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大學和大學輔導員搞好關係有用嗎?985畢業學姐泣血訴說

網友一:

因為輔導員掌管了很多權力,比如獎金、助學金、助學貸款等。 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大學入學的時候,幾乎大家都是不認識輔導員的,靠自己努力嘍。 不善於表達的也有機會,只是少一些。

在大學,輔導員就像是你的全職家長,權利都掌握在他的手中,只要你想在大學有所獲得和順利拿到一些什麼,就一定要和她搞好關係,其實,和老師搞好關係並不困難,無非就是笑著遇見了打個招呼,聊一些天,有很多同學在大學選擇的方式是儘可能遇到元避免接觸,這是錯誤的做法。

大學生在大學和大學輔導員搞好關係有用嗎?985畢業學姐泣血訴說

網友二:

當你和導員關係生疏了,那說明你與你在大學想要的一切也就沒什麼關係了,那麼多學生就一個輔導員,就好像一群孩子就一個母親,你不表現他怎麼就知道你是最聽他話他可以信任的最得意的那一個的呢?所以,在大學和輔導員搞好關係對你的大學於今後的人生是很有幫助的,關係好了,你偶爾的小錯誤他也會自然而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今後畢業寫的檔案評語證明都是要靠他的,獎學金評定等等,所以輔導員很重要!

輔導員可以直接在電腦後臺看見大學生各科成績,只要你關係和輔導員好,你掛科了給輔導員說一聲,輔導員可以直接在後臺將最終成績進行改動,你就不存在掛科的事情了,你說權利大不大。因此,大學生輔導員在大學學生工作這一塊的權利是非常非常大的,而且這些權利都是公開的秘密。

網友三:

不跟輔導員搞好關係,怎麼為集體服務。班長組織活動,管理班級,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你確定你比他為集體服務意識強?再者,輔導員負責入黨推薦工作。入黨對學生的“軟性條件”要求更高,在成績達到一定要求的情況下(一般中上就行),首先看思想道德品行修養。大學輔導員准入條件:必須是黨員!所以理論上,他更能把握你是否符合黨員的要求。

出國交流、交換生機會。出國交流、交換的機會第一個關卡就是輔導員。輔導員來篩選誰更符合條件。交換生是學校展現精神風貌的一個窗口。兩個同學,成績都差不多。一個跟輔導員相處的非常好,另一個從來不搭理輔導員。從學校的角度來說,把第一個同學送出去,可能展現學校精神風貌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大學生在大學和大學輔導員搞好關係有用嗎?985畢業學姐泣血訴說

網友四:

和輔導員關係好,有什麼用?那我就說說個人經歷吧。

我現在大二,是學新聞傳播學的。我從小到大對老師都很尊重,我的性格就是不愛惹事的那種,挺老實的,所以無論初中還是高中老師和班主任都挺喜歡我的。在高中我學習成績還好,但我從來不會刻意的去討老師喜歡,因為我很煩那種沒能力還拍馬屁的人,我認為自己收穫的能力才是真東西。可是到了大學,我才越發覺得是我太單純了。

上大學後,我第一次知道獎學金這個東西,是在準備《新生手冊》考試的時候,但那個時候只有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就是成績要好,活動也要多多參加。所以我加入了校學生會,我覺得成績可以靠自己,參加活動就得靠這些平臺了。在學生會里,我並沒有看到很多像外界所說的黑暗,只不過官僚化這點我想所有的學校都會有這種感覺。也沒什麼,這在我看來職位有等級是很正常的。

網友五:

大學就是一個和原生家庭呵護斷離的起點,是自身走向成熟的開始,而輔導員不再像父母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你,慢慢讓你學會斷舍離。

有人說輔導員掌握著學生的生殺大權和評先評優,我想說:是的,輔導員確實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學生在校的表現具有評價的資格,但是學生在校的表現難道與其自身的成長和努力能夠分開麼?

其實輔導員更加是一位"家長",他或她關心同學們的心理健康,為同學們服務,更加引導同學們健康發展;他或她更像是一位夥伴,陪伴同學們健康發展;他或她更像是一位領導,是資源的吸引者也是分配者。

大學生在大學和大學輔導員搞好關係有用嗎?985畢業學姐泣血訴說

​網友六:

在高校中常常流行著一句話:學生怕輔導員,不怕任課老師。

為什麼呢?首先,輔導員掌握著學生的評先評優,掌握著學生的處分大權,而任課老師僅僅只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其次,輔導員和學生走得更近,對學生關心更多。

大學不再是潔白無暇的象牙塔,它是小型社會的濃縮體,更加是脫離原生家庭呵護的最後一道屏障。我曾經問過我的學生:大學畢業第一年找工作失敗,我們可以向父母伸手要錢,可是第二年,第三年呢?你們還能夠理所應當理直氣壯地向父母伸手要錢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