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脊樑!感謝這群國寶級科學家,白宮:打個噴嚏美國都要抖三抖

中國脊樑!感謝這群國寶級科學家,白宮:打個噴嚏美國都要抖三抖

圖為正在進行衛星調試工作的科學家們

過去的一年中,中國的科學家們創造了太多的奇蹟,西方媒體直接評論到:惹不起。不過能夠走到今天,也離不開這些中國的脊樑柱。就在最近,中國公佈了一份科學家名單,各個都是國寶級的人物,對國人來說無疑是一條重磅消息,其中包括中國射電望遠鏡總師、殲-10設計總師,有軍迷表示,我們能夠走到今天,應該感謝這群國寶級的科學家們,美國白宮官員則評論稱,打個噴嚏美國都要抖三抖。

比如殲-10的設計總師設計出的殲10戰鬥機,這個項目大概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的,而那個時候,可以說是我國空軍力量最為黑暗的年代。空軍手裡的主力戰機還是殲7,殲8等性能落後的老傢伙,少數幾架Su-27是戰鬥的頂樑柱。而周邊地區,對中國虎視眈眈的勢力,已經紛紛裝備了性能更為先進的F-15,F-16等戰機,在遙遠的彼岸,第四代戰機的研發工作也在進行中。

中國脊樑!感謝這群國寶級科學家,白宮:打個噴嚏美國都要抖三抖

圖為剛剛完成殲10試飛的一行人,最右側穿著夾克的老人就是宋文驄總師

就在這樣危急的日子裡,作為總設計師的宋文驄院士提出了非常有遠瞻性的設計思路,其中包括了鴨式佈局,超視距作戰,電傳飛控等。這些隨即被應用到了殲10的設計上。1998年,在特級試飛員雷強的操縱下,殲10如平地驚雷一般一鳴驚人,宋院士的理念是正確的,該型飛機的出現,大幅縮短了我國戰鬥機和其它國家戰機的差距。而這一切,沒有宋文驄院士和他的團隊的嘔心瀝血,是絕不會實現的。

作為中國陸軍主戰車輛的99式,雖然其廬山真面目並沒有被揭示,但從各種公開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它絕對在世界坦克排行榜上能名列前茅。99式有著穿甲能力達到800mm的125mm主炮,有著良好防護外形的焊接炮塔,以及反制敵方反坦克武器的主動激光壓制系統等優勢。在國慶閱兵中,閱兵第一方隊由99式組成,足見其在我軍中的重要程度。

中國脊樑!感謝這群國寶級科學家,白宮:打個噴嚏美國都要抖三抖

圖為與99式坦克合影留念的祝榆生總設計師

和之前一樣,八十年代的中國,軍事是非常落後的,其它國家在同時期已經普遍裝備了第三代坦克,而中國陸軍主力還是落後的59式,中國需要一種先進的新型坦克來保衛國家安全。這個任務就落在了祝榆生總師的肩頭。沒幾個人能夠想象,一個年過六旬,還失去了一隻手臂的老人,居然能夠挑起這樣的重擔。但是祝總師就真的做到了,他常駐試驗場,收集一手數據,深夜挑燈於同行論戰,討論最優化的設計方案。十幾個年頭過去了,在1999年的閱兵上,99式作為第一梯隊,昂首通過天安門。

短短30年年,我國軍事實力能夠從連自保都勉強,到了今天將敵人擋在國門千里之外,正是有了這些科學家,工程師們的奮鬥。他們的名字也許只會偶爾從聚光燈下一閃而過,或者乾脆就一生默默無聞,但是當每一架新型戰機飛向天空,每一艘先進戰艦馳騁大洋之際,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知道,在這些先進軍事裝備的背後,有這麼一群沉默的偉大愛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