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為什麼有的科目開卷考試,這樣有意義嗎?網友:開卷也難考

網友一:

我的觀點是——開卷考試利大於弊,但是並不適合所有的場合,考試的模式也必須改變。開卷考試並不代表不用學習,大學大大小小的考試中,我感覺的最難的“考試”,是論文,這算是開卷的最極限了吧,幾乎無限時間,無限資料。

要做出好的成績,不光平時要努力學習,寫論文時更需要加倍的努力去研究,討論。這樣子的考試,測試的是學生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背誦機器。如果是團體論文,還很考驗團隊協調能力,在大學早期做的團體論文,常常最後要交了,才發現同學A的和自己的論點相反,甚至牛頭不對馬嘴。

而在考場中的開卷考試,有限時間,無限資料的情況下,往往你會發現,在有限時間中查閱資料的時間並不多,而真正的牛人,反而花在翻書的時間上最少,而儘可能花多時間在組織自己的答案上。在這樣子的考試中,就很考驗學生平時最知識點的整理能力。考試時最有用的不是課本,而是自己精心整理標註的筆記。

大學裡為什麼有的科目開卷考試,這樣有意義嗎?網友:開卷也難考

網友二:

開卷的最明顯優點:

1、大學培養的是全方位的創新型人才,很多老師會根據自己的個性,安排哪些需要開卷。一般為純理論性的學科。(且一般開卷考試,在考試之前,老師會安排其他更加合理、有用的任務需要,學生自行完成,最後成績綜合評定。)

2、開卷考試因為不用花時間死記硬背,學生會有動力與精力去學習更多的知識,或者其他更重要、更難的學科。這樣子會更加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也會鼓勵學生深入研究某一個知識點。

3、開卷, 會大大減少作弊等一系列惡習。

網友三:

我在大學裡唯一開過卷的是思政課,這種課很多學校都會開卷考。說真的,叫我把所有內容背下來,真心做不到,況且我覺得背下來也沒有什麼意義,為什麼把時間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呢!

有一句話說得好“存在即合理”,學校安排開卷考,必然也有它的道理。而且開卷考,又不是把答案都給你,是需要你融會貫通的。記得以前政治老師說,開卷考還有幾個同學掛科了,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

不知道大家的毛概是怎麼考的,我大一的毛概考試還挺難的,沒有選擇題,只有辨析題,最後一道題是要求寫800字的論文,佔了50%的分,忘了寫什麼內容,反正我不怎麼會寫,東湊西湊,才湊夠八百字,這也是一個悲慘的故事!

大學裡為什麼有的科目開卷考試,這樣有意義嗎?網友:開卷也難考

網友四:

開卷更貼近未來,作業一名工科的學生,不同情況下的各種公式,每個公式裡的係數取值等等,如果全部印在一張試卷上,顯然不可能,開卷考試就體現出了它的合理性。以後未來的工作中,工科生都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規範手冊,這些作為參考或標準,都是不容忽視的,也不存在全部需要記憶。隨著年齡增大,有誰能保證記憶的東西不會忘記。

大學裡為什麼有的科目開卷考試,這樣有意義嗎?網友:開卷也難考

網友五:

那是你沒見識過真正的開卷考試。

但凡在國外留過學的都知道,一門課如果是開卷考試,那難度絕對夠你受的。閉卷考試的答案都在書裡,只要把書背下來就能考好。開卷考試的答案在書裡都找不到,隨便你帶多少參考書進去都不可能找到正確答案,所有的答案都只能靠你自己的理解去寫,參考書真的只能做參考。這種考試等於讓你現場寫論文,你平時不讀個幾十本書對這門課的內容有深刻理解根本連寫都寫不出來,單靠抄書連及格分都考不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