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14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天津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聯合重組協議,一汽集團持有公司50.98%的股份,對公司擁有控股權,企業正式融入一汽體系之中,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


2002年6月14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天津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聯合重組協議,一汽集團持有公司50.98%的股份,對公司擁有控股權,企業正式融入一汽體系之中,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

車標三條縱橫的曲線有三層含義:一層"天津汽車公司"的"天"字的標誌;二是三條線構成"A"字的造型,表明天汽要創造第一流的產品;三是三條線組成抽象的立交橋造型,說明"夏利"汽車立於交通之本,駛於眾條道路之間。2018年,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窘迫的經營現狀導致夏利品牌暫時性停產。

1986年9月,夏利以“全散裝件方式引進生產的第一輛夏利下線。1990年,第一輛三廂夏利下線,售價10萬元,成為極少數消費者才能擁有的“奢侈品”。

公司擁有居於國內先進水平的衝壓、車身、塗裝、裝配生產線,整車質量檢測線,汽車發動機鑄造及機加工生產線、變速箱生產線、計算機工作站等,已具備產品開發和年產23萬輛轎車、18萬臺變速器、20萬臺發動機的生產能力,主要擁有"夏利"一個自有品牌和"威姿"、"雅酷"、"威樂"三個合作品牌以及"威馳"、"花冠"兩個合資品牌,天內牌系列汽車發動機、天齒牌變速器也是企業的拳頭產品。

"天一重組"後,天津一汽全體員工在公司經管會的領導下,秉承"學習、創新、抗爭、自強"的企業精神,不斷深化內部管理、狠抓制度落實,企業經營正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天津一汽良好的經營業績也極大地增強了二級市場上廣大投資者的投資信心,企業形象逐步樹立,公司信譽顯著提高。在質量方面,NBC系列車型整車出廠品質達到了豐田公司要求的國際標準。


2002年6月10日,夏利轎車出口美國,首開中國轎車出口先河。

2004年8月8日,夏利成為第一個產量過百萬的民族轎車品牌。

2011年,一汽夏利銷量達25.3萬輛巔峰。2000年前後,夏利在出租車市場的份額高達40%左右,在北京更是高達70%。2004年,夏利品牌宣佈了100萬輛汽車的下線。但此後,夏利快速跌落。

夏利N3、長安奔奔、奇瑞QQ6作為三代微轎的代表,其外觀及整體造型的設計,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近30年來微轎設計理念和流行趨勢的變化。

相比當時的夏利各款車型,N3的線條明顯富有圓潤感,並且配置有整體式水珠造型的晶鑽前大燈,車標也加大了尺寸,整體看上去透出了些靈性。另外,新配的輪轂為5幅鋁合金式樣,中網由以前的塑料材質換成了電鍍金屬質地,並且增加了前霧燈,這些變化都從外觀上提升了產品的形象。但仍然保留有上個世紀70年代的影子,尤其是水平的鍍鉻格柵設計,顯得呆板、老氣。


1986年9月30日,以“ CKD ”方式引進生產的第一輛夏利下線,並且創造了“當年簽約、當年引進、當年投產、當年受益”的奇蹟!是國內最早進入家庭的主力車型之一。與中國改革的進程一起飛躍,夏利一直走著一條自主生產、自主研發更新、創中國人自有轎車品牌的自主道路,到今天,夏利已經成為年產15萬輛整車、20萬臺發動機,社會保有量高達70萬輛,並在18年中始終保持經濟型轎車銷量第一的行業領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