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統地學習股市?

資深看盤

大家好,我是範博,專注於研究和分享股市“主力行為學”,下面這篇文章,從主力行為學的角度,闡述了股市中運用K線以及K線組合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乾貨!研究股市K線圖,這個方法讓我少走了十年彎路!

在這個世界上,最貴的一幅圖是什麼?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還是畢加索的《拿菸斗的小孩》?都不是!有一副圖,每天都用數千億的真金白銀畫出來,這幅圖就是我們股市的K線圖。

每一個想要研究股市技術的人,無論你是想自學的,還是找老師教的,你首先要做的事情,可能就是找一本關於k線的書來看。因此,K線,幾乎就成了股票技術分析的代名詞。

實際情況真是那樣嗎?很多朋友利用K線分析,把握到了大盤和很多個股的後期走勢,更多的朋友繞進線的坑裡,不能自拔。時而可靠時而又不可靠的K線技術分析,總是讓我們很迷茫!

K線的技術分析,到底怎樣分析才能去偽存真,才能更加準確?運用“主力行為學”的思維,搞清楚下面這個關於K線圖的問題,你的K線技術分析就算入門了......

一隻個股的K線,由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四個價格構成,這個很簡單。但是,因為主力的存在,這四個價格很多時候並不能反映市場真正的多空博弈。眾所周知,大陽線代表的是強勢特徵,而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個股的大陽線,是主力做出來的,如圖:

這隻個股,今天的走勢其實並不是很強勢,但是因為主力在盤中做了手腳,在臨近收盤的時候快速拉昇,改變了他的收盤價格,最後形成了看起來很強勢的大陽線。這樣的大陽線,可能是突破,可能是穿越均線,可能會形成金叉,如果不能辨別其中真偽,自然就開始了一系列的錯誤。

那麼,大盤的K線,能夠被主力做出來嗎?大盤的K線,同樣由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高價構成。有沒有哪一個主力,在最後幾秒鐘狂拉大盤幾十點形成大陽線?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股市裡面確實有很多大資金、很多主力存在,他們控制和影響個股的股價遊刃有餘,但是對於大盤,他們就是滄海一粟,根本無法影響和控制大盤。更重要的是,場內的這些大資金,同樣存在多空分歧,有的買票,有的賣票,無法統一協調,進一步讓大盤成了真正的多空博弈。

臨盤過程中,我們也遇到過大盤的快速上漲或者快速跳水,那並不是有主力在故意拉昇或者打壓大盤,而是因為有信息影響或者盤面影響,導致市場的一致看空或者一致看多,並非誰在控制。同時,我們也經常聽說過國家隊護盤,某板塊拉昇指數等等,這些仍然是市場的行為,而非主力那樣影響和控制股價。國家隊,股市中確實存在,但是他們不會經常出來活動,也不會拉昇或者打壓指數,即使他們要護盤等等,也是通過自身的影響力、號召力在盤中做引導,而非真的投入真金白銀把指數拉上去或者大規模拋出籌碼把指數打下來。

重點來了,關於K線圖的分析,怎樣才最有效?我們的觀點是:個股用主力行為的思維去考慮;大盤用市場行為(多空博弈)的思維去考慮。譬如,今天這隻個股放量突破了,那麼我們考慮這個突破是主力真正的想啟動,還是誘惑別人的進場的騙線?而如果是大盤放量突破,市場看好後市,就容易是真的突破!

K線圖的組合也是一樣,一隻個股在連續上漲以後,出現高開低走的巨量“烏雲蓋頂”,如果按照傳統的技術分析,這是典型的見頂信號!但是個股是主力行為,這個“烏雲蓋頂”之後可能馬上又有漲停!

而大盤的K線圖,如果出現了放量的大陰線,那就真的是“見頂信號”,如果當天沒有重大的利好影響,短期必定下跌為主,你見過今天跌100點,第二天又漲100點的大盤嗎?


範博主力行為學

這個問題問得真好,很多人覺得股市是無法學習的,也不需要學習的。我的觀點恰恰相反,我覺得想要在股市賺錢就一定要學習,而且要系統學習。


正是因為大多數人抱著這種想法,很多人進股市靠的是,周圍的人都進去了,現在股市很好賺,我也要進去看看。

買股票根據的是:小道消息,所謂專業人士的推薦。結果大部分人都被當成“韭菜”收割。股市中最重要的需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你一點股票知識都沒有,怎麼獨立思考?所以系統學習當然有必要。

怎麼系統的學習呢?有以下幾種

一、上金融學校

不過我覺得即使金融專業出來的,也不一定懂得股市。

二、看經典的專業書

這種方法最苦逼,自學能力要非常強,要肯吃苦。否則很難,特別是沒有一定專業基礎的人。

以上兩種對於毫無專業經驗的小白來說,都不是很適用,至於說在網上東看一點,西看一點,那根本就不是系統學習。


三、買課程學習+看經典書籍+實戰

想要系統學習只有這一種方法最靠譜。特別是對於沒有專業背景的小白。

首先找到一個靠譜的課程,有專業人士的帶領,學起來少走很多彎路。

然後還要自己多看經典的投資類的書籍,不斷的吸收投資大師的思想精髓。

最後,你還要實戰,在實戰中驗證,總結,提升。

經過這樣的學習,你就超過了90%的人,你在股市中的勝算就大了很多。


點點讀財


我是老股民,已出版多本股票書。個人認為,炒股不能靠運氣,樹立正確的觀念,加強學習是對的,值得鼓勵。至於談到系統學習股市,我覺得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有意識地學習宏觀經濟、中觀行業和微觀公司知識。增強對政策變動的敏感性和專業性判斷,這些知識對於中長線投資幫助較大。

第二:選擇幾個符合自己風格的技術指標並熟練掌握。比如KDJ,MACD等常用指標,均線系統,主要技術組合等,這些東西對於短線操作有重要參考價值。但考慮到指標太多,沒有必要面面俱到,貴在精不在多。

第三:對心理進行針對性訓練。炒股炒心,很多時候,心態能夠決定你的盈虧。因此,如何做到漲跌不驚,穩坐釣魚臺的境界,必須進行不斷磨礪訓練,方成絕世高手。

當然,要學習的還有很多,但以上三點是必須的。


老姚文字江湖

股市是沒辦法學習的。但是可以瞭解股市,分析股市、研究股市.....

股民如何學習股票交易(炒股)?我想大致有這幾個方面。

一是,上學——進入金融、財經專業,系統化的學習。但是以興趣、或賺錢為目的,半路出家的廣大散戶來說,過功了(遲了)。

二是,參加XX講課。現在有許多為散戶講課的所謂“業內人士”,他們一般“就事論事”,以薦股為主。所得知識是“碎片化”的。

三是,買有關這方面書籍,刻苦攻關,自學成才。

四是,向身邊的炒股老手學習。不恥下問,虛心求教,自己再融會貫通。

五是,網上學習。想到哪搜索到哪學到哪。

總之,只要有了學習這個想法,立個目標,由淺入深,由基礎到高度,由理論到實戰;只需用心,時間多的是,辦法多的是,收穫自然多的是。(圖片來自網絡)


見腫消世界

其實技術只要肯學。還是好掌握的的。但你說學習股市。那就不簡單了。我把股市學習分幾級說吧,一,技術,二,時間,三,心態。三級是遞升的且共生的。技術層面需要真金白銀實戰伴隨著虧虧虧。時間層面不可跳躍牛熊市。不經過兩三個來回痛定思痛後的沉澱不可能理解股票。最難的且伴隨各階段的是心態。心態往大了來說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往小了說就是金錢觀。這個階段是最難的。其實就是對自己的認識。也許對自己一輩子都認識不了。那就活該了。這種人只能做韭菜。唉。。。。。不聊了。聊起來沒完了。最後說兩句,德配天下,道法自然。


石頭木訥


流星69170069

第一步,開戶,投入一萬元進股市,按照自己對股票的理解進行買賣,賠得一塌糊度之後進入下一步;第二步,追加一萬元本金入股市,買一些股票技術分析方面的書籍學習,學K線,學波浪,學理論,學技術分析,按照學到的方法繼續炒股,直到追加的一萬元又賠個精光,賠得懷疑人生之後進入下一步;第三步,暫時退出股市,買幾本巴菲特、格雷厄姆、芒格等人所著的關於投資方面的書籍學習價值投資,一年後重新進入股市,開啟真正的投資之路!


拙爾不群3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系統二字。

可以分三步走。第一,學習基本的財經和證券知識,找幾本普及性的讀物,通讀一兩遍,把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論弄清楚。

第二,學習專業的證券知識和關於股市的有關法律法規。首先是閱讀經典著作,比如一些財經網站上推薦的世界十大投資人物的著作。然後再看看一些知名財經專家的專欄。

第三,投身於股市的具體實踐。從比較小的資金量開始,以投資而不是投機的方式進入股市。這一階段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心和充足的耐心,更不能眼紅別人的大賺。等到積累一定的經驗以後,再增加資金量,嘗試幾次週期長短不一的的買賣操作。最後,經過幾年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的操作體系,操作理念,和操作紀律以後,再增加一定數量的資金,進行較為頻繁的操作買賣,博取更多的利潤。

記住,行情好,股市活躍,可以多做一下;行情淡,股市不太活躍,那就好好地休息一下,自我總結,自我提高。

通過一輪的牛市和熊市的循環,慢慢把自己鍛鍊成為一個較為成熟的投資人士,從而走上投資之路。對於股市,永遠要抱著一種敬畏的心態,永遠把自己當做一個小學生,虛心學習,不斷進步。


光勁說說

先入市練練手,經歷3年,看看自己虧多少錢?然後找出虧錢的這些股票,回頭分析自己做錯了什麼?如何做才是最好的,最後,寫出如何具體操作一隻股票,結合哪些自己有用的技術指標,何時進?何時出?何時補倉?記住入場時間決定你的收益,永遠不要太貪,盈利時什麼時間走都是對的,虧損時,耐心很重要,要不早走,要麼不走。股市風險很大,今天漲停,明天可能開盤跌停,機構的權利和消息比你大,快。所以,沒有任何方法保證你在股市賺錢,只能隨機應變!先學會虧錢,再學會賺錢,長期看散戶基本是虧錢的,不然基金公司不就倒閉了


滄海任逍遙42914312

先少量不影響生活資金真槍實彈的幹,不增資金就是幹,不斷總結自己錯在那裡,實戰是最好的老師。直到徹底經歷了一輪牛熊再回過頭來反思,看是否合適走這條路是否能增資保證獲利。股市很難,有多少老股民天天看書天天盯盤都虧損,所以看書並沒有太大用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只有天天思考才能進步。十五年前曾經天天看股市書籍,現在看來那些書真沒用。股市就是量價,量最重要,各階段量有不同含義,量是最基本的,但是很少人真正能看明白看懂。不相信任何股評推薦,不相信任何炒股軟件,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曾經吃過的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