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八個月寶寶疑似自閉症,該怎麼做?

朶雨朶

孩子一歲八個月就發現有自閉症的症狀,這對所有的父母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雖然自閉症的診斷要在36個月之後,但是看了你的報告單,孩子自閉症的症狀還是很明顯的,你還是一個很細心和負責的父母,能夠這麼早就發現和察覺,一般來說,自閉症越早干預的話效果越好。

我國目前對自閉症的診斷都是相對主觀的,都是以量表為參考,以孩子的行為作為導向進行篩查的。

自閉症在3歲之前無法確診,都是懷疑態度,所以醫生會建議你積極的做一些康復干預,然後過一段時間再來複診。

那麼,你現在要做的是什麼呢?不管是否確診,都要給孩子開始做康復干預了,在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孩子中,主要是語言、社交、行為等方面的障礙,看了孩子的情況,主要是人際關係和情感交流方面比較嚴重一些,也就是自閉症症狀中的社會交流障礙,所以,你應該在這方面加大對孩子的干預和引導。

一般的社交障礙主要表現為對親人和朋友的依戀性較小,對親人的互動沒有反應,目光渙散不定,對親人的離開也沒有非常大的反應,缺少和家人交流和表達情感的需求。建議你找到孩子比較感興趣的物體和玩具(一般自閉症寶寶都有刻板的單一的行為),來引導孩子和你進行互動和交流,如果孩子喜歡某種活動或者遊戲,那麼,在活動和遊戲中進行刺激和干預,比如兩個小夥伴一起玩一個遊戲,你要告訴孩子,一個人玩完了之後另一個小夥伴才能開始,教會孩子學習互動和分享。在遊戲中加強認知,增強與其他人的社會交流。

還有,就是定期為孩子做檢查,看孩子的干預情況和發展情況!

溫馨提示:我們旨在為全球的自閉症兒童提供最準確、專業、智能的康復訓練遊戲和素材。針對孩子的刻板行為進行干預提高,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自閉症兒童,讓世界充滿愛!


你好children

作為一名特教老師,身邊每天都會接觸大量的自閉症孩子以及自閉症父母。說實話,看到這份診斷書的時候我的心裡咯噔一下,因為又一個家庭要因為孩子的症狀而四處奔走了。

雖然說自閉症孩子要到3週歲才確診,但是通過家長的描述可知,孩子的表現其實也已經很明顯了。我首先要告訴家長的是,自閉症是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的,因此希望家長不必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求醫問藥了,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進行科學的干預訓練。

由於孩子發現的比較早,這時候的可塑性還是非常強的,因此希望家長要調整好心態,要對孩子有信心。首先你需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為孩子選擇一家靠譜的康復機構。選擇機構的時候一定不能太草率,因為這直接影響著孩子將來的發展。可以向一些老家長求助,然後自己再去實地考察一下,考察的因素包括:機構的軟硬件設施,教學質量,家長的口碑以及是否是殘聯的合作單位。另外需要提的就是,目前國家針對自閉症孩子有一個0-6歲的搶救性計劃,如果是殘聯合作的單位,你可以申請要一筆資金,這個資金可以用來支付孩子訓練的費用。具體情況還需要諮詢當地的殘聯,這樣至少可以為家庭減輕一點經濟壓力。

除此之外,你需要自學自閉症的相關訓練方法,最基礎的就是ABA(應用行為分析法)。如果你不知道從哪裡下手,一開始可以請教機構的老師。孩子每天上完課回家之後,你要用這個方法給孩子鞏固和泛化。另外還要學習一些與孩子交流互動的方法,因為自閉症最核心的障礙是社交障礙,如果在在交流互動中提高了孩子的社交能力,那你就成功一大半了。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娟說育兒

自閉症的確診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尤其是三歲以前的兒童,但是作為父母,有敏感的心是值得稱道的!


其實是否確診並不關鍵

其實會帶孩子去求醫就已經說明我們看出了孩子明顯的異常,要相信自己的觀察,最袒護孩子的父母都覺得孩子有異常,那就說明有些問題已經很明顯了,而確診只不過在心理上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覆而已,我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我們自己平時觀察覺得越來越不對勁,幼兒園老師也反饋,然後自己查閱了很多資料,心理有譜了,去六院找賈美香大夫,無非是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覆而已。

所以,即便因為年紀小,大夫無法給出肯定的答案,也需要行動起來,及時干預,無論如何,針對孩子現有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干預總是有益的。


不糾結具體的名頭

有的家長會覺得最終結果是發育遲緩,心理上就能接受一些,或者聽到是疑似自閉症,也會覺得大概不是。

其實發育遲緩並不見得就是一件相對好的事情,發育遲緩是一個大的概念,語言遲緩,社交遲緩,智力遲緩等等,而其中社交遲緩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自閉症,單純的自閉症如果只是社交障礙,並不那麼可怕,但如果是多種疊加的發育遲緩,嚴重程度遠高於自閉症。

自閉症是譜系症,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又有很多分類,我們真的不要去糾結到底是哪一種,也不用舉證孩子好的地方來說服自己或者醫生,一定要客觀地觀察和發現孩子偏離正常發育軌跡的地方,然後有針對性地訓練,至於到底是什麼名頭,不重要。


父母可以做什麼

在自閉症康復的過程中,父母才是最重要的角色,即便再好的機構,再專業的老師,也替代不了父母的重要性。我們與孩子相處時間最長,我們最瞭解孩子,我們最愛孩子,所以我們要承擔起大部分的責任。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建議去專業的康復機構訓練,這在開始是很關鍵的選擇,因為我們並不具備相關的知識,無法幫助孩子,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是唯一的選擇。但並不是把孩子扔給機構就完事了,我們同時要開始學習大量的知識,作為自閉症的家長,如果連ABA是什麼都不知道,如果連如果在生活中使用DTT訓練孩子都做不到,如果連什麼是強化物都不明白,如果連PRT都沒有聽說過......那麼無疑是嚴重的失職。按照要求,早期干預的強度應該保持在每週28-40小時,也就是每天4-10個小時,這顯然單靠機構是很難做到的,即便經濟很寬裕,幼小的孩子在精力和體力上也無法支撐每天在機構那麼多的課程,因此家長必須承擔起大半在家庭中訓練的責任。

所以我們一方面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態,坦然面對現實,積極面對孩子,努力不斷學習相關知識,堅持訓練孩子。理論知識的學習很枯燥,而且即便看了很多書,依舊會無從下手,這就需要我們一邊學習,一邊在自己孩子身上實際和摸索,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需要家長去探索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具體實踐。

自閉症的康復是一個極為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孩子的狀態是起起伏伏,進進退退,好好壞壞的,老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冒出來,這對我們的心態是莫大的考驗,作為自閉症的家長真心不易,但唯有堅持,我們的堅持是孩子唯一的希望。


如何看待自閉症的孩子

首先一定要明白這不是孩子的錯,也不是任何人的錯,只是天生的不公。

其次自閉症的孩子首先是孩子,普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的問題,在自閉症孩子身上同樣會有,教育普通孩子要遵從的規律同樣要體現在自閉症孩子身上,普通孩子有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和訴求同樣會出現在自閉症孩子身上。所以一定不要只把他們當成病人,更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自閉症,也一定不要因為自閉症給予他們過多的同情和幫助。

自閉症的孩子同樣能感受愛,也同樣有愛,當我的兒子三歲左右發病的時候,似乎靈魂去了另一個世界,和我們的關係切斷了,但是經過堅持的訓練,我的孩子慢慢回來了,每天他跑過來摟著我的脖子撒嬌的時候,我批評他那小臉寫滿委屈的時候,我帶著他在天地間奔跑時留下的笑聲都在告訴我,他就是個普通的孩子,只是稍有不同,他會愛,也希望被愛,他渴望快樂,也會感受悲傷,只是有些遲鈍,如果我一直牽著他,推著他,愛著他,他就會一直成長,也終會綻放!


愛陪娃的熊叔

你好,我是一名特教老師,看了你的問題簡介,我從專業的角度談一下我的觀點吧。

孩子才一歲八個月,主要是社交方面的問題,對於自閉症來說,社交障礙是所有小朋友的核心障礙,通過你診斷的表格也可以看出,孩子在人家關係方面的障礙非常的嚴重,所以,這不是語言發育遲緩,應該是疑似自閉症,醫生之所以說三歲之前沒有辦法確診,是因為孩子目前還處在成長髮育的重要階段,而在我國,現在對於自閉症的診斷都是相對主觀的過程,很多的醫生都是以量表做為參考,以孩子的行為準則作為依據的,並沒有一個相對精準的醫學篩查工具。作為父母,應該每隔三個月時間就去給孩子複診一次。

另外,孩子還有智能方面和行為方面的症狀,教什麼學不會,在中國自閉症兒童中,有大約75%的自閉症兒童都伴有智能方面的缺陷(智商69以下)。對於孩子的刻板行為(你描述中的每一件玩具都轉著玩),這就是很明顯的缺陷。

我的一個家長告訴我,孩子每天都喜歡看旋轉的東西和自己喜歡旋轉,她們家的電風扇,孩子可以頂上一整天都不覺得疲憊,其實這就是孩子的行為障礙。都要引起家長的注意。

所以,不管複診的結果怎樣,都要採取措施為孩子抓緊時間干預了,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

關愛“孤星”,關注我的頭條,大家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私信我。


孤獨症訓練家

我家寶寶是沒有自閉症,但是她的性格特別的內向,所以我也想說說這個問題。我老公是那種性格特別開朗,愛活躍氣氛,在人群中就是主角的那種,人和誰都玩得開,人緣特別好。而我呢,是那種很內向,喜歡獨來獨往,不太跟別人交往的那種。我也不清楚,我們兩個反正就這樣就在一起了。這還是我老公追了很久的結果,也許不同性格真的有互補吧,也可以很好的生活在一起。有了寶寶以後我經常在想,等他出生了以後,我應該怎麼辦呢?真希望他的性格像他的爸爸。現在,一般都認為,外向的是有出息,內向的人是沒有出息,大人呢也都喜歡,活潑開朗的小孩,而不喜歡安靜的那種小孩子。現在乖,已經越來越變成一個貶義了,有的大人,他會以自己小孩有多麼活潑好動為榮,然後說,別個安靜的小孩說你家小孩真好帶呀,感覺特別不懷好意的那種評價,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經歷呢。



當我在坐月子的時候,我媽媽跟我婆婆都在,我媽媽說讓我就吃睡,好好的休息,月子要養好,寶寶他也是吃睡,你不要去抱他,不要去哄她,這樣子以後你出了月子,一個人帶孩子,就不會很辛苦,就會輕鬆一些。我聽從我媽媽的話,在月子裡面的時候,一家人幾乎都沒有去抱過她,而她也屬於不哭鬧的那種小孩真的是,除了吃就是睡覺,我的月子過得特別輕鬆,因為,他晚上的時候也不哭鬧,很少,就沒有像其他小孩,說需要怎麼樣搖啊搖啊,唱歌給她,哄她睡覺,完全沒有這種情況。輕鬆的過完一個月子以後,我就一個人帶孩子。跟著我老公,在他上班的地方。但是我老公呢,他的工作也是早出晚歸的,有時候回來,寶寶也睡著了,本來我希望能他多帶帶,有對寶寶的性格有所影響,但是沒有機會。在那邊的時候,已經是冬天了,一般每天我都會推他出去散散步,溜達溜達,因為我也很怕,他會跟我一樣的性格,所以我不敢怠慢。我心裡內向,但是我儘量的表現出外向,跟其他的寶媽交流,讓他在旁邊看看。但是呢,就推他出去,我也習慣了,不去抱她,就覺得抱的很累,她不哭鬧,我就把他放在推車裡面,他自己安靜看周圍的世界,有時候天氣很冷,我們連續幾天,也都沒有出門,他哭的時候一般都是因為他餓了,我就給他餵母乳,喂完了以後,他也就繼續乖乖了,我們還是沒有多少互動,其實我這人也不太會哄孩子,或者說跟他一起玩呢,確實是感覺小孩子真的很好帶。後來等到他會坐起來的時候,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我發現其他小朋友都停不下來,就咿咿呀呀,動手動腳的,但是,他就很安靜,在一邊看,也不會說認生哭啊什麼的,就是在一邊看。這時候,我覺得他就是有一些文靜吧,因為她從月子裡面,就是一直是這樣子的呀。再後來,是她已經能走的時候,那能走的時候,一般孩子是最活躍的時候。有時候我帶他,去一個陌生的環境的時候,他就會一動不動了,腳上像長了釘子一樣,我去牽她的手,叫他不要怕也牽不動,最後只能抱起來,也就是說特別的認生,但是,我幾乎每天都有推她出門啊。我們家離步行街很近,那邊人也很多,我在想是因為我沒有抱她嗎?還是說我沒有,跟他積極的互動呢,要不然我每天也帶他出門,一般認生的小孩,不是說沒帶她出門才這樣的嗎?我當時有點迷糊,每次帶她到一個陌生地方,我都有些尷尬,因為你知道,別人會逗她嗎?但是不會有反應的呀,他就是很淡定的看著你,也不會哭鬧,也不會躲。有的家長,就會說,哎呀,你家小孩真膽小啊,我不想讓他聽到這樣的評論,我就故作鎮定,我說我家小孩那是他有自己的想法,不會隨隨便便就跟別人親近的,他要觀察的。真不想讓他聽到這些話,還好他現在還不太聽得懂。接著我就買了一些故事書每天都跟他講故事,然後除了吃飯與睡覺,就更加勤快的帶她出去,然後讓他不和認識的人接觸,當然是在我的眼皮底下。後來過年了我回去,家裡有我弟弟家的孩子,比他大就兩個半月,我家她對人認生,但對其他事物又膽大,比較女漢子吧,會牽著我弟弟家的孩子去看狗狗,他也會踩蟲子,無論我弟弟家女兒,拿了什麼東西,他總要去搶過來,多方告知他還是這樣,而且呢,特別愛哭,一不如他的意就哭,簡直是一天能哭幾十回了。我自己都特別的尷尬。因為在鄉下有很多,親戚呀什麼的。她和我弟弟家小孩兩個人,在家玩的時候特別的好,後來大家都放假了,有別人親戚家的小孩,很多,一起來我們家的時候,或者出去的時候,我弟弟家的小孩,總是很多人圍著,抱著,逗著一起玩,他也特別愛笑,特別好玩,但是,我家寶寶他就不愛笑,愛哭,而且別人抱她呢,她還不肯,特別挑人,想跟別人一起玩,遠遠的在一旁看著也不敢靠近。他牽著我的手,哭著指著人群中我弟弟家的小孩,說姐姐,我說姐姐在那你可以過去找他,但是他不肯,我弟弟家小孩有那麼多小孩一起,逗著玩著,肯定也不會理他的呀。知道我看到這一幕,有多麼痛心。我弟家小孩,可以把它放給別人家小孩一起玩,而我,就必須要自己,帶著自己的小孩,陪她玩,一刻也不能走開,我生怕我走開了以後,他會感覺到被冷落,她會傷心。我也會讓他們,帶著他一起玩啊,但是他們都不肯,小孩子很直接了,喜歡誰就跟誰玩,不喜歡誰,就把別人落在一邊。他們一比較,簡直是一個左一個右。後來我們換了一個地方,這裡有一個小區,小區下面有很多小朋友,很多寶媽還有爺爺奶奶帶著他們家小朋友,我心裡想,可能光帶他出去還不夠,還是要讓他跟其他小朋友多接觸,於是我除了吃飯睡覺,其餘時間都在外面,家裡的電視都沒有開過,我給她買一些零食,然後讓他分給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吃。她也會發出一兩塊,就是特別的猶豫,又發得特別慢,然後我就跟他一起發吧。但是他帶下去的玩具有小朋友碰到,他就會大喊大叫,然後哭著跑過去,把那個小朋友給拉開。但是我跟他說,你不要哭,你說有什麼事情你說,不想給人家玩,你就走過去說這是你的,但是他還一直是這樣。別的小朋友只要一靠近他,他就會站立不動或者後退然後就是,裝耳朵,挖鼻子,吃手,一系列緊張動作。待了一個月,別人跟我說,你家女兒進步好大呀,剛來的時候,就站在邊上都不敢進來,現在還會自己過來玩了,但是也不明顯。我自己沒看出來,他大部分時間還是站在一旁看著,然後別人一堆在那裡玩,他也不去看,大部分小孩都是喜歡湊熱鬧的嘛,但他不去湊熱鬧,然後我就會牽著她手,往人群堆裡面最熱鬧的地方走去,後來他總算有一個好朋友了,那個好朋友特別的活潑,跟誰都合得來,我就讓他們多在一起玩。好在這個小姐姐真的是對誰都很熱情,他,每次看見那個小姐姐的時候,就要跑過去叫nono,小姐姐也很熱情回應他,走到哪裡,都要跟著那個小姐姐,但是那小姐姐她特別好動,跑來跑去跑來跑去,然後他也追不上,但小姐姐跑完了以後,最終還是會回到他身邊。他特別的依賴人,就最近他在那裡學脫褲子尿尿,然後我要給他穿起來,他還不肯,一定要那個姐姐給她穿,好在那個姐姐真的是教育的特別好,特別熱心幫助,又幫他穿了,他就很高興。雖然說他現在還是跟活潑有很大的一段距離,也許有的人天生就好靜,有的人天生就好動吧。另外強烈推薦小豬佩奇這動畫片,他到了該說話的時候,我發現比別的小朋友說話要晚。而且也不愛看動畫片,而我看別人家小孩都特別愛看動畫片,我就引導他看,他好幾天,也看不下去,後來突然有一天他跟我說,裴奇佩奇,然後跟著裡面說泡泡,泡泡,還有鴨鴨,讓我很驚喜。


1

我現在就努力讓自己變得開朗,跟別人打招呼,我真的很不喜歡跟別人打招呼,見了誰都打招呼,我希望他能看到。然後讓我以外的人多帶帶他,並且每天都讓她多跟小朋友接觸。希望他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朋友。我想,有的人好靜有的好動,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只是現在的人,都誇大了內向的缺點,然後誇大外向的優點。只希望他長大以後,是一個懂事的孩子,找一個好老公,有一份適合的工作。不活潑就不活潑吧,不外向也就不外向吧。


媽媽給寶寶賺

你的孩子的年齡現在只能診斷為疑似,但按你的描述來說這是“退化”的現象,一歲半前能做的許多事現在不能做了,這給大人一個很明顯的信號,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是一件好事。

但以我的經驗來講,也有相反的一面,我從不輕易去說一個三歲以前的孩子就是孤獨症,但你的孩子我想明確地說,他基本可以確診了,即便他只有一歲八個月。當然這只是我作為一個自閉症譜系家長的個人意見。

“退化”的現實例子我見過很多,但孤獨症更多的是他們的發育發展路程一直落後於普通人,所以會給父母一種無法察覺的假象,所以在三歲前很有經驗的醫生也無法確診。

但“退化”的確不一樣,一旦三歲前某個時點發生,就代表他已經是孤獨症的症狀,而發育遲緩則沒有這種現象,“發育遲緩”與“自閉症”歷來都是很難區分的,但“退化”可以區別出二者來,的確更加傾向於自閉症。

凡事有弊就有利,這種表現也是有其較為積極一面的,這些退化的孩子因為在退化發病前與普通孩子沒什麼差別,所以會保留退化前學習的很多技能,即便慢慢開始不會了這些技能也還是可以很快被喚醒,只要我們方法得當。

所以你所要做的首先就是要去充分陪伴孩子,理解孩子,去適應孩子的改變,更要接受孩子的改變。

要不厭其煩地與孩子說話,帶他去大千世界,去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

時刻從他的行為上去尋找源頭,充分利用他的每一個主動動機教他東西。

其次很重要的就是你要趕快學習關於自閉症的一切,我推薦你看一本書《這世界唯一的你》,能幫你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孩子。

再就是儘可能地學習ABA行為分析法的相關知識,請自行搜索。

現在你可能不理解我說的話,但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的,我也希望你能儘快明白!

如需幫助還可以私信我,望回答有幫助!


【一位孤獨症兒童的父親,孤獨地看世界,也許是最獨特的視角,堅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請關注我,請喜歡我的文章的人們評論轉發擴散,請做我們能做的,請尊重自閉症譜系的生活,我已成立頭條育兒群,譜系與普通孩子家長都可加入,請私信我,謝謝】🙏


孤獨行者Noodle

三歲之前,孩子是否是自閉症是無法完全確定的,既然如此,我建議寶媽不要將自閉症這三個字往孩子身上套,不要以“我的孩子是自閉症”來暗示自己,否則,你會覺得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像是自閉症,就會以自閉症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那麼,對孩子來說,父母這樣對待他,他肯定是能夠感知得到的,他就會進行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越來越和父母擔心的自閉症患兒接近,結果也許就會真的和父母擔心的那樣,真的變成了自閉症。

嚴重的自閉症的患者連生活都無法自理,我身邊有一個成年人,50多歲了,患有自閉症,連衣服都不會穿,穿大衣的時候,不停地將手伸進帽子裡去,內衣也不知道穿。

目前,題主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確診是自閉症,建議父母先不要過分地把孩子看稱是病孩兒,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多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把他當成一個普通的孩子來看待,過段時間再去做一下檢查,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上自閉症的標籤。


沛澤媽讀心理

我兒子現在兩週三個月,偶爾會叫媽媽,會學動畫片裡叫爸爸,會簡單的指令,例如關門,開門,開關燈,扔垃圾,拿遙控器,拿鞋子,叫他會理,叫他過來會走過來,讓他他拿椅子會拿,叫他親也會親我,讓他看牆上婚紗照問哪個是媽媽他會指出來,做壞事的時候我大聲叫就會停止,會怕我打。他只喜歡跟自己的妹妹玩,不喜歡跟其他小朋友玩,愛聽兒歌跟小豬佩奇,其他不喜歡,玩具疊積木也能疊十幾個高(精細動作)會雙腳離地跳(大運動)會穿釦子。可是他眼神交流不好,除非聽到他喜歡的歌會看著我唱,接下來是語言方面:唱數鴨子兒歌時只會最後一個字,例如遊過一群鴨,他會鴨,24678他會說8,問他要不要吃,他會說要或者吃!我也不確定到底是不是,帶去看過,說不是,可是我還是害怕


Rachel-lin

你的孩子還沒有滿三歲,只有一歲多,所以即使有一些孤獨症的症狀,去看醫生,醫生也不會輕易下結論的,所以,只是疑似發育遲緩和孤獨症。才會建議你三個月之後再去複查。

你的孩子主要是語言和社交方面的問題,如果是需要發育遲緩的話,那社交和行為智商其他方面應該趨於正常,所以,我覺得孩子孤獨症的概率比較大一些,但是也不能確定,只能告訴你,現在應該採取行動,開始干預了。

要注意和孩子的語言溝通和情感溝通,還要注意對孩子各方面的引導,在家的時候,訓練他注意力的問題其實不難,可以利用他感興趣的東西來引導和指導他的目光交流。

如果是社交方面的,你要做的就比較多了,多給孩子找一些朋友和玩伴,注意和孩子互動的時候要鼓勵孩子多去和其他人進行互動和分享,讓孩子知道,和同齡的小朋友互動起來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我的孩子主要是語言和情緒方面的問題,但是其他方面還是比較的正常,我比較注重他和同齡孩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孩子現在也比之前好多了。所以,堅強起來,要有信心,孩子現在比較好的一點就是年齡很小,只有一歲多,如果這時候干預的話,效果會非常的理想的,因為自閉症的最佳干預時間是兩歲到六歲之間,一般超過了六歲就不容易了。

如果有什麼不清楚的,歡迎給我留言和互動!


用戶8406169682163

我曾一度懷疑我家寶寶是自閉症,兩歲半才開始說話,跟人也沒眼神交流,平時自己在家玩,出去了頭低著一直往前跑,叫都叫不住。不會慢慢走路就是小跑。後來有一次,進一家商場,是玻璃門他沒看清,一頭撞上去門破了,從那以後終於慢慢走路了。兩歲時我跟他一起上早教班,他滿教室亂跑亂滾,上了多次課都是那樣,直到新加了一門玩具和整理的課程,他很認真,眼盯著老師的一舉一動,終於坐下來了,又上了多次課,能主動的回答問題了。2歲10個月進幼兒園,現在快三歲半了,話很多,每天都問你為什麼,愛看書堆積木,會背古詩,唱歌,能很好的參加集體活動,數字100以內可以認知,車標車牌和英語字母可以認知,安全常識生活常識都知道,但是還是喜歡一個人玩,院子裡特別喜歡跟一個小朋友玩,只要見這個小朋友,倆個人就玩的叫不回家,對其他小朋友興趣不大,對成群的大孩玩愛湊熱鬧,相對比其他小朋友還是愛亂跑,對院子裡的叔叔阿姨們從不主動打招呼,一段時間對什麼感興趣反覆的問,反覆的說,有時一個問題說好幾遍,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