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燕京八景”都是哪八景?

老牛140945780

提起老北京的自然景觀,很多人都會說:“燕京八景啊!”足見燕京八景在老北京人中的名氣。燕京八景是老北京著名的八處景點,產生於金代。

關於北京地區“八景”的最早記載,是在金朝的《明昌遺事》中。明昌時金章宗的年號,當時所起的名目叫“燕山八景”。

今天我們所說的燕京八景中的“八景”分別是:

太液秋風(中南海);

瓊島春蔭(北海公園);

金臺夕照(金臺路);

薊門煙樹(西土城);

西山晴雪(香山、八大處);

玉泉趵突(玉泉山);

盧溝曉月(盧溝橋);

居庸疊翠(八達嶺)。

此八景實在乾隆十六年,也就是1751年,乾隆皇帝親自主持更訂的,在每一景點的所在地還豎立御碑一通,正面是欽定的八景名稱,背面是七律詩一首。

燕京八景的出現,對後來的風景點建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此之後,無論“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畝之園,以及琳宮梵宇,靡不有八景詩歌矣”。現代園林、庭院綠化也借鑑燕京八景建造景點,推動了北京園林建設的發展。


北京晨報

說起燕京八景,北京人都能說上幾個,但每個人說的不一樣,有的人還能說出十幾個。燕京八景應該八個呀,怎麼能夠多出來呢?

1.居庸疊翠

古時居庸關範圍包括全部關溝峽谷。下端溝口叫下口或夏口,也叫南口。關溝曲折而上。經居庸關、上關,直達北口──八達嶺。北溝是北京北部燕山山脈的缺口,山谷中峰巒疊嶂,林木蔥鬱,山花爛漫,層林盡染,山水明媚,景緻非凡,"居庸疊翠"碑就在此谷中部的疊翠山上。

1982年,居庸關又以其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價值,劃入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名勝保護區,成為其中重要的景點。

2.太液秋風

今中南海(原名太液池)東岸萬善門旁,有一水埠,水中有亭名為"水雲榭",榭中立景名牌。《燕京八景圖》中記述說:"……天氣晴明,日月晃漾而波瀾漣漪清澈可愛,故曰太液晴波。

"乾隆詩中有"秋到農居爽籟生,玉湖澄碧畫橋橫"之句,故叫太液秋風。這座建在南海水中的涼亭,環境是相當優美的,雲光倒映,小亭宛在,好象出水的芙蓉,夏日荷香四溢,可說是人間洞天水國。

3.薊門煙樹

相傳是古薊州遺址,又叫薊丘,俗稱土城,是遼城和元城的故址。在德勝門外西北,距城內約4公里。古城牆和古建築物都已廢圮,只有古城門舊址兩個土阜還存在。相傳當年其樹木蓊然,蒼蒼蔚蔚,晴煙拂空,四時不改,故名“薊門煙樹”。

4.盧溝曉月

盧溝即永定河,古來交通要津。金世宗1189年下令建橋,1192年(明昌三年)落成,命名廣利橋。橋如長虹,十一拱券門,四個華表,望柱上雕有大水石獅485個。橋長266米,寬9米。

古時交通不太方便,京城距此約是半天的路程。送別京門,打尖住宿,來日早行。雞鳴上路,尚見明月當空,大地似銀,"盧溝橋上月如霜"。於是“曉月”的意境名傳遐邇。盧溝橋的東頭是宛平城,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即發生於此。

5.玉泉趵突

玉泉山在萬壽山之西。金章宗于山麓建泉水院。玉泉山有三個石洞,一個在山西南,下面有泉,深淺莫測;一個在山南,泉水流出"鳴若雜佩,色如素練";一在山根,有泉湧出,其味甘冽,門刻"玉泉"二字。這裡水清而碧,澄潔似玉,“以茲山之泉,逶迤曲折,蜿蜿然其流若虹”因而成為燕京八景之一。

6.西山晴雪

西山是指北京西郊連綿山脈的總稱,是太行山的一支餘脈。所說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帶。香山是這一帶典型的山峰,故乾隆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西山風景優美,唐、宋以來已成為寺院薈萃之地,早在八百多年前,金世宗就曾在香山一帶建造大永安寺,還興建行宮。

可以想像,每當雪後初晴,從這裡憑高臨遠,可見山巒玉列,峰嶺瓊聯,旭日照輝,一派紅裝素裹,倍極壯麗,應該說,“晴雪”要比“積雪”更富有詩情畫意。

7.瓊島春陰

瓊華島位於中都城東北郊,金帝在太寧宮避暑時曾駐蹕在這裡。島由開鑿湖泊的泥土堆積而成,島上遍植松柏,到處點綴太湖石。金末道士丘處機在《瓊華島七言詩》中讚道:“蒼山突兀倚天孤,翠柏陰森繞殿扶,……喬松挺拔來深澗,異石嵌空出太湖。”元人陶宗儀形容“其山皆疊玲瓏石為之,峰巒隱映,松檜隆鬱,秀若天成。

”瓊華島四面皆景,尤以春天雲天景觀更為動人。廣寒仙境,雲蒸霞蔚,瑞氣氤氳,松柏蒼翠,花木含苞,山石俏麗。瓊島春陰正是古人對於大地春回,萬物復甦的生動紀實。乾隆欽定該景石碑原在今北海白塔山西坡悅心門前。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遷到白塔山東側現址。

8.金臺夕照

燕山八景原有道陵夕照,後改為金臺夕照。金臺夕照,又稱道陵夕照,位於中都西南大房山。金代定都後,海陵王選址大房山雲峰山修建金帝陵墓。雲峰山又稱三峰山,俗稱墳山,古有“幽燕奧堂”之譽。這裡群山環繞,峰巒重疊,九條山脈奔騰而下,號稱“九龍”。山巔林木隱映,雲霧蒼莽,山間隘口處泉水淙淙,長流不息。

金朝帝王陵墓依雲峰山南麓而建,綿延百餘里,為古都北京最早的一個規模宏大而又集中的皇陵群。金陵在金元之際已遭破壞,到明代因年久失修,僅有殘跡。現為北京的一處遺址景觀。微畫雕《金臺夕照》用圖像化方式復原這“金陵”景觀。

燕京八景之說始於金明昌年間(1190年),

歷史上的燕京八景

不同歷史時代對燕京八景的景觀和描述均有不同。

金代: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道陵夕照、薊門飛雨、西山積雪、玉泉垂虹、盧溝曉月、居庸疊翠

元代:太液秋波、瓊島春陰、道陵夕照、薊門飛雨、西山霽雪、玉泉垂虹、盧溝曉月、居庸疊翠

明代:太液睛波、瓊島春雲、道陵夕照、薊門煙樹、西山霽雪、玉泉垂虹、盧溝曉月、居庸疊翠

清代:(康熙年間)太液睛波、瓊島春雲、道陵夕照、薊門煙樹、西山霽雪、玉泉流虹、盧溝曉月、居庸疊翠

清代:(乾隆十六年)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金臺夕照、薊門煙樹、西山晴雪、玉泉趵突、盧溝曉月、居庸疊翠。乾隆帝親筆御題之碑,於是燕京八景更是名滿四方……

除此之外,明清的文人騷客又在長期觀視之中總結了“燕京八景”之外的八個景觀,稱“燕京小八景”。明清兩朝燕京已經改名北京,但這八處小景與燕京八景風格相似,都是自然景觀,所以稱燕京小八景,但不都是起源於金代。都是自然景觀,無所謂大小,稱他們為燕京小八景,是因為它們的資歷比起金代的燕京八景來是小字輩。

許多人不瞭解燕京小八景的來歷,把他們與金代的燕京八景相提並論,新老燕京八景一起數,所以超過了八個。燕京小八景是:銀錠觀山、東郊時雨、西便群羊、南囿秋風、燕社鳴秋、長安觀塔、迴光返照、西直折柳。


老徐帶你看穿幫

《燕京八景詩》【視頻】

《太液秋風》

中南海里有一亭,水雲榭是它的名。

立景名牌榭中立,親筆御書清乾隆。

站在亭中四下望,朗朗晴日秋風迎。

太液池水泛波光,金殿掩映綠蔭叢。

北倚瓊島聳白塔,南邀越水瀛臺朋。

紫光閣堂建西岸,皇宮輝煌岸東行。

遠眺碧波千百頃,近觀荷花昨日紅。

八大景緻居為首,太液秋風冠京城。


《瓊島春陰》

太液池水映碧空,瓊華瑤島圍當中。

亭臺殿閣依山勢,玉橋牌樓伴古松。

紅牆黃瓦永安寺,假山奇石林濤聲。

花木含苞盤曲徑,檜柏隆鬱遮深宮。

瑞氣氤氳廣寒境,雲蒸霞蔚天宇清。

岸柳搖曳絲絛翠,大地回暖萬物升。

眼觀瓊島四面景,心繫春陰五穀豐。

乾隆御筆詩為證,碑立白塔山簏東。


《玉泉趵突》

頤和園西有山巒,六峰連綴靜明園。

皇家遊幸避暑地,芙蓉行宮修山前。

寶塔矗立玉峰頂,奇巖幽洞小溪潺。

泉流逶迤如素練,活水甘冽醇厚甜。

水清流碧潔似玉,激波濺石碎珠圜。

泉噴雪湧濤翻滾,貌似趵突在濟南。

明清宮廷專用水,風水寶地潤禾田。

京西稻米享盛名,御筆天下第一泉。


《西山晴雪》

太行逶迤騰細濤,萬里磅礴到京郊。

帝都屏障山林密,西山靜寂迎雪飄。

雪後初霽高臨遠,山巒玉列瓊峰高。

峭壁排銀凝華素,疊石飛瓊鋪玉霄。

綿延無際銀裝裹,瓊樹瑤峰雪景雕。

旭日照輝靄映雪,青石玉潔霞帔包。

單彩素林明曉日,萬壑晶光迎晴朝。

金元明清四朝景,碑立香山半山腰。


《薊門煙樹》

芳樹蓊鬱僧寺鐘,蒼茫煙翠綠還濃。

青蔥四合鶯留語,空碧連天雁遠行。

郊野風光古來景,乾隆欽定已無蹤。

借題發揮為懷古,重建碑臺在土城。

元都殘牆修遺址,樓館廊亭美市容。

街心公園建鬧市,薊門煙樹傳虛名。

高橋大廈遮遠目,樹影縹緲煙霧重。

現代古老銜接處,御碑隱沒綠蔭叢。


《金臺夕照》

郭隗獻策黃金臺,出自戰國聘人才。

昔燕昭王求復興,廣納賢人築高臺。

千兩黃金置其上,奇人異士投奔來。

金人慕其好賢名,中都城內建土臺。

日薄崦嵫斜陽映,千秋靈氣尚徘徊。

實景虛無在何處,年代久遠難告白。

興建地鐵十號線,乾隆御碑地下埋。

金臺夕照為一站,觀碑懷古抒情懷。


《盧溝曉月》

五更雞唱月西沉,黎明斜蟾漫地銀。

宛平城關長庚月,永定河水波光粼。

樹入平郊分淡靄,天空斷岸露微雲。

半鉤倩影影入水,玉兔留照照光痕。

盧溝橋彎十一拱,石獅華表守衛神。

疏星殘月晨橋景,造就盧溝曉月魂。

康熙乾隆留墨寶,東西兩岸御碑存。

古橋見證七七事,抗日烽火由此焚。


《居庸疊翠》

群山逶迤細浪翻,古垣馳騁列峰端。

戍邊守土城墉固,居庸突兀倚青天。

登高遠眺懷幽古,金戈鐵馬猶揮鞭。

重門天險絕奇俊,天下第一稱雄關。

層巒疊嶂林蔥鬱,古峽泉流晝夜間。

蒼松翠柏浮佳氣,山花爛漫野草鮮。

清澗縈繞山鳥唱,日上嶺頂吐雲煙。

金代即為燕京景,乾隆兩賦御詩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702c0006e82a3ce0bce0\

詩畫天地社

燕京是中國古代的別稱,燕景八景又稱燕山八景,或燕臺八景等,其名最早始於金代,指的是當時北京最為著名的八大名勝古蹟。它們分別是,一,北海瓊島的瓊島春陰,二,居庸關長城的居庸疊翠,三,盧溝橋的盧溝曉月,四,德勝門西北的薊門煙樹,五,玉泉山的玉泉趵突,六,香山香霧窟的西山晴雪,七,中南海火榭的大液秋風,八,日壇南壇的金臺夕照。燕京八景的出現,對於後來北京的園林建設,庭院緣化產生了巨大影響,有著重要的意義!


貽生

居庸疊翠(八達嶺),瓊島春蔭(北海),盧溝曉月(盧溝橋),金臺夕照(古燕臺),薊門煙樹(元土城遺址),太液秋風(中南海內),玉泉垂虹(玉泉山),西山晴雪(香山)。


DO老鐵


古山老兵

八景之說始於金朝明昌時期,明朝又添二景稱為十景。偽清乾隆時重新更定了八景,分別是居庸疊翠,盧溝曉月,瓊島春陰,玉泉趵突,薊門煙樹,西山睛雪,大液秋風,金臺夕照。歷代文人雅士,多在此呤詩作賦,留下了佳作。


三門峽行者


巧了,通州土橋也叫“廣利橋"元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