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死魚,有哪些預防措施?

腎掉打下

一、高溫帶來的影響

高溫季節,本來是魚兒生長髮育的最好時機,但也是最容易發生問題的時期。所以,搞水產養殖,我們一直強調要重視高溫季節的管理。因為我們國家的地理、氣候原因,有的地方夏季特別熱,還多雨,這就是最大的誘因,它會給魚塘帶來以下問題:

1、水體缺氧。高溫季節魚類活動增強,水體溶氧消耗快,加上一些理化反應,溶氧更是消耗殆盡了。另外,水生植物在溫度較高的中午,會閉合氣孔,不再釋放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這就減少了氧氣來源。溶氧缺乏,能引起魚類“泛塘”,導致大批死亡,甚至一夜間“全軍覆沒”。

2、水質惡化、底質變壞。高溫季節,水質變化無常,最容易變壞,這時候也是底質變壞發作的時候,兩者一起來,釋放的硫化氫、氨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增多,嚴重時能致魚大量死亡。

3、高溫季節,藻類大量繁殖,稍有不慎,就會倒藻。

4、高溫季節也是病菌繁殖高峰期,加上水質影響,此時魚兒也最容易得病,如腸炎、爛腮等,危害極大。

5、天氣多變,暴雨無常,雨水、山洪水等流進池塘,由於水體溫度不一致,容易引起應激。

二、高溫季節的管理措施

1、加註新水。這是最好的水溫、水質調節方法,但是換水時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能猛衝猛灌,以免引起應激。

2、開增氧機。增氧機既能增加水體溶氧,又可以攪勻表層和底層水體的水溫,還可以翻動底質,釋放有毒氣體。

3、追肥。可以用生物肥適量追肥,培養浮游植物,以保證光合作用供氧。另外,合適的水體透明度,能避免陽光直射水底。

4、改底。可用微生態製劑,如硝化細菌、光合細菌等,促進含硫、氮的物質轉移、分解,改良底質。

5、合理投餵。過多的殘餌會加劇水質變化,魚兒吃的過多,容易引起腸炎病。所以,一定要定量、定質。

6、消毒殺蟲。作水體消毒,能殺滅病菌。漁具消毒,能避免帶入病菌。餌料清潔消毒,能避免病從口入。

8、投餵藥餌。如大蒜素、水產用維生素、三黃粉、板藍根等,定期投餵,能預防疾病,板藍根還有清熱涼血的作用。

特別注意,高溫季節,一是要定期用水質快速檢測設備檢測水質,這能記錄好相關指標變化,有助於科學預測。二是要勤巡塘,特別是要防範缺氧泛塘,稍不留神,你可能就損失慘重了。

監測水質要特別注意溶氧變化,別等到浮頭了才曉得開增氧機、換水。一切未雨綢繆,總會有好處。


大美自然

根據中國水產頻道獨家報道,高溫期死魚的共同點:
  
1、死魚時間多在6月-9月,養殖的投餵高峰期。
  
2、死亡時間都是從早上或者凌晨開始。
  
3、死亡的魚幾乎不同品種和規格都有。
  
4、死亡持續時間幾乎都持續兩天左右。
  
5、死魚時候天氣基本都是高溫天氣。
  

6、經調查,當天最高氣溫都在28度以上,有雨或者天氣突變。


具體分析發現:

首先,高溫期魚的投餵。我們都知道高溫是一個雙刃劍。一方面魚代謝快,長速快。但同時,高溫也是死魚最多的時候。養過幾年魚的老闆都知道,高溫時候魚是吃的越多,死的越多。但是從養殖角度,死魚是不可避免的,只能是最大限度減少死亡率。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隨著投餵的增加,魚的體質是下降的,對於外界刺激和病害的抵禦能力降低了,而且增加的飼料殘餌和糞便分解需要消耗大量氧氣,增加了池塘的耗氧。

  


其次高溫期藻類等浮游生物對池塘的影響。隨著溫度升高,浮游生物量在增加。白天藻類光合作用時,水體溶氧豐富,但是相反到了晚上耗氧更厲害。所以高溫時候晚上魚更容易缺氧。

  

  上圖來源:天寶分享
  


第三溶高溫對水體解氧的影響。結合自然水體中溶氧和溫度對照曲線,不難發現水體溶解氧氣的能力隨著溫度升高是降低的。所以為什麼北極產磷蝦產量那麼高,就是因為低溫能夠容納更多的氧氣,支撐更多的生物量。所以在高溫季節,水體中溶解的氧氣更少,更容易缺氧。

  


第四是存塘量。高溫季節是養殖的黃金時段,所以多數養殖戶都會保持較高的存塘,有些養殖戶不到頂塘不賣魚。水體耗氧最高的是生物耗氧,其次是化學耗氧。而這種高存塘在水體生物耗氧中又是最多的。

  
  缺氧是高溫期死魚的真兇。因為高溫期的高投餵的耗氧,高存塘的耗氧,浮游生物的耗氧,以及高溫水體溶氧能力的不足,最終導致了缺氧死魚。
  
  
  6到9月份天氣氣溫逐漸升高,加上臺風等天氣影響,是各種養殖事故高發期。那麼如何防治高溫期死魚呢?筆者查閱相關資料並結合多年的水產從業經驗。
  
  總結以下幾個方面預防措施,供養殖戶朋友參考:
  
  1、關注天氣:遇到天氣突然變化時注意多開增氧機,減少投餵。特別是持續高溫突然下雨,或者連續陰雨天后突然高溫。一般情況下5畝水體一臺葉輪增氧機,不同種類增氧機搭配使用更好。
  
  2、定期測水:水質指標結合直觀判斷確定水體情況,適當調水,保持水體不要老化或者過肥。根據藻類繁殖週期,一般10-15天調一次水比較合適。
  
  3、適當投餵:在下雨天要適當減少投餵量,投餵量可以減少到正常的一半或者1/3。
  
  4、準備應急藥品和設備:有條件的自備發電機,避免雨天停電。同時在高溫季節一定要準備一定量的化學增氧產品。
  
  5、定期檢修增氧設備:保證在關鍵時候有足夠的增氧。
  
  6、定期內服相應的動保產品:例如增強體質和抗應激類產品。
  
  7、關注頂塘現象:控制好高溫期存塘量。

中國水產頻道

為什麼會出現高溫死魚現象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得先弄懂原因,《三農寶典》為您分析如下。


一、我們要清楚高溫死魚的真正原因是水體缺氧。

此時正是投餵高峰期和魚類吃食高峰期,投餵量上升,但此刻魚類的體質卻在下降,結合水體缺氧,魚類抵抗力下降,因此魚類大量死亡。

二、我們要明白一點,高溫死魚是無法完全杜絕的,只能是盡最大可能減少損失。

在掌握了高溫死魚的根本原因後,我們要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

1、 針對缺氧的問題,我們要勤於關注天氣變化情況,在遇到天氣突變時,要增加增氧機數量,並配合性的適當減少投餵量,有條件的可以準備化學增氧藥品。

2、 針對魚類抵抗力下降的問題,我們要通過兩方面解決,一方面是環境,即水體環境。我們要定期檢測池塘水質,根據實際水質情況,適當的調水補水。另一方面是魚類本身,我們可以加大投放一些增強魚類體質的藥品和抗應激藥品即可。



村郎三農館

點擊上方關注,買賣凍品,瞭解最新凍品資訊》》》肉類禽類,水產品價格行情。

總結以下幾個方面預防措施,供養殖戶朋友參考:

  
  1、關注天氣:遇到天氣突然變化時注意多開增氧機,減少投餵。特別是持續高溫突然下雨,或者連續陰雨天后突然高溫。一般情況下5畝水體一臺葉輪增氧機,不同種類增氧機搭配使用更好。更多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環球凍品資源網)
  
  2、定期測水:水質指標結合直觀判斷確定水體情況,適當調水,保持水體不要老化或者過肥。根據藻類繁殖週期,一般10-15天調一次水比較合適。
  
  3、適當投餵:在下雨天要適當減少投餵量,投餵量可以減少到正常的一半或者1/3。
  
  4、準備應急藥品和設備:有條件的自備發電機,避免雨天停電。同時在高溫季節一定要準備一定量的化學增氧產品。
  
  5、定期檢修增氧設備:保證在關鍵時候有足夠的增氧。
  
  6、定期內服相應的動保產品:例如增強體質和抗應激類產品。
  
  7、關注頂塘現象:控制好高溫期存塘量。

環球凍品

三伏天時,溫度高的嚇人,毫不誇張的說朝地上打個雞蛋都能熟,放片牛排撒點孜然也是美滋滋。這塘裡的魚也彷彿在水中小火慢煮,可謂是急壞了不少養殖戶。

2016年的時候四川就曾經爆出新聞說,有三萬斤魚被熱死在池塘。那麼在面對高溫的考驗時,養殖戶應該做點什麼幫魚兒渡過難關呢?

首先,保證魚兒不缺氧!有條件的可以安裝智能監控設備,溫度越高,溶解氧飽和度越低,不能憑藉經驗啦!儘量維持表層溶氧最低在 3mg/L 以上,對在容易發生亞鹽的低限溶氧範圍之上,採取增加增氧機或人工天天底部補氧措施。

其次,已經死了的魚要儘快撈出,以免影響水質,造成更大範圍的死魚。想想看,本來天氣熱,魚兒呼吸就已經很困難了,也不願意吃食,這時候要是由於死魚引發別的什麼細菌感染,那後果真的就難以想象了。

養殖過程中池塘淤泥增加的情況,可以向水中潑灑生石灰水調節水質PH值,改善水質。一般情況下,水深1m的池塘使用25kg生石灰即可。進入夏季高溫季節,由於外界環境溫度較高,氣候變化多端,就要求養殖戶做好池塘水質檢查工作,發現水質變差應該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調整。

夏季是池塘中細菌性疾病發生的高峰期,發病後可以選擇使用二溴海因每立方米0.03g進行全池潑灑,間隔一週後再使用一次提高預防效果。

最後,捕撈拉網過程中一定要小心,避免因為機械損傷造成水產品死亡,捕撈時應該選擇在早晚天氣比較涼爽時進行,避開高溫悶熱天氣,同時,捕撈後要及時進行水質調節,避免水質汙染現象發生。

感謝關注愛農幫!



愛農幫

養魚的人都知道高溫是一個雙刃劍。在高溫期投餵一方面魚代謝快,長速快。但同時,高溫也是死魚最多的時候。

死魚的主要原因是,高溫讓水的溶氧性下降。同時增加的飼料殘餌和糞便分解需要消耗大量氧氣,增加了池塘的耗氧。隨著投餵的增加,同時也讓水質變差。魚的體質跟著水質的變差也逐漸降低。所以在高溫天氣,一般是每年的7—9月,最容易發生死魚現象。

其實要想完全不死魚是不可能的,主要就是要平衡魚的增長速度和死亡速度。只要達到一個最優值,那麼死魚也是可以接受的。

如何才能把死亡率給降下來呢?首先,保證水中有足夠的氧氣。儘量維持表層溶氧最低在 3mg/L 以上,對在容易發生亞鹽的低限溶氧範圍之上,採取增加增氧機或人工天天底部補氧措施。

其次,為了避免免影響水質,將死亡的魚儘快撈出。

第三,定期檢查水質,發現水質變差應該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調整。


畜牧大集網

勤挽水,加氧保護。

答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