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大眾寶馬都“密謀”這黑科技,中國電動車要小心

豐田大眾寶馬都“密謀”這黑科技,中國電動車要小心

早前我們曾表達,如果電池技術沒有突破瓶頸,它始終難成氣候,內燃機、混合依然是主流,而豐田的氫燃料電池也大有搞頭,說來奇怪,豐田搞混合動力也研發氫燃料,似乎已經放棄純電動汽車的研發,原來事情不是這樣的,汽車行業裡面正在醞釀一項黑科技,而除了豐田之外,歐洲廠商也已經起步。

豐田大眾寶馬都“密謀”這黑科技,中國電動車要小心

根據路邊社的數據,2013年日本公司是提供汽車電池的主力,市場份額有70%,但隨著中國和韓國的追趕,3年過後,日企已經下降到41%,中國企業由3%增加到26%,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電池的市場份額或進一步減少,而且作為它們最大的汽車公司——豐田,玩混合動力弄氫燃料,偏偏真空純電動汽車,連豐田章男野說純電動上確實落後,莫非這黑科技要彎道超車?

豐田大眾寶馬都“密謀”這黑科技,中國電動車要小心

現在電動車的痛點在充電時間和巡航里程,從實用角度出發,它太多不完美了,所以做高端車沒問題,畢竟他們家都有幾臺車,電動車走不動還有傳統動力的,看看這黑科技固態電池吧,由於液體電池能量密度有限而造成的兩大痛點,在固態電池裡面都不是事,後者的能量密度比前者高三陪,按照目前先進的純電汽車來說,衝一次電能跑800-1000公里,而且幾分鐘就能完事。

豐田大眾寶馬都“密謀”這黑科技,中國電動車要小心

當然,我們聽過太多這類的謊言或者PPT,但這次比較可信,上年7月豐田生產已經在專利上取得新進展,2022年就能推出搭載全固態的電動汽車,無獨有偶,9月份的時候,大眾也表示在研發續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的固態電池,在2025年量產,而寶馬也找到了美國電池公司Solid Power合作開發下一代固態電池技術,時間表定在2026年。

豐田大眾寶馬都“密謀”這黑科技,中國電動車要小心

現在的電動車似乎很容易造,在北京車展上新車發佈最頻密的當然是新能源汽車,似乎自己關上門,去電子市場也能做出來一樣,所以前段時間英國企業戴森野宣佈進入汽車領域,沒錯,就是土豪都用的戴森吸塵器和吹風機,他們一開始還遮遮掩掩的,後來乾脆承認有生產高性能電動車的計劃,它這麼自信的原因當然是有錢,其次是前兩年以9000萬美元收購了電池公司Sakti3,目前液態鋰電池的成本大概是200-300美元/千瓦時,固態電池成本則上萬美元,差距非常大,但Sakti3卻表示有信心將成本下降到100美元/千瓦時,這恐怕是戴森進軍電動汽車市場的底氣和想法吧。

豐田大眾寶馬都“密謀”這黑科技,中國電動車要小心

曾經石墨烯電池的“突破”令國內掀起了一段假高潮,而這固態電池是否會重蹈覆轍?在我看來,比液態電池能量密度高的電池技術是有,只是製造成本的問題,上萬美元一千瓦時的產品只適合留在實驗室中,沙特的土豪估計也難以接受,據悉,目前國內知名的電池公司寧德時代也進行著固態電池的開發,事實上,無論政策還是消費力,國內電動車的土壤是肥沃的,就看看能不能栽培出電動車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假高潮。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