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麻醉就剖腹產生下寶寶,寶媽到底經歷了怎樣的痛?

汪少山

對於男人來講,覺得不就是生個孩子嗎,或許從心裡也沒拿著太當回事,而對於女人,經歷一次生產,就等於去了一次鬼門關,儘管現代醫學發達了,接生不算是大手術,可是併發的問題一旦出現,就是要命的節奏,所以對自己的女人知冷知熱的男人永遠都會得到真愛。



雞蛋殼裡的蝸牛

我有一個女同事,她就是剖腹產沒有打麻藥生下的寶寶。為什麼不打麻藥呢?因為當時本來是順產的,但是半路順產不下來,而且順產前產婦(我這個女同事)又吃了東西,沒有辦法,沒有麻醉就剖腹了。

後來她坐月子的時候,我們去看望她,就問她,不打麻藥得多疼呀,你到底是怎麼挺過來的。她就看著孩子說,當時確實很痛苦,能聽到醫生用刀子喇肚皮的聲音,但是因為生孩子的時候已經有開指痛了,當時就想著只要能把孩子弄出來就行,也顧不上手術的痛了。

雖然同事說的挺輕描淡寫的,但是我們旁觀者還是能感受到哪種痛苦,你想呀,用刀子不小心割破了手指頭還痛半天呢,更何況剖腹產了。先拋開當事人的描述,我們從理性的方面分析一下:

疼痛一般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個級別,區分疼痛的方法,目前常見的包括視覺模擬評分法、口述平衡法等。視覺模擬評分法將疼痛的程度範圍設定為0至10分,其中,0分為無痛,1至3分為輕度疼痛,4至6分為中度疼痛,7至9分為重度疼痛,10分為最劇烈的疼痛。

我們都知道順產是十級痛。而刀割或者是剖腹產的痛可以達到六級痛,傳說中的“竹籤釘手指”是七級痛。而大家熟知的癌痛也是十級痛。這樣一對比,剖腹產不打麻藥的痛其實也是可以忍受的,而且如果是半路順轉剖的話,有開指的痛打掩護,其實剖腹產的痛基本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據我一位做醫生的朋友描述,其實最痛的事情並不是分娩的痛,而是“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的患者發病時臉、眼、鼻、嘴、牙等處似觸電、刀割、火燒般劇痛,打最大劑量的止疼藥,往往都沒有用。和三叉神經痛相比,分娩並不是持續性的疼痛,而三叉神經痛由於難治癒,有的患者每天都有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有的人得了這個病後,因為疼痛難忍,最後服毒自殺。


查悅生活

十分的痛,我親身經歷。

那一年生大寶,由於妊娠高血壓,試著順產,宮口開了三天三夜才開了一指,血壓也太高,順產無望,醫生果斷選擇讓我刨腹產。

記得很清楚,刨腹產前一晚八點以後就禁食,早上十點左右做術前準備,十點半進入手術室。進去以後躺在手術床上,眼睛望著天花板,聽著醫生拿手術用的工具時的聲音,心裡很是害怕。



不一會兒,所有參與手術的醫生全部到位,手術開始。首先醫生讓我把身體蜷在一起。麻醉醫生準備給我打麻醉藥,打麻藥的瞬間真的好疼,可我沒想到更疼的還在後邊。


打完麻藥五分鐘的時候手術開始,醫生用刀劃開肚皮的時候,天啦,好疼。早前在手機看帖子說有些寶媽不受麻藥,難道麻藥對我來說失效了???我趕緊告訴醫生,麻醉醫生說估計麻藥還沒起作用,等兩分鐘開始,已經給我加了足夠的麻藥,估計還沒起作用,兩分鐘過去了,手術繼續進行,我還是疼的大叫,頭冒大汗。醫生說不敢再給我加麻藥了。兩個醫生按住我的手,看著我的血壓,一絲不敢鬆懈,怕血壓太高,出現問題。沒辦法我就這樣忍著,不久醫生告訴我看見孩子了,用手掏孩子的那一刻,那酸爽,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簡直生不如死。我聽見了孩子哇哇的哭聲,孩子出生了,醫生告訴我是個男孩。


醫生給我縫針的時候才感覺麻藥開始有效果了,我隱隱約約的感覺到肚皮上醫生一針一針的縫著。很快手術結束,我被推回病房,回病房以後更疼的是傷口上壓沙袋和按肚子,我真的實在忍受不了,真的好痛,我掉下了眼淚。

這樣過了一天,第二天的時候右邊屁股癢,我用手抓癢,可屁股一點反應也沒有,就是很麻木,我就用手掐,也沒反應,我趕緊找來醫生幫我看看,醫生告訴我估計是麻藥還沒過,過了幾天還是很麻,我把手術情況告訴醫生,他說估計是麻藥打偏了,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手術中麻藥失效,是因為這個原因。



經過三個月的時間麻藥才徹底消失,我的一次刨腹產經歷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歡。謝謝。


育寶交流


過往95878

我兩個孩子都是剖腹產,但是不打麻藥,真的無法想象那有多痛?都是肉體凡胎,能忍受得了,只能說母愛太偉大了!我也來說說我的經歷吧!

我看了好幾個人的經歷,每一個都不一樣,也許值得讓年輕的未來寶爸寶媽們學習借鑑!


添添媽媽206

沒有麻醉就剖腹產生下寶寶,怎一個“痛‘字了得,撕裂的痛,是一種幹痛。想起剖腹產

生孩子的經歷,至今心有餘悸。

我當時選擇剖腹產,是因為孩子臍繞頸2圈,胎位不正,頭朝上,大夫說只能選擇剖腹產。當時大夫還說羊水較少,孩子也長的挺好,建議我可以提前進行剖腹產。我也沒多想就答應了。記得我被推進手術室後,老公去交費了,我還在手術同意書上自己簽了字。醫生和護士都誇我有膽量。我也沒多想,反正要簽字。

麻醉師從我後背給我注射了麻醉劑,還不時的掐我這,掐我那,問我痛不痛,我說痛,過了很長時間,還是一樣痛,麻醉師說我是敏感型的人,對痛很敏感,又給我追加了一支麻醉劑。這一次,麻醉師掐我時,再沒有痛。主刀大夫割我肚皮的時候,我聽見”喳喳“的聲音,麻藥起作用了,我沒有感到痛,我做手術的時候是中午11點多,我當時腦子很清醒,我還聽見大夫和護士們談論中午吃麻辣燙的事。不一會我就聽見了孩子的哭聲,手術做的很成功。

我被推出手術室,進入病房的時候,我記得自己顫抖的厲害,渾身打顫,牙關響的聲音都能聽到。幾個小時後,麻藥過了,那個痛實在難以形容,乾巴巴的痛,痛的不能動。更要命的是大夫要按壓肚子,目的是促進子宮收縮,儘快把惡露排出來。那個痛呀,絕對再不想經歷第2次,痛的我把嘴都咬爛了。接下來的痛就算是第一次上廁所,彎腰時傷口痛,這個痛說老實話,還可以忍受。

這次剖腹產的痛足以打消我再生二胎的念頭,說什麼也不生二胎。唯一讓我覺得欣慰的就是看到了十月懷胎的寶寶。


紅良talking

糰子媽媽有話說:首先,都說順產是要承受12級的痛感,那不打麻醉的生剖那可以說是翻了n倍級的痛感了。這種痛感沒有自己經歷過,是描述不出來的。而我身邊曾今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其次,幾年前,我大姑姐在生二寶的時候,其實是打了麻醉的,只是還沒被麻住,醫生就開始動刀了。那時我們都在外面等著她,突然從裡面傳出一聲撕心裂肺的大叫,我們在外面又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了,只是陸續聽到裡面有大姑姐的喊叫聲,都把我婆婆給急哭了。手術結束後,醫生把我大姑姐給推出來,看到大姑姐的臉色太嚇人了,蒼白的無法形容了,嘴唇也被咬破了。事後,我大姑姐整整在床上躺了兩天,那臉色才恢復一點。

最後,我問大姑姐當時是什麼感受,大姑姐說:當時也不知道是什麼感覺了,痛的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感覺了。後來,我自己破腹生孩子的時候,大姑姐連續的找了好幾次醫生說的都是一句話:‘一定要等到麻醉有效果的時候在動刀”。我想可能是那一次的經歷給她留下了很大陰影。

糰子媽媽是一個兩歲女孩的媽媽,結合自己學習的知識和自身的實踐經驗,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歡迎你的點贊和品論並關注“糰子媽媽養娃記”和我一起交流養娃過程的那些事、那些、那些情!(文中圖片全部來源網絡,感謝作者)

糰子媽媽養娃記

沒有麻醉就剖腹產生下寶寶,那種疼簡直不敢想象。我老公的五嬸就經歷了這種非人的疼痛,回想起生孩子的痛苦,她跟我說:“我當時就後悔幹嘛要懷這個老二啊!”

五嬸也算高齡產婦吧,老大12歲那年,她生下的老二,是個女孩。她懷孕期間就各種症狀,頭暈、噁心、腰腿疼。因為家庭環境不好,所以家務活還是依然全乾,而且還有工作,她是一個工廠的食堂大廚。每天很噁心可還是要炒菜做飯聞油煙味。到了生孩子的時候,由於胎兒臍帶繞頸,羊水也有些渾濁了,醫生建議剖腹產,可哪知,她對麻藥過敏,不能打麻藥,打了兩次依然沒效果。上了手術檯了,最後只能忍痛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實施了手術。

那種鑽心的痛,她說感覺到刀子在肚皮上劃開,每一寸都讓她疼得直冒汗,而且還不能亂動。幾個醫生抓住她,喊的嗓子也啞了,縫合的時候估計都麻木了。就這樣,一個小時的手術,折磨的她精疲力竭,簡直都不想活了。

側切都讓很多媽媽們忍受不了,更何況不打麻藥做手術。尤其痛感低的人,更是沒法忍受了。


可兒媽讀故事

說實話沒想到會在悟空問答看到這個問題,因為我的媽媽就是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就剖腹產生下的我。那是1990年的一個夏天,那個年代我們這個小縣城醫療水平不行,剛開始有B超,我從小就比同齡孩子長的大,那時候做B超看成雙胞胎了。好像生孩子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順產得給紅包,剖腹產不給紅包。給我媽接生的大夫就勸我媽順產,我大舅媽以前是大夫,她懂當時的情況,我媽那麼大肚子,順產肯定生不下來,最後我媽選擇了剖腹產。那個不是人的大夫,就因為我媽選擇順產,沒給她紅包,不好好給我媽打麻藥,我媽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她就做手術了。我媽的手和腳都被綁著動不了,只有頭能動,可想而知得多疼啊。等都結束了,我媽疼的頭髮都滾成了一個大疙瘩。後來聽說那個大夫也沒好,一次醫療事故,給人家接生,硬是把嬰兒的腳趾給拽壞了,後來賠了好多錢,惡有惡報吧。


東極撫遠歡迎你

這個應該可以打。椎管內麻醉當然是首選,也可以快誘導全麻。飽胃不是急診手術麻醉禁忌症。前置胎盤大出血或者子宮破例的時候,我們來不及麻醉,可以局麻下先搶救,等待胎兒拿出誘導全麻。這樣病人我們處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