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我的遊記《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發表以後,得到很多網友讀者的好評與支持。我在上篇中主要記錄和介紹了從烏茲別克斯坦陸路口岸入境至首都塔什干,然後到撒馬爾罕、布哈拉的沿途見聞及相關歷史、民俗文化等,我的下篇主要記錄我接下來從布哈拉至貼木兒的老家沙赫裡夏勃茲,然後到烏茲別克最南部城市泰茲梅爾的旅程。

一、布哈拉--沙赫裡夏勃茲

布哈拉前往帖木爾的故鄉沙赫裡夏勃茲是沒有公交班車的,也很難遇到直接到達的合乘出租,乘火車需要轉車但並不是每天都有,是費時又費力的交通方式。很多人選擇返回撒馬爾罕,然後從撒馬爾罕再去沙赫裡夏勃茲,我卻選擇了先拼車到卡爾希,然後再從卡爾希拼車到沙赫裡夏勃茲。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布哈拉--沙赫裡夏勃茲

1萬蘇姆搭車到布哈拉城外去往卡爾希的拼車點,布哈拉的這個出租司機是很黑的,在路上他企圖誘騙我去火車站坐火車,說可以坐火車去,這樣他可以多賺到車費,後來問很多人說當天沒有火車,每週班次很少,坐火車不好。我沒有去火車站,他就繼續告訴我拼車到卡爾西5萬,到了拼車點後不讓我下車,他先去找拼車司機談,拼車司機過來後還沒說話,他就張口告訴我5萬蘇姆,旁邊的拼車司機估計覺得他要的太高怕把嚇跑,就連忙瞪他了一眼似乎在批評他,並補充道:3萬蘇姆。那個黑車司機沒賺到差價,我揹著包跟著拼車司機走了。這個拼車司機人很好,應該家是卡爾希的,遇到的遊客比較少,良心還不壞。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路上的檢查站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沿途經過生長著低矮灌木的戈壁荒原

拼的車仍然是個雪夫蘭,一路比較荒涼,象新疆的戈壁灘一樣,低矮的植被,天空陰著臉似乎就要下雨了,路上能看到有一些駱駝。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經過卡爾希小城

2個小時就到卡爾希了。進入卡爾希的道路是寬廣的。卡爾希地處撒馬爾罕、布哈拉到阿富汗和印度等地的古商路上。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道到了卡爾希下起了小雨,拼車司機把我放在了卡爾希前往沙赫裡夏勃茲的拼車點,拼車點對面應該是一個女子師範學院,正逢週五午後,學生都放學回家在路邊等車,他們大多著深色的制服,天已經很冷,他們卻還穿著裙子,看來愛美之心哪裡都一樣。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反正拼車的人還沒湊夠,我就在那裡等著,放學高峰期車少,有的學生在那裡等了很久才能坐上車,公交車就是象我們以前的昌河面的一樣,這樣的公交車在烏茲別克南部城市比比皆是,價格很便宜,市區價格一般500--1000蘇姆,也就是人民幣幾毛錢。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大部分是烏茲別克族的女學生。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的校服設計的象工作服,看上去象公司的小白領。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這裡夏天天很熱,但她們卻一點也不黑,皮膚都挺好的。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這女孩有一張蒙娜麗莎的臉。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亭亭玉立的感覺,一根白線在黑色的裙子上很突出,這個女孩應該是塔吉克族的,是為數不多帶頭巾的女孩。

等了快一個小時,拼車終於湊夠人數了,下午從卡爾希出發前往沙赫裡夏勃茲2個小時到達。沿途沒什麼可圈可點的風光,景色很平淡,大都是平原農田,村莊。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到了沙赫裡夏勃茲後,我按地圖標示找到上圖這個酒店,地圖上只顯示沙赫裡夏勃茲有兩個酒店,這是其中一個,說是酒店,其實也就是個旅館,院子很大,裡面種植的蔬菜水果,環境很好。但是他們告訴我沒有房間了,大概都被預訂出去了,我看到當天預訂單上有一位臺灣同胞的預訂單,但是他們還沒有到。服務人員幫我推薦了另外一家賓館要25美金,我說希望住便宜一點的,他就又幫我聯繫了一家村裡的民宿,12美金,還幫我聯繫了過路的面的公交車,讓他們路過酒店時接上我送我過去。所以這個酒店服務生很好,很熱心,我很推薦。我還向服務生問起知道中國玄奘嗎,令人遺憾的是他不太知道,我問他是否知道很久以前這裡有一箇中國城,現在埋在地下了,但還有一些舊牆在地上。他說也不知道在哪裡,他又打電話問一個女的,她也不太清楚。我只好等車到了和他們告別。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村中民俗

面的小公交把我在一個巨大的公園門口放下,這時一個年輕小夥子已經在此等候接我了,他帶著我從公園裡穿過,到公園裡的一個小西門,然後從小西門的鐵門出去就進入了一個村子,由於剛下過雨,村子裡道路泥濘,民宿就在村子裡,大門口有很多積水,小心翼翼的才能進入院子,進入院子後才覺得沒有白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院子收拾得很乾淨,裡面種滿了葡萄,院子佈置得很有農家特色,牆壁上還有很多掛飾。衛生間不在房間裡,在門口的配房裡,很乾淨,主人是一對夫婦,帶有孩子。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我住的房間。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房間裡鋪著地毯,伊斯蘭風格裝修,頂上還掛著幾條布從房樑上直接垂到半空中。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床頭放著一幅畫,這幅畫讓我注視了很久,我不明白這幅畫與伊斯蘭有什麼關係,反而有些佛教裡的元素,這裡當年是不是也受過佛教的影響,是不是與當地伊斯蘭反對佛教有關?還是另有其它含義?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房間裡的油畫讓我陷入沉思

整個房間雖然有特色,但是卻有點讓人害怕的感覺,整個院落沒有什麼人,後來看到隔壁房間門口有鞋子,也許裡面住的有人吧,這讓我心理上得到一些安慰。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第二天早上的早餐,女主人看我起來洗漱完後就給我送來了很多吃的,我自己根本吃不完啊。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旁邊的公園是免費的,是沙赫裡夏勃茲城市最大的中心公園,公園修建的非常漂亮,綠化的很好,清真寺、古城遺址、帖木爾雕像、博物館等都在公園裡面,在公園西門附近這個餐廳兼兒童樂園,上三樓用餐可以鳥瞰整個公園,在這樣的環境下用餐真是讓人心曠神怡啊。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餐廳北面,我的背後方向就是公園裡帖木爾雕像及他的夏宮遺留下來的殘垣斷壁所在的位置。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站在餐廳裡看公園的南部,諸多建築及清真寺盡收眼底。這是一座沒有被俄化的烏茲別克小城,作為烏茲別克斯坦的四處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這個不大的城裡,有諸多偉大建築的廢墟。沙赫裡薩布茲被認為是公元前亞歷山大大帝東侵時期途徑之地之一。中世紀時,為西域史國後來的國都。1336年,突厥人帖木爾誕生於此地,並隨後締造了橫貫中亞的帖木爾帝國。帖木爾將沙赫裡夏布茲作為他夏日的居住地,並設為帖木爾帝國的陪都,建設了新的宮殿。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整個公園就是城市的中心,也是帖木爾時代該城的所在地。現在城市居民及城市其它功能都圍繞公園向外擴展。想必公園沒有修建時,這裡應該到處是遺址廢墟和破舊的居民住宅。當年玄奘來到是這裡時,這裡是羯霜那國國都,中國古稱為史國,許多史姓人的祖先就在這裡。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沙赫裡薩布茲的意思為“綠色城池”,在古代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城市,因為帖木兒大帝就出生在這裡,中亞人非常尊重帖木兒的故鄉。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公園裡的小朋友。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公園中間有一條步行道,向北一直通向帖木爾的雕像和他殘破的阿克薩萊宮殿。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貼木兒和他的阿克薩萊宮殿

公園最北的就是帖木兒的宮殿阿克薩萊,意為“高貴的宮殿”。保存至今的阿克薩萊僅剩兩座相對的殘牆,牆磚有藍色的花紋。廢墟殘牆高38米,牆體非常厚實。如果加上倒塌了的上半截,600年前的阿克薩萊可謂摩天大樓了,不知道他當年建的這麼高是不是因為得到布哈拉那座卡揚宣禮塔的啟發。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阿克薩萊保持了原始風味,歷史感強烈。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當年帖木爾把撒馬爾罕設為其帝國的首都之後,沒忘記自己的故鄉。 每一次遠征回來, 他首先去沙赫裡薩布茲,然後再動身去撒馬爾罕。 帖木爾以大型慶祝活動、酒宴,在撒馬爾罕和沙赫裡薩布茲建造雄偉的建築等方式慶祝自己的勝利。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從宮殿向南走至中間地帶,是一處遺址,地基經過修繕,博物館在它的東側。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公園最南邊東側有一處陵墓建築群,殘留的牆上殘留著久遠的瓷磚馬賽克圖案。據說室內有個白色的墳墓安葬的是帖木兒的長子:賈漢季,也是帖木兒指定的王位繼承人。他是由帖木兒第二個老婆所生,22歲就去世了。長子沒有繼承大位,年紀輕輕死去了,當時帖木兒悲傷的心情,所以才建造了這個大墓。這裡還葬有帖木兒的次子烏馬爾.沙黑,至於帖木兒的另外兩個兒子(三子米蘭沙,幼子沙哈魯),還有他本人則葬在撒馬爾罕的古爾.阿米爾陵中(我的上篇中有介紹)。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據說帖木兒在這裡也為自己死後準備了墓地,但是最後為什麼他沒有安葬在這裡呢? 有資料顯示說:這是因為在出徵中國的途中,年過古稀的帖木兒意外死於肺炎。靈柩在運回沙赫裡薩布里茲途中,山路被大雪封住。從撒馬爾罕到這裡要翻過海拔近兩千米的山口,冬季的道路被冰雪中斷。於是只好返回撒馬爾罕,並安葬在撒馬爾罕的古爾-艾米爾陵墓裡。幸虧帖木爾病逝了,要不然他必將與明朝有一大戰,誰勝誰贏難以評說,也許歷史將會改寫,今天也許不是今天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像迷宮一樣的墓葬遺址區,牆只有半人高,也許不是真的迷宮,也許是巨型建築群的牆基,按照帖木兒最早的想法,他的陵墓也建在這裡。 據說這裡有通往地下的通道,裡面有一座巨大的石棺,石棺蓋上刻著花紋和帖木兒的傳記,專家推斷出這裡是為帖木兒修建的墓室。但打開石棺發現裡面兩具屍體都不是帖木兒。帖木兒在此地出生,一般人會認為他死後會葬在這裡。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陵墓建築群的西側,也就是公園的最南側大門處就是“kok-Gumbaz清真寺。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kok-Gumbaz清真寺

這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的“kok-Gumbaz清真寺”,由兀魯伯修建,是沙赫裡薩布茲著名古蹟之一。清真寺完好地保存了下來。“藍頂清真寺”圓頂直徑46米,是烏茲別克斯坦內最大的圓頂。藍色清真寺有倆帶有綠色球頂的殿,分別安葬著帖木兒的老師和父親。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我與新婚夫婦合影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夕陽下的藍頂清真寺更是猶如一副畫卷一般美麗。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看過央視拍的玄奘之路都知道里面提到玄奘路過這裡時,在一個“中國城”停留,並提到現“中國城”僅僅剩下破敗的斷牆一處。我在沙赫裡夏布滋問了很多人“中國城”的位置,但無人知道,尋找玄奘下榻過的"中國城"未果,我就去博物館試圖詢問工作人員,以為博物館的人應該知道這些歷史遺蹟。到了博物館,當時整個博物館只有我一個人到訪,工作人員很熱情,但都對央視提到的“中國城”一無所知,好不容易有一位工作人員知道玄奘,但語言交流存在障礙,我就用最簡單的英語儘量通俗的問他,我問當年玄奘來到這裡喝水、吃飯的地方在哪兒?她卻帶我看了兩幅畫,第一幅畫描繪的顯然不是玄奘,第二幅描繪的是集市,說玄奘在那巴扎(集市)住的酒店,但此幅畫描繪的顯然又不是大唐時代的羯霜那國的景象,而是帖木爾時代的繁華,但也可能是不同時期的同一地方。她告訴我以前這個巴扎就在現在博物館向南走一點。我分析,“中國城”可能已經被他們修建公園時剷平了,央視提到的那處殘留的斷牆已經不存在了,也許我在公園中部裡看到的一處新修建的仿古穹頂建築就是當年中國城大門的原形。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博物館裡的一個工作人員幽默的指著院子裡擺放的一塊石頭上的精美圖案告訴我“China",我仔細一看,果然有一箇中國式圖案。可見中國與中亞自古以來的文化交流都十分緊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沒有搞清玄奘當年下榻過的”中國城“的具體位置,我帶著遺憾離開了沙赫裡夏勃茲。

二、沙赫裡夏勃茲--泰爾梅茲

我乘面的小公交到拼車點,前往我的下一站:烏茲別克斯坦最南部城市--泰爾梅茲,有一輛直接去泰爾梅茲的拼車拉客,但要價高達7萬蘇姆,其實摺合成人民幣也不高,但跟當地人價格水平相比卻是顯得太黑了,我一方面感覺不太喜歡這個司機,另一方面現在只有我一個人,要等人湊夠了才能出發,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雖然最後他主動降價到5萬我還是放棄了,於是我就花8000蘇姆拼了一個車先到了古扎爾(Guzar),在古扎爾又花費35000蘇姆拼車前往泰爾梅茲。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實際上古扎爾也沒有直接到泰爾梅茲的車,拼車點的負責人大媽幫我聯繫了 一輛車,拼那輛車到了一個舍拉拉巴德的小鎮後,司機把我轉交給了一個舍拉拉巴德的出租司機,並當著我的面付給了他錢。舍拉拉巴德的司機等湊夠了4個人就繼續拉我前往泰爾梅茲,換車等候時間並不算長。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沿途村鎮及風光。當年玄奘也一定是沿著這一帶前往泰爾梅茲,渡過阿姆河繼續向印度走去的。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途中遇到一個景點,司機停下來只指給我看,原來是一個巨大的古樹,有950年樹齡,叫Chinor tree,樹上有個巨大的樹洞,他還要我進去拜拜,樹洞被人裝上了門,裡面擺放了一些貢品,另一個合乘者還給裡面捐了一點錢。這可能是個風水寶地,樹才長的這麼大、年齡這麼長,一定與路對面的泉水有關,清涼的泉水從地下冒出來,形成小溪,溝渠裡有很多魚,沒人逮捕,當地人拿桶來這裡打水吃。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沿途村鎮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我認為這一帶就是玄奘當年路過的鐵門關,目前專家無法考證具體位置,分析大量的地理信息及資料,此地是最有可能是玄奘所記述的鐵門,玄奘在他的描述當中,鐵門關是昭武國家(粟特)與吐火羅故地之間的政治分割線。從衛星地圖上看也是卡希爾、沙赫裡夏勃茲所在盆地與泰爾梅茲所在吐火羅盆地的自然分界線,古代國家的分界線基本都是以山、河為界,兩個國家之間在險要山口建立鐵門關是常見的軍事行為。當年玄奘一定是過了鐵門關,然後順著舍拉巴德的河流而下,很快到達了阿姆河北岸富庶的種積平原帶,並在泰爾梅茲的卡拉特佩和法耶茲特佩佛教寺院做短暫停留。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過了鐵門關一帶,快到舍拉拉巴德的路上,有很多賣石榴的農戶。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同乘的一個當地人可能認識賣石榴的,也許是親戚,讓司機停車,他們隔著馬路間隔帶做短暫的交流。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上圖是舍拉拉巴德街頭賣名叫格瓦斯的飲料,烏茲別克很多街頭都有這種飲料賣。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到了舍拉拉巴德後換拼另一輛車合乘出租,還是一輛雪佛蘭。走了一路,基本大多是雪弗蘭車,後來瞭解到原因是烏茲政府實行非常嚴格的外匯管制。外國公司在烏茲別克賺了錢以後沒有辦法匯回國內,所以國外很多企業都不願意來投資。早年大宇在塔什干和烏茲別克政府合資建廠生產汽車,後來也轉讓給了通用。現在烏茲別克生產的汽車一大部分國內銷售,一部分出口到其他斯坦和土耳其。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在舍拉拉巴德前往泰爾梅茲的拼車上,第一次喝到烏茲別克斯坦的啤酒,是同乘的兩個當地人送我的,那個人他帶了兩瓶,自己喝一瓶,打開給我了一瓶,我推辭了幾下就盛情難卻地接受了。語言雖不通,但我們一路聊個沒完,再一次感受到烏茲別克人的熱情與友好!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到了泰爾梅茲,我與兩個合乘當地人告別。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到了泰爾梅茲後我徒步找了幾家酒店,但感覺泰爾梅茲的住宿相對比較貴,都要30美金以上,最後在一家大酒店後面找到這家便宜的賓館,但沒有單人間,因為我一個人,他們就以優惠價給我了一個標間,15美金。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泰爾梅茲是烏茲別克斯坦與阿富汗交界的邊境城市,中間有阿姆河相隔。玄奘來到此地時稱之為呾蜜國,《大唐西域記》記載到“呾蜜國。東西六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國大都城,週二十餘里。東西長南北狹。伽藍十餘所。僧徒千餘人……東至赤鄂衍那國”。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泰爾梅茲最繁華的地方,這是上面這個商場。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同時,老式的蘇聯住宅小區也同時存在於泰爾梅茲。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泰爾梅茲的政府機關大樓。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上圖的樓是泰爾梅茲目前唯一最高的建築。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政府機關大樓。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這個是什麼商店,我看不懂,可能是個類似於彩票投注站的門面,這個姑娘很熱心,一句英語不會,我硬是讓她懂了我的意思,我要換錢。她帶我去旁邊的黑市兌換貨幣,兌換貨幣的婦女就在路邊閒晃悠,如果她不帶我過去,真不知道那幾個婦女是做兌換貨幣生意的。話說那個兌換貨幣的黃牛婦女真不老實,換錢時故意少給我一張,我數了數後發現少了一張就默默的看著她,一言不發,她只好乖乖的又拿出一張給我。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泰爾梅茲對我來說主要是去兩個佛教遺址,分別是法耶茲特佩和卡拉特佩佛寺遺址。然而,在去兩個佛教遺址之前我最好先去一個叫泰爾梅茲的博物館,因為一是:兩個佛教遺址裡出土的一些文物在博物館裡有展示,二是:兩個佛教遺址中的一個不對外開放,據說要在博物館辦手續才有可能前往參觀。博物館就在城中心的南北大道上,北邊盡頭就是火車站,博物館靠近路的北端。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博物館裡法耶茲特佩佛寺遺址出土的佛陀雕像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博物館裡收藏的壁畫。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法耶茲特佩佛教遺址出土的佛像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看完博物館,去法茲耶特佩佛寺遺址,遺址在泰爾梅茲城西北郊區10公里處,沒有班車,只能搭車前往,搭車一般是往返價格,因為回來也沒有車和人,除非徒步到路邊攔過路車,搭車往返最低的要3萬蘇姆,最高的要5萬、7萬的都有,主要是看你要停留多長時間,時間越長越貴,我參觀了2個遺址,用的時間比較長, 就給司機了4萬,並允許他路途中撿當地乘客。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法茲耶特佩佛寺遺址門口的博物館,沒開門,據說裡面沒有什麼可看的。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遠看法茲耶特佩佛寺遺址,這些遺址的存在說明在7世紀末,佛教在呾蜜國仍舊流行,但在8世紀後呾蜜被阿拉伯人變為回教中心。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法茲耶特佩佛寺遺址大門,一個看護者,是司機到附近農戶家現喊回來的。也無所謂門票不門票的,他帶你去參觀並講解,你給他點小費,他說門票是1美元,我給他了10000蘇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看護者用簡單的英語講解的很生動,他總是邊講邊在地上畫,邊用手勢、身體表達,對於語言不是很通的人來說,這是效果最好的。

整個寺院呈長方形,建築群從北到南分為僧院、佛堂和食堂三部分,佛堂兩側有迴廊環繞。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中亞國家的佛教遺址除了這裡幾乎消失殆盡,而這裡是保存最完整的。除了這個法耶茲特佩,在不遠處還有個規模更大的卡拉特佩,兩者距離不到二公里,而卡拉特佩距阿富汗的鐵絲網邊境只有一、二百米,屬軍事禁區,不對外開放。博物館裡的人也表示不開放,不辦手續。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圓形穹頂裡是一個土坯結構佛塔,據說裡面曾藏有舍利子,西藏某具有爭議的宗教人士曾到訪這裡,並點燈誦經祈福。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法亞茲特佩佛教寺院遺址是巴克特里亞地區貴霜時代保存較好、最具代表意義的佛教寺院遺址之一。不僅體現了貴霜時代佛教的發展情況,也體現了這- -時期佛教和拜火教、希臘宗教的融合以及希臘藝術、犍陀羅藝術的傳播與影響。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看護者正給我講解,這時來了一個德國旅遊團,他就去接待旅遊團去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這個是發現博物館收藏的那尊佛像的地方,如今佛像已去不在此了,我就借用一下寶地在此合影留念吧。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看護人從家裡拿來的兩個文物,說是在遺址裡揀的,特意從家裡拿來讓我看、讓我拍照,開始我以為他想出售,但問他多少錢時,他說:不賣,博物館、日本人都想買,給多少美元也不賣。

下面這個文物是佛寺的添油壺。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看完法耶茲特佩,我嘗試著與看護者溝通,希望帶我去看未對公眾開放的卡拉特佩。最後看護者同意等德國旅遊團走後帶我去,我很高興。德國團走後,他回家換了件迷彩外套,帶我繞過阿富汗望遠鏡觀察區,當一輛阿富汗軍車經過鐵絲網外時,他示意我蹲下朝烏茲別克方向做自然聊天狀,等阿軍車過去後,帶我繼續前行。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我們倆看到鐵絲網外經過的阿富汗軍車,趕緊蹲下做聊天狀,軍車過後,繼續前進。出租司機在後面跟隨。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泰爾梅茲的最大的佛寺就是這個卡拉特佩,在邊境的丘陵上,面積約8公頃。此處為貴霜時期該地區最大的寺院。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遺址就在烏阿兩國交界處,屬軍事禁區,目前不向普通公眾遊客開放。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據研究資料稱:當時卡拉特佩的僧人大概有30-50個,法雅茲特佩20-40個。在卡拉特佩發現二十多片帶有文字的陶片,包括梵文、巴克特里亞文婆羅米文和其他不知名的文字,文字描述中兩種情況比重大,一種為描述君主的內容,一種為鼓勵人們奉獻的內容,有些陶片上面書寫著主要僧人和施主的名字。當時卡拉佩特也被稱為皇家寺院。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這個佛窟已經很破敗了,裡面很多壁虎爬行,還有蟲子,有的洞還有螞蜂窩,我不得不小心翼翼的退出來。我一個人進去這些佛洞還是有點擔心會有不明生物突然岀現,看護者和司機因為是穆斯林,不願進入,他們在外面找個地方聊天去了,讓我一個人參觀。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這個洞打掃的比較乾淨。洞的盡頭右側凹進去的地方是放置佛像的地方,這應該是僧人住的地方。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佛窟牆壁上刻了一些文字

下面的廢舊罐頭盒子可能是以前考古人員留下的。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遺址附近空地上還發現了燃燒彈殼,看護人員說是阿富汗軍仍過來的。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兩國距離這麼近,確實在非常時期很容易擦槍走火,炮彈也很容易落到對方領地。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邊境線上的鐵絲網

參觀完兩個佛寺遺址,感覺到當時佛教在此還是很興盛的,玄奘當年也一定在此住了些時日。也說明了佛教從印度跨過阿姆河,然後通過絲綢之路開始向中國傳播,當然,這只是佛教傳入中國的其中一條路徑。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祖爾馬勒佛塔

就在距兩個佛教遺址不遠、回泰爾梅茲的途中,有一個土坯建築的佛塔也說明了當年這裡佛教的興盛。這座荒廢于田野之間,具有一千多年曆史土坯結構的祖爾馬勒佛塔,是當時佛教興盛的又一見證。當時大月氏人建立的貴霜帝國非常強大,推崇佛教,張騫就是為了尋找大月氏人說服其聯合西漢攻打匈奴而來的,因為當年月氏人也受匈奴侵擾而被迫西遷至此的,但此時強大的大月氏人已過的很幸福,否決了張騫的建議,任務雖未完成,但卻開闢了輝煌的絲綢之路。而玄奘來時,佛教依然興盛,但他求法心切,沒有久留便匆匆的沿著阿姆河進入了阿富汗(當時稱活國),這座用120塊土坯磚砌成的佛塔也許還能記起玄奘他那倔強而又不屈不饒的背影漸漸的消失在阿姆河的對岸。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我圍著佛塔繞行一週,地上長滿帶刺的荊棘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這個出租司機就不是太在乎穆斯林不能親近佛教的說法,在佛教聖地與我合影。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佛塔周圍的田地裡,放牛的孩子們歡快的玩耍。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看完佛塔,司機又帶我去一處年代不太久遠的穆斯林古城遺址。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遺址規模也不小,裡面全是土坯磚砌築的,相當宏偉。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穆斯林古城遺址大門。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從建築上看,是至少上下兩層,房間眾多。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參觀結束後,我特意讓司機帶我去通往阿富汗的海關看看,路上遇到檢查站,他向警察說明了我的意思,警察放行後向司機強調:別拍照。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通往阿富汗海關大橋的路沿著兩國邊界,兩岸都是莊稼,可以清楚看到對面阿富汗的城市及建築物,鐵絲網隨便一翻就可以越境到阿富汗,但沿線有很多看不見的崗哨,一旦越境,馬上會被發現。

泰爾梅茲與阿富汗有“海拉通”大橋相連。1979年-1989年這裡是蘇聯侵略阿富汗時的主要陸上通道。蘇聯曾在此屯兵十萬,並於此建立前方指揮部。1989年,最後一批侵阿蘇軍由此離開阿富汗。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下)

司機把車開到了通往阿富汗的海關大門口,由於不能拍照,也不能久留,我只能讓車調頭,透過後視鏡看著有三個人拉著行李箱向阿富汗走去……而去年我的阿富汗之行又一次的浮現在了我的腦海裡,我到此也算給我多年的玄奘之旅劃上一個句號。經過幾年的閒餘時間,我終於將玄奘取經所經歷的國家遊歷了一遍,也算了卻了一個心願!我接下來將前往塔吉克斯坦,從那裡翻越真正的帕米爾高原回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