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明:谨言慎行六不要

揭人之短的话不要说

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讲:“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在中国,有所谓的“逆鳞”之说,据说在龙的喉部以下一尺的部位上有“逆鳞”,如果不小心触到这一部位,必会被激怒的龙所杀。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呢?

事实上,无论人格多么高尚伟大的人,无论多么宽宏大量的人,身上都有“逆鳞”存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也就是缺点、自卑感及隐私。

《菜根谭》也说到:“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此三者可以养德,亦可远害

所以,为人处事不要触及别人的“逆鳞”。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

标榜自己的话不要说

别人真心的称赞叫好口碑,但自我标榜、自我满足,那就叫吹嘘了。

晚清名臣左宗棠,是有本事的人。他西征收复新疆,立下了不世之功。

但他犯有“文人喜大言”的毛病,立功后更是见人就谈自己的西征经历。有人找他办事,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左宗棠三言两语就能把事情绕到西征上面去,让对方无可奈何。

虽然左宗棠确实功劳很大,但吹嘘的功劳也确实是真的,所以深受人诟病。由此看来,标榜自己的话,还是少说为妙。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真正有学识有涵养的人是不用开口标榜自己的。

没有价值的话不要说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生活里,有些人说话总是掺杂很多水分。“水”,不是指作假,而是指话语凝练程度极低。比如,喜欢用一些套话,或加很多无关痛痒的词,或添油加醋夸张地表达事实层的东西……

子禽问老师墨子,多说话是否有好处。墨子说:“蛤蟆、蚊子,日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可谁会听它们呢?再看公鸡,黎明按时啼叫,天下振动,人们早早起身。”

不说废话的人,至少克制力很强,说话做事懂得“留白”的人,也许不多,但值得赞赏。

不要说没有价值的废话,多说无益,贵在恰到好处。

走捷径的事不要做

曾国藩读书不走捷径,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虽然曾国藩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边的路就越来越顺,四年后中了进士,而其他早早中了秀才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有出来一个。

曾国藩打仗不走捷径,湘军每到一处便安营扎寨,将进攻任务变成防守任务,一点点地蚕食着太平天国控制的区域,这便是“结硬寨”;湘军攻城经常性地用时整年,而不是两三个月,通过挖壕沟围城,断敌粮道、断敌补给,有必要时进行围敌打援,方法很笨,但非常有效,这就是“打呆仗”。

曾国藩认为自己得益于不走捷径,因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损害人的事不要做

唐朝时,有人告密周兴意图谋反,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这个案子。来俊臣先问周兴:“有些囚犯再三审问都不肯承认罪行,怎么使他们招供呢?”

周兴说:“这很容易!用炭火在周围烧瓮,然后让囚犯进入瓮里去,什么罪他敢不认?”来俊臣站起来对周兴说:“有人告密你谋反,就请老兄自己钻进这个瓮里去吧!”

这就是“请君入瓮”成语的来历,所以,损害人的事情不要做,否则害人者的结局往往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

贪便宜的事不要做

贪便宜往往会吃大亏,因为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白占的便宜。历来很多骗子就是利用人爱贪便宜的心理来达到目的。

左宗棠说,“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对喜欢贪便宜的人,大家都防着呢!一来二去,贪便宜的人就会惹人讨厌,人缘就差,反倒会因此失掉很多机会。

贪便宜的事不要做,吃亏的事不妨做一些,吃亏是福,有时候吃亏就是占便宜。要想有所回报,就要懂得有所付出。

张启明:谨言慎行六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