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一犯錯誤,老師就叫家長把孩子領回家中反省,這種教育方法可取嗎?

龍行天下13558351

我個人是不太贊同這樣的教育方法的,因為這樣的方法更多的只能激化矛盾,解決不了問題。我一直認為,教育是方法,更多是一種藝術,尤其是制度不那麼完善的狀態之前,教師的發揮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所以教師做決定不能僅憑一腔熱血,更多還是要保持理智的態度。

1.關於師道尊嚴。評論裡有人提到應該尊重老師的決策,問題當中也提到老師認為學生在挑戰權威,我們這裡拋開這個事情(因為畢竟這裡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麼,沒有一個很詳細的描述),這裡就涉及到一個核心問題,有關於傳統概念上對於尊重師長的問題。我贊同要尊重老師,但是同時,我認為也應該限制這種尊重的範疇。教師只因為教師身份而獲得尊重也太可悲了,作為教師,理應以身作則,可以通過自身的修養和學術能力獲得尊重。雖然學生頂撞老師的行為是不對的,但是學生應該被賦予質疑的權利,如果能夠有合理的質疑渠道,相信這樣的事情可能會少一些。我初中的時候,學校每年都會組織所有學生不記名給所有老師評分,評分內容非常詳細,老師們可以通過數據來不斷進步,發生正面衝突的事情就會更少。

2.關於教師權利。高中階段確實不屬於義務教育,但是關於教師是否有權利剝奪學生的受教育權,這個問題還是很尖銳的。因為學生的學費是由家長交給學校,而公立學校教師的基本工資還是財政供養的,所以其中的權力與責任的邊界線是比較模糊的。而教師是否有停學生課的權力呢?我認為是沒有的,如果學生有需要停課的需要,應該有更加嚴格,更加有組織的程序,而不是作為教師一人之權,一人之責。這樣對教師的權力範疇有了限制作用,其實也是對教師群體的保護,因為這樣一來,教師的工作是更加清晰的“教書”,不需要對所有學生付如此重責。

3.談談我曾見過的一次停課事件。說起來初中生被停課是一件很嚴重的,說起來其實沒有什麼爭議的事件,但我確實目睹過一次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停課。初中時候,班裡有一群男生酷愛打牌,班主任數次訓話,談話,甚至暫時沒收紙牌等等都試過了,還是沒有任何效果。最後一次,班主任終於再一次捉了他們“現形”,要求了停課。當然第二天,所有男生還是來了學校,只不過揹著書包不被允許進入教室。這個事件的結果就是,他們以後確實再也沒有在班裡玩牌。分析起來,這次事件最終起到教育意義的重點在於,班主任在最初選擇和平手段處理,在沒有效果的情況之下(男生們打破了承諾之後),終於選擇了“停課”的方法。停課說白了,就像談戀愛時說“分手”,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真的不是個說提就提的事兒,一定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因為學生對懲戒只會越來越適應,如果不能確保一次性解決,“停課”對學生教育的有效程度就會下降。說白了,這個方法最多隻能用一次,第二次就沒什麼效果了,而且第一次用的時候必須是最後通碟,一旦撕開這個口子,就是很難彌補的大問題。

4.關於懲戒與尊重。我自己暑假經常去做老師,平時就是學生,兩種身份體會的都很多,尤其是去帶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學生,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堅持,尊重是要靠自己贏得的。還是談一下初中的事情,因為初中我碰到了人生中最為尊重的幾位教師,他們風格各異,但是相同的一點是,他們既有很好的學術能力,也有相當的智慧。比如,我們的班規有一些是帶有“體罰”意味的,類似於抄課文等,但是所有班規都是所有學生同意並一起制定的,是一種“自我管理”,而非來自“權威”的壓迫,在執行過程中也發生過學生提出異議而大家一起討論修改的事情。這裡就充分體現出教師的智慧,而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受罰也是心服口服的,畢竟自己也是規則制定的參與者。講道理,我當年就因各種事被罰抄過共計一萬五千字的東西,但是我至今還是深愛我的老師,她在罰我寫完東西之後會心平氣和地告訴我,她愛我,如果覺得她的批評有不合適的地方,我可以提出異議。這種情況之下,我會更加尊重老師,因為她罰我並非出於維護權威,而這樣的態度反而更能獲得尊重。

最後,單純根據事件而言,我並不贊同學生頂撞老師,因為這是不理智沒有修養的行為(這裡並不是因為對方是老師,而是基於吵架本來就不是一個正常的行為),但是教師執著於“權威”的執念也是不能被接受的。我們的教育的最終目的絕不是教出一群唯唯諾諾頭腦簡單隻知服從的人,而是應該通過教育,讓更多人成為可以獨立思考,敢於挑戰的同時選擇文明與教養的人。路途非常遙遠,但我選擇堅持信念。


王上帝國理工

  對於此類事件,先不要匆忙下結論,要調查清楚到底因何事學生和老師發生口角?如果這事查不清楚,沒辦法判斷老師讓家長把孩子領回家是否合理,也沒辦法針對事情去教育當事孩子。下面我把這件事的處理做一下分析:

  第一步,家長要去學校做調查。先和當事老師心態平和地談一談,聽聽老師對整件事的描述,但是也不能全信老師一面之辭。還要和孩子班上要好的同學聊一聊,看看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最後再隨機找班上一名男同學和一名女同學聊聊,再進一步佐證事情的發生的全部經過。

  第二步,家長要持公理公對整件事做分析和判斷。一般來說,學生和老師發生口角,大都是老師在進行課堂紀律、課間紀律、活動秩序、宿舍紀律管理時,部分學生不服從管理,或者老師當時沒有注意到方式方法對學生的自尊心刺激,結果觸發學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在分析事件過程的時候,要講究分析前因,不要做結果的貿然推斷,可以從前到後逐段分析,依據學校的紀律和規章制度來做出判斷,看看到底哪一段裡,老師或學生存在問題。

  第三步,如果老師確實沒有做錯,而是孩子自我意識過強,逆反心理過重,不服從管教,家長就必須要鄭重向老師道歉,而後同意將孩子帶回家先緩和矛盾,然後再行教育和引導,待孩子情緒平息,認識到錯誤並保證以後再重犯的情況下,家長陪孩子到學校找老師道歉。這裡必須要強調的是,家長不要有護犢子心理,如果平時確實不重視對孩子進行管教,讓孩子犯錯後受不得批評,那以後孩子會不斷給你找麻煩。

  第四步,如果老師有錯,或者處理問題不當,家長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埋怨老師,這樣你會火上澆油,讓孩子更加反感老師,不願意違心向老師道歉。但是家長可以從自我保護角度去引導孩子,讓他清楚即便咱受了委屈,也絕不能拿學業當兒戲。大丈夫做人要能屈能伸嘛,只要你大度一些,反而能得到老師的尊重。而你也要從中吸取教訓,絕不能隨便頂撞老師,要學會講禮貌尊重老師。

  從類似的事情中,可以看得出當事老師在管教學生的過程中,缺乏經驗,且不懂技巧,高一的學生還處於青春期階段呢,遇事易激動,且好面子,容易為維護自尊心而不顧一切。也暴露出家長平時針對孩子尊重老師和遵守紀律,做好自己保護,不惹事不怕事沒有進行過合理的教育和引導。希望通過這件事能認真反思,並吸取教訓。


韓國成老師

題意給的條件不太明確,只能就事論事了。一、如果這個學生是搗蛋成性屢教不改的,可以與家長溝通,共同想方設法教育,不妨領回家先反省;二、如果是初犯,以說服教育、溝通交流為主,爭取把那逆反的毛撫平了,心理學和語言溝通學是老師在師範大學裡都學過的,看個人能力。真的教育不了那家長來吧;三、一定要搞清楚學生反駁老師的原因,這個很關鍵,學生反駁老師的一種是搗蛋學生純粹搗蛋不服管理,另一種也可能是老師處事不公或沒搞清事實冤枉了學生。搗蛋學生一、二處理;如果是後一種,那就要另當別論區分性質了。如何處理,和老師的能力水平也有很大的關係,有的老師不分情況動不動就請家長,回家反省,也是一種無能的表現,而有的老師卻能較好的把事態處理的穩妥滿意,能力強弱很關鍵。

曾經遇到過一件類似事情,一朋友孩子在學校值日,打掃衛生時幾個孩子有打鬧,被巡視老師和班主任抓到,批評、罰站、罰跑圈,朋友的孩子和老師反應說別人打鬧,他沒打鬧一直在打掃衛生不應該罰他,班主任不認可,結果和班主任頂起來,因為當著其他巡視老師的面,班主任很下不來臺,火冒三丈,在馬上要聯考的情況下,堅決要家長領回家反省不允許參加聯考,家長來了家長賠禮道歉孩子道歉都不行,高三關鍵時刻又要聯考一分鐘的時間都是寶貴的啊,急得朋友都要下跪了,實在沒辦法找人通融,最後我幫忙找到主抓教育的副區長請吃請喝賠禮道歉才擺平此事。

對於這個班主任的行徑我是真的不能苟同,孩子頂撞固然有錯,但這是因未調查清楚就亂下結論造成的,冤枉了學生不但未及時糾正,卻因為當著其他老師沒面子洩私憤,這個處理放方式不恰當。老師也不是萬能的,出現錯誤也是要糾正改正的,但有的卻是死犟死擰不聽意見不聽解釋,我是高高在上的老師凡是我說的就是對的,怎能向學生認錯道歉,有的不但不認錯甚至還打擊報復穿小鞋,真心希望這樣的老師少一些。

手機打字,老眼昏花,段落不清,難免有錯,個人理解,未必全對,勿噴勿擾,理性評論。


心靜勇遠

尊敬的題主你好。你說的是學生一犯錯誤老師自己不教育就把家長叫來,還是老師多次教育無效才把家長叫來,具體是哪一種情形呢? 我是一名高中老師,我也叫過家長。但我屬於後一種情形。

為什麼叫家長帶回去反省,因為一些常識性的東西,不需要反覆教育的,而孩子總是做不到,就涉及到孩子讀書的動機問題了。態度端不正,不是你用其他方法能夠解決的,只好通過反省解決。舉個例子吧,比如張三同學總是不交作業。勸解,談話,甚至嚴厲的批評都沒有效,您讓做老師的怎麼辦呢?

我們引進西方的班級授課制自然有很多優點。也有缺點,就是壞毛病會形成傳染點到處傳染。一個學生有了第一次不交作業,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一個班級有了一個不交作業的就有兩個就有三個,難道需要做出一個張三同學不交作業,因此被開除的決定嗎?

我說的這個例子比較明顯。具體情況能可能是張三同學不認真完成作業,多次批評之後,他的作業交了但是還是應付的。教學在他身上起不了效果讓老師著急呀。老師的工作,深受家長的託付,老師總得對家長有個交代啊,你的孩子為什麼在我手中沒教出好成績來?

這只是一個方面問題。還有,有的同學心無畏懼總是故意曠課故意頂撞老師,或成績不佳文體方面的表現也不突出而在諸多的任課老師中專氣女老師或生活老師以譁眾取寵以滿足自己在集體中的存在感,最令人頭疼的比如在中學生陷入了早戀的問題。這些都不是老師單方面的教育所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做老師的不叫家長,怎麼辦呢?

家校雙方積極配合,對於教育好學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但就怕家長認為老師是在找麻煩,每次都有牴觸情緒。或應付了事,剛領回家去就說孩子反省好了一會又送回來,一而再再而三,學生就皮了。教育在難以起作用。

當然也不乏老師反覆教育,家長反覆教育,仍然不起作用的例子。這實際涉及到了教育的功能問題。教育有自己的功能,但畢竟不是萬能的。教育功能不能起作用的事,就要用社會其他方面機構功能的作用來彌補。

所以回到本問題,當然如果是學生一犯錯誤,老師自己不教育就把家長叫來,那肯定是做老師的不敬業,這肯定是錯誤的。但實際工作中老師叫一次家長牽扯的精力太多,按待一次家長几乎半天做不了其他工作,對老師來說,只要不是傻子就不會這樣做。如果是正常的家校配合,我認為這種方法可取。也許這不是最好的方法,那是因為沒有更好的方法。家校配合教育應該是教育中最不壞的方法。


馬翼鋒

這種方法不可取,但是。你能告訴我更好的方法嗎?

高中階段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接近成年人了,到了高三好多學生都已經是成年人,那麼對於這樣的學生應該怎麼去教育和引導他們呢?老師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讓老師怎麼去管理他們呢?所以說老師只有把學生請回家讓家長去教育他。應該說,這種辦法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兒。所以說我感覺大家對於這樣的事情還是應該多理解。



學生可以不可以頂撞老師呢?我們說老師做的事情也不是完全正確。如果老師做錯了什麼,那麼作為學生可以和顏悅色的跟老師交流,但是頂撞老師,破壞老師的權威,甚至威脅老師,這種做法是極端錯誤的。我們現在的社會里面,人倫反常,關係顛倒,才造成了很多不倫不類的事情,比如說學生不尊敬老師,下級不聽從上級,孩子不孝順父母,社會倫理道德盡失長,這樣一種現象。



況且任何的事情都會有一種影響力,具有一定的傳播性。比如說學生頂撞老師,老師如果沒有辦法來管這種學生,那麼其他學生就會犯上作亂,就也會模仿這樣的學生的行為跟老師作對,正是因為老師沒有什麼能夠管制或者是震懾住這樣的學生,所以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因此我們說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教師的權威是不應該被顛倒的,不應該被侵犯的。老師的權威,應該得到呵護和尊重。



老師不是高高在上,但是老師也不能夠,去屈尊於學生之下,如果老師屈尊學生之下,那麼老師跪著,學生站著這樣的教育,你能接受嗎?這樣的教育能夠培養出什麼樣的人呢?因此,說我們要讓老師站著,有尊嚴的去教書育人。那麼讓學生回家反省,暫時避免矛盾升級,給學生一個冷靜反思的機會,這又有什麼不好的呢?總不能學生和老師一吵架,就讓老師回家反省吧?

歡迎大家就這個問題發表你的看法。


春秋老師說教育

題主關於這個問題的敘述是相互矛盾的,從問題裡,是看不出“一……就……”的,如果真的“一……就……”那該老師也無能到位了,真的不適合做老師。所以,我不相信存在這樣的“一……就……”老師,高中生一犯錯誤,就叫家長,根本就不可能!

高中老師會不會叫家長,回答是肯定的,一定會!

高中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遇問題有了自己的看法,跟老師意見相左完全正常。但是,應該注意表達不同意見的方式方法。應該在尊重老師的前提下,說出自己的意見,而不是肆意頂撞!

師道尊嚴沒有什麼不對,現在學校裡缺少的,就是師道尊嚴,否則教育部領導也不會有重振師道尊嚴的說法。現在的學生,不知道尊重師長,已經並不鮮見了稀鬆平常了,這是司空見慣的不正常現象,給教育帶來的極大的危害,必須根治!

高中老師叫家長,往往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出於對學生負責,最後出的下策。高中生已經大了,應該懂事了,老師也會尊重學生的。但老師能用的教育手段用盡了,還是不奏效,老師還能有什麼辦法?

其實,高中生如果到了叫家長的程度,該學生已經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了,難道不叫家長,直接上報學校開除嗎?這是老師對學生的負責,希望通過家長教育,把學生拉回正軌。這難道有錯嗎?

作為家長,應該與老師相向而行,重視學生的家庭教育,讓孩子向老師賠禮道歉,幫助孩子修復師生關係,順利渡過高中階段,全力衝刺未來的高考,這才是負責的態度!


教師妹子一枝花

能教育好孩子就行。

筆者以為,能讓一個老師聯繫家長教育的高中學生,一般有這麼幾種情況:一是一錯再錯,積習難改,老師教育無效的;二是所犯錯誤不小,老師感覺事關重大的。如果老師的教育能有作用,老師一般自會處理,不會讓家長領回教育,這是給雙方一個臺階下,筆者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高中不是義務教育,學校有權開除或勸退學生,高中老師讓學生回家反省,已經是留有餘地的教育做法了。能讓家長領回教育,說明老師對該學生還抱有改正好的希望,如果家長再不管,任其隨波逐流,後果自然不好了。

家長如果認為孩子犯的錯沒啥大不了的,可以和老師溝通,畢竟各人看法有異,多溝通有助於問題解決。

如果是孩子的認錯態度出了問題,家長應該積極協助讓孩子早日認識自己的態度。有時候,家長出於愛孩子的心理,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缺點也是有之的。問題早發現,早解決。求學不僅僅是學知識,也是學習做人的過程。

僅供探討,不喜勿噴。


貓看世界

一犯錯,還是一直犯錯……重複著一次一次犯錯。

從這個問題理解,就是,學生一做錯事情,就叫家長;而且,事情也沒分輕重。

------這種教育方法可取嗎?

個人認為不可取(當然,這個意見不包括嚴重事件)。

本人立場是家長一定要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交流教育方法,讓自己的子女成才。

但,我們也不能急於否認學校的這種教育手段。因為,這也是學校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在近段得到一種比較有效的教育方法。您的孩子不是一直在這個年齡段,而學校是一直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您說,誰更有經驗呢?

教育個人認為長期以來,都是家教為主,校教為輔-------從古到今,說哪個孩子調皮了,不懂事了,都是形容,沒有家教。

聽說過"孟母三遷"嗎?

所以,孩子犯錯,做家長的一定要反思自己是否有不對的地方,然後,再來分析瞭解孩子犯錯的原因。千萬不要,太苛責學校,把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給一群本就對你孩子陌生的老師(教師只是傳師授業解惑)。您說呢?

因此,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隨時瞭解孩子在校的表現,老師是如何的老師,人品如何,處事如何。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做事肯定有疑問,有疑問就是不懂,不懂就會做錯事,這是成長的過程。

最後,希望您多跟孩子的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情況。與老師,一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圖冊上的魚

首先明確一下,這種教育方式絕對不可取,一犯錯誤就讓家長帶回家,這樣的教育方式指定要更改。針對高中生犯錯誤,應該分為以下幾種區別對待。

一、學業上的錯誤,這個老師要做到引導教育,而不是讓家長一味的帶回家,這樣反而更加影響孩子的學習,也會增加孩子的自卑心,不利於學習成績提高。

二、思想品德問題,這個問題,老師就要和家長一起解決,一定要義正言辭,告誡孩子對與錯,這個是原則問題,再能幹的孩子,沒有好的品德是指定不行的。

三、孩子心態問題,如果孩子犯錯,是因為心態的原因,這個時候,老師要做到亦師亦友,家長要做到溝通的橋樑,好好引導孩子,讓孩子把心態調整到積極樂觀上面來。

總之,高中學習很重要,又是高考的最後三年,一定要好好引導孩子,不然,可能就會耽誤孩子的一生。


學在淮安

瀉藥。

首先是不可取,但是也無可奈何。

中國的教育,已經走到了一個必須改變的十字路口。

對於老師來說,眼中有光,但是沒有戒尺。

為了讓自己不至於失去工作,絕大多數老師是不會私自懲罰孩子的,除非跟這個家長溝通過,並且家長們理解並支持老師的做法。

如果只來說服和批評,不能說沒有效果,有但是很慢,慢到孩子畢業了還沒有改正過來。

因此老師們想要把這份懲戒的工作交給家長來做。

然後很多家長就有意見了,一有問題就找家長,有點芝麻大的事情也找家長,非常煩躁且反感。

所以呢,家校配合就越來越差了。

作為老師,我真的還是奉勸家長們多花些時間在孩子身上,也多理解老師們工作的難處,配合老師和學校的工作,一起想辦法解決孩子的問題。

否則到了最後,孩子的問題沒有解決,發展不好,孰對孰錯已經沒有意義。

少年強則國強,現在中國的少年,不夠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