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核潛艇一次齊射4枚洲際導彈,導彈出水的瞬間的速度為何很慢?

龍建源

根據俄羅斯媒體最新消息:俄羅斯北方艦隊"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在白海海域一次性發射4枚"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

圖為俄海軍"布拉瓦"發射瞬間

這4枚彈道導彈的最終目的地是位於堪察加半島的科拉靶場。根據俄羅斯北方艦隊司令部消息,本次試射任務非常成功,導彈均準確命中目標。

"北風之神"級作為俄羅斯目前最新的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如今已有四艘正式加入俄海軍現役,它們分別是:尤里-多爾戈魯基號、亞歷山大-聶夫斯基號、弗拉基米爾-諾莫馬赫號、弗拉米基爾大公號(最新改進型)。

圖為俄海軍圖為美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從"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的各項技術性能水平來看,其不僅滿足了俄海軍的作戰要求,而且也可能是目前世界範圍內唯一可以抗衡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的存在!甚至,"北風之神"級的部分水平還領先於"俄亥俄"級。

而此次從"北風之神"上發射的"布拉瓦"洲際導彈其外形與"白楊"-M陸基導彈十分相似,但"布拉瓦"的射程僅有1萬公里。按照俄海軍給出的數據,"北風之神"級核潛艇一次可搭載16枚"布拉瓦"導彈,但其也沒有美國"俄亥俄"級裝備的"三叉戟II"D-5性能出色,無論是射程、精度還是核彈頭數量!

圖為美國"三叉戟II"D-5發射瞬間

至於俄海軍本次潛射"布拉瓦"出水速度慢,很可能與發射方式有關:發射彈道導彈一般都採用有動力發射,運載器尾部都會裝有火箭發動機、水下控制舵等設備,導彈發射後先是進入無動力階段,離開潛艇十米後火箭發動機才點火運作,此時的速度約為20米每秒,經過十到十五秒才會飛出水面,出水高度也就二十米左右。(或者你看的視頻是慢放哦)

另外,水的阻力和導彈自身的重量也會影響到它的發射初始速度。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俄核潛艇今天一次試射了4枚洲際導彈可以說具有極強的震懾意義。這是在美俄博弈加劇,局勢隨時可能失控的背景下,俄羅斯的一種強勢反應。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常規軍事力量衰落比較明顯,其在跟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比中明顯處於劣勢。目前美國為首的北約已經開始大量裝備隱身戰機F-35,而俄羅斯的蘇35還沒有正式入役,在航母、艦艇等方面俄也處於劣勢。俄羅斯唯一能夠抗衡的就是其戰略打擊力量和核武器,所以俄這次試射主要是這樣一種考量。

細心的網友會發現,潛射導彈剛出水的瞬間速度很慢,並且有種往下掉的感覺。其實這個與潛射導彈的發射方式有關。通常情況下潛射導彈是在距離水面10米左右的地方發射,10米的海水阻力就不得不考慮。另外目前世界上通行的潛射導彈發射方式就是氣穴式發射法。這種發射方式安全可靠度高,主要是通過點燃固體炸彈形成高壓氣體,再利用高壓氣體將導彈彈射出去。

這種方式能夠避免加水式發射的很多弊端,所以常常被採用。導彈在被彈出水面之後,才點燃主發動機,導彈才利用自身的發動機飛向目標。由於在出海面之前,導彈自身發動機是不點火的,僅僅依靠高壓艙氣體的壓力,所以在經過水的阻力之後,到達水面之後那種壓力就非常小了,速度很慢也就可以理解了。那為什麼不讓那種高壓彈射的壓力設置的更大些呢?其實這是沒必要的,因為只要把導彈送到水面就夠了,出了水,導彈自身發動機就點燃了。


深度軍備

戰略核潛艇的所裝備的潛射型戰略導彈,按照發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為溼式發射(在發射筒裡先注水再點火發射),發射筒內注滿水後,導彈在發射筒內點火,然後依靠燃料燃燒產生的動力出水,這種方式最好要百分之百成功,不然點不著火導彈容易直接砸到本艇。

還有一種就是乾式發射(也稱氣穴式發射法 這個發射筒內是不用注水的),導彈的發射裝置部件都配備在導彈上,可以依靠安裝在發射筒底部的與配置在一級發動機噴管內的火藥蓄壓器進行發射,一般潛射導彈發射深度在數十米左右,火藥蓄壓器通過點燃一種特殊的固體炸彈產生圍繞在導彈周圍的高壓氣體,利用高壓氣體將導彈彈出發射筒,這樣可以大大的減少導彈在水下運動階段的水動力載荷,然後在導彈出水後,彈體尾部的主發動機開始點火推動導彈向天空飛去。

其發射過程為先是發射筒開蓋,但是發射筒頂部還有一個自裂式的凸起硬膜起到阻隔海水的作用,然後在火藥蓄壓器的作用下,生產高壓的氣體將導彈往上頂出去,這時發射筒上面的硬蓋破裂,導彈出水,高壓氣體的能量足以將導彈彈出水面,當導彈彈體全部出水後,主發動機開始點火。我們至所以看到為何導彈出水後導彈的速度會很慢,有一瞬間甚至會有掉下去的感覺,主要就是高壓氣體將導彈彈出發射筒之後,其勢能就消失了,不再有支持導彈向上運動的力量,這時在能量到達最後的一刻,主發動機開始點火,而這個點火後產生的燃氣推力正好接替了高壓氣體的班兒,阻止彈體下落(這一瞬間導彈的速度很慢因為新的動力蓄能需要時間,還要來抵消導彈下落的能量,需要點火的窗口必須高度精確,不然導彈就砸回去了),隨後推力增加將導彈送上更高的天空。


陶德中士

簡單地說,潛射導彈在水中發射時一般會用壓縮空氣把導彈推出水面,等導彈完全脫離水面的時候再點燃火箭發動機,實現發射。

不過據說毛子家的潛射導彈直接在水下就用火箭推進了,不是很清楚,不過海水阻力這麼大,速度慢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御坂淚子

因為潛射導彈是靠著潛艇發射倉內的高壓蒸汽彈出水面的,加之水中阻力巨大,所以出水速度不高

(潛射導彈出水瞬間)

今天的潛射導彈發射方式主要有2種,一種是溼式發射,一種是乾式發射。

溼式發射是是一種水下點火發射方式,指的是導彈在潛艇發射艙內直接點火發射,依靠著自身的動力衝出水面。這種發射方式可以讓導彈在水中的彈道比較穩定,可以保證導彈在出水後的飛行軌跡的穩定。

溼式發射主要被蘇聯和俄羅斯採用,但其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危險係數較高,一旦導彈發射失敗在艇內爆炸,那後果.............

除了溼式發射以外,歐美國家的核潛艇主要採用乾式發射的方法。

這種方式原理是彈道在水下不點火,在導彈飛出睡眠後再點火發射。

而導彈在出水之前,潛艇裝備的燃氣發生器製造的高壓水蒸汽會將導彈孟烈地彈射出去,導彈會靠著巨大的慣性克服在水中的阻力衝出水面。

這種發射方式不太容易控制導彈在水中的行進軌跡,對導彈出水後的姿態控制要求比較高。但優點是非常安全,導彈不會因為發射失敗而在潛艇內部爆炸。

如今乾式發射已經成為各大國新興核潛艇的主流發射方式,可能你會感覺潛射導彈在出水時速度十分緩慢,那是因為導彈出水之際還沒點火,水中巨大的阻力限制了導彈的出水速度,所以看起來比較慢。

(潛射導彈出水之後便可以快速升空)


千佛山車神

一次發射四枚洲際導彈,為什麼洲際導彈在,出水瞬間的速度很慢?

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所有的導彈在剛離開發射筒的時候速度都是辣雞!都是蝸牛!劉翔跑的都比戰鬥機快!


原因非常簡單導彈剛發射的時候,他得加速呀,而且也沒什麼東西,上來就是極速啊!

就是你的車再好,它的百公里加速能是零嗎?

那不可能,導彈也一樣想要 擁有較高的速度,他必須保證有足夠長的加速段。那速度才能飆起來。

而導彈剛發射的時候也就是剛剛能飛起來,那速度自然高不了。

再加上如果採用冷發射的話,那麼導彈一般是被高壓燃氣彈出去的。導彈被彈出發射筒後,才開始啟動發動機。這下速度更茶几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