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有必要補充DHA、魚肝油和鈣嗎?

十八線mama

魚肝油、魚油、維D、維AD……到底哪個該給寶寶吃?

Hi, 還記得上次糕媽給大家科普補維D的重要性嗎?後臺眾多留言中,有一大波都是在問補維D用什麼補啊,這些五花八門的,維生素D、維生素AD、魚肝油、魚油還是傻傻分不清楚呢。

糕媽今天就來獻上補維D的下篇,媽媽們收好了!

注:

下文中維D、VD均為維生素D簡稱;

維A、VA均為維生素A簡稱。

看明白了嗎,魚油就是妥妥的走錯了片場!只補DHA、不補VD!吃魚油是補不到VD的!而剩下三種,都補VD。

但是,從深海魚肉脂肪中提取的魚油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DHA)有助於寶寶的大腦、視力發育,也是個好東西呢!對於那些很少吃海鮮、魚類的寶寶補一補魚油也挺好的。

正常寶寶

單純維D就可以

一般來說,大多數寶寶,用單純的VD補劑就可以了。

VD大家族有許多成員,最主要的兩位就是VD3和VD2。一般認為VD3的轉化效率更高,而市面上也是VD3滴劑居多,挑一個買就可以了。

針對嬰幼兒的VD3,都是專門設計的,要麼是膠囊(每一粒就是一日分量),要麼滴一次劑量就是400IU(剛好是推薦量),所以按照說明書使用就可以。

服用時間、方法沒有什麼要求,滴在奶裡、飯裡,甚至媽媽乳頭上,都是可以的。

哪些寶寶需要維AD?

可能有很多媽媽會覺得,維AD,既能補VA又能補VD,一舉兩得, 肯定比單純的VD好啊。

但實際上,寶寶需要的VA,從母乳和日常的食物中就可以獲取很多了。

比如奶、雞蛋、動物肝臟、胡蘿蔔、哈密瓜、南瓜、菠菜、西蘭花等深色與橙紅色果蔬,都含有豐富的VA。

一個日常飲食比較均衡的寶寶,能常吃到上面這些食物,就不太會缺乏VA。尤其還喝著配方奶的,就更不會缺了,補充維D即可。

飲食、營養不均衡的寶寶,建議補充VA製劑,但最好聽從醫生的建議。

糕媽建議:農村/偏遠地區的孩子,建議補維AD。因為正規的維AD製劑不會讓孩子維A過量,但飲食不均衡而缺乏維A的話,會引發一些健康問題。

魚肝油能給寶寶吃嗎?

好,下一題,同樣含有VA和VD,維生素AD滴劑和魚肝油一樣嗎?

用魚肝油補VD,要注意VA可能會過量。

不同於維AD滴劑,魚肝油中VD含量相對偏低,

而VA:VD比例又比較高(一般為10:1)。

用人話說,就是:如果想用魚肝油補足夠的VD,就要吃很多魚肝油,這裡面含有的10倍的VA就超過寶寶的耐受量了,就補過頭了,可能會中毒哈。

所以,維AD可以吃,但是魚肝油不建議給寶寶吃。

常見VD產品推薦

最後,依然是簡單粗暴的總結:

魚油不補VD!

寶寶不缺VA,只需補單純的VD!

寶寶缺VA,維AD可能更合適,魚肝油要警惕VA會補過量!

希望這一篇能讓媽媽們再也不會對維D、維AD、魚肝油、魚油還傻傻分不清楚了!

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2.https://medlineplus.gov/ency/article/002405.htm

3.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D-HealthProfessional/

4.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A-HealthProfessional/


年糕媽媽

1. DHA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寶寶大腦發育和視力發育非常重要。DHA可以通過原料α-亞麻酸在人體合成,但合成效率不高,不如直接攝取。新生兒,大腦發育快,需要攝入充足的DHA,根據中國營養學建議,嬰幼兒每天推薦攝入100毫克DHA,可以通過母乳、配方奶獲得。母乳媽媽注意攝入適量的海魚,還可以每天補充300毫克DHA,寶寶通過母乳一般可以獲得充足的DHA,就不用給寶寶額外補充DHA了。如果媽媽吃海魚少,又沒有補充DHA,可以給寶寶每天補充100毫升。對於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如果寶寶能夠從配方奶獲得100毫克左右的DHA,就不需要額外再給寶寶補充了。寶寶滿6個月以後,及時添加輔食,輔食可以逐步嘗試一些低汞的海魚,如鱈魚、三文魚等。

2. 魚肝油

通常說的魚肝油,只要指同時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製劑,嬰兒服用的這類製劑,維生素D劑量為400-500國際單位,維生素A在1300-1500國際單位,可以達到同時補充兩種維生素的效果,但6個月以內的寶寶,通常需要補充的是維生素D,如果魚肝油預防性補充,通常是安全的,但對於母乳餵養寶寶,如果媽媽飲食均衡,維生素A缺乏的可能性不大,配方奶中通常強化了充足的維生素A,額外再補,不能保證維生素A攝入不超標,但一般不需要中毒的劑量。根據全球佝僂病防治共識,無論哪種餵養方式,每天可以給寶寶補充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3. 鈣

對於足月的寶寶,6個月以內通常不需要補鈣。6個月以後,只要奶量充足,一般也不需要補鈣。


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DHA:DHA是一種ω-3(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多項研究成果表明,DHA確實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由於人體自身不能合成DHA,所以需要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量。中國營養學會推薦0-3歲的寶寶每日攝取100毫克DHA即可。其中,0-6個月嬰兒推薦攝入量為DHA佔總能量的0.10%-0.18%,約佔總脂肪酸的0.35%。母乳是DHA的主要來源,而且吸收率最佳,因此母乳是寶寶補充DHA的最佳食物來源。如果奶量足夠,母親營養均衡(懷孕3個月以後及哺乳期媽媽推薦每天補充100-200毫克DHA),新生兒(除早產兒)不需要額外補充DHA。部分食物如亞麻籽油、牛油果、菜籽油、含DHA的魚油膠囊可以補充DHA,另外進口的配方奶一般都含DHA,可以計算劑量,如果足夠就無需額外補充。



魚肝油:綜合我國居民普遍存在VD的缺乏現象,而傳統的飲食結構無法滿足每日的需要量,所以建議,從孩子出生後2周開始,每天補充400IU VD直到青少年甚至成年。魚肝油產品中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且其中含有的維生素A,維生素D,以及兩者的比例,在不同產品中可以存在很大的差異和不確定性。建議還是給孩子直接補充單一的維生素D製劑。


KK健康

DHA全稱docosahexaenoic acid,中文叫做二十二碳六烯酸,經研究,DHA具有多種作用,如促進胎兒神經細胞發育,促進胎兒視網膜感光細胞成熟,用於老年痴呆患者改善痴呆症狀,同時也具有抗炎的作用,在最近發表在《FASEB Journal》上的文章指出,DHA與抗腫瘤具有一定關係,但具有如此多作用的DHA並不是多多益善,中國講究適量原則,同樣的,DHA每天的需要量是經過嚴格制定的,只用缺少DHA時補充才有效,人體不缺乏時即便補充了機體也不會吸收,相反的,還會導致一些因為過量DHA而產生的不良反應,如導致免疫力下降等。

魚肝油是從深海魚肝臟中提取出的脂肪成分,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D。其作用主要是促進視網膜細胞成熟於促進鈣的吸收。

而新生兒期是自胎兒從臍帶結紮時開始至28天之間。

在這個階段,我想,絕大部分寶寶都是在進行母乳餵養,在這個階段,母乳中富含了新生兒生長所需要的一切營養物質及免疫球蛋白等,因此,在這個階段,孩子是不易感冒,不易缺乏營養物質,因此,在這個階段是沒有必要進行額外的DHA、魚肝油、鈣劑的補充的,此外,這個階段補充上述物質,新生兒也不易吸收,因此,不推薦在這個階段進行補充。只有當從母乳餵養過度到混合餵養時,可根據嬰兒的生長情況適量補充DHA及魚肝油,每日的補充量都是有嚴格的限制的,不同年齡段補充量也是有差別的,具體情況可遵醫囑或進行專業醫療諮詢,以維生素D為例,1-2歲時每日需求量約400iu,不可盲目進行補充。如果在餵養的過度期,沒有及時補充蛋黃、牛奶等物質時可酌情補充。並且,逐漸添加輔食,輔食宜由少到多,由稀到幹、由簡單到多樣,同時增加戶外活動。


劉華放大夫

DHA、魚肝油中的維生素D和鈣對於新生兒來說都非常重要,是否需要額外補充,應視情況而定。

DHA

是母乳中的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名為22-碳六烯酸,它對嬰兒髓鞘形成和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所必需,桿狀細胞的感光功能和低體重兒的視力成熟,都有賴於DHA和AA(花生四烯酸)。

在妊娠期最後3個月DHA在胎兒體內大量儲存。

而母乳中DHA的含量明顯受到乳母飲食中脂肪成分的影響。

有研究顯示,不同國家和地區由於飲食習慣和膳食結構的不同,母乳中脂肪成分會有較大的差別,如日本和菲律賓兩個的母乳總DHA含量較高,因為這兩個國家的居民吃海魚較多。

所以,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在孕晚期和哺乳期,吃海魚較多或每天補充DHA製劑,寶寶不會缺乏DHA,無需補充。

人工餵養,家長可以觀察配方奶的配料,根據寶寶每日的飲奶量計算出DHA攝入可達100毫克,也無需額外補充。

以上情況都達不到,建議補充DHA。只要是安全的DHA產品,乳母或寶寶補充均可。

魚肝油

是從大型魚類的肝臟中提取出來的脂肪。

一般要在0℃左右脫去部分固體脂肪後,用精煉植物油、濃度較高的魚肝油或VA和VD3調節濃度,再加入適量的穩定劑製成。 魚肝油中VA和VD含量超級豐富。

須注意:應選擇包裝上標註維生素A和D含量的魚肝油,保證寶寶攝入的是安全量,以免長期過量服用發生中毒。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建議0-3歲嬰幼兒每日攝入量:

VA-1200國際單位;VD-400國際單位

是寶寶骨骼生長及身體生長髮育必不可少的營養素。

以下情況無需補鈣

母乳餵養:維生素D每天400IU,身高體重增長正常。

人工餵養:每天配方奶量達到500-600毫升。

如果有專業人士判定寶寶有缺鈣的症狀,應遵醫囑進行干預。千萬不可盲目補充,以免造成代謝負擔,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回答人:【營養海賊團】航海士代雲峰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高級育嬰師 母乳餵養指導師 王興國教授特訓班學員 大連營養師俱樂部營養大使。


營養海賊團

有些家長認為吃不吃魚肝油都沒什麼關係,只要新生兒正常的吃奶照樣可以長大,其實,有數據表明,不吃魚肝油的新生兒,尤其在冬季,終日不見陽光,更容易使新生兒頭顱變方形,胸廓畸形,四肢彎曲等,這樣的新生兒更容易得佝僂病。由此可見,魚肝油對新生兒確實很重要,但是也不能過量的食用,以免造成魚肝油中毒,所以媽媽們要好好把握魚肝油的用量。

另外,新生兒魚肝油的食用也有一定的時間規律的,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相關規律。

新生兒與成人體質不一樣,因為新生兒正處於生長髮育的特殊時期,對維生素的需求量遠遠大於成人,因此我們就需要及時的補充維生素。

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後2-3周起,每日需要服用維生素D400單位的預防劑量,這樣連續服用2-3年,尤其是一些早產兒、雙胞胎等嚴重缺乏維生素A和D的新生兒,更需要額外的補充維生素A和D,3歲以後,新生兒的生長速度開始減緩,隨著飲食品類,戶外運動等增多,一般可以不用再額外的補充魚肝油。新生兒吃魚肝油的最佳時間一般在早上喝完奶以後,最好在吃完魚肝油能帶新生兒出去曬曬太陽,這樣才能更好的吸收。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新生兒吃魚肝油是必不可少的,那麼,我們就應該清楚瞭解食用魚肝油應注意的事項,以免對寶寶造成不良的影響。

1、新生兒不能服用過量的魚肝油。

魚肝油所含的維生素A和D均為脂溶性維生素,與其他水溶性維生素B1和B2等不同,不能及時的被排出,所以,如果攝入過量的魚肝油,超過了人體需要的範圍,則多餘的就會貯存在體內,當貯存超過一定的量時,就會對人體產生毒副作用,也就是所謂的魚肝油中毒。

2、魚肝油和魚油是完全不同的。

魚肝油的主要原料為魚的肝臟,其中鱈魚肝油分子小,特別適合腸胃嬌嫩的新生兒,魚油則是魚類脂肪的提取物,屬於魚脂類,主要原料為不飽和脂肪酸。如果媽媽們誤認為魚肝油和魚油是等同物給新生兒食用,不但不能補充新生兒所需的維生素,還有可能引起其他病症。

3、魚肝油的服用方式不一樣。

魚肝油分為滴劑和膳食補充型的,其所含的維生素A和D的含量不同,通常滴劑類的含量較高,不適合長期服用,而膳食類的魚肝油,劑量適合,可以補充新生兒日常所需的維生素,適合長期的服用。

4、如果有戶外活動,也需要吃魚肝油。

如果新生兒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可以保證每天日照時間達到2小時以上的,那麼魚肝油的補充量可以適當的降低,比如每天半顆或者隔天一顆等。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新生兒吃魚肝油可以預防佝僂病,如果過量食用魚肝油會導致魚肝油中毒,只有正確瞭解魚肝油的功效和作用,媽媽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讓魚肝油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最後祝願每一位小寶寶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西邊樹

一.是否要補充DHA

DHA是胎兒和兒童大腦發育的一種必需微量營養素,它是大腦中含量最高的脂肪,同蛋白質、氨基酸一樣,所以嬰兒必須要攝入。那是否補充DHA,要看孩寶寶的餵養方式來定。

1.母乳餵養

我家孩子是純母乳餵養寶寶,沒有額外補充DHA,在哺乳期,我會多補充富含DHA的食物,比如:魚類、乾果類、藻類食物。日本的母親吃魚較多,乳汁中DHA含量高達22%,居全球第一。如果母乳餵養的媽媽三餐食物結構中DHA比較少,就要額外給媽媽補充。

2.奶粉餵養

純奶粉餵養的寶寶不需要額外補充。因為奶粉添加有足夠的DHA,如果過量添加反而不好。

3.混合餵養

如果是混合餵養,要看媽媽的飲食結構以及奶粉攝入的量,計算一下寶寶攝入的DHA量(400毫克)

多說一句,不管是媽媽還是孩子,如果要選擇DHA產品,儘量選擇藻類DHA製品。藻類的優勢突出,表現為DHA含量高,EPA含量低,且直接從海洋中提取,不含色素,安全性高,抗氧化能力強,最有利於嬰幼兒吸收。所以,孕產婦和孩子宜首選藻類DHA製品。

二.是否補充魚肝油

1、魚肝油到底是什麼?

先弄清楚一個概念,魚肝油主要成分為維生素A和維生素D。

2.維生素A和維生素D對寶寶起什麼作用

維生素A對保持夜間的視覺和上皮細胞的完好有重要作用,能夠避免因為維生素A缺少而導致的夜盲症、乾眼症,以及反覆的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維生素D有協助鈣的吸收和推進骨骼鈣化的功用,小兒的骨骼處於生長髮育時期,每天需求一定量的維生素D。

3.傳統魚肝油和維生素AD有區別

需要強調的是,維生素AD滴劑不等同於魚肝油,雖然很多媽媽把醫生開的維生素AD也叫做魚肝油,但其實二者還是很大區別。維生素AD無論是從原料來源、製備工藝,還是其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含量與配比來看,都更適合嬰幼兒服用。

所以,新生兒不需要補充魚肝油,只需要補充維生素AD即可。三.是否補鈣

一般來說新生兒都不需要額外補鈣,但是需要補充維生素D.

因為維生素D與鈣的攝入密切相關,如果缺少它,那麼,進食了足夠的鈣也不能夠吸收。母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很低,純母乳餵養的嬰兒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是陽光照射。但是實際上我國的嬰幼兒,特別是小嬰兒日光照射時間往往過短不能滿足維生素D的需求。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初期可以表現為煩躁多汗易驚,之後存在骨骼發育異常,可以遺留畸形。

國際公認的預防此疾病的方法是:每日補充400單位維生素D,從出生至2週歲,無論餵養方式是哪種方式都需要補維生素D。

所以,補鈣不是一定需要的,維生素D一定需要。

我是育兒達人果媽,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頁面頂端關注,一起交流共同成長。

果媽說育兒

魚肝油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純母乳餵養嬰兒每日補充400國際單位(10微克)的維生素D。混合餵養或配方奶餵養兒可以根據配方奶中的含量酌減。

魚肝油產品中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且其中含有的維生素A,維生素D,以及兩者的比例,在不同產品中可以存在很大的差異和不確定性。如果是母乳餵養(飲食均衡)或者混合餵養,其實都可以滿足寶寶維A的需求的,但是母乳中維D含量比較少,因此維D是非常有必要補充的!


為什麼一定要補充維D呢?

1.食物來源(少量)

比如母乳(80IU/L)、配方奶、強化維D類食物、蘑菇等,但獲得量較少。

2.曬太陽(重要來源)

經常曬太陽,是一種補充維D非常經濟的方式,但是容易受光照強弱、地理位置、皮膚暴露程度等的影響。

3.所以建議直接補充純的維D3是非常重要的獲取途徑!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建議:0-6個月的寶寶每天鈣的攝入量為200mg,7-12個月為250mg,1-3歲為600mg。

對於小寶寶來說,只要奶量足夠,寶寶不需要補充鈣,只需要堅持規律補充維D3即可!


DHA

6個月內如果奶量充足,DHA是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的,不需要額外補充DHA,只要媽媽服用就好。到了添加輔食的階段,如果寶寶對海魚等過敏或者不經常添加海魚等海產品,這個時候可以適當補充DHA。如果要補充,最好選擇藻油來源的DHA更合適嬰幼兒和孕產婦。


更多想要了解的內容,可以關注我哦!


芝士媽媽

除了平時的日常輔食,新生兒有必要補充DHA、魚肝油和鈣嗎?這個問題全部回答起來非常複雜,伊媽就先就DHA來給 大家解答。

針對這個問題,伊媽先把結論跟媽媽們說了:如果媽媽們有條件的話,就可以給寶寶補充DHA,並且每日最好補充400-8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2歲以下奶量不足的話則不需要補鈣。

首先給媽媽們科普一下

DHA是什麼?對寶寶生長髮育有什麼作用?

DHA(Docosahexaenoic acid)即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種ω-3(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世界衛生組織指出,ω-3脂肪酸是維持人體健康和發育必需的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來源包括植物和動物兩種。與亞麻籽油和油菜籽油中的ω-3脂肪酸不同,魚油和海藻油含有長鏈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由於人體自身不能合成DHA和EPA,所以需要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量。

DHA對寶寶大腦有什麼作用呢?

國外研究表明,DHA對嬰幼兒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生長和機體組成具有重要作用(Lauritzen L,2001;Martinez M,1998;Fewtrell M S,2002;Uavy R,2005)

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表明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於避免動物感官超負(sensory overload),而在2009年,該機構的研究又發現,患有精神分裂症、雙陽情感、強迫症和亨廷頓疾病、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以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人群體內omega-3脂肪酸過低。因此這一結果顯示出

DHA對神經系統發育有重要作用。(鏈接:http://www.apa.org/news/press/releases/2009/12/dha-omega.aspx)

國內所說的DHA是什麼?

為國內爸媽們所熟知的西爾斯醫生索性就將ω-3脂肪酸和DHA稱為“大腦食物”(Brain Food),認為寶寶的眼睛和身體發育都需要DHA等不飽和脂肪酸。(鏈接:https://www.askdrsears.com/topics/feeding-eating/family-nutrition/dha-and-omega-3s/dha-brain-food)

歐洲兒科胃腸病、肝病和營養學會(ESPGHAM)於2007年發佈的文章中表明,在飲食中補充DHA能影響短期內的視覺功能,但長期作用還有待考證。(鏈接:http://www.espghan.org/fileadmin/user_upload/guidelines_pdf/con_28.pdf)

國內的做的實證研究並不多,基本都是總結國外的研究成果,不過也不是說沒有或者做的不夠權威,武漢工業大學的郭豔芬等發表在《油脂營養》2011年第9期上題為《發育期補充DHA對大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一文中,對144只斷奶的雄性小白鼠進行了試驗,結果表明發育期補充一定劑量的DHA可以增強大鼠的空間學習記憶能力,但長時間大劑量的補充DHA不僅會降低大鼠的空間學習記憶能力,還可明顯增加其毒的副作用。

那麼,寶寶們對DHA的推薦攝入量是多少?

目前醫學界的共識是:DHA雖好,過量卻有害!成都中醫藥大學的李湛發表在《生物技術世界》2015年01期的題為《EPA DHA對體內脂質代謝影響的研究進展》一文中指出:DHA是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其分子結構中分別含5個和6個雙鍵,在體內極易被自由基攻擊,發生脂質過氧化作用。這種脂質過氧化將造成免疫細胞的損傷,可能導致機體

老化、引起高血壓和腦溢血,並導致癌變的發生等一系列問題。

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在亞洲、非洲、歐洲針對6個月-5歲的兒童開展了一系列隨機實驗,並對攝入DHA和PPQ(多糖)的有效性、安全性進行了分析,最後

推薦6個月-3歲寶寶每天攝入體重(kg)X40毫克的DHA,3-6歲寶寶每天攝入體重(kg)X20毫克的DHA。(鏈接:http://www.who.int/selection_medicines/committees/expert/18/applications/D_Piperaquine.pdf)但不建議孕期前三個月及體重低於5kg的寶寶補充DHA。(鏈接:http://www.who.int/selection_medicines/committees/expert/18/applications/Piperaquine/en/#)

另外歐盟食品安全局2009年為歐盟委員會制定的攝入標準(EFSA-Q-2008-466)中提到(鏈接:http://www.efsa.europa.eu/en/efsajournal/pub/1461):

1、滿6個月到24個月的寶寶,推薦每天攝入100毫克DHA;

2、對普通成人,推薦每天攝入共計250毫克的DHA和EPA(萌媽注:一般要求DHA和EPA按照1:1比例添加,因此這條的意思就是說每天攝入125毫克DHA和125毫克EPA)

3、對孕期和哺乳媽媽,推薦每天攝入量100-200毫克DHA;

其實,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2013版)中,推薦0-3歲的寶寶每日攝取100毫克DHA即可。

其中,0~6 個月嬰兒 推薦攝入量為DHA佔總能量的 0.10%~0.18%,約佔總脂肪酸 的0.35%。(鏈接:http://www.cnsoc.org/information/policy2_3.html)由於母乳中本來就已經含有DHA,因此西爾斯醫生建議吃配方奶粉的寶寶每天補充100毫克DHA,至少持續到2歲。

那媽媽們該如何給寶寶補充DHA?

母乳是DHA的最佳食物來源。DHA最早是從母乳中發現的。母乳中不僅含DHA,而且其吸收率是最佳的(沒有任何其他食物可以與之匹敵),因此母乳是寶寶補充DHA的最佳食物來源。

除此之外,西爾斯醫生按照不飽和脂肪酸營養含量高低進行了食物推薦,分別是:海產品(尤其是三文魚)、亞麻籽油、鱷梨(即牛油果)、菜籽油、堅果醬(致敏性較高,建議2歲以後的寶寶添加)。

儘管不少科普文章認為國外之所以推薦DHA膠囊是因為相較於魚肉更便宜和便攜,並認為吃魚就夠了,不必額外補充DHA。

但是世界衛生組織卻是這樣說:雖然魚類是ω-3脂肪酸的重要來源,但有多種魚類可能已被甲基汞或聚氯聯(二)苯汙染(PCB),反而會危害胎兒發育。

這些潛在有害的汙染物更多地蓄積於魚肉內,在魚油中相對較少。然而孕婦攝取未經提煉的魚油製品時也可能存在安全性問題,因為這些製品中可能含有農藥和PCB殘留物。

來自魚油/海藻油的DHA和EPA的劑量,依據孕產婦和兒童需要多少DHA和EPA才能獲得潛在益處而不同。……多數婦女每日約攝入2.7克EPA和DHA 12,如果把這一攝入量換算為食物來源,則孕婦每日須攝入300克熟制三文魚;由於妊娠期女性可能接觸到汙染物,這可能不一定符合孕婦限制食用魚類的警示。儘管孕婦偶爾抱怨魚油口感不好,但補充魚油似乎不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如出血併發症或不適)。

簡言之,考慮到深海魚類可能受到的汙染,還是膠囊比較安全,建議各位媽媽忍耐一下魚油膠囊不好的味道,如果是人工餵養的奶粉寶寶,各位爸爸媽媽記得看清楚配方奶標籤上DHA的含量,一般來說DHA和EPA的添加量為1:1,DHA每日攝入量為100毫克即可。

總結一下

各方研究成果表明,DHA確實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Dr.魏說的能提到寶寶3%-4%智力水平的文獻我沒查到),所以應該給寶寶補充DHA。

補充劑量:滿6個月到3歲的寶寶,每日推薦補充100毫克DHA。

魚肝油和補鈣相關問題回答就麻煩媽媽們看評論區:伊媽的評論獲取~


伊的娃

很多新手爸爸媽媽都不清楚新生兒該補哪些、怎麼補等問題,以前,我也是傻傻分不清楚。根據我的經驗來通俗的理解一下這幾個名詞:

1. DHA。DHA俗稱“腦黃金”,一般魚油裡面富含DHA。它主要的作用是:一、促進孩子大腦發育;二、促孩子視力發育;三、提高孩子記憶力。如果條件允許,孕媽媽可以吃魚油。如果孕媽媽沒有補充魚油的話,嬰幼兒四個月之後可以餵食魚油,魚油餵食的最好季節是春季。

2. 魚肝油。魚肝油含維生素D和維生素A。維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進鈣吸收,雖說曬太陽也可以產生維生素D3,但是畢竟量有限。所以建議新生兒出生15天后開始吃維生素D3,一直吃到2歲。維生素A在使用的過程中要避免過量,過量會出現皮膚乾燥、脫髮等症狀,所以家長在餵食的過程中要謹慎。

3. 鈣。鈣的作用是促進骨骼生長。

這裡的鈣主要是鈣劑的補充,所以很多家長存在爭議,很多說要補,有些說不補。我個人覺得:根據自己孩子成長需求適當的補充。如果你的孩子鈣攝取量是夠的,能滿足他成長需求的,那就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如果不是,則需要補充鈣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