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走路,臨沂媽媽又扶又拉其實是在幫倒忙!

對於寶寶走路的問題,家人們也是比較關心的方面,如果看到別人家的寶寶已經開始走路,而自己寶寶還沒有開始,這時就會擔心:寶寶是不是缺鈣呀,怎麼還沒有開始走路呢?

還有些家長會抱怨,幫助孩子學走路,自己的腰都要累斷了,其實完全不用呀!

孩子學走路,臨沂媽媽又扶又拉其實是在幫倒忙!

這樣學走路,其實在幫倒忙

牽著寶寶學走路

父母牽著孩子學走路的溫馨畫面,對大家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吧,甚至還讓人覺得很感動!然而,千萬別以為這樣做,就能讓寶寶走得早,這種做法甚至是錯誤的。

牽著寶寶學走路有以下幾個壞處

容易形成寶寶錯誤的走路習慣,比如踮著腳走;

容易對寶寶的骨骼造成損傷,大人不注意力道會導致寶寶胳膊骨折或脫臼 ;

大人牽著寶寶走,不利於寶寶前庭平衡能力的發展;

家長過多的干預,容易讓寶寶的依賴性會更強。

所以說,牽著寶寶學走路,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媽媽應該都知道,大人需要彎下腰去遷就孩子的身高,經常累的腰痠背痛,寶寶呢,也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稍不注意,還會有健康危險!

孩子學走路,臨沂媽媽又扶又拉其實是在幫倒忙!

使用學步車

有些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小寶貝更快跨出人生第一步,早早就把孩子放進學步車中。

但是!家長需要明白的是:過早、過多使用學步車,可能導致運動發育遲緩與骨骼畸形,更容易使寶寶失去對平衡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的鍛鍊,今後更容易摔跤。

對於學步車,美國兒科學會提議禁止嬰兒使用學步車;2011年我國衛生部也曾經發文表示,不建議嬰兒使用學步車。

孩子學走路,臨沂媽媽又扶又拉其實是在幫倒忙!

坐爬站走是一個漸進的「里程碑」,通過這一個個動作的反覆練習,孩子學會對肌肉的控制並掌握平衡能力。尊重寶寶自然發育情況,不要揠苗助長。

孩子16個月過幾天了,上個月開始自己突然在床上站起來,什麼也不扶走幾步,從來沒有彎腰扶胳肢窩走,身邊朋友都說誰誰誰家孩子十個月就會走了,誰誰誰家跟你們一樣大都會跑了,只告訴自己,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且獨立的個體,遵循他個人的意願發展成長,多好。------衛大臉

懶媽媽,別人總嘮叨要扶著走路,沒理他們。小娃扶圍欄,推凳子,推小車,推玩具,連滾帶爬自己學走路,1歲2個月有一天就突然不扶自己走路了。1歲3個月快跑起來了,去商場自己推嬰兒車,別人看了都樂。------兔白白

孩子學走路,臨沂媽媽又扶又拉其實是在幫倒忙!

陪孩子學走路,這樣比較靠譜

1

光腳學走路

其實寶寶在還沒有學會走路之前,光腳學步是最好的選擇!

光腳走路時,腳掌的末梢神經會感受地面的刺激,更好地感知地面的高低變化,及時進行調整,從而走得更穩、更協調。

這個階段經常穿襪子反而會影響兒童的觸覺發育,不利於雙腳探索能力的培養。

美國的一些兒童醫生也是建議讓孩子赤腳走路,這樣的話,孩子能夠更快的學會走路,同時也能養成良好的走路姿勢。如果媽媽擔心地板太涼寶寶同意感冒的話,可以給寶寶穿襪子哦!

孩子學走路,臨沂媽媽又扶又拉其實是在幫倒忙!

2

給寶寶提供合適且安全的環境

寶寶從爬到獨立行走會經歷一個扶牆走的過程。寶寶在一開始站立行走的時候,會依靠周圍的一切幫助自己行走。

所以家人一定要把家裡會妨礙寶寶走路的安全隱患及時清除,比如尖銳的桌角可以貼上防撞條,把容易傾倒的櫥櫃固定好,易碎品都放置在寶寶觸碰範圍外……有了安全的環境,也就可以讓寶寶大膽行走了!

3

給予鼓勵,不過多參與

不管是在學習站立、扶走還是嘗試自己走,孩子剛開始多半會害怕,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是儘量給予鼓勵,認可孩子。

孩子專注於探索的時候,也儘量不要打擾,適當給予鼓勵和關注。

如果孩子跌倒了,可以用話語和擁抱來安撫,不要表現得過於驚慌。

只要遵循這個原則,孩子就能在探索中找到自信,敢於嘗試,摸索出經驗。

孩子學走路,臨沂媽媽又扶又拉其實是在幫倒忙!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讓寶寶順其自然的學會走路才是最好的方法。但粑粑麻麻也要注意,如果到了18個月,寶寶用盡洪荒之力還是不能踏出第一步,趕緊去請教醫生別耽誤。

家長不過早干預寶寶學走路,並不表示不要管,而是希望家長自己首先要明白,幫助孩子自己學會走路遠比刻意訓練更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