋糕。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