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為什麼探春與清明節關聯密切?

讀行記

探春,和清明節沒什麼關係。說探春和清明節關聯密切的人,八成是讀了《紅樓夢》小說中探春的判詞後留下了似是而非的印象。

探春的判詞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這首判詞第三句裡有“清明”、“涕送”,這四個字放在一起很有畫面感,是一幅中國人生活習俗的典型圖景。尤其當你是在漢民族文化氛圍中長大的人,一看見這四個字,百分之九十九的概率,第一反應都是產生“清明節流淚思念和祭奠已逝親人”的聯想。我推測這是問題中所說的“探春與清明節關聯密切”這個說法的由來。

其實只要你認真閱讀一遍《紅樓夢》小說中有關探春的文字部分,你就知道探春這個人物真的和清明節沒有什麼關係。判詞中所說的“清明”二字其實是暗指歷史上“清朝”和“明朝(南明)”兩個朝代並存並隔江對峙的那二十年。而曹雪芹借寫探春所影射的鄭成功,是正當其時的一位時勢英雄。

鄭成功立志反清復明,率領明朝軍民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十幾年,直到後來終於因實力相差懸殊而東渡臺灣。《紅樓夢》小說中的探春就像鄭成功一樣,雖然出身並非明朝朱氏嫡系,卻主動心懷天下、奮發有為,始終作一個不違本心、講正義、有擔當、追尋精神世界光明的人。

《紅樓夢》小說中,邢夫人看到迎春對於自己房中丫鬟僕婦肆意妄為一味地沉默容忍時,氣得把迎春劈頭蓋臉地訓了一頓,說你的親孃比探春的親孃強多了,可怎麼你自己反而遠不如探春有出息呢。

——其實這段文字也是曹雪芹的曲筆,暗指當時幾個朱氏嫡系的南明小朝廷,沒一個比得上國姓爺鄭成功的“明鄭”有出息,除永曆一朝(地理位置可能是個重要因素)堅持了十幾年,都是沒幹上一年就草草散夥了。而人家鄭成功呢,他既不姓朱也沒有多少資源,幾乎是白手起家,可十幾年幹下來,竟然趕走荷蘭殖民者、在臺灣開創了一個獨立王國,自有一片自由天地。這怎麼比呢?!


TeaC

紅樓夢裡,探春是賈府三春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個,有管家大才幹,是個非常有追求的女孩,判詞裡說她才自精明志自高,可見探春遠大的人生志向。

探春理家一回,被生母趙姨娘折辱,她曾說“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有我亂說的。”由此可知,探春雖然庶出,但她自尊自重,是不甘於平凡的女子。

雖然探春有管家大才,有遠大的人生理想,想成就一番事業,但她卻生不逢時,生在了末世,她的判詞第二句說她:生於末世運偏消。也就是說,即便你有再大的能力,但是如果你生不逢時,滿腔的才幹抱負依然無法施展,探春一生的命運正是如此。

第一次,探春判詞。探春判詞後兩句為: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根據相關脂批我們知道,探春最後做了政治的犧牲品,遠嫁他鄉。這兩句話,說的正是探春遠嫁時的情節。

也就是說,探春在清明時節遠嫁。為什麼一定是在清明,而不是別的比較喜慶的節日呢?因為清明時節,農曆來說,在三月前後。古代人,清明節有春遊的習俗,春遊又叫探春或尋春,也許這正是曹公給三姑娘取名探春的由來,也是探春生日為什麼放在三月初三的緣故吧。

從名字到生日,探春從出生開始,就跟清明時節有了緊密的關聯,這是她早已註定的命運,無論她怎麼努力,都無法擺脫這種悲劇性的命運。

第二次,元宵燈謎。賈元春省親回宮後的那年元宵節出了一個燈謎,讓太監送到了賈府,賈母見元春高興,就讓寶玉和姊妹們也做燈謎玩耍取樂,這時候探春又做了一個暗示她命運的燈謎。

我們且看這個燈謎: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

我們都知道這個燈謎的謎底是風箏,我曾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過,探春一生的命運跟三個意象有關:東風、風箏和清明。

這個燈謎的謎面意思是:清明時節正是放風箏的好時候,一群孩子做了風箏去放,如果一旦把線割斷,那風箏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隨東風飄去,再也沒有任何牽住它的力量,最後去向一個未知的遠方。

這個燈謎一樣是探春遠嫁的暗示,是她命運的讖語,賈政看了探春的謎語後,認為“探春所作風箏,乃飄飄浮蕩之物。”心裡越想越鬱悶,因為“今乃上元佳節,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為戲耶?”

這首謎語裡,探春把自己比做了風箏,賈府是牽扯她的那股力量,一旦剪斷,她的命運就再也跟賈府沒有任何關係,生死由她,所以探春的曲詞叫“分骨肉”,裡面唱到:一番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

探春的這個燈謎之後還有一段脂批:此探春遠適之讖也。使此人不遠去,將來事敗,諸子孫不致流散也,悲哉傷哉!由此可知,探春的理家大才,脂批悲的是,這麼一個有大才乾的人,偏偏最終要離開賈府。

第三次,清明放風箏。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一回,時在三月,正趕上探春生日,這時候正是清明前後,柳絮紛飛之時,眾人就做了柳絮詞,探春想了半天,只得了上半闕,寶玉補齊了下半闕,探春的這首詞,也是分離和遠嫁的徵兆。

《南柯子》: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我們知道,眾人作的柳絮詞,也是她們各自命運的讖語,探春的這首詞,上半闕最後一句,非常明顯地暗示了她的遠嫁,而寶玉續上的後半闕,似乎是暗示了探春遠嫁後第二年歸來省親時的情形。

之後眾人去放風箏,探春的是一個大鳳凰,正要剪斷時,沒想到天上又來了一個鳳凰風箏,結果兩個鳳凰風箏糾纏在了一起,後來又來了一個大喜字的風箏,結果三個風箏線都斷了,於是三個風箏一起飄飄搖搖地遠去了。

很明顯,這是探春遠嫁的前兆,而且遠嫁的對象地位不低,此前,寶玉生日探春抽花籤時也暗示了,她最終會是一個王妃。

綜上,我們看,探春一生的命運,都跟清明這個節氣有關,無論她的生日,還是姓名,都離不開清明,而清明時節,藉著東風放風箏去晦氣的習俗,也被曹公設定成了探春遠嫁的暗示。

如果有人文紅樓夢的大悲都表現在哪裡,生有大才幹大志向的探春,最終遠嫁異鄉,毫無疑問是紅樓夢中最大的悲劇之一。


少讀紅樓


曹雪芹起碼寫了三次清明節,都有風箏,都和探春直接相關。如此寫正是和探春的悲劇相關。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這是探春的判詞,之前的畫也畫的一片大海,一個女子掩面在船中哭泣,後面兩人放風箏。

我們知道哭泣的女子就是探春。根據我之前的推斷,探春最後為了賈家的利益,犧牲自己,遠嫁到了琉球國。現在看來是不遠的地方,但在當年也是山高水遠的。風箏和清明節既代表了探春的命運,也代表她孤零零的思鄉之情!

一,探春的命運。

探春的命運作者用了四次暗示。第一是判詞,大海,大船都代表了探春遠嫁。元宵節探春做的風箏燈謎和“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的杏花籤(杏花也是清明前後開)暗示做王妃,包括清明前後放風箏,這四點已經明顯說了探春遠嫁的事。脂硯齋在批語中也說:此探春遠適之讖也。

二,探春的思鄉情。

探春遠嫁無疑的。她的曲子也說“一帆風雨路三千”,三千在古語是數字代詞,表示遠的意思。可知探春嫁的遠,並不能回家探望。而清明節又是一年中祭奠祖先的日子。作者用這樣的節氣描寫探春,顯然是預示探春嫁後一次都沒有回到家裡,不知道父母親人是否安在,只能每年清明節的時候遙祭家鄉親人。表達思鄉之情。


風箏在元宵節燈謎中,是探春所做之物。賈政當時就說乃漂浮無根之物,更代表了探春遠離故土,孤苦伶仃的意思。而風箏我認為還有一個意思,是預示探春嫁到東方。清明節刮東風,探春祭奠祖先時會讓人在旁放風箏,最後將風箏絲線剪短,風箏將隨著東風飄向家鄉,也代表了探春渴望回家,以風箏做替的情感。

探春遠嫁是《紅樓夢》一大恨事。深恨探春不是個男子,不然以探春之能未嘗不能有一翻作為。就算是女子,假使不遠嫁,探春也會在賈家大難的時候有魄力照顧好其他人,巧姐兒等不至於被賣掉!只是可惜,當真可嘆啊!


君箋雅侃紅樓

從判詞和燈謎裡就能看出。

第五回探春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第二十二回探春所做燈謎: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


探春遠嫁和探春的壽日是寫探春的重點。

探春為緩解賈家的內外矛盾,被迫接受官媒的求說親戚。那麼探春是怎麼遠嫁到“粵海將軍”鄔家的?我們可以做如下猜想:

1.由於東南沿海的“海嘯”,東南沿海海寇猖獗,粵海一代海疆不寧。

2.聖上下諭徵繳,而這當然是南安郡王和粵海將軍的事情。由於這件大事的推動,粵海將軍鄔家與賈府的關係可能進一步密切,相互更為了解和仰慕。

3.探春之遠嫁,其榮耀程度恐怕僅次於大姐元春。實際上,她不過是南安王府為了激勵其屬下重臣,拿她作為一份賀禮來對待。

4.正因為探春的婚嫁有這樣一種“獎勵品”的性質,再加上征剿之命急迫和粵海路途遙遠等原因。探春的出嫁和王師的出征,很可能是同期同隊而行的。


再看判曲的描寫:【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由此可以看出,探春的婚船與王師的船隊,受海寇侵襲的嚴重程度。

5.“清明涕送江邊望”,可以看出,探春遠嫁這一悲歡離合的場面,地點是在長江。探春何時嫁?書中交代,探春婚嫁應該在某年清明。有一點須得講明:探春的嫁期很可能是她的壽日:三月初三,也就是大約清明時節。


人生感悟181687708

此清明非彼清明也!

金陵十二釵判詞都是畫配詩,探春的判詞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狀。

其判詞雲;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圖畫的意思很好理解,一個掩面涕泣的女子當然就是探春,一隻大船,一片大海,就是說探春遠去海外。岸邊兩個人放風箏,似乎是在表明時間是清明時節,其實,作者想表達的意思是從此探春就像斷了線的風箏,飄落天涯。在第二十三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制燈謎賈政悲讖語》中,探春制的燈謎就是象徵她的風箏:

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

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

這個謎語也可以看做是判詞圖畫的解圖詩。

判詞的第一句就不必說了,第二句中的“生於末世”,這個“末世”是哪個末世呢?請看第三句“清明涕送江邊望”,這裡的清明,就是前面“末世”的解釋,清明者,清朝與明朝之間也。所以這個末世就是明朝末世。最後一句“千里東風一夢遙”,風,清風,指的是滿清,因為滿清來自東北,所以稱為東風。

《紅樓夢》是明末清初時期歷史事件的寓言小說,探春指的就是明魯王朱以海迫於滿清對朱氏家族殘酷屠殺,不得已流落海外的故事。所以,《紅樓夢十二支曲》關於探春的一曲就叫《分骨肉》: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拋閃。

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

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

從此分兩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牽連。


柴鵬程的航海日記

探春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十二曲中一曲,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清明時節放風箏,是元春當王妃之兆。探春抽籤日邊紅杏倚雲栽。日邊,雲邊遙遠之處。恰薛姨媽對黛釵說的你們姐妹的姻緣不知是在天邊呢?還是在眼前。探春的姻緣明顯是遠在天邊,距家三千里,在牛馬車的,無汽車飛機火車,船路也不是現代快行船的條件下,基本上嫁了就沒有回來的希望了。想念親人,祖先,只在清明時了。一別不知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