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藥物能逆轉斑塊嗎?

李興堯618

這確實是個非常令人感興趣的問題,其實這個現象在2003年美國ACC大會上首次公佈了ASCORD研究用阿託伐他汀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下降到2.6以下時發現動脈粥樣斑塊發生了逆轉,大會參與者集體起立鼓掌。 因為以往所有的關於他汀類藥物的研究總是圍繞著降低LDL可從穩定斑塊,而從來沒有關於斑塊的逆轉的報導。

斑塊的形成與動脈內皮長期高血壓導致高的血流壓力、高血糖的糖毒性、炎症反應因素加上年齡而老化等作用下受到損害,血中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侵蝕到內皮下並被氧化,這時在炎症趨化因子、腫瘤壞死因子等作用下,大量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白細胞等也侵蝕到受損的動脈內皮下並無休止地大量吞蝕氧化的LOL形成體積膨大的泡沫細胞,這就是斑塊的核心核質,與此同時向內皮內外膨出,內皮外各種纖維組織形成包裹核心脂質的纖維帽。斑塊的穩定性主要取決於核心脂質和纖維帽各自形成的快慢。核心脂質生長過快,纖維帽薄即屬於不穩定的易破裂斑塊。一旦斑塊破裂,流經的血小板即被激活可凝聚成血栓,堵塞血管。

他汀類藥物可以阻止血液中的乙酰輔酶A轉化為膽固醇,而LDL基本上佔60%,它確實是粥樣斑塊形成和破裂的罪魁禍首,因此將過高的LDL降下來非但能使粥樣斑塊減少甚至逆轉、消失(使LDL下降50%以上)。這就是他汀類藥物除了抑制膽固醇形成外有另類效應而產生的這種變化。如他汀類藥物可以抑制氧化應急反應、激活血管內皮舒張因子、增加NO合成、抑制白介素6、增了前列腺素E合成、降低炎症反應的C反應蛋白即CRP下降等等均有益於血管內皮修復、抑制核心脂質增長甚至使泡沫細胞環死等多種作用。當然前題是LDL的明顯下降和他汀類藥物的足夠劑量。因此根據可以導致斑塊形成並長大的危險因素分別使有心梗同時合併糖尿病患者要求LDL小於1.8,既有冠心病又有糖尿病的LDL小於2.2,有糖尿病或冠心病或伴有三種危險同素或以上(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吸菸大於200支/年、有心腦血管疾病家屬史)LDL小於2.6,危險因素大於等於三項的LDL小於3.0,有兩項危險因素小於3.3,僅有一項或沒有危險因素的也應在3.6以下。

他汀類藥物確實可以使 LDL下降而且不同他汀須用不同的劑量,使LDL下降33-35%須用立普妥(阿託伐他汀)10mg-20mg、舒降脂(辛伐他汀)20-40mg、普拉固(普伐他汀或美百樂鎮)40mg、來適可(氟伐他汀)40-80mg、美降脂或血脂康(洛伐他汀)40mg-80mg、可定(瑞蘇伐他汀)5mg、匹伐他汀1-2mg。他汀類藥物如不能達標即使加倍服用也只能增加LDL下降6%,當然劑量加倍越大意味著肝損、肌損概率提高。所以有一個很好的抑制腸道膽固醇吸收的藥物:依折麥布(依適存)單用它膽固醇僅下降20%左右,雖然食物中吸收的僅佔膽固醇代謝的30%(所以飲食對膽固醇的影響遠不及甘油三脂那麼大),但人體內合成的多餘膽固醇會通過膽汁排洩到十二指腸,而通過肝腸循環仍可有大量膽固醇從小腸回吸收到血液中,依折麥布如加一個標準劑量的他汀類藥物可使LDL下降55%-60%,不必為達標而把他汀類藥物加倍再加倍,而且它僅有10%通過肝酶代謝不易產生藥物相互作用而引起肝損、肌損。可惜只有部分地區進入醫保。

總結一句:他汀類藥物是個劃時代的藥物,他不僅抑制動脈粥樣斑塊形成,的確有穩定斑塊不易破裂,甚至縮小、逆轉斑塊,關鍵是要既安全又能使LDL根據危險因素多少而分別達標。此外無論什麼因素既不能做支架植入介入手術、也不能做搭橋手術的冠心病甚至心梗後存活者,只要長期堅持服用他汀類藥物、同時服用一種抗血小板藥物活十年、廿年也是完全可能的。

2018.3.9.


又一個門外漢

並不是所有的降脂藥都可以逆轉冠心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腦卒中患者和外周血管病變患者的斑塊。有臨床證據的可以逆轉斑塊的降脂藥,只有他汀類降脂藥。

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性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並稱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顧名思義他們發病的基礎都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臨床試驗證明,他汀類降脂藥可以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降低這些疾病發作帶來的危害。


只有能夠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又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藥物,才能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同時具備這兩種功效的降脂藥,目前發現的只有他汀類。而且,只有服用了他汀藥,這兩項指標都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後,才能觀察到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逆轉。

這兩項指標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到1.4-2.1毫摩爾每升,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到1.2-1.4毫摩爾每升的時候,才可以觀察到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逆轉,同時載脂蛋白A1也達到了1.35-1.5克每升的水平。


藥療君

降脂藥物不能逆轉斑塊,它不能將斑塊化掉,只能使斑塊變硬,使斑塊由軟斑變為硬斑,讓斑塊不能脫落,起到防止斑塊脫落的作用,(因為脫落的斑塊會形成血栓,堵塞人體的血管,進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因為:第一、降脂藥物的作用原理主要是促近肝臟對脂肪的代謝,使肝臟對脂肪的合成減少,來起到降低血液裡面脂肪的作用,所以降脂藥物是不能逆轉斑塊的!

第二、經臨床醫學及藥理學研究證明斑塊一但在人體的血管裡面形成,就是永久性的,無論用什麼藥物都不可能使斑塊消失(目前臨床醫學及藥學還沒有達到使血管裡的斑塊消除的水平),所以降脂藥物是不能逆轉斑塊的!

第三、因此由以上兩點可以看出斑塊是不能被逆轉的,那麼除了服用降脂藥物外有沒有其他綠色無毒副作用且經濟實惠的辦法能夠使血液裡面的血脂降低,血管裡面的斑塊減少呢?當然有,(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俗話說“病從口入”,因此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降低血液裡面的脂肪,減少血管裡面的斑塊形成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因此飲食方面多吃一些清淡食物,比如銀耳蓮子粥、紅棗枸杞粥、紅豆薏米粥、蔬菜粥、燕麥粥等,平時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儘量少吃辛辣刺激生冷油膩的東西,比如(燒雞、烤全羊、烤肉、火鍋、羊排、關東煮、麻辣魚、辣子雞、油潑面、冰鎮啤酒、冰鎮可樂、冰鎮雪碧等)因為這些東西容易使體內形成酸性的內環境,經醫學研究證明,身體內環境呈酸性,就容易使血液變得粘稠,流動速度減慢,血脂升高,血管內斑塊形成,再加上這些東西比較油膩容易,吃多了也容易導致血脂升高,血液裡斑塊形成!(二)加強運動及體育鍛煉,比如每天堅持散步,跑步、游泳,打球、身體蹲、仰臥體坐、爬山、郊遊、打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踏青等有氧運動,以加強身體的血液循環,促近人體的新陳代謝,促近肝臟對脂肪的代謝,使血液裡面的脂肪轉化為身體的能量被利用,使血液裡面的脂肪降低,進而減少血管裡面的斑塊形成!


醫學慕課

您好,很高興為您答疑解惑!


一、動脈粥樣斑塊為什麼很難逆轉?


造成病理性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是損傷血管內皮的主要原因,受傷後的血管內皮部位,容易造成脂類物質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此沉積,從而使血管壁變厚,脆性增加,彈性減小。脂類物質的長時間累積,就容易形成斑塊,這些沉積物及斑塊就如同在血管壁上生了根一樣,很難連根拔除。

即使沒有三高等疾病,情緒激動、吸菸、喝酒、炎症等因素也會造成血管內皮損傷,也就意味著同樣會發生病理性的動脈粥樣硬化。


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導致ASCVD的核心原因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以及ASCVD的必要條件,事實上,僅LDL-C升高便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除高膽固醇外,其他危險因素如高血壓、吸菸、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或糖尿病)並不會導致早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只有當LDL-C水平升高至足以誘發動脈粥樣硬化時,上述危險因素則具有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因此,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預防最核心的策略應該是降低LDL-C水平並終生維持。


三、降脂藥物對於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意義


既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導致ASCVD的核心原因,也是必要條件,那麼降低LDL-C則是預防低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及ASCVD的首要及長期任務。


他汀藥物是降脂的基石,可使LDL-C水平降低25%~55%。大量研究表明,服用他汀藥物5年可使ASCVD風險降低達25%~45%。預計更長期應用可進一步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根據《2016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指南推薦》,為使降脂達標,臨床上應首選他汀類藥物。

所以,ASCVD患者應堅持長期服用他汀藥物,即使血脂正常,也不可擅自停藥。另外,有患者擔心他汀藥物的不良反應,事實上,他汀藥物的副作用主要與大劑量或聯合用藥所致,所以,在服用他汀藥物之前,要向醫生說明當下正在服用的藥物,以免造成藥物間相互作用,影響藥物效果或者產生不良的反應。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歡迎留言諮詢!


血脂管理專家

降脂類藥物有很多種,斑塊也有很多類型,最常見的、與心腦血管疾病關係最密切的斑塊類型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降脂類藥物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1.他汀類,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在各類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藥物中作用最強,約可以降低25-60%,這也是它被研究最多的原因之一吧。

2.煙酸類(維生素B3),主要抑制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合成,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0%。

3.貝特類,主要是通過增強脂蛋白酶的作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15%,降低甘油三酯35%。主要有吉非羅齊和非諾貝特。

4.二氮雜環丁酮,通過抑制甾體轉運抑制膽固醇的腸道吸收。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5%,代表藥物衣折麥布。

5.膽汁酸螯合劑,通過膽汁螯合降低膽固醇。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5%,代表藥物消膽安,考來維侖。

目前研究最多應用也最多的是他汀類藥物,下面說一下他汀類藥物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關係。

他汀類對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實現的。2004年發表的一項通過核磁共振檢查觀察服用大劑量他汀6個月後病人斑塊的情況,得出結論,他汀類可以減少斑塊體積約10%。另一項用超聲來觀察斑塊大小的研究也得出結論,他汀類可以逆轉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

不過2015年的一項meta分析研究,整合了很多個他汀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關係的研究。結論是他汀只有在大劑量長期服用時才能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縮小,這個作用主要是通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來實現的。而且,儘管斑塊體積有縮小,但斑塊成分改變有限,斑塊纖維帽和脂質核心並不能被改變,而它們正是斑塊生長和脫落的危險標誌。

不過,還有一些研究證實了,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可以使斑塊內軟斑成分縮小而鈣化增加,這也就使斑塊破裂的風險減少了!

因此,他汀類可以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體積,不過更重要的是它能夠使不穩定斑塊逐漸向穩定斑塊轉化,減少斑塊破裂和脫落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