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車上,遇到媽媽帶孩子比較吵,吵得周邊的人都睡不好,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用戶6599332761


首先,是7個月大的寶寶,不是7歲的孩子。咱們對熊孩子的定義應該不包含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吧?況且題目中說的是,一個母親獨自帶著一個7月大的寶寶坐火車。作為一個媽媽,我深知獨自一人帶孩子出門的艱難。更是無數次目睹媽媽們帶著孩子出門的各種狼狽,前幾天還在地鐵站裡看到一個媽媽,在過道里,肩上揹著包包,手裡摟著孩子,拽著包包,還得騰出手來收嬰兒車。地鐵里人來人往,那位媽媽急得滿天大汗,我趕緊過去幫她一起把嬰兒車收來。後來她告訴我,她是第一次帶孩子出門,沒想到這麼難搞。

請相信我,如果你在火車上看到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哭鬧不休的嬰兒,那位媽媽一定比你還著急著讓寶寶安靜下來。寶寶的哭鬧聲對旁觀者而言只是一個噪音來源,對媽媽來說則是所有焦慮感的來源,它意味著孩子可能餓了,尿了,病了,身體不舒服了。作為一名乘客,對於毫無理性可言的嬰兒,和焦頭爛額的媽媽,起碼的理解和寬容還是應該有的吧?

再則,火車是公共交通,在選擇公共交通之前,乘客就應該知悉公共交通的環境下,完全安靜是不可能的,可能會有高聲打電話的,也可能會有大聲聊天嗑瓜子的,還有可能會有哭鬧不休的嬰兒。對於成年人而言,在公共場所儘量避免大聲喧譁以免影響到他人,是一種基本的素質。但這個不應該用來要求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

你問我對這個問題怎麼看,我的看法是,希望大家對獨自一人帶著嬰兒出門的媽媽,更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如果你反過來說,為什麼這些媽媽一定要帶著嬰兒出門呢,就不能好好待在家裡嗎?那你需要好好反思下你是不是個“熊大人”了。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我多麼希望,這個社會能給帶孩子的媽媽多一點寬容。

確實,小孩子哭鬧擾亂了火車上的安靜,讓大家都沒有睡好。有些人也許要說了,明知道孩子哭鬧還帶著坐什麼火車?就不能想想辦法,要麼別讓孩子出門,要麼換個旅行方式。比如坐私家車,或者長途包車?我想,如果有辦法的話,沒有一個人會願意帶著一個7個月的孩子出門的。


不是親身帶過孩子的不會知道一個7歲孩子出門需要帶多少東西。奶粉奶瓶尿不溼,包被衣服小毛巾。孩子拉了要換,孩子餓了要吃,孩子哭了要哄,在火車上,媽媽的工作量會成倍增加。不是沒有辦法,誰會給自己找這個罪受?

如果媽媽是故意擾亂了公共場合的安靜,那麼指責她無可厚非,可是7個月的孩子是不受控制的,也許火車封閉的空間讓他不舒服,也許長久的在一個位置讓他不開心,也許他都沒有什麼原因,只是為了哭而哭。他哭起來媽媽肯定是更著急的,在這種情況下再被指責,想必媽媽的心該涼透了。



女性帶著一個嬰兒,妥妥的弱勢群體,如果他們不是做了什麼厚顏無恥,不值得被原諒的事情,就請大家儘量的體諒並且幫助他們吧。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你的善心終將會為你引來福報。

我是鹿媽,有一隻可愛的女寶小鹿。我喜歡寫作,喜歡思考,喜歡分享,喜歡答疑,更喜歡積極向上的你。關注我,我們一起做正能量媽媽。


鹿兒媽媽

很高興看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作為媽媽我忍不住想進來,說說我對此問題的看法和我的類似經歷。



因為我曾經就是一個人帶著孩子坐高鐵🚄,我的寶寶當時也不到一歲。起因是寶爸公差臨時出國一段時間,我和寶寶在家,突然我覺得很孤單決定回千里之外的孃家,因為年輕沒有什麼獨自出門的經驗加上路途遙遠,只是帶了奶瓶,米粉,尿布溼,寶寶衣服和我的口糧,就出發了,我把一切想的太簡單,寶寶沒見過這麼多人,剛開始很興奮,後來就厭倦了,連哭帶鬧的不喜歡這個新環境,我想安慰寶寶,可是發現一件玩具都沒有拿,手機也被寶寶扔在地上,後來多虧了鄰坐阿姨的幫忙,讓她上小學的孫子把自己的鉛筆盒,圖片書拿出來給我的寶寶玩,孩子被這些從來沒見過的東西吸引了,小哥哥也特別棒,拿起圖片書給寶寶講,這時阿姨還幫我充了奶粉給寶寶,有的吃,有的玩,孩子慢慢安靜下來了,吃飽了,玩累了,躺在我懷裡才睡著了。



總算安穩了,這一路上折騰下來,讓我深深體會到媽媽獨自帶寶寶坐車的不容易,很多突發狀況事先都應該想周全,孩子不是大人不可能那麼聽話,當寶寶哭鬧時,媽媽要怎麼解決?



一:從自身角度考慮

媽媽應該帶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還有除了主食以外的零食,水果等。儘量讓寶寶安靜下來不要吵到大家,畢竟是公眾場所。

二: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考慮

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坐火車,肯定是家裡有很多無奈的情況發生,所以才沒有親人陪同,我們作為局外人應該有更多的包容心,和善心,去體諒媽媽的不易。(就像我遇見的那位好心阿姨和她的小孫子,我此生難忘,謝謝他們在我無助的時候幫助了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像他們一樣)。


育兒口袋書

坐過火車的人都知道,坐火車其實是比較辛苦的一件事情,尤其是長途火車。

我前幾天還坐過一輛火車,是乘務員把我推進去的我才上了火車,火車門都難關上,而我只是短途,對於長途坐這趟火車的人來說真是備受煎熬。



火車上經常還會有寶媽帶著孩子,加上週圍人玩手機、看電視劇、聽音樂、打電話……發出各種聲音,對於一個七個月大的孩子來說,這是很難讓他做到安安靜靜睡覺不哭鬧的。自然就會吵著睡覺的人,因為孩子一旦哭鬧起來,就很難讓他停下來。

我覺得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媽媽也不容易。對於這種情況,我覺得這位媽媽可以爭取讓孩子停止哭鬧。比如喂孩子喝奶粉,看看孩子是否是因為生理原因哭。對於其他被打擾的乘客,可以採取安慰方式。



曾經就看過一個外國媽媽,對於孩子在公共交通上哭鬧的行為,她寫了一封道歉信並給了一對耳塞給其他乘客。這是很有禮貌的做法,也能平息其他人的情緒。

當然如果孩子真的一直哭鬧,其他乘客也要注意了是不是非法分子拐來的孩子。曾經也看過一個短片,真實記錄了一對夫妻在大巴上拐來的孩子被乘客識破並解救了孩子。


萌寵咬咬樂

現在隨著神馬人權概念深入人心,造出來很多“權益”出來了,在火車上一個女的帶著一個7個月的寶貝,吵得他人睡不好,也成了一個問題,糾結如此,算是“人權”到了頂峰了。

而現在很多人都在“保護自己的權益”中,做的非常盡職盡責了。不但火車上孩子哭鬧讓人不好睡覺成了問題,早一段時間,我還見到過這樣的提問:試用工的工資高於老員工,這樣能不能去告?

嗯,那就去告吧。誰也無法阻止你的折騰。被吵得不好睡覺的旅客,你也去彰顯自己的合理合法的權益吧,去找乘務員、列車長、乘警,要求他們驅離這對母子吧,或許要求他們把孩子的嘴巴堵上吧。實在不行,沒有人理你,你還可以兇巴巴的怒懟這個少婦,規定孩子不準出聲。

現在啊,就是這樣,好像只要一點點事情影響到他人的時候,哎呀呀,自己的權益就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了。一個7個月的孩子哭幾句都不能原諒了,自己去想想都會感覺到羞愧難當。

廢話不多說了,就這樣。

老龔說勢,不違心說假話。


老龔說勢

在火車上一個女的帶一個7月大的寶寶,吵得周邊的人都睡不好,對此你怎麼看?

雖然大家坐火車出門在外都不容易,但是一個女人帶著七個月大的寶寶出門更是難上加難,只要是帶過孩子、做過父母的人都知道,孩子哭鬧了,要麼是不舒服,要麼是餓了,要麼是吵瞌睡。

總之,孩子雖然哭得厲害,但只要是在媽媽的懷裡,做媽媽的總能有辦法讓他很快安靜下來,這個安撫肯定需要一個過程,孩子的哭鬧肯定也有一個過程。再退一步講,一個才7月大的孩子能哭多久呢,頂多半個小時就會哭得沒有勁自己睡著了。

我也是養過孩子、帶過孩子的人,平時出門在外,坐公交車也好坐地鐵也好,看到帶孩子的父母我都會主動地讓座,看到有孩子哭鬧調皮,都會用包容心對待,因為沒有誰的父母會慫恿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

但是,也許我看《等著我》尋親節目看多了,見到抱孩子的人心裡就有一弦緊繃著,尤其是對那些哭鬧不止的孩子更是愛多看幾眼。所以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仔細觀察,看看哭鬧的孩子和抱他的女人之間,有沒有異於常人的地方?

因為有些人販子搶了抱了人家的孩子,也是由陌生的女人假裝孩子的媽媽,坐汽車坐火車轉移的。這種情況下孩子會一路的哭鬧,或者被下安眠藥一路的沉睡,但只要留心觀察,一定會發現有不正常的地方。

如果通過觀察,懷疑女人抱的孩子有非法的嫌疑,最好是私下悄悄地告訴列車上的乘警,乘警有辦法也有權利去關心或盤問那個帶孩子的女人,以便查清情況。既不傷及好人,也不放走壞人,應該是兩全其美之策。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我女兒1歲時,過年回重慶。

由於第一次坐飛機可能不適應,全程都在哭!

由於沒經驗我又把尿片給託運了,尿片也沒了。

這時前排一位老奶奶問:娃怎麼啦?是不是餓啦?

我老婆回答:沒餓,不知道怎麼回事有點鬧。

老奶奶就從包裡拿出唐果來逗孩子,還是鬧騰。

然後她得知我們糊塗沒帶尿片還主動幫我借了一張尿片,當時我真的感動的一塌糊塗!

覺得家鄉人真是好!!!

一路上雖然再哭,但是沒有人提出什麼不滿,反而還來安慰我。

當時試了各種辦法都止不住,真的!有時候小孩子哭我們要多點包容和理解,願這個世界的好人一生平安!


草根大熊

說實話,我挺佩服這位母親的,一個人帶7個月大的寶寶坐火車,要知道帶孩子出門是有多累多辛苦,而且是一個人,但凡有選擇我相信這位母親不會選擇一個人帶寶寶坐車。

我特別理解這位母親,因為我也是一位母親,如果是我當母親之前,我開始可能不會煩躁,但是小孩一直吵鬧的話,我可能會比較頭疼,為什麼大人不哄,因為有的孩子在車上鬧人,大人就是不管的,要麼就是打,隨他去,我想哄哄可能會好點吧,畢竟在車上,有這麼多人呢!有什麼事可以下車再教育啊。



但是小孩7個月確實太小了,不會說話也不會表達,餓了、尿了、拉了都只能用哭表達,而且做了母親特別能理解孩子哭著無奈的心情,不到不得已的情況,這位母親也不會獨自一個人帶著孩子出門了。


我曾經一個人帶過孩子出門,也是幾個月的時候,真心的心累,一路抱著,又暈車,好在孩子不哭不鬧,從那以後,打死我也不一個人帶娃出門了。

我是萌寶媽咪育兒,歡迎大家評論一起交流~~~


萌寶媽咪育兒

我家大寶二寶七個月大都出過遠門,二寶還好些上車就睡覺,醒了跟哥哥玩一小會接著睡。大寶就不行,他七個月大的時候我帶他去爸爸工作的城市,睡了一小會玩了一小會就開始鬧,怎麼哄都沒用。車上有別的小朋友跟他玩他也不願意玩就是不停的哼哼唧唧,不時的鬧一陣子。好在路程比較短,大家都能夠理解。

後來的一段時間就比較頻繁的往返在兩個地方,聽車上有經驗的大姐說孩子坐車的時候不要讓他老是蹦,孩子容易暈車,他不舒服就會鬧。有時也會遇到說話比較刻薄的大姐,也只是說幾句都還能理解。


長時間坐火車更不容易,雖說火車不易暈車,但環境吵雜,空氣渾濁,孩子本身已經很不舒服了。再加上乍換環境孩子沒有安全感,作息時間跟別人不同步。孩子睡著了可能會被別人吵醒,這時候就是大人吵到孩子了,媽媽遇到這種情況就請周圍的人說話小聲些,千萬不要不好意思。否則孩子休息不好就會鬧,媽媽也很難哄住,到時候就好像是吵到了別人。

七個月的孩子本身不好帶,他睡覺輕,粘媽媽,稍大點聲音就給嚇醒了。對環境挑剔甚至對睡覺的姿勢都挑剔。所以這種情況很難說誰吵到誰,只是小孩不會向外人表達被吵著了而大人會表達而已。


寶媽帶娃出門除了確定孩子身體健康帶好必備的玩具、吃食、紙尿褲等等之外。一定要跟周圍的人溝通好,儘量得到大家的諒解和配合。必要的時候請列車員或者大家幫助。儘量讓孩子覺得舒服不驚擾大家。

出門在外寶媽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嘴巴,請、謝謝、對不起一定要掛在嘴邊。自己搞不定了要找人求助。一般情況下大家都能給予理解和幫助,畢竟大家都是為人兒女,早晚也會為人父母,都能理解難處。


仔仔娘

“每次帶孩子坐高鐵時,都會事先給鄰座的人送些餅乾糖果之類的,跟他們說,孩子可能會哭(吵)鬧,如果打擾到了很抱歉”。這是我看一位媽媽說的。

叨叨三個月時也帶他坐了8小時的長途火車,當時也是考量再三才下定決心帶他坐車的。因為我嫁外地,當時在我孃家生的孩子,剛好又趕上過年,爺爺奶奶想見孫子,我老公也想回去陪陪父母。好在叨叨沒怎麼哭鬧,就偶爾會哭幾聲,哄哄就不哭了。
就前幾天我才帶他坐了16小時的長途火車來廣東,當時沒買到臥鋪,買的硬臥改硬座,因為人太多,不想和他們擠,我讓他們先上車了我才上的,等我上去時我那裡的臥鋪票都已補完。我前面有個姐姐看見我帶個小孩,趕緊和列車員說放行李的那個位(中鋪)讓給我睡,開始列車員不同意的,說那是放行李的,後來說如果他們都沒意見就補吧。我補了箇中鋪,但帶個孩子上下也很不方便,我跟下鋪的大哥說我們換個位好不,他說他也不睡,讓我就坐在下鋪,要睡了再上去。後來那個姐姐聽見了,趕緊說讓她老公和我換,她老公也是下鋪,就這樣我又換了個下鋪。真的特別感謝那位陌生的姐姐,不然真的想象不到自己這一路程怎麼熬過。

遇到這種情況,只有相互多些理解,多些體諒,我說聲抱歉,你說聲沒關係。

我是叨叨麻麻,寶媽一枚,跟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育兒經驗,歡迎大家關注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