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中因他一人截教慘敗, 背恩忘義敗事有餘非他莫屬

其實起這樣的題目好像真的有點“狠”,但是他的做法真的很讓人不齒,或者說是讓人失望。當然這樣的評價也僅限於他在封神演義原著中的表現。

封神中因他一人截教慘敗, 背恩忘義敗事有餘非他莫屬

在《封神演義》中,商紂的大將歸順周,我們可以理解。截教的門人被迫皈依西方教,我們也可以理解。但唯獨長耳定光仙的做法讓人寒心,他應該是封神演義中背恩忘義、敗事有餘第一人。為什麼會對長耳定光仙有這樣的評價呢?我們先來看看在封神演義闡截爭鬥中長耳定光仙都有哪些表現。

封神中因他一人截教慘敗, 背恩忘義敗事有餘非他莫屬

一、通天教主見萬仙受此屠戮,心中大怒,急呼曰:“長耳定光仙快取六魂幡來!”定光仙因見接引道人白蓮裹體,舍利現光,又見十二代弟子玄都門人俱有瓔珞、金燈、光華罩體,知道他們出身清正,截教畢竟差訛,他將六魂幡收起,輕輕的走出萬仙陣,徑往蘆篷下隱匿。正是:根深原是西方客,躲在蘆篷獻寶幡。主話說通天教主大呼:“定光仙快取幡來!”連叫數聲,連定光仙也不見了(封神演義第八十四回:子牙兵取臨潼關)

封神中因他一人截教慘敗, 背恩忘義敗事有餘非他莫屬

二、老子與元始看見定光仙,問曰:“你是截教門人定光仙,為何躲在此處也?”定光仙拜伏在地曰:“師伯在上:弟子有罪,敢稟明師伯。吾師煉有六魂幡,欲害二位師伯並西方教主、武王、子牙,使弟子執定聽用。弟子因見師伯道正理明,吾師未免偏聽逆理,造此業障,弟子不忍使用,故收匿藏身於此處。今師伯下問,弟子不得不以實告。”元始曰:“奇哉!你身居截教,心向正宗,自是有根器之人。”隨命跟上蘆篷。四位教主坐下,共論今日邪正方分。老子問定光仙曰:“你可取六魂幡來。”定光仙將幡呈上。西方教主曰:“此幡可摘去周武、姜尚名諱,將幡展開,以見我等根行如何。”準提隨將六魂幡摘去“武王”、“姜尚”名諱,命定光仙展布。定光仙依命,將幡連展數展。只見四位教主頂上各現奇珍:元始現慶雲,老子現塔,西方二位教主現舍利子,保護其身。定光仙見了,棄幡倒身下拜,言曰:“似此吾師妄動嗔念,陷無萬生靈也!”西方教主曰:“吾有一偈,你且聽著:極樂之鄉客,西方妙術神。蓮花為父母,九品立吾身。池邊分八德,常臨七寶園。波羅花開後,遍地長金珍。談講三乘法,舍利腹中存。有緣生此地,久後幸沙門。”西方教主曰:“定光仙與吾教有緣。”元始曰:“他今日至此,也是棄邪歸正念頭,理當皈依道兄。

封神中因他一人截教慘敗, 背恩忘義敗事有餘非他莫屬

在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不忍弟子遭受闡教屠戳,不得已擺下誅仙陣為弟子出頭,但怎料闡教元始天尊與西方教合作,致使誅仙陣被迫。於是,通天教主在紫芝崖立一罈,拜一惡幡,名曰‘六魂幡’。”六魂幡有六尾,尾上分別書寫接引道人、準提道人、老子、元始、武王、姜尚六人姓名,早晚用符印,直到拜完之日,將此幡搖動,就可以壞掉六魂幡上六個人的姓名。通天教主身為聖人,誅仙陣曾以一人抵擋四個聖人,可以說神通是十分廣大的,那麼可想而知六魂幡在通天教主手中壞掉聖人性命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於是通天教主擺下了萬仙陣,而六魂幡是通天教主萬仙陣的終極手段,不到萬不得已通天教主也不想用六魂幡。因為畢竟壞聖人性命,通天教主也會受到懲罰。

在萬仙陣中,截教弟子慘遭屠戮,老子和元始天尊完全不講情面,於是通天教主讓長耳定光仙取六魂幡來,想用六魂幡轉敗為勝。但這個時候長耳定光仙竟然帶著六魂幡逃跑了,完全不顧同門師兄弟摻遭屠戮,完全不顧師傅多年的恩情。長耳定光仙這一逃,直接使得萬仙陣被大破,通天教主慘敗,更為可氣的是長耳定光仙逃跑後,竟然帶著六魂幡來投奔師門的對頭闡教。如果說背恩忘義敗事有餘他是第二,那麼在封神演義中估計沒有人能當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