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歡喜(民間故事)

身為退休教師的王老太,八年前老伴不幸去世,當時三個兒女商議對她的贍養問題,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在企業工作的老大,提出三兄妹輪流贍養,一家管一年。自己開了個小公司的老二,主張由一家贍養,其它兩家給經濟補嘗。在小學教書的女兒老三說,她可以長期贍養媽,也不要兩個哥任何經濟補嘗。

他們各自發表意見後,叫媽表態,王老太想,她自己有退休養老金,有一套三的住房,完全可以單獨生活,問題是自己年紀大了,要不同意隨兒女生活,遇生瘡患病沒有人照料,只好同意兒女的意見。但單跟那一家過,其它兩家會說長道短,便說同意老大的意見,一家住一年。

從誰家開始,老大說從大到小,小妹說從小到大,老二說,你們兩個莫爭,乾脆從我開始。最後決定抓閹,寫好一二三的紙砣,抓了後就按號贍養。

結果老大是一,小妹是二,老二是三。王老太就先到了老大家。開初,老大兩口子對老人特別孝敬,茶上手,飯上手,媽前媽後不離口,想吃什麼就給買什麼。過了半年,老大喊到王老太說:“媽,你那套房空起,太不划算了,我給你租了出去,月租金二千。租房合同寫好了。”邊說就邊把合同拿了出來,他把第一頁正文的內容給王老太看了,就拿空白的第二頁叫王老太簽字,她認為老大這種想法也對,就簽了名字。

這以後,王老太不知什麼原因,老大兩口子對她的照顧,一天不如一天了,大兒媳開始看她不順眼,有時還指桑罵槐,久而久之還發生爭吵,還未到一年時間就想趕老人走。住滿一年的前三天,就給老三打了電話,說滿期當天,必須來把媽接去。老三問多兩三天接行不行?老大說多半天也不行。

老三無法,就在那天上午給學校請了假,去把王老太接到了家。常言,女兒是媽的小棉襖,老三把她照顧得特別好,天天噓寒問暖,生活無微不至,經常變換著花樣做她喜歡吃的飯菜。一切家務也不要她做,還硬要叫她跟小區的大媽們出門去遊玩、唱歌跳舞,鍛鍊身體。她在女兒家過得十分開心快樂,滿一年她不想走,女兒也勸她繼續住。老二也巴想不得,不接媽去住,樂得輕輕鬆鬆過他們自己的日子。

星期天休息,老三喊到媽說,“我發覺大哥二哥都有可能想打你那套房子的主意,我建議你慎健在處理好,免得你百年之後大哥二哥,爭奪遺產,鬧上法庭,你在九泉下也不會安寧。”

“我是想把那套房給你。”王老太說:你大哥、二哥結婚我都花了錢,還給他們買房付了首付款,你結婚是你們自己花錢買的房子,沒有花我的錢,把房子給你,我才算公平。

“媽,你的心意我明白,但我決不會要你的房子,兩個哥哥也不會同意。”老三說:我的想法是,您的遺產,我們三姊妹都不給,把你的遺產全部給鎮中學,資助困難學生讀書好不好?

王老太覺得老三建議可以考慮,她曾想過,把她的房屋贈給學校,讓學校賣了資助困難學生。經過再三考慮之後,她叫老三起草了遺囑,並通知了鎮中學劉校長,一同到公證處去進行了公證。

時間過得真快,王老太在老三家不覺滿三年了。心眼多的老二,忽然想到,小妹讓媽長住她家,是不是別有企圖,是不是想得媽的遺產,便同媳婦商量,要把媽接到自己家住了。想到就做到,他立即開車到小妹家,把王老太接到了自己家裡。對他媽說,我們公司的事多,沒有空陪你,你要多照顧你自己。自然,老二兩口子對她沒有刻意的孝敬,基本上是平平淡淡。

王老太在老二家住,就感覺很不習慣,便又提出回到老三女兒家住。老二看到他媽的身體不如以前,心中暗喜。說你捨不得你女兒,要到她家去住,我沒意見,但你那套房子今後給誰,是不是也要有個意見,打算怎麼處理?

王老太心想,兩個兒心裡都想她的房子,沒好氣地說,給你嘛!老二心裡想,給我我就要。過了幾天,他就起草了遺囑,叫他媽簽字。王老太心想,如果不籤,老二肯定要吵鬧,不得罷休,好在她房屋給鎮中學,辦了公證遺囑,現在簽了也不起作用,她就簽上了名字。老二自然心裡感到歡喜,很快就把他媽送到了小妹家去住。

幾年以後,王老太因病醫治無效,不幸去世,老大老二都心裡歡喜,老大拿了媽的遺囑,(實際上是住在他家時,寫那份租房合同,他把第一頁的內容換成了遺囑。)去辦理房產過戶手續。老二也拿著遺囑去辦過戶手續,沒有想到鎮中學劉校長,也拿出一份遺囑來辦過戶手續,三個人不約而同到了房管所。

最後鬧上法庭,法官宣判:“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公證遺囑的效力最高,鎮中學持有的公證遺囑,王老太在去世前並沒有到公證處撤銷,合法有效。”老大老二持有的遺囑,都成了廢紙一張,氣得吹鬍子瞪眼,落得一場空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