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寧所畫的乾隆的12名妃子中,哪個最好看?

用戶58846870319

郎世寧意大利人,1715年來到中國傳教,是清朝宮廷十大畫家之一,還參與了圓明園的設計工作,從事繪畫50多年,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郎世寧所畫的《乾隆及后妃圖卷》,作為清朝最出名的皇帝乾隆也是很喜歡書畫的。

不過我在此要解釋下,這乾隆和12名妃子中只有乾隆皇帝、皇后、令妃是郎世寧所畫,而其餘7個妃子都是郎世寧的弟子畫的,還有三位是宮廷其他畫家所畫。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利波特(手動滑稽)”,在我眼裡那就是一個哈利波特,哪怕是乾隆皇帝。

一:郎世寧所畫

乾隆、皇后、令妃

二:郎世寧弟子所畫

貴妃、純妃、嘉妃、舒妃、慶嬪、穎嬪、忻嬪

三:宮廷畫師所畫

惇妃、順妃、循妃

如果把乾隆也看成是女的請舉手,留下你們心目中最美麗的妃子。反正我臉盲,覺得都差不多。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


羽評歷史

先讓大家瞭解一下這個歪果仁郎世寧。

原名朱塞佩·伽斯底裡奧內,1688年生於意大利米蘭,意大利宮廷畫家、修道士。清康熙帝五十四年,來中國傳教,被重視西洋技藝的康熙皇帝召入宮中,從此開始了長達五十多年的宮廷畫家生涯。在繪畫創作中,郎世寧融中西技法於一體,形成精細逼真的效果,創造出了新的畫風,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郎世寧還將歐洲的繪畫技法傳授給中國的宮廷畫家,使得清代的宮廷繪畫帶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現出不同於歷代宮廷繪畫的新穎畫貌和獨特風格。他是一位藝術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無所不精,成為雍正帝、乾隆帝時宮廷繪畫的代表人物。逝世於1766年。

再次普及一下提問中所說的這幅畫的資料,此畫作名為《乾隆帝后妃嬪圖卷》。據傳原藏於圓明園,現藏於克利夫蘭美術館。圖卷為絹本設色。畫卷由右向左展開,依次呈現了乾隆皇帝和他的皇后以及十一位妃嬪的半身畫像,每個圖像的右側都附上榜題。乾隆皇帝畫像的榜題為:“乾隆元年八月吉日”。十二位后妃嬪的順序為:皇后(孝賢純皇后)、貴妃、純妃、嘉妃、令妃、舒妃、慶嬪、穎嬪、忻嬪、惇妃、順妃和循嬪。圖卷展出時的文字說明為:“乾隆元年(1736年)郎世寧等為乾隆皇帝和皇后、十一位妃嬪的畫的像。其中皇帝、皇后、令妃為郎世寧所畫,其餘七人為郎世寧的弟子所繪,最後三人是宮廷畫家續畫的。”

中國古代有個古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乾隆皇帝在此畫的開端用心寫治平這四個字來為這個畫作題寫了這樣一個名字,故而《乾隆帝后妃嬪圖卷》又稱《心寫治平圖》。

在準備繪製這幅《心寫治平圖》的檔口中野史中傳說有個小故事:某天,乾隆皇帝帶著后妃們來到郎世寧的畫室中,看他作畫,第二天,乾隆特意召見郎世寧問他,昨天那幾個妃子哪個最漂亮?郎世寧說哎呀,陛下在看畫的時候我在數地下的瓷磚有多少塊,後來乾隆皇帝就叫太監去數了一下,果然跟郎世寧說的完全契合。不過最末了,乾隆皇帝還是把這個作畫的任務交給了郎世寧。安心踏實的把他的女人們給郎世寧做模特作畫了。

俗話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今天老豬把這個畫作的真品原作發出來,給大家上眼,至於那個好看,那真的就看你們的眼光了,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老豬的碎碎念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自己看畫像!



















掘史官

郎世寧是當時的宮廷畫家,深受乾隆皇帝的青睞及得皇室的信任,他的畫作也大都很漂亮寫實。

不光為乾隆畫了這十二位妃子,讓乾隆大悅,之前還為乾隆皇帝畫過十犬圖,也是畫的非常漂亮,在最下邊我會放上一圖,郎世寧也是不可多得的才子。














井中有眼

說到郎世寧畫的乾隆后妃中最美的一位,小新認為是孝賢純皇后。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滿洲鑲黃旗,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的女兒。出生於達觀富貴之家,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謙恭為和,簡樸賢惠,是名副其實的大家閨秀。

說到孝賢純皇后與乾隆帝的姻緣牽線,還要從雍正時期說起。當時雍正在位五年,為擴充後宮而進行選秀,16歲的富察氏一眼便被雍正選中。雍正看上了她,並非是以男女之情,而是想將她許配給已秘定為皇儲的兒子弘曆,作為自己兒媳婦的。能讓雍正一眼認定,可見,富察氏的容貌氣質必定與眾不同,才會引得雍正如此讚許欣賞。而雍正彷彿對一切洞若觀火,這位少女正具備帝王賢后的品格。

富察氏作為乾隆的第一位嫡福晉,等同於結髮之妻,乾隆也對其疼愛有加。乾隆一生集結了成千上萬的詩作,有遊歷郊野、追念先人、感懷古事的,其中追悼孝賢純皇后的便有幾百首,都是真情真意的佳作,而且數量也是其他妃嬪不可比擬的。

在孝賢純皇后香消玉殞後,乾隆多次為其提筆作詩,可謂是“橫圖觸景痛難禁”。乾隆一次欣賞《鵲華秋色圖》,憶起之前與皇后遊歷山水,悲痛不已,於是作詩“向來悲喜倏已過,成詩聊當賦獨旦”。

關於乾隆追念富察氏的詩還有很多,小新就不一一介紹啦。作為一代賢后,富察氏的美貌固然為其加分不少,但是她積善成德、謙卑有禮的品質才情才是最吸引乾隆的地方啦!


新氧生活

 

  郎世寧(出自電視劇《宮廷畫師郎世寧》)

  

  乾隆(出自《乾隆帝后妃嬪圖卷》)

  

  貴妃(出自《乾隆帝后妃嬪圖卷》)

  “愛卿,你昨天看朕的這幾位妃子,哪個最漂亮?”

  “臣不敢看,臣一直在數房上的瓦壟呢!”

  文 餘夕雯

  在前一陣子剛剛結束的香港保利秋拍中,郎世寧所繪製的一幅《純惠皇貴妃朝服像》以1.374億港元成交。畫裡的純惠貴妃是乾隆皇帝眾多妃嬪中顏值最高的一個。那麼問題就來了,你郎世寧,一個男性洋畫家,要在宮廷裡見著娘娘並且給她們畫像,這可能嗎?郎世寧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鋪墊:搞定大BOSS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放在郎世寧身上絕對行不通。這個金髮碧眼的意大利人情商高得超出你想象,他在北京紫禁城呆了51年,成功玩轉這個當時中國的最高職場。先後侍奉了清朝康、雍、乾三朝皇帝,一路晉升,官至三品,他成為清廷畫師中最受榮寵的一個。死後也葬在了北京(北京西城區車公莊大街6號北京行政學院歐洲傳教士墓地)。

  【康熙時,畫太監】1715年,那年27歲的郎世寧來中國,當時中國的掌權人是已經年逾60歲的康熙帝。在封建王朝,一個外國人要想獲得皇帝的賞識並不是件容易事,初來乍到的郎世寧一開始也不是順風順水的。他的身份是個傳教士,當時朝廷對外政策相對嚴格,傳教是絕對不允許的,但如果有一技之長,外國人也可以進入京城為皇帝服務。好在郎世寧在意大利已經是初露鋒芒的畫家,他幸運地受到康熙皇帝的召見,並留在紫禁城裡成了一位宮廷畫師。

  在電視劇《宮廷畫師郎世寧》裡,有這樣一個橋段,說當時郎世寧奉旨在宮內為中國畫師開設西洋寫真課,為了保證講課效果,他堅持要找個人體模特來畫。這個驚世駭俗的想法,一下子震驚朝野上下,然而康熙也不生氣,只是批示,“不許畫男,亦不許畫女”,就讓他帶著學生在密室畫了裸體的太監。戲說還是真實歷史,無從考證,但至少有一點,在當時郎世寧還不能為皇帝妃子們作畫。

  康熙皇帝說,不要“陰陽臉”,郎世寧就只畫平面,不再採用西式油畫的立體畫法,史稱“郎世寧新畫體”。隨之,他自己也從漢語都說不順溜到慢慢變成一箇中國通。

  【雍正時,畫祥瑞】1722年,康熙駕崩,雍正上位,刻苦勤奮型前優秀員工郎世寧的處境堪憂。對外國人的態度,雍正比康熙更加嚴苛,人們就開始紛紛猜測,這位“前朝洋畫師”一定要被冷落了。然而,高情商的郎世寧早有準備,他在新帝登基的時候進獻了一幅精心繪製的畫作,令雍正龍顏大悅,一舉穩固了自己在宮廷畫師中的地位。

  這幅畫名為《聚瑞圖》,光聽名字就已經贏了。郎世寧在上面畫了一束插在瓷瓶裡的荷花,取“荷瓶”諧音“和平”,這還不止,他又在荷花叢間斜出兩株稻穗,這種一根莖上長兩株稻穗的,叫“嘉禾”,傳言只有聖明之君出現的時候,田地裡才會長出這樣的“祥瑞之兆”。兩株稻穗,也就是“歲歲”。“歲歲和平”,沒有比這更吉利的了。不得不佩服,郎世寧把中國傳統文化吃得透,討好主子功力一流。

  這以後,逢年過節,或是雍正壽辰,他都會獻上一幅寓意美好的畫作。這樣一個身懷高超畫技,又懂得審時度勢哄人開心的人,換哪個主子都會對他榮寵不斷吧。

  【乾隆時,畫各種】這份榮寵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了乾隆時代,他最受寵的巔峰時期到了。乾隆皇帝鍾愛書畫藝術,繼位當年就立馬提拔了郎世寧當首席畫師,他甚至每天下了朝,就要到如意館裡去看郎愛卿畫畫。

  乾隆改建“圓明園”的時候,還特地找來郎世寧一起商量設計圖,並命他主持圓明園裡“西洋樓”的設計工作,非常著名的圓明園十二獸首銅像就是郎世寧設計的。

  郎世寧為乾隆繪製了大量畫作,從記錄他的日常生活到大閱兵、出宮狩獵、南巡各種事件。終於等到乾隆下旨讓他為自己和后妃畫像那一刻。

  高潮:見娘娘去咯

  封建專制統治下的清朝,除了皇帝本人,正常男人哪裡有機會見到後宮佳麗?太醫給妃嬪看病也要隔著紗簾,或者用一根線“懸絲診脈”。可是郎世寧牛啊,不僅混成了官方指定肖像畫師,還能一邊看著後宮的娘娘們一邊給她們畫像。

  浙江省社科院清史研究員吳蓓說,郎世寧畫的帝妃肖像中,最有名的一個系列,是現藏美國克里夫蘭博物館的《心寫治平圖卷》,也叫《乾隆帝后妃嬪圖卷》,據傳原來是藏在圓明園裡的。長卷中是乾隆皇帝和他的11位妃嬪的半身畫像,從頭上戴的冬季服冠和脖子間的海龍皮領,可以看出來,畫像的時候北方已經是冬天。妃子們按照地位高低,穿著緞繡彩雲金龍紋樣的正裝前來畫像,很像現在跑到照相館裡拍證件照。

  在哪裡畫呢?吳蓓說:“如意館、畫院處這些地方都是宮廷畫師們聚集地,為后妃畫像應該不會選擇這些地方。”當然,郎世寧一個大男人也不可能隨便出入各位娘娘的寢宮去畫像,大膽猜測一下,極有可能是皇帝把娘娘們召集到某個地方,圓明園又或者御花園,再讓郎世寧挨個畫像。

  還有,畫像的時候必須是機械式的,不能投入太多個人情感。不畫畫的時候,郎世寧也是不敢多瞅娘娘一眼。據說有一次,郎世寧在御花園裡寫生,突然就碰見了乾隆皇帝和幾位妃子在散步,郎世寧問完安後就站到路旁邊,把頭別到一邊去不看。

  第二天,乾隆皇帝就故意問他:“愛卿啊,你昨天看朕的這幾位妃子,哪個最漂亮?”

  郎世寧立刻回答:“稟告皇上,臣不敢看,臣一直在數房上的瓦壟呢。”

  乾隆就樂了:“真的沒看嗎,那你數的瓦壟有幾個啊?”

  郎世寧不假思索答:“30個。”乾隆派太監去數,數出來果然就是30。這件事讓乾隆覺得這個洋畫師很懂禮法,也就更放心他給自己的愛妃們畫像了。(瓦壟:瓦屋屋頂一行一行的瓦鋪成的凹凸相間的行列)

  吳蓓說,郎世寧給后妃們畫像是奉帝命行事,並非個人行為,這些畫像在當時也都是不外流的。因為乾隆皇帝絕不可能讓朝臣們去窺探自己老婆的畫像,這些畫像猶如皇太子傳位詔書一樣被密封起來,誰如果私自去偷看,那可是要殺頭的大罪。


精彩愛視界

《乾隆及后妃圖卷》高52.9釐米,長688.3釐米 。自我感覺這個慧賢皇貴妃高氏最好看。

這位貴妃就是慧賢皇貴妃高氏,是大學士高斌的女兒。初隸內務府漢軍旗,後入滿洲鑲黃旗。初侍藩邸為側福晉,乾隆二年十二月封貴妃,畫卷就是在這年所繪。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六日病逝(命真是苦),追晉皇貴妃。諡號“慧賢”。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隨孝賢皇后梓宮,自靜安莊送往勝水峪地宮安葬。

這張圖看起來悠閒貞靜,與世無爭的樣子,個人感覺很是不錯!


進光吧



你相信竟是同一個人嗎?光緒妻子

隆裕皇后

忘記其實蠻好

從郎世寧的畫裡我們能感受到康雍乾三代皇帝是慢慢呈包容趨勢。這三位皇帝在面對新事物的時候,是主動接納的態度,打開了一種美的新的可能性。

無論是康雍乾時代,還是現在,我們都有東西交流的藝術形式。因為人對美都有一種天然的親近和嚮往,我們對美的追求永遠不會間斷。


原衍藝術

乾隆元年,那時候的皇后是太子妃,貴妃類都應該是側福晉之類。並不可能是乾隆自己選的。一定大多都是指婚。至於後邊的嬪妃類也多是晉升的原宮裡的人。雍正剛死。乾隆也不太可能立馬選秀。再有這些人大多是滿蒙貴人。當時的審美也多是清水臉,瓜子臉,丹鳳眼。從描寫王熙鳳也應該看出來。蒙古人種的標誌也恰恰是單眼皮,小眼睛。至於臉長,應該是髮型,髮飾,加上藝術加工的原因,也不過都是范冰冰那樣的長臉罷了。至於顯老,明顯是東西方繪畫技巧結合的原因,造成的表情略顯僵硬。乾隆繼位25歲左右。他的后妃年紀也大多類似年紀。不會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