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胃不好,經常積食發燒,有沒有比較好的調理辦法?

歲月靜好37432

孩子脾胃不好,經常積食發燒的話,首先要改變現在的飲食習慣,家長要認真控制孩子的飲食。

處理方法:先把孩子的積食發燒狀況治理好,孩子這段時間儘量吃粥類的食物,配合吃一些助消化、調節腸胃的藥物,多喝水,保證大小便正常。

接著就要從飲食方面來調節了,每天可以多餐少吃,儘量以易消化,新鮮營養的食物為主,葷素搭配好,晚餐可以少吃一點,並且現階段零食類的、刺激性大的一律不讓孩子吃,可以讓孩子吃水果替代。

平時可以做一些補脾胃的藥膳給孩子吃,慢慢的調理,急不來的。

最後運動必不可少,每天跑跑步、走一走、打打球,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促進消化。


雨林健康

孩子脾胃不好,經常積食發燒,有沒有比較好的調理方法?

首先來看一下積食引起的發燒特徵:

1、驟然就燒很高,一般都能達到39度及以上

2、大便異常,不排大便或拉稀,味酸

3、有時會嘔吐,嘔吐物基本是原狀,味餿

4、發燒時肚子熱,手心熱,有時候腳心也熱

5、口中有異味



脾胃虛弱的孩子,為了預防孩子積食引起發燒,父母要經常觀察孩子的舌苔,如果舌頭中間的舌苔厚,就是有積食的症狀,這時候給他及時處理積食,就不會引起發燒。

當孩子有積食症狀,就一定要給孩子控制飲食,忌口寒涼水果牛奶,肉蛋,海鮮。把孩子帶到野外去玩。配合給孩子順時針按摩肚子,然後熱敷肚子和後背。熱敷是調胃腸的寒熱之氣,胃腸溫暖了,才能完成中焦如漚的功能。

還可以用焦三仙,萊菔子,枳殼,生大黃,丁香,蒼朮,肉桂,各等份磨粉,陳醋或者麻油,橄欖油,茶油調成糊;也可以用乾粉填滿肚臍,外用膠布固定。晚上睡前貼,早晨取下;可以連續貼一週甚至更長時間,也可以貼三五天停兩天。



祝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鄭姐育兒經

幼兒乃稚陰稚陽之體,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脾胃不足。若乳食不節,易傷脾胃,食積不化,變生它證,為熱、為咳、為吐瀉等。日久則脾胃愈虛,氣血化生不足,元氣日微,體質減弱,而致易傷風感冒。

元代兒科醫家曾世榮在其《活幼心書》中寫道:“四時欲得小兒安,常帶三分飢與寒”,“殊不知忍一分飢,勝服調脾之劑”。他認為小兒只需喂得七分飽,忍得三分飢餓,一來有利食物的消化吸收,二來不會增加脾胃負擔,脾胃就不會受損傷。這樣勝過脾胃受損後再來調理脾胃。

現在的小孩多嬌貴,父母擔心孩子營養不良,總是恨不得小孩多吃一口。實際上孩子胃口最能提現脾胃功能。若胃口好,則脾胃功能好,多吃些也能消化,否則脾胃不足以消化,徒增負擔,使脾胃愈虛,為腹瀉,為食積。


要想避免食積,須得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宜少吃多餐,定時定量,不宜過食生冷、甘甜、油膩等食物,少吃零食。食物要合理搭配,營養要均衡。平時可多吃一些幫助消化的食物,如:山藥,蘿蔔等,山藥健脾,蘿蔔開胃。晚間不宜加餐,特別是睡前,讓胃腸有休息的空間。白天要多參加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可幫助促進消化吸收。

至於食積發燒,實為食積日久,脾胃虛弱,體質下降,易傷風感冒而發燒,非食積而致發燒。



若小兒食積,可行簡單的按摩手法來調理,每日按摩腿部足三里穴和腹部中脘穴,每次按摩3–5分鐘,輕重以小兒能接受為度,這樣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另外也可行小兒推拿,小兒推拿簡單易學,小兒容易接受,又可增加父母與孩子親近的機會,增加互動。具體治法是: 推三關,六腑,多補脾土,掐四橫紋,補腎水,分陰陽,掐大腸,揉板門,運八卦,(退艮重。)二扇門,天門入虎口。每一步網上有教程和圖示,可自行搜索施治。




古道經方

孩子們脾胃常不足,如果飲食或者日常護理不當,很容易消化不良,造成積食發燒。我通常會推薦中醫調理的方式,通過推拿以及一些飲食調整讓孩子脾胃強健起來!



1、小兒吃喝有講究,食物健脾最相宜!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肺功能與孩子生長髮育息息相關! 脾主運化,胃主消化,肺主宣肅。而對於小孩兒來說,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脾常不足,如果日常飲食護理再稍有不注意,很容易造成積食。

我們常說的“吃好喝好”,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吃好的概念和大人是不一樣的。 對於小孩來說,並不是吃的營養越多,越豐富越好。吃好,對於小孩來說,就是順著脾胃的喜好,就是最好的!

《黃帝內經》裡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說法,把主食、果蔬、肉蛋奶合理搭配好,不偏食不挑食,適當多吃蔬菜,這就是最順著脾胃喜好的吃法。

2、堅持揉捏強健脾胃,常按這幾個穴位勝過補藥!

希望通過小兒推拿來調節脾胃的話,可以經常給孩子按揉這幾個部位,長期堅持,安全,沒有副作用,強健脾胃,效果強過“補藥”!



脾經

按摩脾經是最簡單的小兒補脾方法。小孩的五根手指對應著五經穴,拇指第一指節螺紋面對應脾經,食指對應肝經,中指對應心經,無名指對應肺經,小指對應腎經。

每天堅持給孩子從指尖往指根推3-5分鐘,這樣不僅可以補脾,還可以同時按摩胃經。



板門

按揉板門,胃口大開,吃飯倍兒香!板門有“脾胃之門”之稱,經常揉一揉板門,對脾胃的保健效果非常好!

板門位於手掌的大魚際,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範圍,面積大,按摩起來也很方便。

每天順時針給孩子揉3分鐘,長期堅持效果好。



足三里

中醫裡有云“想讓小兒安,三里水不幹”。常按足三里,能補益脾胃,和胃化積,強健身體,特別適合脾胃虛弱孩子的日常保健。

足三里不太好找,讓孩子站立,彎腰,手掌張開,虎口圍住膝蓋外側,四指向下,食指按在脛骨上,中指尖所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

每天給孩子按揉3-5分鐘。每次揉3下,按1下。可以在孩子看電視或者邊和孩子說話邊給孩子按一按,孩子會非常舒服的。



揉神闕

神闕就是肚臍,平時給孩子多做保健按摩,每天按揉3-5分鐘,可以先把手掌搓熱,然後按在孩子肚臍上,輕輕揉一揉。

揉完神闕,順便給孩子做做摩腹。摩腹以順時針的方向進行。



捏脊

捏脊是指順著脊柱兩側提捏背部的皮膚,捏脊可以有效刺激背部的神經組織,進而調整內臟功能,達到增強體質、治病保健的目的。

捏脊方法也簡單,讓孩子趴在床上,以雙手拇指放在孩子脊柱兩側,從下往上推進,邊腿邊以食指、中指捏起皮膚。每天從下往上推5遍。在最後一次,每捏3下,提一下皮膚。隔天做一次捏脊,最好是在上午進行。

3、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憂思傷脾!

爸媽都疼愛自己的孩子,往往竭盡所能給孩子“最好”的,吃的、穿的、用的,樣樣不能比別人差。但是家長對孩子精神層面的關心卻少之又少。

很多爸媽會說,小孩子哪有那麼多心思,吃好喝好就夠了。

這樣的想法太武斷了,連嬰兒除了吃奶睡覺,還需要媽媽的擁抱和撫摸,更何況孩子越來越大,思想越來越複雜,心理對健康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很多剛上幼兒園的孩子,爸媽會發現孩子的飯量明顯下降,不好好吃飯。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不喜歡去幼兒園,每天心裡發愁,就會導致孩子茶飯不思。這就是“憂思傷脾”導致的。

爸媽要經常和孩子聊聊天,看看孩子有什麼擔心的事情,有什麼心煩的事情,這些小事情長期積存在心裡,影響了脾胃功能,才出現了食慾缺乏、消化不良的症狀。

另外,脾胃不好的孩子,爸媽可以給經常吃一些山藥、山楂、蓮子、薏米、紅棗等,可以組合著熬粥,也可以單獨榨成粉做糕點,通過食物給孩子補健脾胃是最健康的方式。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點贊、分享!

帶娃的那些事

小兒積食是中醫的一種常見病。通常情況下,孩子一旦積食,家長往往首先會想到,用藥物或捏脊等中醫推拿方法,來幫助孩子緩解積食的症狀。但是,在多次寶貝的積食調理中發現,藥物對寶貝的脾胃有一定的傷害,而推拿雖然副作用小,但卻因人而異。其實很多時候,用簡單的食物就可以幫助孩子解除積食的痛苦。說白了,積食是吃出來的病,也可以吃回去。

積食的原因

無論是中醫、西醫還是營養學都指出積食是飲食過量造成的。總體來說,積食是由於攝入過多高能量食物,導致消化液消耗殆盡,以至於無法消化的食物被迫堆積在胃腸中,使胃腸蠕動減慢,糞便無法快速排出,最終引發食慾下降、便秘甚至腹瀉、發燒等一系列症狀。

積食的症狀

輕度的積食,往往表現為:食慾不振,口臭,肚子脹、胃部不適、睡眠不安,手腳心發熱、舌苔厚等等。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不愛吃飯或強烈拒絕吃飯的時候,媽媽可以聞聞寶貝的嘴,看是否有口臭,舌苔厚不厚;也可以摸摸肚子,看是不是很脹,嚴重時有可能一碰就疼;晚上寶貝睡覺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是否左右翻滾,總是睡不踏實;還可以摸摸手心腳心,看看是不是有些發熱;如果有以上這些現象的話,就說明寶貝積食了。

重度積食,主要表現為:便秘,腹瀉,發燒,同時伴有厭食,甚至腹脹如鼓,疼痛哭鬧等。

當寶貝因積食發熱時,必須及時進行消積調理,如不及時,有可能引發感染,而導致胃腸道感冒。

積食的飲食調理原則

第一,食物清淡,易消化,嚴重時以流食為主;

第二,保證足量飲水;

第三,減少或暫停“三高”食物;

“三高”食物,是指含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這些食物減少的程度,可以根據寶貝的情況而定;如果寶貝嚴重積食的話,尤其引起發熱時,一定立即暫停這類食物的攝入。

第四,添加粗雜糧及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粗雜糧中富含維生素B族和膳食纖維。其中維生素B族可以起到促進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的作用;而膳食纖維,可以增大食物殘渣的體積,使糞便快速排出。除了粗雜糧外,像綠色蔬菜、蘿蔔、薯類都是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第五,適當安排消積化滯的食物;

冰糖山楂和焦米糊這類藥食兩用的食物,具有較好消積化滯的效果,在寶貝積食比較嚴重的時候可以適當添加。

另外,在食療的同時,搭配適量的運動,會使積食的調理起到更好的效果。


兒童營養師宋婉睿

按捏療法

捏脊 讓患兒面孔朝下平臥。家長以兩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兩側,隨捏隨按,由下而上,再從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揉中脘 胸中與肚臍連線的二分之一處,即是中脘穴位。家長用手掌根旋轉按揉,每日兩次。

摩湧泉 足底心即是湧泉穴。家長以拇指壓按湧泉穴,旋轉按摩30-50下,每日兩次。

運動療法 戶外運動 堅持讓孩子做戶外活動。天氣冷的話,可選擇太陽好,風輕的時候,每天讓孩子出去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 飯後散步 吃完飯後,帶著寶寶溫和地散步半小時到一小時。


辣媽手冊

我們都清楚孩子的脾胃虛。有的孩子都不怎麼生病有的孩子經常生病。我的孩子就是經常生病的人。脾胃特別虛。就目前一歲兩個月而言還沒怎麼加輔食。稍微吃多點就積食上火。積食上火發燒感冒咳嗽肯定就是常事了。我的調理方法如下

1.飲食上。儘量讓孩子少吃輔食。多吃母乳或者奶粉。輔食選擇上選好消化調理脾胃的。我這邊吃的有(小米粥,山藥泥,紅薯泥,土豆泥。別的也沒怎麼吃了

2.就是三天兩頭下火。我經常讓吃的有蘿蔔菜,梨,火龍果這些是水果。畢竟食療總比吃藥強太多。如果看著火下不去我就會讓吃點中藥牽牛子粉末熬水,蒲地藍口服液或者小兒雙黃連口服液。這些都是中藥對孩子副作用小。我覺得我上火的時候也是這麼處理的,因為我是母乳媽媽。

3.推拿。我孩子是個特別不能配合的人。無論是洗澡還是推拿次次出名。沒辦法我願意了自己在家學習還要等她深睡才能做。還算小有成果。到現在還不知道具體給孩子推拿哪些做保健。但已經在努力學習了。每天都在學習中。孩子脾胃也好了很多。避免誤導。希望看到這的寶媽寶爸能自己從個個渠道開始學習自己在家給孩子做推拿。調理身體。具體的學習頭條也有的你可以搜索孩子發燒,感冒等的推拿方法。然後就是買書。看視頻等。

希望能幫到你吧!我是這麼調理的。現在我的孩子身體慢慢在變好。


開始自力更生


青山綠水是我家呢

這是兒童發燒的常見原因。有很多兒童,因為飲食不規律和偏食,造成脾胃功能下降。反覆發燒,厭食。大便秘結。對於這種狀況應當以飲食調節為主,多吃易與消化的食物,少吃零食。特別是晚上,儘量少吃。藥物上可以配合吃一些助消化的中成藥。 如保和丸,王氏保赤丸,



小兒消積散等。


大內聖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