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最常見的五類中毒“毒瘤”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常常會有一些養殖動物不明原因的出現一些症狀,比如表現在魚上面是急劇活動、身體痙攣、焦躁不安,解剖發現肝臟及鰓已經發生病變;表現在河蟹等甲殼動物上是溜邊、上網、上草頭等,解剖發現鰓變黑、肝胰臟發白。

水产养殖最常见的五类中毒“毒瘤”

筆者根據在塘口的經驗,結合有關文獻,發現這樣一些疾病多與中毒有關,而中毒的因素又是多種多樣,具體的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類,在此總結出來與廣大養殖戶分享,望能為廣大養殖戶提供一些幫助。

微囊藻屬於植物界藍藻門色球藻綱色球藻目色球藻科微囊藻屬,能引起中毒的主要是銅綠微囊藻和水華微囊藻。當微囊藻大量繁殖並死亡後,其儲存物質藍藻澱粉和藍藻顆粒體分解產生羥胺(NH2OH)、H2S等有毒有害物質,毒死水產動物。微囊藻喜歡生活在溫度較高鹼性較高的富營養水體中(溫度28.8~30.5℃、pH8~9.5)。

水产养殖最常见的五类中毒“毒瘤”

其原理是:在白天藍藻進行光合作用時,pH上升到10左右,可使魚體硫胺酶活性增加,在硫胺酶作用下,VB1迅速發酵分解,使水產動物缺乏VB1,導致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系統失靈,興奮性增加,急劇活動。

1.在夏秋高溫季節做好預防,可定期(10~15天)用大水面芽孢配合全效底改片,在晴天上午潑灑。

2.當微囊藻已經大量繁殖時,可全池遍灑濃度為0.7mg/L的硫酸銅,或者藍藻一次淨1袋/畝/米,撒藥後及時增氧及觀察,用藥後第二天可用解毒靈按1袋/5畝進行解毒,第三天用活肥(10畝/袋)配合優加益生菌(3畝/袋)平衡藻相調節水色。

農藥中毒在水產上主要是各種殺蟲劑的使用,以及在引進外源水時,不小心將農業廢水引進池塘,農業廢水中含有的各種殺蟲劑除草劑等引起養殖動物中毒。

水产养殖最常见的五类中毒“毒瘤”

如DDT、地特靈等,殘留時間長,性質穩定,容易在生物體內蓄積,對富含脂肪的神經組織、肝、腎以及心臟等器官產生毒害作用。

如敵百蟲、敵敵畏等,殘留時間短,進入血液內即與血液內膽鹼酯酶直接結合,作用迅速猛烈,中毒後表現為神經麻痺,行動緩慢,最後死亡。

如代森鋅、代森銨等,進入動物體內後,主要損害神經系統,能刺激皮膚,使鰓充血。

對此,建議養殖朋友在引進外源水時注意其來源,是否為農業廢水,如果是,在引入池塘後應進行解毒,在殺蟲時選擇一些藥性溫和,殘留較少,對養殖動物傷害小的藥物,如用敵百蟲等,應嚴格控制劑量。

在殺蟲後及時解毒,能有效減少對養殖動物的傷害,本公司的“解毒靈”含有降解劑、核酸及有機調節素,使用後能有效降解各種農藥殘留,還廣大養殖朋友一個“乾淨”的水體。其次是在年前用過清塘藥物並曬塘之後,在次年放苗之前,應對水體進行解毒,然後再放苗,避免放苗後出現死亡、上網等情況。

無論是空氣、泥土,甚至食水都含有重金屬,其主要來源是工業的廢水、廢氣、廢渣以及一些生活垃圾,在地表經雨水等富集、沖刷進入池塘,其對水產動物的毒性一般以汞最大,銀、銅、鎘、鉛次之。當水體中重金屬含量達到一定數量後,對養殖動物產生毒害作用。

水产养殖最常见的五类中毒“毒瘤”

其致害機制是:重金屬離子與鰓所分泌的粘液結合成為蛋白質的複合物,覆蓋在整個鰓部並填塞鰓絲間隙,阻礙鰓組織與水的接觸面,使其不能進行氣體交換,發生窒息而死。同時金屬離子通過鰓的表面,進入鰓內或體內其他部位,與體內主要酶的催化活性部位中硫氫基結合成難溶的硫酸鹽,抑制酶的活性,妨礙機體代謝。

為了能保持水體中的重金屬含量不超標,建議在天氣突變等情況下配合“水博士”調水穩水,同時“水博士”中高濃度(有機酸含量多於70%)的有機酸能絡合水體中的重金屬元素,起到解毒的作用。

池塘中硫化氫的來源主要是池塘中的殘餌、糞便、動植物殘骸在厭氧型的硫酸鹽還原菌的作用下分解產生硫化氫,硫化氫具有臭皮蛋味,通常在硫化染料、製藥、含硫橡膠、含硫金屬冶煉等工廠排出的廢水中也存在。

水产养殖最常见的五类中毒“毒瘤”

硫化氫的毒素主要有刺激和麻痺作用,能在魚體黏膜和鰓表面很快分解,與組織中的鈉離子結合可形成具有強烈刺激作用的硫化鈉。硫化氫還能抑制某些酶的活性,阻礙體內生物氧化反應,引起組織細胞窒息。

為此,人為的增加底部溶氧量,破壞厭氧菌的生存環境,就能減少硫化氫的產生,其次,通過改底,將池底殘餌糞便分解氧化,切斷厭氧菌營養來源,也能減少硫化氫的產生。高含量的過硫酸氫鉀和過碳酰胺,能有效氧化池塘底部殘餌糞便,同時還能增加池塘溶氧,定期使用可預防硫化氫產生。

目前,氨的非離子化形式(NH3)被認為是有毒的,但離子態的氨和銨在一些報道中也被認為有毒。水生動物的排洩物、施加的肥料、殘餌、動植物屍體含有大量蛋白質,被池塘中的微生物菌分解後形成氨基酸,再進一步分解成氨氮。

水产养殖最常见的五类中毒“毒瘤”

當氧氣不足時,水體發生反硝化反應,亞硝酸鹽、硝酸鹽在反硝化細菌的作用下分解而產生氨氮。從產生的途徑來說,氨氮和亞硝酸鹽與硫化氫的產生途徑有相似之處,都是底部殘餌糞便積累產生的,由此來看,改底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工業汙水的來源很廣,焦化廠、煤氣廠、煉油廠、石油化工廠等所排汙水都是工業廢水,廢水中所含其他有毒成分也很多,有的含重金屬,有的含硫化氫,有的含樹脂酚,總體來說,工業廢水進入池塘有百害而無一利。

水产养殖最常见的五类中毒“毒瘤”

首先一點是自己管理,因為你不知道哪家工廠排放的廢水不達標,也不知道是否有未經處理的廢水排出來,所以能做的就是堅決不讓工業廢水進入池塘。

但有些情況也是無法避免的讓工業廢水進入了池塘,那這時候如何處理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大量換水,將有毒的水排出池塘,打進新水。在不方便進行排水的時候,只能進行綜合治理,物理的化學的或者生物的方法。物理方法有沉降法、過濾法等,化學的方法可以使用有機酸或螯合劑等進行解毒。

食物中毒在養殖過程中不少見,通常是出現中毒現象但還找不出中毒原因,因為在養殖動物發病時,一般會去找外部水體環境或檢查生病個體的表徵現象,通常會忽略食物這一環節。而食物中毒一般是一個長期積累毒素的過程,在初期可能不易觀察。所以對於這一點,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投食方面下功夫。

我們知道有一個術語叫油脂酸敗,何為油脂酸敗?就是指油脂或含油脂食物,在貯存過程中經生物、酶或者氧化作用,發生變色、變味的等變化,這就是油脂酸,通常會引起食物中毒。另一個方面,近些年通常說到的一個東西,叫黃麴黴毒素,它是藍綠色的黃麴黴菌的代謝產物,也會引起食物中毒。這種黴菌最容易生長在各種油料植物的種子碎片上,而長時間存放的飼料中也容易滋生。

所以,對於食物中毒這一點,是可以靠人為作用進行預防的,合理的飼料配方和投食比例,投餵新鮮的餌料等措施都可避免食物中毒的發生。

對於以上這各種各樣中毒現象,有些是完全可以預防和人為控制的,而有些確是不可抗因素所引起,但歸根結底,還是要有一個預防的意識,通過預防可能不發生,但不預防,卻有很大把握會發生,為了讓養殖更加順利,讓產值更高效益更好,永遠記住防重於治!

當然,在養殖過程中還會有其他一些如抗生素、棉酚、黏合劑、抗生素、甲烷等因素會引起中毒,在此不做贅述,只拋磚引玉,一為廣大養殖朋友提個醒,不要忽視毒素作用,一為傳達一個我所贊同的思想,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