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痔瘡和早期直腸癌?

義楓刀

本期答主:閆巖 醫學碩士


杏花島

【痔瘡是怎麼回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7970000e596d3e0e868f\

醫學微視

如何區分,首先看什麼是痔瘡,什麼是早期直腸癌?

痔瘡,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是直腸中下部粘膜下及肛管粘膜下的靜脈叢因各種因素導致發生曲張而形成的,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肛腸疾病,俗話說十人九痔。通常當排便時持續用力,大便乾燥,排便困難,造成此處靜脈內壓力反覆升高,靜脈就會腫脹曲張,類似下肢靜脈曲張。內痔是長在肛門管起始處的痔,如果膨脹的靜脈位於更下方,幾乎是在肛管口上,此時會突出肛門外,這種曲張的靜脈就叫外痔。但這種情形只有在排便時才會發生,排便後它又會縮回原來的位置。無論內痔還是外痔,都可能發生血栓。在發生血栓時,痔中的血液凝結成塊,從而引起疼痛。另外,當內痔嚴重時,會脫出肛門外,如果不及時回納,造成靜脈迴流受阻,腫脹明顯,嚴重時導致缺血壞死,疼痛加重。無論內痔還是外痔,都可能會在排便時出血,便鮮血,量少時,便紙上有鮮血,量多是,會有便後滴鮮血。

痔瘡出血時,多有明顯的誘因,比如喝酒或吃辛辣食物過多,大便乾燥,排便時間長,一旦改善後,出血症狀很快消失。這是與直腸癌出血的一個明顯區別。

早期直腸癌,就是癌細胞侵犯直腸粘膜或粘膜下層,沒有淋巴結轉移。多數是不會有任何症狀的,一般不會出血。除非是有大腺瘤癌變的早期直腸癌,腺瘤可達3-4cm,表面柔軟,拍便時,尤其大便乾燥是會有少量出血,此時的便血往往是附在大便表面,出血量一般不多。同時,會有大便形狀的改變,比如大便變細、或有凹槽等情形。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1、痔瘡的症狀特點:大多是在排便時肛門出血,多為鮮紅色,無痛或間歇性疼痛、手紙上帶血,大多在便秘、飲酒或進食刺激性食物後加重,血液覆蓋在大便表面,或者會便後出現滴血的現象,嚴重者可能出現噴射狀出血,出血大多可自行停止。


2、直腸癌的症狀特點:大多患者表現為排粘液血便黏液,血色呈暗紅色且糞血相混。或伴大便習慣改變,次數增多,大便形狀發生改變,變扁或帶槽溝,近期出現明顯體重減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