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題寫的“避暑山莊”的“避”真的是“天下第一錯字”嗎?

驚龍軒

關於康熙題寫的“避暑山莊”中是否有錯字,爭論由來已久。大多數人認為,康熙本人並未意識到有錯,一眾大臣雖然看出有錯,卻無人敢提。這麼說也有道理,就算康熙筆下有誤,又有誰敢觸怒龍顏?但是也有人認為,康熙題寫的“避”字並未寫錯,只不過是個異體字而已。孰是孰非?我們來分析一下。



大家都知道,避暑山莊乃是清朝從事外事接待的重要場所,康熙御筆題匾,其重視程度不言而喻。從康熙流傳下來的諸多書法作品來看,他的書法具備相當的功力,端莊厚重而力道十足,頗有王者之氣。康熙書法中流露出來的沉雄和霸氣與其帝王身份十分吻合。既然“避暑山莊”如此重要,康熙又接受過極為嚴格的漢文化訓練,怎會輕易犯下寫錯別字這麼低級的錯誤?


事實上,康熙題寫的“避暑山莊”並沒有錯字。“避”字的寫法不過是個異體字,早在一些魏碑當中便出現過這樣的寫法。最為人熟知的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裡也有著同樣的寫法。另外,米芾和趙孟頫等書法大家都曾有過這樣的寫法。由此可見,康熙寫出“錯”字,並非一時筆誤,而是有著充分依據的。

類似的情況其實還有很多,比如“花港觀魚”、“風流宛在”等等,因為能夠找到合理的解釋,大多傳為佳話。我們在欣賞古人的書法作品時,應該多加強自身的文化底蘊,免得鬧出笑話來。


驚龍軒

先放一個成都武侯祠的康熙題字。

字是工具,書法則是以文字為基礎的藝術。字的意思可能只有一個,但字形卻有好多種寫法。咱們現在用的簡體字只是漢字字形的一種。字怎麼寫算對?不過是新中國規定用簡體字,我們覺得有些字寫得和簡體字有差距便誤認為它是錯字而已。繪畫都分印象派、寫實派等。書法的字形、抒寫方式同樣也分楷書、行書、草書等。你能說梵高的星空整幅畫全是圓圈兒,一點也不像星空?所以,不能用對錯的方式看待藝術,更不能用

簡體字的眼光看待繁體字抒寫而成的書法。

現代以來,字有正體字和異體字之分,比如:流,流是正體字,其餘的寫法便是異體字。

明,明是正體字,其餘的寫法便是異體字。

漢字除了字形的多變外,書法藝術表現上也是多變的。比如,開頭問題中避暑山莊的避。

毛主席寫得那首《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中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裡的字。

我們練字的時候都要臨帖,王羲之、顏真卿等名家的書帖是練字必備。先練形後寫意,長久下來,我們會從一個人的書法風格便能看出他平日愛寫哪位大家的字。康熙一樣,而且涉獵更廣泛。康熙御筆提得字後世存量也就比題字魔王乾隆少點。作為康乾盛世的開啟者,寫一手優秀書法是彰顯康熙文治武功的最好證明。

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麼?

孔乙己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櫃檯,點頭說,“對呀對呀!……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麼?”

悲涼之餘,其實不只四樣……


老四有顆後槽牙

首先康熙題寫的“避暑山莊”裡的“避”字並非錯字,也不是所謂的天下第一錯字,在古代,這個字就是這樣寫的,這樣寫是正確的,這個字也可以說是“避”的異體字,是另外一種寫法。

從魏晉時期就有書法家這麼寫了,如圖這是一幅魏晉時期的碑刻,到了唐代歐陽詢也曾經這麼寫過,當時的很多大書法家都這樣寫,包括後來的顏真卿、趙孟頫、黃庭堅等等。

我們現在的規範字裡面,“避”字右邊是兩橫,所以很多人認為康熙題寫的避暑山莊裡的“避”是一個錯字,但是如果你以現在的規範字為標準,古代的很多字都是錯字。

你不能以現在人為的標準去評價古人。

其實,像這種類型的題字還有很多,比如蘭州火車站的牌匾,就讓很多人大跌眼睛,因為它和國家規定的規範字不一樣。很多書法家是不寫規範字的,寫了規範字就會少了藝術性。

規範字就是固定一個寫法,包括哪一橫長一點,哪一橫短一點,都有固定的寫法。而書法裡則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去變化,只要能從古代碑帖了找到出處,都可以去寫。

甚至為了需要,還可以去掉一部分,比如北京故宮裡的“門”字,所有帶“門”字的牌匾都沒有鉤,據說是因為皇上認為門字帶鉤不吉利,這個鉤是火鉤,容易引發火災。

古代的消防設備不是很好,那麼大的建築群落,其實最害怕的就是失火,這也是皇上最忌諱的,所以從明朝開始,故宮的牌匾上,凡是有門字的,一律沒有鉤。

這個你說他是錯字嗎?

我覺得也不是,在當時這個字就是正確的,還是最合適的一個字,沒有別的寫法可以取代它。

但是你要是拿現在的標準來說它就是錯的。所以是不是錯字還要看當時的標準,用當時的標準來評價才行。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名勝古蹟的碑牌匾額的題字,沒有一個是默默無聞人所寫的字,流傳後世的題字大體分兩種類型。一種為名家字,如東晉的王羲之父子,宋代的蘇,黃,米,蔡等。另一種就是古往今來的帝王將相,還有我們開國領袖和元勳們,這是名人字。



那麼我們再看一下康熙大帝寫的“避暑山莊”的避字錯與不錯,康熙帝是個文治武功的皇帝,守土開疆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漢文化的,著名的《康熙字典》就是當時編制的。到這裡我想朋友們就不應該去懷疑康熙的漢文化基礎知識了。退一步講,對錯幾百年,你讓當今頂級書法大家去寫的比康熙好千倍,那也是沒有什麼太大意義的,這畢竟是一代聖祖帝王的真跡,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其意義和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65833246890

康熙題寫的“避暑山莊”的避字真的是天下第一錯字嗎?康熙皇帝是何許人也?他的奶奶孝莊皇后對他的培育和嚴格管教是有名的,他的老師有五、六人之多,他本人留墨人間無數,習字更為當平常之極,這樣的皇帝,怎麼可能在一座皇家別苑進入正殿大門處的牌匾寫錯字呢?

康熙的這塊“避暑山莊”的牌匾是懸掛在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莊正殿大門上方的,有很多人拿著今天的中華字典上的避字對照,顯然認為是錯了的,因為匾上的避字是多了一橫的。



又有人說:康熙皇帝啊!對這個“避”字最為討厭了,因為避就意味著“逃避”的意思,加了一橫後,它的意思也就不再是想逃避現實,而躲到山莊裡來了;又有的人說:康熙是屬羊的,他加多一橫就成了羊字了,說他平定三番,把重點轉移到北方的一種無意留露。


無論何種說法,而中華文化五千年,亦是有較大的變化的,在現實的生活中,也有繁簡之分了,例如:現與現;車與車等。



據講還有一種叫異體字,它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強調書寫好看、對稱,或者融入作者要表達的新意等等。這就對了,有時我們在春節準備到來時,在街邊看一些寫春聯的,有時會隨著他流暢的筆順將些字加點的,有少點的也有,我記得曾經有人將“流”字寫成少了頭上一點的流字。



綜上,我覺得康熙皇帝的避暑山莊的避字多了一橫,實質就應該屬於異體字的一種,應該不算錯字的。

答題完成,謝謝。


美麗的彩霞詩詞對聯集

因為漢字古時可以自創,也不講究錯別字,從民國開始才規範起來。我認為漢字本來就麻煩,而且還一音多字,如果與時俱進的話應該減少漢字的數量,儘量做到一音一字,多字通假,不要糾纏在錯別字上。


彩雲東昇

肯定不是啦。只是世人不懂帝王的心事。想想秦始皇為什麼稱自己為孤家寡人吧。都是有原因的,且只留給懂的人去看(我們都知道,題字是先在紙上題的,然後再雕刻,有錯的話,雕刻工會婉轉告知皇帝的,唉……)。避字多一橫就是在避一個人。花字只三點,是因為四點屬火。在多一點流少一點意思是風流少一點,幹實在的事多一點。明字多一橫是叫你睜大眼看清楚。


海條子

我們今天的文字從何而來,很明顯是古人一代代傳承下來,文字並不是現代人發明的,到底是古人寫錯了,還是我們寫掉了一橫,決對是我們寫掉了,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方便認讀,搞了個簡化字,說好聽一點叫與時俱進,其實是把漢字的精妙之處簡化掉了,今天的臺灣把老祖宗的文化繼承的很好,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