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鮮肉如何實現評價鏈逆襲?請以吳亦凡為標兵,he deserves it!

國際凡,YOU DESERVE IT

文/盧世偉


2017已經剩下不到四分這一的時間,雖然距離一年盤點的時間或許還有些為時尚早,但若是說吳亦凡註定將成為今年華語娛樂圈最大贏家之一,應該也不會引起太多的質疑。

眾所周知,整個2017年的娛樂圈,最受矚目的一件事情就是《中國有嘻哈》的開播,這個節目不僅改變了嘻哈這種音樂形態在樂壇的生存環境和地位,也成了距離2005年的《超級女聲賽》之後終於又出現的一檔真正引發全民狂歡的娛樂節目和娛樂事件,而且,也意外地改寫了一位偶像明星在大眾心目中的認知定位,這位偶像明星正是吳亦凡。

小鮮肉如何實現評價鏈逆襲?請以吳亦凡為標兵,he deserves it!

然而從節目由海選轉入晉級賽開始,人們發現,這樣關於吳亦凡的將信將疑就悄悄偃旗息鼓了,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人對這位偶像小生的刮目相看,本被大家認定只有顏值和流量貢獻價值的他,在三大製作人席位中資歷和輩份最淺的他,竟然成了這檔節目主要的專業技術解析擔當。港真,對於我們這些年齡偏大的傳統型音樂受眾來講,嘻哈是長期被屏蔽在我們的耳朵之外的,我們不會聽,更遑論分析其優劣好壞,也正是順著節目的熱潮看下去,然後才從吳亦凡的一段一段發言中,懂得了什麼叫flow,什麼是“單押”、“雙押”等,什麼是rap什麼時trap,才真正明白了freestyle的魅力所在。

小鮮肉如何實現評價鏈逆襲?請以吳亦凡為標兵,he deserves it!

小鮮肉如何實現評價鏈逆襲?請以吳亦凡為標兵,he deserves it!

而吳亦凡在選擇學員時標準把握上的專業、嚴謹、較真和執著,不僅改變了大眾對小鮮肉們華而不實徒有其表的習慣認定,而且也都逐步投射成了他個人新的標籤,並隨著節目的潛移默化,逐步形成一個全新的優良形象,日漸高大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說,正是通過這個節目中重新認識並喜歡上了嘻哈和吳亦凡,甚至可以說,他對於嘻哈音樂在國內樂壇的上位和普及,起到了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

小鮮肉如何實現評價鏈逆襲?請以吳亦凡為標兵,he deserves it!

從《中國有嘻哈》節目中,人們不難發現,對於嘻哈音樂,或者說,對於音樂,吳亦凡是一個認真而執著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技術控。對於這類音樂的創作和表現,他有著一套近乎嚴苛的標準,他在節目中對選手技術分析中所解析到的諸多個點,實際上也正是他自己在製作和創作音樂時會特別在意的部分。在前兩天,也就是10月12日,吳亦凡全新發布的英文單曲《Deserve》中,就不難看到諸多他在節目中所強調分析的技術點的投射。

小鮮肉如何實現評價鏈逆襲?請以吳亦凡為標兵,he deserves it!

《Deserve》正是一首典型的trap作品,而相對於更硬對硬的rap來講,trap有著更為清晰的旋律和強勁的節奏感,顯然更具有流行和傳播成潮流的潛力,也更適合當下吳亦凡們所代表的主流年輕消費人群,而從歌詞的層面來講,吳亦凡的用語和表達也處處貼合當下年輕人的生活實質,簡單、直接、洗腦,但卻又十分注重行文的韻腳和押拍,令作品整體結構清晰流暢又易於產生記憶和循環,這是一首歌得以變得好聽和流行的關鍵。但吳亦凡顯然又不是一個安於循規蹈矩的人,在保證作品整體的規整與流暢的前提下,吳亦凡又時不時地在作品中甩出一些“顯擺”的不安分花樣,譬如在bridge段落中的花式跳拍,不具一格又分外刺激有趣。

小鮮肉如何實現評價鏈逆襲?請以吳亦凡為標兵,he deserves it!

而《Deserve》顯然又是一首更帶有錄音室標籤的作品,其中諸多的音效,完全是音樂人將各種音樂素材和器材以及現代處理技術熟稔玩弄於鼓掌之間的成果。吳亦凡在節目中就曾吐露,他特別鍾愛auto-tune技術,正在琢磨怎麼能利用這個玩意能在音樂裡搞出點特別的意思來,之前的《6》裡已經小試了一把,這次的《Deserve》又繼續玩起這個花招。這個原本是用來幫助歌手修正音準音高的插件,卻被吳亦凡開發成一條特別的聲音效果器,節目中三大導師PK賽時,他曾堅持要用auto-tune完成表演,並在節目中解釋,他使用的目的不是為了修飾音準,而是錄音的時候故意把這首歌唱走調,然後讓電音把聲音抓回到音調上面去,從而營造出一種特別的音色和味道。儘管這種做法非常冒險,但吳亦凡顯然樂此不疲,從而也看出年輕一代音樂人勇於嘗試就愛顛覆的冒險和挑戰意識。

小鮮肉如何實現評價鏈逆襲?請以吳亦凡為標兵,he deserves it!

並且,如今年輕一代的音樂人也早已開始將這些原本只屬於錄音室配備的秘密武器逐步都帶入到現場表演當中,這也是對傳統音樂表演的一項大的突破。從這個角度,我以為,或許可以將吳亦凡這一批年輕的音樂人定位為“製作型歌手”,他們每個人既是歌手又是製作人,但與傳統的歌手相比,他們最大的不同是,他們不再遵循傳統歌唱表演中人聲主導的表演規律,不會只通過在音樂伴奏中進行個人演唱來完成作品,反而更注重整體的音效呈現,更傾向於只將人聲處理成作品中贊同於某件樂器的素材,更注重調整和開發出作品中每一項參與素材的呈現亮點及可能性,從而共同完成一件作品的印象效果(成果)。在這個變革的時代,這批人,這樣的做法雖然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但顯然,已經越來越為新的一代所接受和喜愛。而在流行產業當中,年輕人的接受和喜愛就代表著一種新的思潮和方向,也是行業一代一代向前推進的重要動力。

小鮮肉如何實現評價鏈逆襲?請以吳亦凡為標兵,he deserves it!

而吳亦凡的價值傾向當然也並不只侷限在做一個嘻哈技術控上面,顯然他還有著更廣闊高遠的視野。雖然從R&B,電子樂到HIPHOP,喜歡外來的音樂形式已經成了年輕人的主流音樂傾向,但也長期受到大眾“血統不正”、“不倫不類”等等諸多的詬病和質疑,也成為中國流行音樂和音樂人成功走向國際大舞臺的路上始終難以邁過去的一個檻。突破往往都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缺口,如今看來,吳亦凡的另一大野心,顯然就在於,要成為中國流行音樂的這個向世界打開的缺口。

相比大多數國內的本土流行音樂人,吳亦凡的優勢在於,他有一定深厚的外來背景,他10歲就開始在國外生活,那些常被國內音樂圈質疑的不夠純正的所謂音樂血統,在他這裡顯然已經不是太大的障礙。吳亦凡從正式個人出道以來,也正是一直以國際化的音樂視野來規劃自己的自己路線,從《BAD GIRL》、《JULY》、《JUICE》、《6》再到這首剛剛出爐的《Deserve》,可以看出,吳亦凡一直是在試圖以國際化的標準來選擇和打造自己音樂的呈現方式和走向,而不是隻用人家的形式套上自己的內容,之所以要當一個技術控,或許,正是他在精心研究國際標準下的韻律、節奏、語感、內容甚至表演時的服裝、舞蹈、表情和手勢的規律及竅門,捕捉國際流行的音色和結構,並從中找到可開發的新的方向,用人家喜歡和接受的方式做事情,才可能真正深入到人家的生活中和心裡,顯然,在國際化的這條路上,吳亦凡在做著一件真正正確的事情,也因此一直被大家稱作“國際凡”。

小鮮肉如何實現評價鏈逆襲?請以吳亦凡為標兵,he deserves it!

當然,直接與國際音樂人合作,也是國際化的一種常見做法。吳亦凡的這首《Deserve》就找到了他自己非常喜愛的嘻哈音樂人Travis Scott合作。在接受Beats 1電臺知名DJ Zane Lowe的專訪時,吳亦凡就透露說,Travis Scott是他在去年召集眾多志同道合的音樂人創建的一個writing camp中共同討論音樂時,一個哥們兒偶然提到他可以聯繫上Travis Scott,Travis Scott本人對這個合作也非常興奮,直接從紐約飛到洛杉磯,兩個人面對面地討論交流然後進入創作。與國際音樂人面對面交流創作,這對於大多數尋求國際合作的音樂人來講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大多數人只能通過郵件溝通交流。不能不說,這既是吳亦凡的能力,也更是他的魅力所致。

小鮮肉如何實現評價鏈逆襲?請以吳亦凡為標兵,he deserves it!

10月12日零點,吳亦凡英文單曲《Deserve》已在Spotify、iTunes兩大平臺全球(除大陸地區)上線。歌曲上線不到一小時,就進入美國iTunes總榜第2位,美國iTunes Hip-Hop/Rap分榜第1位。上線兩小時雙榜登頂,美國iTunes總載榜第1位,美國iTunes Hip-Hop/Rap分榜第1位,是截止目前華人歌手在iTunes美國總榜最好成績,並在當天登上美國iTunes Trending。同時,藉助《Deserve》的良好成績,吳亦凡去年發佈的英文單曲《July》也重新升到美國iTunes Electronic分榜第1位,今年年初發布的英文單曲《Juice》也升至美國iTunes R&B/Soul分榜第11位。可見,吳亦凡和Travis Scott合作的這首新歌在美國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是美國市場對吳亦凡音樂的肯定,也是其國際影響力的認證。

而關於這一切,回首吳亦凡這幾年走過的音樂道路,我只想說:

Kris, you deserve it!

小鮮肉如何實現評價鏈逆襲?請以吳亦凡為標兵,he deserves i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