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癱瘓奶奶上學的女大學生:做多份家教,婉拒更多資助

帶癱瘓奶奶上學的女大學生:做多份家教,婉拒更多資助

代麗飛很珍惜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光 成都商報 圖

代麗飛,是成都大學醫學院(護理學院)護理專業2016級學生,今年20歲。4年前,81歲的奶奶突發腦溢血導致偏癱,爸爸因疾病損傷智力,奶奶的其他子女也都已經年過花甲,從小被奶奶撫養長大的代麗飛不忍心奶奶被送到養老院,一個人孤孤單單,毅然決定,承擔起照顧奶奶和爸爸的責任,這個擔子一挑,就是4年。

81歲奶奶突發疾病癱瘓

16歲孫女挑起照顧重擔

如果不是奶奶突然生病倒下,代麗飛或許還能安然地在象牙塔裡度過一段純粹的校園生活,和同學們一樣,在教學樓上課、去圖書館看書,課餘時間參加社團,也許還會和同學們聚餐、旅遊。

4年前的暑假,81歲的奶奶突發腦溢血,左半邊身體癱瘓,生活不能自理,須得有人照顧。但奶奶的四個子女中,代麗飛的爸爸因為從小患病損傷了智力,勉強只能顧好自己,其他的叔伯也都年過花甲,沒有能力親自照顧老人。

代麗飛從小跟在奶奶身邊長大,雖然在農村,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奶奶一直很疼愛這個苦命的孫女。代麗飛記得,四五歲時,自己半夜生病,是奶奶揹著自己走了好遠去打針,再揹著自己回家。鄰居給的糖果,奶奶也會小心地裹在手帕裡,留給小麗飛。“我能照顧她,為什麼要送養老院?”代麗飛做了決定,向高中學校申請走讀,回家照顧奶奶和爸爸,那一年,代麗飛16歲。

早上五點半,代麗飛就要起床,先幫奶奶穿衣洗漱,做好飯,一邊自己吃,一邊還要扶著奶奶唯一能動的右手餵飯,實在來不及了,爸爸也能幫著喂一喂。“學校離家近,只要10分鐘。”代麗飛說,中午十二點多放學,煮飯收拾的時間就很緊張。

高中學習緊張,除了上課和照顧奶奶的時間,代麗飛其實並沒有多少時間認真學習,“有空就看看書”。高三的“一診”、“二診”考試,代麗飛都沒能上本科線,但代麗飛說,自己並不在意,能不能考得上大學,考上哪個大學,都沒有照顧奶奶來得重要。也許是心態輕鬆,代麗飛的高考成績剛過“一本”線。“一直是想當老師,後來調劑到了護理專業。”代麗飛想,護理專業也不錯,至少對自己照顧生病奶奶和爸爸會很好。

帶著奶奶上大學

學習和奶奶成為生活的全部

上大學,面臨著要離開家,代麗飛剛剛拿到錄取通知書,就早早地做起了計劃。在新生群裡,她聯繫上老師,申請走讀。開學前,代麗飛在距離學校10多分鐘路程的小區裡,租下了一套兩室一廳的小房子,月租900元。“有更近的,但是要1000多元,租不起。”代麗飛說。

上了大學,代麗飛的生活與高中無異,仍然是早早地就要起床,給奶奶換換尿不溼,穿衣,洗臉擦手,做早飯。八點前要趕到學校上課,中午放學,匆匆騎著單車回到出租屋,兩個小時的時間要買菜、做飯,還要給奶奶翻身拍痰。因為常年臥床,身體虛弱,奶奶總是容易出汗,代麗飛一天要給奶奶換好幾次衣服,避免感冒……這樣的生活,代麗飛說,“已經習慣了”。

代麗飛把煮得軟糯的稀飯和牛奶餵給奶奶後,端來了熱水,細緻地給奶奶擦臉。因為倒睫,一直閉眼睛的話會傷害角膜,幾乎是每隔幾分鐘,代麗飛就要“語氣嚴厲”地讓奶奶睜開眼睛,但代麗飛望著奶奶的眼睛裡,透露著寵溺,熟稔地用自己額頭去碰奶奶的額頭。聽到奶奶喉嚨裡有痰,代麗飛從奶奶的後背熟練地由上往下拍,讓奶奶用力咳嗽。“吐不出來。”代麗飛皺著眉頭。

收拾完,要去上課了。代麗飛把奶奶推回房間,抱上床,蓋上被子,然後把電視節目調到熱鬧的京劇、四川方言節目,故意調大音量,“要讓她聽到聲音。”代麗飛這才關上門,往教室趕去。

忙碌中抽時間做家教

婉拒了更多的資助

“這是我們家裡的事,自己能夠承擔的,就不願意多給別人添麻煩。”代麗飛說,現在,奶奶每個月有1000多的社保金,加上低保和好心人每月1000元的資助,學校每學期的助學金,自己也找了家教的工作,能掙到一些錢,足夠自己和奶奶、爸爸的生活,因此再有其他人的資助,自己都拒絕了。

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但20歲的代麗飛總是衣著簡單、素面朝天。身材纖瘦的代麗飛捨不得給自己買一件衣服,手機是花200元買的,但她卻願意給奶奶花錢買品質好的高鈣奶粉,奶奶衣服幾乎佔據裡整個衣櫃,她說“奶奶用好的,我湊合就行。”

代麗飛說,現在,爸爸一個人在家裡,能照顧自己,小長假時,會把爸爸接到出租屋。但每週代麗飛都會獨自回家一次,但每次停留不超過3個小時。每個週末,代麗飛都要去武侯區做家教,最多的時候,代麗飛帶著三四個學生。做家教,讓代麗飛覺得,自己離教師夢更近一些。“畢業了,如果有機會,還是想當老師。”代麗飛說。

放學回家,代麗飛會和奶奶聊天,學校今天發生了什麼,自己看到了什麼有趣的事,雖然奶奶不能回應,但代麗飛說,自己已經習慣了,未來的生活可能也不會跟現在有太大的差別。一家人在一起,這對代麗飛來說,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