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龍、鮋魚、214、基洛級誰最強?當代先進常規潛艇一一盤點

蒼龍、鮋魚、214、基洛級誰最強?當代先進常規潛艇一一盤點

在現代海軍的編制中,潛艇仍然佔有一席之地。在海戰中,潛艇更多是扮演著“刺客”的身份,給予對手意想不到的打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中小國家對潛艇情有獨鍾(畢竟生產大型水面戰艦的能力有限)。由於能掌握核技術的國家稀少,很多國家仍然使用著常規動力的潛艇,眾多型號當中也有少量脫穎而出,它們是日本的“蒼龍”級,俄羅斯的“基洛”級,法國的“鮋魚”級以及德國的214型。

早在二戰時期,日本和德國都有比較強勢的潛艇部隊,尤其是德國。兩者在潛艇設計和建造上都有相當豐富的經驗。但從整體水平上看,日本的“蒼龍”級比214型要好些,法國的“鮋魚”級排位第二,至於“基洛”級在四者當中排名應該是最後的。

蒼龍、鮋魚、214、基洛級誰最強?當代先進常規潛艇一一盤點

“蒼龍”級自2005年第一艘“蒼龍”號動工,到目前共有九艘列入現役,還有一艘正在建造。“蒼龍”級的潛水滿載噸位3300噸左右(幾乎是世界上最大的常規潛艇),水下和水面航速分別是20節和13節,由於採用了AIP技術(“蒼龍”級是日本首次採用AIP技術的潛艇),續航能力大幅提高,水下持續作業時間也延長許多。以前的潛艇在水下使用電力航行,一段時間後就不得不浮出水面充電,這對潛艇來說引以為傲的隱蔽性就大打折扣了,而AIP技術則能避免這一情況頻繁發生。受到美國技術的影響,“蒼龍”級攜帶的電子設備先進,再加上總共可以搭載30枚魚雷或者導彈,“蒼龍”級的攻擊能力異常強大。鋪設消音瓦的單層耐壓殼以及X型尾翼不僅使“蒼龍”級能安靜地在水下航行,也能在近500米的深度隱藏自己。

“鮋魚”級嚴格意義上講是與西班牙共同開發的,主要目的是開拓國際市場,這與214型的生產目的是一致的。“鮋魚”級有三種不同尺寸,其中含有AIP技術的型號水下滿載噸位2000噸上下,水下和水面航速與“蒼龍”級、214型相差無幾,可以攜帶18枚魚雷或者導彈。法國畢竟是有核國家,在廣泛參考了本國使用的“凱旋”級的隱身技術後,大量運用到用於出口的“鮋魚”級上,使得“鮋魚”型運行噪聲降到非常低的人水平。

蒼龍、鮋魚、214、基洛級誰最強?當代先進常規潛艇一一盤點

214型,從各方面實力來講,無論是AIP技術還是隱蔽性都與“鮋魚”型沒有太大差距。兩者的自動化程度也都非常高,“鮋魚”級只需要30人操作足夠,而在214型上則只需要27人,相比起來,“蒼龍”級需要65人就顯得比較多了。214型的短板在於攜帶的裝備相對較少,只能攜帶16枚魚雷或者導彈。214型和“鮋魚”一樣,也是暢銷貨,已有接近20艘同型艇在多個國家服役,口碑甚好。

而比較熟悉潛艇的朋友肯定知道“基洛”級還有一個綽號--“大洋黑洞”。在這四種潛艇當中,她的資歷是最老的,本國和出口的同型艇超過50艘,我國當然是最大的客戶,前前後後進口了12艘具體規格不同的“基洛”級,並在同一時期完成了我國039型潛艇的設計。“基洛”級最彪悍的能力是她能夠發射“俱樂部”導彈,這種導彈與美國的“魚叉”,法國的“飛魚”相比,戰鬥部位裝藥更多,威力更大;由於“俱樂部”本身尺寸大,射程也比潛射型的“魚叉”要遠一些。“俱樂部”對於戰艦的威脅是不言而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