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中國古代歷史知識,必須先搞清楚這些職官的大小和含義!

六部:隋代開始,中央政府尚書省下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部首長為尚書,副職為侍郎;部下設司,司長稱郎中,副職為員外郎。

州、郡、道、路、府、省:”州“為行政區劃,歷代數目不同,上古說九州,漢時十三州,三國十八州,唐三百多州。大洲又稱”府”。

參乘:古代乘車,站在車右擔任警衛的人。又叫車右、陪乘。

瞭解中國古代歷史知識,必須先搞清楚這些職官的大小和含義!

曹:古代官署內分科辦事的單位。

刺史:漢分全國為十三州,佈置刺史一人,掌管郡守、縣令之權,與秦御史監郡相似,也稱州政牧後成為掌一州大權的長官。

國子監:官署名,掌管五品以上官僚子弟,或稱國學或稱太學,設祭酒一人,司業二人。

將軍:武官名。先秦以卿統率軍隊,故卿亦稱將軍。

郎:帝王侍衛官的通稱。執掌護衛配從,是皇帝的近臣。有議郎、中郎、郎中、外郎、侍郎等各種名稱。

瞭解中國古代歷史知識,必須先搞清楚這些職官的大小和含義!

御史:先秦為在君主左右掌文書檔案,記錄等事的官。秦漢以後開始有彈劾糾察過失之權。

左右拾遺:唐武則天時置,負責進諫,薦舉。唐代門下省稱左省,中書省稱右省,故屬於門下省者,稱左補闕,左拾遺;屬於中書省者,稱右補闕,右拾遺。

樞密使: 官名。唐代宗時,以宦官掌樞密,其後握權之宦官多以樞密使的名義干涉朝政甚至廢立君主。

庖廚:師。夏代有庖正之官執掌王的膳食。

卿:古代高級官員與爵位之稱。有上卿,亞卿,少卿,九卿之名。

瞭解中國古代歷史知識,必須先搞清楚這些職官的大小和含義!

三老:秦時鄉一級的所置鄉官,掌管教化。

三閭大夫:楚官,掌王族中勢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屈原曾任此職。

司馬:治軍最高長官,一般稱大司馬。

太常:九卿之一,秦代稱奉常,掌宗廟祭祀禮儀。

太史:掌撰文修史及天文曆法,祭祀典籍管理的官。

瞭解中國古代歷史知識,必須先搞清楚這些職官的大小和含義!

太守:戰國各諸侯在邊地置郡,其長官稱守尊稱太守又稱二千石,隋朝稱刺史,宋改設知州,明清稱知府。

亭長:戰國時各諸侯國之間 鄰接地設亭,置亭長以防禦敵人。秦漢時為地方基層行政區劃,約十里一亭,設亭長,掌管緝拿盜賊並管旅宿及治理民事。

縣令:縣的行政長官,也稱縣長,知縣。其下設縣丞,協助縣令,掌辦事、文書、倉谷、監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