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內,A股飛出第一支令箭

攘外必先安內,A股飛出第一支令箭

吳亞洲《國英觀察》專欄作者

4月24日,上證漲近2%,創業板漲逾3%,滬深兩市漲停個股近90只,在中興事件中備受關注的國產軟件股,甚至掀起了漲停潮……4月25日,創業板繼續小幅上漲……

423政治局會議剛釋放重磅信號,股市就飛出了第一支令箭。

“要推動信貸、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健康發展”,昨日尾盤收市,新華社突發重磅消息,五個市場在這種級別的會議上同時提到,股市成為主角——排在債市和匯市之前,都是前所未有的。

1、

攘外必先安內,安內股市為重。

上一次政治局提到股市,提出“保持股市健康發展”,還是在2016年4月底,從當時的“保持”當如今的“推動”,政策託底的意味顯然在加重。

金融市場最敏感的一環是哪個市場?對預期和情緒的引導效應最強的又是哪個市場?在中美貿易摩擦形勢陰晴不定的局面下,最受傷的,甚至岌岌可危的,又是哪個市場?當然是股市。

穩股市,短期看最容易,但在當下看,卻是中長期任務,所以政策的調子有必要升格一下。債市、匯市、樓市的排位之所以相對靠後,是因為風險已經部分釋放,股市因為要服務於直接融資和金融對外開放,則一直是託著的,而最近,上證走出了一年新低,萎靡已久後今年略有起色的創業板也是承壓不小,在24日的大漲之後,也僅僅是重上年線。

更為重要的是,423政治局會議提到“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是歷史罕見,當然也是重磅信號。既要完成這個任務,又要穩住企業的槓桿水平,顯然,股市是要挑大樑的。另外,金融市場的開放也是既定程序,對股市而言,MSCI預計在5月中旬宣佈A股納入名單,並於6月1日開始正式納入A股,帶來一定增量資金,股市在這個時候栽跟頭,也不好吧。

2、

此時談股市,必談創業板、科技股。畢竟,中美貿易戰的指向和壓力,已經直指或傳導至中美之間的科技競爭,漸漸顯露出大國博弈的底牌和真實底色!

在中興事件的刺激之下,423政治局會議也特別提出,“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支持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就已經形成的大趨勢而言,我國數字經濟的規模已居全球第二,最近幾年,國家在科技戰略上的投入,也明顯是水漲船高,其中就包括,A股對互聯網科技股的大門,明顯越開越大,而真正的大招,恐怕還在醞釀!

總的來說,促進股市健康發展,“促進”是積極的,“健康”則意味著是穩字當先、託市是有限度的。在這種情況下,過分看空創業板,與過分看高,其實都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須知,24日創業板漲幅遠超上證,不僅與國家的“政策底”、“科技牌”有關,與業績回升也不無關係。截至2018年4月15日,滬深兩市共有1501家公司披露了一季報預告,創業板公司佔了近半數,而且整體上盈利增速回升明顯——據機構按照目前所披露的業績預告測算,2018年一季報預告創業板整體盈利增速由2017年的-5.59%回升至28.05%,回升幅度33.64%;剔除溫氏股份、樂視網後,由2017年的13.27%回升至33.51%,回升幅度20.24%。

大跌和大漲都是不現實的,結構性行情,才是可期的。實際上,A股這一波下跌,尤其對主板來說,與此前大量績優股業績暴雷或增長失速的關係也不小。這其實也在提醒市場,即便就去泡沫較為充分的創業板而言,2018年的行情也依然會是深度分化的結構性行情——抄底需擇股,近兩週,外資持續流入一些真正的成長股,實際上也表明當前部分優質個股已具備抄底價值,而另外一些業績不彰的個股,恐怕依然難有春天。

“令箭”已飛出,“政策底”會增強市場的安全邊際,股市相對其他市場的投資價值也會凸顯,但談到掘金A股,如果不是指數定投,還需要擦亮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