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富控股董事長韓學淵論道清華五道口:資本市場迎來價值迴歸

201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於5月19-20日召開。本屆論壇以“新時代金融改革開放與穩定發展”為主題,探討中國金融的當下與未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重慶市政府原市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奇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院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等嘉賓出席。

漢富控股董事長韓學淵受邀出席本次論壇,並在“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專題論壇上發表重要主題演講。韓學淵表示,證券市場、資本市場的好和不好其實和兩個因素有關係,一個是它的流動性,是不是有大量的資金可以進入到市場進行交易;另外一個是從資產端去看,所有的企業是不是盈利。

韓學淵提到,從企業利潤的角度來看,2015年的時候,國企的利潤是1萬億,私營企業的利潤是2.3萬億,到了2017年,國有企業的利潤變成了1.6萬億,私營企業的利潤還是2.3萬億,這說明在供給側改革過程中並沒有真正的讓可持續增長的證券市場公司的利潤得到增長,而只是在重組的過程中做了一些利潤方面的改善、一些管制導致的利潤提升。

韓學淵認為,未來至少2—3年,如果沒有特別大的政策變化,流動性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過散戶的錢可以進到市場的,因為我們現在銀行儲蓄量是很大的。”對於未來的股市,韓學淵表示,它將是一個兩極分化、流動性變弱、內生利潤預期變得很低的市場,所以投資者投資的方向應該要經過更加嚴格的篩選。

漢富控股董事長韓學淵論道清華五道口:資本市場迎來價值迴歸

以下為演講實錄:

28年的發展速度和歷程非常的讓人振奮。中國不但是現在第二大的經濟體,證券資本市場也是全球第二大的。未來會怎麼樣呢?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對未來的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想法和觀點。

一個資本市場是不是做得很好,或者說是不是會變得很差,跟兩個因素是有關係的,一個是長期因素,一個是短期因素。我給大家分享一下長期因素我的一些想法。

世界上從來沒有青春不老的發展。總結髮達的國家二戰以後十四個相對比較快的經濟體,他們經歷到第四個十年的時候,經濟都是快速下滑的,第二個十年和第四個十年的時候,這裡面下滑比較多的是巴西和日本。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們正在經歷著第四個十年。

這是我做的一個比喻,什麼叫GDP,GDP到底意味著什麼?鮮肉指的是小年輕,有勞動能力的,每一年可能生產兩百斤糧食的青壯年。這樣的GDP計算和臘肉的指的是老年人充斥在一個社會中最終所帶來的GDP的比較,我們都知道年輕人多的城市或者是經濟體或者是國家,它的發展的動力以及後期的持續增長和老年人相對比較多,老齡化比較多的經濟體的比較。

我們經過討論,經過總結,發現人口是決定長期增速的唯一變量。這裡面我給大家總結了一下,其實中國從2017年開始往後的二十年,都是我們的勞動力和小鮮肉每一年在減少的過程。所以我想長期決定經濟增長的唯一變量是不是你有非常多的勞動力人口,這是一個勞動力紅利,中國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這種紅利正在變得越來越少。所以說在經濟宏觀的角度來講,我認為發展是一個變緩、變慢的過程。因為資本市場和證券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長期來看我們的發展是緩慢的,因為老齡化正在一步一步影響著中國的發展。

短期來講政策影響總是在經濟之前,我也總結了一下從2008年到2004年這個過程中的“一行三會”,央行在什麼結點發布了什麼政策導致了經濟在什麼結點有一個反彈,經濟在什麼結點有一個衰退。很典型的一個例子2008年十月份四萬億降準、降息還有房地產降契稅,2009年3月份我們的經濟出現了反彈。

這也是一張簡單的圖形,一個金字塔式的,在中國決定經濟短期政策的到底是哪些部門,今天會議上有很多的領導、專家也是政策參與的制定者。右圖對於每一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有季度的策略會,這些非常重要的會議決定短期影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剛才我說了資本市場離不開長期因素的影響,就是經濟是不是能得到優質的、良好的發展,短期會不會有特別多的政策會形成比較大的影響。

長期的判斷經濟發展是下緩,短期的判斷來看2017年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其實這個會議主要的關鍵字就是去槓桿,去資金池,脫虛向實。在會議之前其實在2015年的股票下跌,證券市場曾達到5000多點,接下來的一個月踩踏事件,大量的千股跌停的場面,我想在座的各位都經歷過。2015年之後到2017年之間在去槓桿、去資金池。所以在2017年全國的工作會議上又再一次提出了,在座的各位也都知道這樣的全國性經濟會議影響的是未來三年的風向標,非常重要。再看一下,在2014年、2015年的時候要金融創新,大量的證券、資管、信託、銀行表外資金創新的產品和能力非常強,導致我們在2015年有一個非常好的股市表現。在出現這些問題之後,2016、2017、2018年政策是非常多的,都是跟我們的資金、資管和資本市場相關的、金融體系相關的一些政策。

剛才我做了一個分析,就是說宏觀的長期的發展,中國是一個老齡化的,逐步在失去或者減少青壯年勞動力的一個過程,經濟發展向緩,短期影響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十九大都定了基調,未來至少三年強監管、去資金池、去槓桿的這一個核心項。

回過頭來到今天的主題上來,到底在未來的2、3年證券市場、資本市場能變成什麼樣呢?這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最主要的一個話題。證券市場、資本市場的好和不好其實和兩個因素有關係,一個是它的流動性,是不是有大量的資金可以進入到這個市場進行交易。另外一個,從資產端去看,所有的企業是不是盈利,有沒有利潤,就是每一年,2017年所有企業的利潤增長和2016年去比,我們預測一下2018年和2019年的整個上市公司企業利潤增長是不是能超過以前年度的。所以兩個維度來評判證券市場、資本市場是不是非常好。

我們都知道2015年股票市場特別好,5000多點,那時候槓桿1:5、1:6、1:7,非常好,是什麼導致呢?是因為流動性過剩,那時候資管產品是最多的、配置槓桿比例也是最多的,所以這是導致了我們在2015年證券市場特別火爆的一個主要原因。

實際上2018年的時候故事很難講下去了,不太容易講,這裡面有一個數據大家可以看一下,就是講證券市場好、資本市場好,主要是因為上市公司企業利潤的成長速度非常快,這裡面有一個數據大家看一下,實際上在2015年的企業利潤是1萬億,指的是國企的利潤是1萬億,私營企業的利潤是2.3萬億,到了2017年這個數字很有意思,國有企業的利潤變成了1.6萬億,私營企業的利潤還是2.3萬億,說明什麼問題?說明在供給側改革過程中並沒有真正的讓可持續增長的證券市場公司利潤得到增長,而只是在重組的過程中做了一些利潤方面的改善、一些管制所導致的利潤提升,這是一個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機制、一個信息、一個數字。

另外,資本市場的盈利來源,第二個就是內生機制的民營企業、國有企業都有利潤成長,企業2017年幾乎是沒有增長的。還有一個是外延式的上市公司利潤的成長,實際在2015年和2014年的時候是最多的,因為那時候金融創新多,很多的金融創新,有很多可使用的金融工具,上市公司可以隨便發一個併購基金,銀行表外資金也可以大量的去支持這些非標的產品,非常的廣泛。

剛才我講的是資產端這些企業紅利的增長,再看看槓桿的變化。這裡有一個數字,2016年股票質押是1.2萬億,2017年股票質押是1.62萬億,這是很龐大的一個數字,這些股票質押實際上都是在最近的這幾個月到期的,大概都是在4月、5月、6月、7月。以前做股票質押的槓桿是很過的,可以做到1:3、1:4,新規出臺之後只能做到1:2。對於股票質押在場內質押和場外質押的限制性條件又是非常多,股票質押是上市公司大股東做收購兼併重組,做其他投資的一個最重要的資金來源,這1.62萬億當然有些是國有企業、有些是到期可以來把這些資管計劃資金還上的。但是大量的企業到期之後,這些股票質押的槓桿資金是有短板的,這些問題怎麼來解決?3000家上市公司之間至少有1000家上市公司有這樣的問題,股票質押之後,1.62萬億質押的這些資金來源在哪裡?

上市公司+PE的這種方式現在也走到了一個時間節點,原來上市公司收購其他的資產很容易,由基金來出劣後,找信託、銀行來配資,這種方式非常普遍,也是大資管領域中間通行的一個方式,國外也是這樣的。現在資管新規出來之後,對於金融機構的各項限制條款出來之後,下一步對於併購和資金層面的這些槓桿的資金來源也是一個問題。所以我剛才從資金層面,就是在證券市場未來的至少2—3年,如果沒有一個特別大的政策變化的時候,流動性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哪些新鮮的資金可以進入到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資金不能進來的時候,散戶的錢可以進來,因為現在銀行儲蓄量是很大的,但是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又遇到了一個瓶頸。所以未來的證券市場值得思考,現在實際上已經很明顯了,看過去的兩年裡邊,實際上在證券市場你做投資的賺到錢的不太多。

但是兩極分化非常嚴重,我們看到好的股票特別好,而大部分的股票都是45度角往下,跌破了2015年時候8月份、9月份的價格。所以在股票市場未來我的想法,判斷它是一個兩極分化的,一個流動性變弱,內生的利潤的預期變得很低的時候,投資的謹慎程度很高,投資的方向應該要經過更加嚴格的篩選。

債券市場也屬於這個資本市場中間很龐大的投資市場,中國的債券市場實際上跟國外的不太一樣,國外債券基本上和十年期的收益率是正向的關係,而2000年以來我們的增速達到13%,但國債的利率只有3.6%,這中間有很大的差距。現在的監管想法是迴歸到實體經濟,債券的收益率會逐步和十年期的國債有一個匹配的關係。

債券市場主要的投資人也是金融機構,就像銀行、保險是主要的投資人,我剛才給大家展示了一下2016、2017、2018年這麼多的新規,對於資金的使用上有很多的限制,債券市場也是一樣,流動性會偏弱,交易的對手也會偏弱。

當然在這樣一個環境下,今年還有一些比較好的投資機會,尤其明年,關於大量的不良資產的處置、收購、重組,會進入到非常高的一個時間段。證券市場,當然影響很大,還有房地產市場、資本新規,還有政策的限制、銀行的一些監管政策,會導致在證券市場、房地產市場、借貸市場,出現逾期和不良資產,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機會。

最後,新的監管新規是對於資本市場、對於證券市場、對於實體經濟非常有幫助的,還給資本市場一個藍天,讓每個資產迴歸價值的本源。謝謝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