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蠶除了吃桑葉,還可以用哪些葉子代替?

少三番

我的老家農村裡,也曾經有很多人養過蠶。我小的時候,見過大人們喂蠶,但當時好象也沒見種有什麼桑樹,那時的蠶喂的是主要是木薯葉與蓖蔴葉兩種。

那時,經常見到大人將養的蠶放到一些廢棄的舊屋裡,為了防病屋子裡到處撒灑了白白的石灰。人們每天都要到地裡採摘綠綠的木薯葉回來喂蠶。採回來的木薯葉子如果打溼或是有露水,還要放到祖屋的大廳裡敞開大門進行通風涼幹後,再分批拿去給蠶吃。在日復一日的餵養中,蠶就慢慢長大,直到結繭。

當時,村裡沒有什麼太多的經濟作物可種,種得最多的就是木薯、玉米和黃豆了。每到季節,滿山滿野都種著木薯。那些木薯的葉子,分批採摘下來,就成為養蠶最好的飼料。如果蠶吃不完,木薯葉還可以拿去喂牛、喂兔子等。

據有關資料介紹,在廣西等地區,從5月-11月木薯生長期間都可以採摘葉子養蠶。但為了不影響木薯的正常生長和結薯,最好是8月-10月採葉養蠶,這段時間陽光足,木薯生長快,長葉也快。

至於蓖蔴葉,是因為村裡要大力發展蓖蔴產業,發動各家各戶種蓖蔴,就有人用蓖蔴葉來進一步發展養蠶。蓖蔴葉喂蠶我倒是少見,印象不太深刻,但卻清晰知道蓖蔴葉是可以養蠶的。

現在,我知道了其實養蠶最主要的飼料還是要喂桑葉,這才叫種桑養蠶。而用木薯葉與蓖蔴葉喂蠶,是因為所養的蠶的品種不同。真的有一種蠶就叫木薯蠶。

能養蠶的應該還有其他的葉子,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歡迎你關注支持“桂農通”。


桂農通

農村養蠶除了吃桑葉,還可以用什麼代替?

每年的3-5月份,是蠶孵化的時期,這個時候剛好是天氣轉暖的春季。我記得以前小時候,存放一年的蠶卵就是在春天開始出現雷雨的時候,開始孵化出來,大概就是3,4月份。因為我是南方人,所以雷雨一般3月份開始出現,4月比較頻繁。

以前自己養蠶純粹是為了好玩,而且那個時候還是上小學,基本上所有男孩子都會養蠶,用一個小的盒子裝,便於攜帶,放在近身的口袋裡面。因為蠶第一次孵化的時候還是開春,溫度比較低,近身的地方有體溫,有利於蠶的孵化。那個時候養蠶真的很流行,雖然不是養很多,但是大家都是當興趣愛好來養。

開春的時候蠶孵化出來之後,桑葉卻才剛剛發出一點新芽,還未展開,這個時候是桑葉匱乏期。我當時養蠶的時候,因為我們那邊種桑葉的人很少,基本上是去偷別人種的桑葉。但是此時的桑葉基本上就冒出來一點小尖,根本就不夠,所以必須要用其他食物暫時替代。

當時用的最多的代替桑葉的食物就是萵苣葉,因為春天萵苣長的比較茂盛,此時蠶剛剛孵化出來,還特別小,所以必須選用很嫩的葉子。這裡還需要注意的是,葉子一定是沒有打過農藥的,而且是表面沒有水,晾乾之後才能給蠶食用。不然折磨小的蠶一旦拉肚子,那就必死無疑了。等熬過了那幾天,桑葉長出來之後就可以只吃桑葉就好啦。

當然除了萵苣葉,我們還可以用無花果葉、生菜葉、蒲公英葉、榆木葉等等來代替桑葉。所以說蠶的生長不僅僅只能靠吃桑葉的,但是最好是桑葉,如果桑葉還沒長出來的情況下,可以暫時用其他食物代替。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


少三番

桑蠶主食桑葉,所需營養為:維生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桑葉稀少時可以用生菜、紅薯葉代替。
生菜學名苣萵葉。營養成份中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A、C、E)是桑蠶不可多得的代食品。優點是一年四季常有。

紅薯葉又叫地瓜葉,是“蔬菜皇后”,含有蛋白質、脂肪、纖維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13種營業成份,其中維生素C為41.7毫克/千克。曾經用紅薯葉餵養桑蠶效果極佳。缺點是春冬兩季稀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