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一千塊錢以上的鞋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執著的淡頂

關注

【糖小姐的奢侈品】,相信我,這會是一群愛裝逼、愛奢侈品的“藝術家”們的最佳聚集地。


對於普通人來說,日常穿的鞋子基本都是百元左右,一些千元以上的鞋子會專門用來“撐場面”,千元的鞋子除了價格方面讓人印象深刻以外,還有哪些讓人無法忽視甚至是穿過就忘不了的體驗呢?

很多人說越漂亮的鞋子越難穿,但是在千元以上的一般都沒有這種矛盾,對於女生來說,高跟鞋除了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款式,舒適度也十分重要,高價格決定了做工和材料的檔次,上了一千元的鞋子,可以在質感和舒適度上有更多的選擇,甚至可以在細節上有要求了。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穿便宜的鞋子的小學中學時代,不管是自己買的還是學校強制的,沒穿多久就壞了的鞋子總是令人煩惱,而且款式沒有選擇的餘地,舒適度上幾乎就和光腳沒有什麼區別,甚至會磨腳。

但是等到出來工作或是稍微有些積蓄,跨過了穿便宜鞋子的階段穿上一千塊以上的鞋之後,才會知道那些穿過好鞋子再也不肯將就、委屈自己的人不是作也不是虛榮,是因為鞋子對得起價格,極高的舒適度和過硬的質量,以及不需要多說的款式,能讓你在系足眼球的同時,還能舒舒服服走一整天。

其實,看看市面上1000元以上的鞋子,很多都是知名設計師的心血,要麼是充滿設計感,要麼是有獨特的元素,不管是運動鞋還是高跟鞋,


糖小姐的奢侈品

謝題主邀答。穿一千塊以上的鞋子是種什麼感受,可以從心理上和使用上說一下我的個人體會,有感而發,歡迎各位妹子來評論交流。




一千多塊的鞋子


自己平時買高跟鞋較多,比較熟悉,就說下一千多塊對高跟鞋來說是個什麼概念。高跟鞋的一線品牌如RV、 CL、 MB,、JC,入門6K起步上至數萬一雙鞋子也不在話下。按品牌往下降檔,價格段分別在3K-8K、1K-3K、500-1K、500以下,各品牌定位不同,價格差異很大。題主1000塊以上應該是指1K-3K這個檔位吧。



我的高跟之旅


初入職場,我基本是200-300元的時尚款。經驗:越漂亮的鞋子越難穿。



記得第一次升職時,剁了雙1K出頭的鞋子,當時有點心痛但確實興奮。之後基本上就是差不多買這個價位的鞋子為多。



再過了兩年,有點小積蓄,每年會買一雙4K左右的大牌鞋子,主要是偶爾撐下場面咯。


近兩年國內新國貨中也出現了一些質量很不錯的品牌,穿得舒服售後又方便。所以也開始會購買一些量腳定製的鞋子,價格大約在1K-3K之間。



心理上的感受


我小時侯穿鞋子基本在二三十塊,現在小孩隨便買雙也二三百元,物價不同了。穿個一千多元的鞋子,並沒有什麼好嘰歪的。



從心理的另一方面來說,一千多元的鞋子質感(前提是你沒被忽悠)是足以讓你擺脫那種低質廉價的形象,起碼可以看出你對生活有一定追求的,外出也起碼心理過關。



只要你不是虛榮心特別重,1千多元以上的鞋子足以應付大部分場合。2000元和5000元的鞋子,個人覺得差價已經不在質量上,而是在品牌價值上了。至於這個價的值與不值,因各人實際情況而異吧,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使用上的感受


使用上的感受,我覺得主要是鞋子的質感和舒適度的問題。


以現在的物價,除非遇上大減價,否則基本不會再主動選擇200-300元的鞋子。不是因為我富了,而是高跟鞋與休閒鞋不同,真的特別會折磨腳。多花一點錢得到的舒適度可不是相差那麼一點點。況且這個價位,也決定了做工和材料的檔次也就這麼樣了。



上了一千元的鞋子,可以在質感和舒適度上有更多的選擇,你可以在細節上有要求了。當然,對高跟鞋來說,不是貴的就等於舒適,最重要的還是要會選,這有很多技巧,選鞋有困難的妹子可以在評論留言,知道的我會來回答。



每個人的腳都是特殊的,從高跟鞋的選擇上看,鞋子貴的不代表好的,好的不代表適合你,如果你能購買1K以上的鞋子,又不是特別需要大牌撐場面,個人建議可以考慮找一些優質品牌定製。注意,我說的不單是指定製款式,而是定製最合適的尺寸,舒適度有保證。




來個小結


  • 一千元以上的鞋子不要用來嘰歪


  • 一千元以上的鞋子讓你有機會去選擇更好的質感和舒適度


  • 一千元以上的鞋子可以考慮定製


遇上米蘭

一千塊錢以上的鞋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我認為,那絕對是世間不可多得的尤物,此鞋只得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如果你有幸獲得了一雙一千塊錢以上的鞋,那你需要認真下功夫的地方可多了去了。

首先,一千塊錢以上的鞋實在過於珍貴,千萬不要直接用手進行觸碰,請記住一定要隨時備好防塵手套,輕拿輕放。而且,你要專門為一千塊錢以上的鞋配備真空保存箱,任何的灰塵與細菌對於如此貴重的鞋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危險”。

一千塊錢以上的鞋萬萬不能每天都穿在腳上,那就真的是太“暴殄天物”!面對這樣的鞋,你必須懂得珍惜與心存感恩,每次都要嚴格根據老黃曆上的良辰吉日進行穿著,每月穿著天數最好不要超過5天,並且不能連續2天以上進行穿著。

穿鞋之前,你要仔細地進行焚香沐浴,確保身體的每一個角落都是乾淨清香的,毫無任何雜質的痕跡,尤其是你的雙腳,必須進行醫學級的嚴格檢查,死皮、凍瘡、水泡、角質都不能允許存在,放大鏡必不可少,稍有不慎,對於你那雙一千塊錢以上的鞋必將會是毀滅性的打擊!

雙腳乾淨衛生只是基本要求,氣味問題同樣需要注意,有異味的雙腳是絕對不能接觸一千塊錢以上的鞋的!根據中華文化的傳統,在古時候,這都是大逆不道,需要砍腳的行為!在確保雙腳沒有任何異味的前提下,最好使用純天然調配的頂級香精油塗抹雙腳,越高貴的氣味才越配得上一千塊錢以上的頂級鞋履!

完成以上所有的步驟,當你真正穿上一千塊錢以上的鞋後,你會感覺通體舒暢,經脈全開,幸福感從足底升騰而起,充斥整個身體,整個人立刻變得高貴起來,你將成為全小區最閃耀的人物!

當然,照理說,如此珍貴的鞋最好不要在戶外進行穿著,如果你實在有錢任性,要把一千塊錢以上的鞋穿到戶外去的話,我建議,要用塑料袋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這樣的鞋底沾地是戶外行走的最大忌諱!

穿著完成後,脫下鞋,你還要對它進行三跪九拜,然後再恭恭敬敬地放進真空保管箱,哦,對了,保管箱裡一定要隨時注意控溫控溼,畢竟,你這一雙一千塊錢以上的鞋如果保管得當,是可以穿一千年的啊!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


劉小順

話說,鞋子穿在腳上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那穿1000塊錢以上的鞋子,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我覺得關鍵是要問問自己舒服嗎?

其實,大家的消費水平不一樣,消費觀念也不一樣,所以每個人對於1000元的的理解和概念也不一樣。有些人可能覺得1000左右的鞋子已經很好了,價值很高了,但也要一部分人會覺得1000左右的鞋子也就這麼回事,可能他們腳上的鞋子一雙就好幾千好幾萬。讓一個月薪3000以內的人,花費1000多元去買一雙1000以上的鞋子,他就會覺得這個鞋子的價值很高,連同著,對於這個鞋子也會有更多的期待,那讓一個月薪好幾萬的人買一雙1000元以上的鞋子,那估計也就那麼回事了,就是自己的日常消費。所以,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感受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根據自己的收入和消費水平合合理安排。但關鍵點,還是在於舒適度。

其實,鞋子本身承載的作用,就是方便人們走路,現代人對於鞋子有了更多的期待,美觀、健康、科學、對於舒適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單從鞋子的舒適度來說,大多是一分價錢一分貨的。現在的一些好的鞋子,很多都要根據人體學的角度來進行腳感設計,涉及的點也比較多,比如說人體的穴位啊,選料啊,腳弓的彎曲程度啊,鞋底的防滑度啊等等。都是在不斷的提升和改進。

很多人穿貴的鞋子,只是微課炫耀或者是為了面子問題。但是,鞋子這東西,就跟婚姻一樣的,要自己親身穿上,試驗一下,才只要真正合不合適自己,有時候可能一雙100塊錢的鞋,其舒適的滿意程度都比你1000元的鞋要高。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千帆遠澋

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是由個人的家庭因素、經濟實力、消費觀念、審美能力綜合決定的。而每個人不盡相同的視角,也間接註定了人與人之間精神上的距離。

回到問題,問:穿一千塊錢以上的鞋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首先,不說別的,提出這個疑問的人應該是那種經濟實力不強,甚至是沒有收入來源的學生所提出的疑問,說明了心中對這件事情的好奇心很重,也從側面表達了問者沒有穿過一千元以上的鞋。

那麼,針對這類人群(主要是沒有收入的學生黨居多)的考察瞭解到,因為從來沒穿過這麼貴的鞋,所以會格外的珍惜,平日裡一定是捨不得穿的,只有在相對重要的場合或者相見重要的人之時,才會小心翼翼的穿在腳上。當然,一旦這雙鞋有一點破損,那勢必會心痛萬分,如果誰踩一腳的話,想要跟對方拼命的心情一定是少不了的。

還有一類人,已經工作多年的中產階級和贏在起跑線上的富二代們,他們有的通過自己的慧眼與努力,善於抓住時代的機遇,贏得了配得上他努力的那部分財富;有的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從小錦衣玉食的生活,不需要絲毫努力就有大筆財富任由他們揮霍。

如果你要問這類人,穿一千塊錢以上的鞋會是什麼感受?他們只會很淡定的看著你,覺得你的問題很可笑。這個問題在他們眼裡就跟你問他們“兩元錢以上的礦泉水什麼味道”一樣的弱智。

其實個人建議,如果經濟能力真的覺得買下這雙一千塊以上的鞋子負擔太重的話,真的不建議為了滿足自己那可憐的自尊心與虛榮心,將自己折磨的萬分痛苦,還不如就買一雙自己可以輕鬆負擔得起的,有適合自己的鞋子出門,這樣你活的輕鬆,別人與你相處也必定會愉快自在的。

而真正有經濟實力的人,他們的生活質量自然要比普通人要高一些,但是未必他們的生活就是你所想象的那麼幸福。也許在你羨慕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羨慕著你。


潘那白

感謝邀請,關於1000元一雙的鞋子我想說的是,因為全球人民的收入水平的差異,以及不同人對消費的觀念不同,所以說對於1000元的概念並不同,例如在我國三 四線城市的收入較低,一個正常上班族的平均薪水在3000元左右,讓他們話3分之一月的薪水去購買一雙球鞋,確實是比較奢侈,當然對於1 、2線城市的白領與家境較好的中產階級,1000元的球鞋甚至只是他們1 2天的薪水,所以他們也很少為1000元一雙的球鞋而糾結。

以最簡單我的例子,我所生活的是一個3線城市,父母也是普通員工,但自小我就是很喜愛球鞋的男孩子,由於家庭收入的限制我在上大學前,從未買過原定價高於1000元的球鞋。

第一雙真正意義上的超過1000元的球鞋是我在大二是利用暑期兼職買到的球鞋,至今還記得的那個誰購買的場景,也是我為數不多的原價購買球鞋的經歷,深刻記得算是10年前吧,入手了NIKE ZOOM KOBE 3這雙球鞋,那時候的科比是當之無愧的NBA第一人氣球星,NIKE ZOOM KOBE 3 雖然1250的售價,但前後ZOOM 緩震氣墊的誘惑,以及自己偶像KOBE 的強勢表現,使得我毫不猶豫的入手到了這雙球鞋。

雖然10多年後他早已破敗不堪但營救被我洗乾淨放在鞋櫃一角,也是人生一段難忘的經歷。上班之後睡著自己經濟能力的不斷攀升,業從事了和球鞋稍微有點關係的工作,也不再覺得購買1000元的球鞋是怎麼樣的一個奢侈經歷,每年都會購買1到2雙千元以上的球鞋,當然大多以籃球鞋和跑鞋為主。

比如籃球鞋有:NIKE ZOOM KOBE 5 、NIKE ZOOM KOBE 10 、AIR JORDAN 23 、NIKE ZOOM LEBRON V、LINING WOW 1等

這些千元球鞋大多都是國內國際知名球鞋,無論代言人和科技配置都是很不錯的,打球時做劇烈運動時也很舒適放心

跑步鞋有:adidas ultra boost、ASICS GEL-KAYANO 23、Nike Zoom Vaporfly 4% 等

這些跑鞋舒適輕質,給自己帶來良好的走路體驗。

關於其實購買球鞋並不一定要追逐名牌奢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一定要量入為出適當消費。

毛毛毛小城

碼字不易,加個關注支持一下唄。

發現都是說女鞋的,說一下我的鞋子吧。

不知道什麼時候,朋友突然給我看了一雙靴子,一下就迷上穿靴子了。

紅翼8111

記得好像是一千四

亂七八糟打過各種油,導致皮面損壞嚴重。

後來入了經典型號 紅翼875

然後又亂七八糟打了油,試圖把大黃改成紅棕,但效果不是太好。

大概什麼感受?

靴子很硬,剛穿幾天就出水泡,鞋底也沒運動鞋舒服。

以為靴子會很暖和,實際上冬天凍得要死,而夏天根本就穿不了。

而且鞋型非常不適合亞洲人。比較細長。而我又比較胖,很夾腳。


非要說一千塊錢的鞋子有什麼感受?

對我來說,就是個鞋子。雖然價格高一點,但是對於我或者對與這種靴子來說,就是個鞋子,下雨依然打滑。現在穿習慣了。皮面也軟了很多,或者是我習慣了它,也可能它為了改變了自己。

現在非常喜歡穿靴子,更像是一個帶鞋底的皮襪子,非常貼腳,包裹性還可以,沒有運動鞋那種踏屎感也沒有籃球鞋的子宮感,透氣性也一般。

一千餘元的鞋子更多的是品牌溢價

實際上紅翼的品牌溢價挺高的,不如踢不爛(Timberland)的鞋子價格合適。

但兩者設計理念不同,紅翼的更硬漢復古一點吧。

我平時秋冬都穿紅翼,夏天常常買的就是這雙迪卡儂。(下圖藍色那雙。)

價格低,每個夏天穿一雙,一百多。透氣性好,鞋底軟,走路很舒服。


青苦艾

我一千塊以上的鞋穿過很多,五六千的也有幾雙,說實在的,區別不大,甚至有時候可以說還不如幾百塊的快時尚比如熱風啊,西遇啊,百麗什麼的合腳。

我第一雙上千的鞋是kiss cat的兔毛小牛皮靴子,1380元無折扣,穿了一個冬天,外圈裝飾用的兔毛掉成斑禿了,可以用醜爆了三個字來形容,後來扔了。

後來開始買菲拉格慕的鞋,有的很好穿,有的頂腳,有的穿上壓根就是受刑。


這雙是小羊皮的,很軟,穿著很舒服,而且不變形。


這雙當時試的時候覺得超好看,但穿時間長了就很頂腳。


這雙大家可以看到,冬天都快過去了還是新的,因為穿了一次逛街之後實在太夾腳了,歐版的鞋型實在不適合亞洲人的腳型。


託德斯的小白鞋,只能冬春穿穿,夏秋穿捂腳捂得無以復加。

還有兩三千的鞋有的雨淋了後從36碼縮到34碼,有的穿了幾次就開膠了,這些慘痛經歷就不提了吧!

我覺得好穿的是周仰傑jimmychoo的高跟鞋,雖然跟很高,但穿一天下來腳完全不累,可以說是五六千的鞋裡性價比很高的了。

不過我現在最常穿的是一款少兒版耐克跑鞋,699元,當時找成人版的沒貨了,發現少兒版有同款,竟然還比成人版便宜好多。這鞋一穿就脫不下來,腳舒服得不要不要的,天天穿一點兒也沒變形。所以,鞋質量好不好,好不好穿不在於價格,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所謂適合包括你的腳型,出席場合,日常應用場景,你的心情,你的著裝風格,以及你的預算等各個方面。


星空下的可麗餅

路易威登商務範的皮鞋

這款也是

關注 男人天天搭配7196,相信我,這是一群愛裝逼,愛耍酷,愛奢侈品,愛藝術的,小夥伴的最佳聚集地。


男人天天搭配7196

我是一名大學生,學生涉及的1000多塊的鞋的話,主要就是品牌的籃球鞋。

我個人有幾雙aj、噴泡和詹姆斯、科比、杜蘭特這些球星的正代籃球鞋,雖然家庭條件不差,也能滿足我的消費需求,但是畢竟是學生黨,買這些鞋子的時候心裡還是會有一絲心疼。剛入手的時候你可能覺得不值,但是時間穿久了,你就會發現你當初買它的決定是正確的。

穿過了1000多塊的鞋,我有以下幾點感受,供樓主參考

1、腳感很舒適,並且不臭腳

這些鞋子穿在腳上,感覺無論走多久的路,腳也不會感到疲憊,也不會有那種很痠痛的感覺,而且時間久之後,腳上也不會像穿其他低端的鞋子那樣,把腳磨出厚厚的老繭。俗話說"好鞋不臭腳",說的也是這樣的鞋子,親身經歷,以前有一雙某踏的鞋子,穿了不到一個月,鞋子就變得惡臭,並且怎麼洗也洗不乾淨,我以為是自己的原因,加強了個人衛生,但最後還是一樣,我就直接把鞋子扔了,後來就入了千元球鞋的坑,再也不相信那些便宜貨了。



2、提高品位,吸引眼球

aj、噴泡這些鞋子的發展,從上個世紀延續至今,並且從未間斷過,它們儼然成為了年輕人潮流的風向標,所以作為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有一雙這樣的鞋子,無疑會給你的形象在別人眼裡大大加分。


3、科技含量高,耐久度強

高端籃球鞋為何價格居高不下,鞋中科技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如耐克的飛線、碳板、氣墊和阿迪達斯的boost……這些高科技的誕生讓傳統意義上的球鞋煥然一新,不僅增加了舒適度,更增加了球鞋的使用壽命。我兩年前買的球鞋,現在除了鞋底的磨損以外,其他沒有任何問題。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喜歡球鞋的朋友,可以添加我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